《九娘诡事录》第174章


越往下走,坡度越徒,而且地面和头顶,以及两边的壁上开始有红光出现。
仔细地看过,见得那发出红光的是一种猩红的石头。
从入洞开始就有的白雾到现在还有,伴着这红色的光芒越发的显得清晰了。
丝丝白绸,伴着猩红的光芒,流光溢彩,诡异非常。
越往前走红光越盛,白色的雾气越凝实。
脚下的路一转,陶缶的目光落在对面的墙壁上心头一沉,他终于发现不对劲了。
对面的墙壁上有一块黑色的石头,不规则,最粗的一角冲下。
陶缶记得很清楚,这石头是他第二次看到了。
“又中机关了?”陶缶不由得暗骂自己一声蠢,怎么又中了人家的机关了?
到底是什么机关呢?
回头探头张望,不由得失声叫道:“鬼推磨?”
又再往前走了一段,果然又看到了一个熟悉之处。
“鬼推磨,这是墓道中的机关,哪个王八蛋把这东西弄到这里来啊?”陶缶气得吐血。
所谓的“鬼推磨”,是一种异术,先取被施法人的衣物置于磨盘之上碾磨,等到衣物被碾磨成粉,这个人也就死了。
也不知道在哪里中的招,是在进洞后?还是在进洞前?
陶缶的目光闪了闪,他想起刚进洞时的那场混乱了,有可能对方就是在那里给他下的手。
但是,他的衣物对方又是在哪里得的呢?
正这般想着,陶缶突然抱起头啊的大叫了一声,他感觉头痛欲裂,浑身难受。
“不!”陶缶长哮一声,嗖的化成了一缕黑烟飞蹿起来,一阵阵凄厉的吼声在黑烟里传来:“是谁?是谁害我?”
黑烟在山洞里一阵乱蹿,却是怎么也逃不出去。
过了差不多十几息的时间,山洞里红光大盛,红光之中的那丝丝白绸突然爆裂开来,炸出了道道金光。
金光似千万柄刀,嗖嗖的斩在黑烟之上。每每相交之时,黑烟都会发出一声惨叫,又会吱的一声冒起一串白色的雾气。雾气在金光中消散,化成了点点绿珠,缓缓的飘在山洞的一角。
红光如火,金光如电,在山洞里交相辉映,似仙佛降福,又似金刚斩魔。
渐渐的,陶缶的叫声越来越小,差不多半个时辰后,再不见一丝黑烟。红光、金光渐消,只余下一团绿色的光团缩在山洞的一角。
洞中光影一闪,三个身影走进了山洞,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个年富力强的壮汉,还有一个光头的和尚。
那老人一身文士打扮,须发皓白,看上去差不多有七八十岁了。
而那壮汉,五十岁上下,长得是方脸大耳,虎目飞眉,阔口上下长满了铮铮虬髯,其模样很是威武凌厉。
和尚长得慈眉善目,黑眉无须,也看不出多少年岁来。只见他一身红衣袈裟,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端得是宝相庄严。
却是何人?来者老人乃陶老先生是也,壮汉却是王骖的大伯,而那光头的和尚,正是普光是也。
“普光大师,你看如何了?”王大伯侧身让步,请了那普光和尚上前。
和尚上前来,往洞里看了一眼,口中唱了一声:“阿弥陀佛。”言道:“大功告成也。”
陶老先生立即俯身下拜:“多谢大圣慈悲渡我儿出苦海。”
“陶老大人不必如此。”普光和尚伸手将老者扶了起来,言道:“也是老大人您福缘深厚,如若不然,依令公子之恶是不会得到超度的。”
“也是大师法力广深。”陶老先生迭声赞颂道。
“只是,如今三界混乱,令公子虽然得已超度,却不能转身投胎。”普光又道:“不知陶老先生有什么想法没有?”
“全凭大法师做主。”陶老先生言道。
普光点点头,转头朝大伯说:“大都督起事在即,手下正需用人之际,不如待贫僧小施术法,让陶三公子死而复生,也好替老大夫助大都督一臂之力。阿弥陀佛,如此,也算是让他赎他所造的罪孽了。”
陶老先生闻言大喜,王大伯亦如闻惊雷之声。
就见普光上前,左手轻轻拨动如意珠,口中念念有词,右手掌间便有金光闪现,金光化成祥云在山洞里涌动,祥云之后又有莲花朵朵飘然而出。
陶老先生和王大伯见状连忙双手合什,口中默念:“阿弥陀佛……”
又见朵朵莲花在祥云之中绕了绕,然后急速盘旋而下,嗖嗖的落在了角落里的绿光之上,绿光随即从上至下显露出人形来。
第228章:普光炫技
朦胧的绿光下是一个身材削瘦的年轻人,他呆呆的转过身来,目光呆滞的望着陶老先生三人。
年轻人的面容与之前的陶缶大为不同,年轻很多,清爽很多,气质也显得平和很多。但是,就这么一眼看去,却又能让人知道他就是陶缶。
“我儿!”陶老先生一声悲呼,当即泪流满面,上前去想要将其抱入怀中,却是抱了个空。不由得惊愕,转头朝普光看来:“大师。”
普光微笑道:“老大人稍安勿躁,一般情况下人死之后三天,死者的魂魄才会意识到自己已死;五天之后,才会觉察到自己的魂魄和尸身分离;七天之后,魂魄上了望乡台,回望人间路的时候才会彻底清醒,泪流满面和家人作别。令公子虽然已死二十几年,但因在刚死之时被人施了密法,所以他现在跟新死的鬼魂是一样的。他现在就是一个新死魂,还是浑浑噩噩的,谁也不记得,谁也不认识。”
“那,他以后也是这样了吗?”陶老先生悲伤的问道。
“当然不会。”普光笑道:“且让老衲小施术法,将令公子唤醒。”
“大师快请。”陶老先生迫不及待的道。
普光点点头,再次拨动手中的如意珠,右手屈指弹了几道金光,打在对面虚影之上。
绿光中的虚影渐渐凝实,包裹着他的绿光也渐渐的退去,虚影成了一个立体的人。如意珠拨动不停,口中的法咒不断,普光又弹了几道金光过去,绿光完全退去,陶缶的面部表情开始生动起来,却是还如梦游一般,有些恍忽。
“可是醒了?”普光大喝一声,一朵金莲从他的口中绽出,忽的从陶缶的头顶钻了进去。
金光一闪,陶缶的身下显出了一个矮矮的身影,他彻底醒了。他的目光从普光面上划过,又扫过了王大伯,最后落到了陶老先生的脸上,一呆,随即扑嗵一声就跪了下去,口中一声悲呼:“父亲!”
“老三……”陶老先生也是泣不成声,老泪纵横。
“孩儿不孝,误听人言,走入歧途,以致害死大哥和二哥……”陶缶悲声痛哭。
闻得此言,陶老先生悲痛得声嘶力竭,几欲死去。
父子两个对跪着哭得稀哩哗啦,好叫人心生唏吁,王大伯也跟着流泪,倒是普光这个出家人稳得住,上前来劝道:“贤父子先莫悲伤,还请将此间事了了罢。”
连说了几声,才将陶老先生劝住。
“是是是,我儿莫哭了,请普光大法师为你重塑肉身。”陶老先生拭着泪道。
“我竟还能重生?”陶缶惊奇不已,惊喜莫明。
“重塑肉身我却做不到。”普光言道:“那非得拥有金仙大法力方才成——不过,让你的魂魄暂且有一个栖身之所还是可以做到的。”
“莫要多问,让大法师给你做主。”陶老先生上前教导道。
陶缶乖顺的点点头,没再多言。
普光围着陶缶看了看,末了点了点头,然后便双手合什低声的念起经文来,他念得很慢,语气很轻,每发出一个声音便有一个闪着金光的奇怪字符从他的嘴里吐出来,然后在空中盘旋几圈就从陶缶的七窍中钻了进去。随着这些字符的进入,原本还看得出来是魂魄的陶缶,彻底没了鬼的模样,成了一个真正的人样了。
“大师好法力。”陶老先生佩服的赞道。
“过奖。”普光淡淡一笑。
“这样就算复活了吗?”王大伯狐疑的问道。
陶老先生捏须微笑,一副“那还用说?”的模样。
却是听到普光言道:“还差一步。”
闻言陶老先生便是一呆,王大伯也是满脸好奇:“还当如何?”
不答王大伯的话,普光只转头问陶缶:“来时你可碰到了一架人骨?”
陶缶点头回答:“看到了。”
“你去将他带到这里来。”普光说。
“是。”陶缶应了一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