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对女儿的教育,主要靠的是自己的表率行动。她具有坚定的人生信念,并为此信念奋斗不息。她的坚定信念就是〃科学的力量才会给人类带来进步〃。尽管今天科学上也出现了核武器时代,人们不再对一切科学都寄与美好期望。然而她是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那是科学的〃激动人心〃的时代。
玛丽与丈夫皮埃尔是研究事业上的最好合作者,同时又是和睦的人生伴侣。
在玛丽一生中遇到许多不幸:他最热爱的父亲去世;姐姐的孩子生病;第二个孩子流产;丈夫体弱多病。在那困难接踵而来的时期,她曾与丈夫有过一段这样的对话:
玛丽说:〃如果我们中的一个死去了,留下的那一个也不会活着吧。〃皮埃尔却答道:〃不,你说错了,不管发生什么事,即使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也要继续从事研究。〃
命运是残酷的,他们谈过的那种结局,终于出现了。
四年后,她的丈夫在不幸的马车事故中丧失,那时她才三十八岁。尽管她抱着无限悲痛,却仍然按照皮埃尔的嘱咐,一面继续研究,一面抚育女儿。为此,开始了艰苦的历程。
她接替丈夫的讲座,站在巴黎大学索尔朋努学校的讲坛上,成了空前的第一个女教授。以后的日日夜夜,她全力以赴地投入战斗,作为学者从事研究,作为主妇安排生活,尤其要作为母亲教育孩子。
她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充满细致的母爱与周到的关怀。有几次机会可以给孩子留下大批财产,但是她都放弃了。她一直和贫困搏斗,抱着必须依靠自己力量建立生活的信念,对于这种不为儿孙留〃美田〃的作法,我深表赞同。
二女儿艾薇追述说:〃玛丽的催人泪下的努力,她的意志,(中略)独立自主精神给我们两个人树立起坚定的信心,我们相信不管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都能够不靠旁人,自己闯过难关。〃
与此同时,她严厉的背后又充满了母亲的慈爱。
她曾在信中这样写道:
〃你们爱我,给我愉快;有时又让我担心。你们真是我的好宝贝。〃
在母亲的抚育下,长女依丽诺继承母亲事业成了科学家。
玛丽死后,她也和丈夫一起得到诺贝尔奖。二女儿艾薇和姐姐不同,活跃在另一领域。她从各方面做母亲的助手,帮助母亲去了美国,在母亲不大擅长的社交方面做好各种安排。她的丈夫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秘书长,如果是现在,这个组织也是可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机构了。我愿意说,玛丽建起的这个家庭是奏出光辉凯歌的一家。
我在玛丽·居里的道路上看到了一个永不屈服的坚韧的人之中核。我想正是这个中核完成了对女儿的家庭教育吧。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父母通过自己的生活态度使孩子认识这种人之中核,并使其贯穿于生活之中,不断培育下去。
应该看到居里夫人完成这样好的家庭教育使命,不是靠她高深的学识,而是靠了她作为母亲的〃灵魂〃。
我在一般百姓之中,也见到过许多家庭的妻子或母亲能够克服悲伤与痛苦,把孩子教育成出色的人才。总之,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不是牢骚满腹,而是生活在乐观开朗之中。常言道:〃孩子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要使孩子看到脊背,自己就必须背过脸去朝前走。父母应当一天比一天更加充实地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生命中便自然产生出充满信心生活下去的原动力量。〃家庭教育〃是各种教育中最完善的〃育人教育〃、〃灵魂教育〃。
对孩子们来说,最好的教育环境是在父母的心中。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父母自身的不断成长与成熟。
父亲以父子对话形式参与教育
——原英国驻日大使弗·吾纳的家庭教育
原英国驻日大使弗雷德·吾纳氏的一段谈话,曾在家庭教育方面给我不少启示与帮助。有一年的岁末,我招待大使夫妇共进晚餐。席上大使谈道:
〃我总是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来接近。〃
〃即不管孩子懂或不懂,我常给他讲些复杂的国际问题。〃
我可以想象出这位剑桥大学出身的英俊的外交官和孩子认真高谈时的情景。这是令人愉快的。
曾听到许多母亲和学者说过,孩子们可以理解许多复杂事物,甚至使大人们感到吃惊。不管多么小的孩子都需要受到重视和尊重。孩子们总有一种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存在的心理。
在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方面,大使的谈话很有启发性。说起家庭教育,一般人都是全部交给母亲去管。现在已有不少人醒悟到这点,主张父亲也应关心教育。父亲每天在严酷的现实中到处闯荡,知识比较丰富。如果通过父子对话方式把这些介绍到家中,我觉得很有益处。孩子进入中学后,就会有相当的理解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许多具体问题,学习父亲的思想。
看起来,那位大使对孩子的要求相当严格。据说他曾对大使馆工作人员讲过:〃如果我的孩子做了错事,希望你们严厉地批评他。不要客气。〃如果孩子对仆人等直呼姓名,大使夫妇就会暴跳发火。我觉得像这样在家庭中教育孩子明白好坏的界线是很对的。善恶分明在培养今后的社会人方面,愈来愈占有重要位置。
如果父亲和母亲同样对孩子要求过严,孩子会产生反抗,变得内向。父亲如果像个朋友或说话不多,对孩子们来说反而具有威信,他若能时而向孩子们指出善恶的界线,效果就会更好。同时,父亲对孩子的信赖在孩子人格的形成上,比起母亲的爱还要产生更大的影响。
诚山三郎在一篇随笔《父亲的耐性》中描写了一个获得芥川奖的作家的父亲。
这个青年作家在高中时期,由于偶然原因加入了小流氓组织,受到警察的管教,后来离家出走到东京。父亲给儿子寄去明信片,信中没有一点指责,只是若无其事地介绍家中情况。儿子从来不写一封回信,父亲在七年之中却寄去两千多张明信片。
对这个给自己脸上抹黑的儿子,在渺无音信的情况下,连续七年坚持无偿的努力。这父亲的深厚信赖,耐心和慈爱,在儿子的人生道路上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支持和鼓励。
父亲与儿子,尽管经历有多有少,同样都是在人生的风浪中颠簸。父母之爱越深,惦念和操心也就越多,永远不会休止。这就是父母之心吧。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行为的镜子〃。相信孩子的人,就会教育出相信父母的孩子。相信父母的孩子必然会成为有出息的人。
心的交流使他的才能无限伸展
——歌德所受的幼儿教育
幼儿身上也俨然存在着一个内心世界,这内心世界,如同一个小宇宙,它不能过早受到污染,也不应被黑暗笼罩,更不应为烟尘覆盖而失去光明。
我认为应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造成一个悬挂七色彩虹天空一样的广阔世界。并且应当设法给他们灌输丰富的浪漫主义的色彩。
为了使他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永远能够既顽强又纯洁,既善良又勇敢地生活、前进,母亲们不应忘记,必须在他们心中播下各色各样的幸福种子。
那是因为对于幼儿的最大的教育场所是在母亲的心中。
在一个微风送爽的初夏,我访问了德国的法兰克福鲁德地区。尽管日程十分紧张,我仍然有幸抽空参观了大文豪歌德的故居。而且在那里听到一段他少年时代的故事。
歌德在一生八十二年的岁月中创作了许多不朽的名作。
他的丰富的创造力的源泉究竟在何处?——这段故事告诉我们,歌德的源泉就是和母亲之间进行的心之交流。这交流曾是那样充满温馨,充满幽默。
关于歌德少年时代的情况,我们可以从皮特曼所编的《歌德对话录》(大野俊一译,白水社版)及《歌德的故事》(菊池荣一著,讲谈社学术文库版)中了解不少材料。歌德的母亲艾丽沙白特是个能干的、开朗的妇女。只要她一出现,周围的人会立即感受到温暖的气氛。
她最善于讲述有关星星的故事,她能把水、土、空气等等人格化,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编成各种童话。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能成为她有趣的故事题材。歌德从母亲的这些故事中感到一切生物都在跳动,养成了对生命的敬畏与慈善心肠。
歌德总是闪动着眼睛,入神地倾听母亲的讲述,甚至忘记时间的流驶。有时,故事中他所喜爱的人物遇到不幸,他的脸土会立即现出愤怒,眼睛里闪出泪花。
母亲非常了解歌德的心情,当天总是不让故事结束,最后只
小说推荐
- (我的英雄学院同人)[我的英雄学院]穿梭梦境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靳惜何夕】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我的英雄学院]穿梭梦境》作者:夏之纳文案:我今天又做梦了。梦见那个人,伸出手,对我说—你也可以成为英雄。我知道,那不是我的记忆。可是,我想成为英雄.注意事项.1、完结了2、cp相泽消太,师生恋。3、女主双个性4、ooc什么的十
- 最新章:第95章
- (主我的英雄学院同人)空有外表的智障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布受天下】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主我的英雄学院]空有外表的智障作者:一坑如银文案“我名樱明乃“个性—是change·the·seat…然而我!完全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注意事项女主个性改变时空地点【自己的或者他人的都可以】男主订了!内容标签:综漫 少年漫 花季雨
- 最新章:第34章
- 型男主厨是我的 (学生情人之二)
- 怜怜《型男主厨是我的(学生情人之二)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内容简介】她到底造了什麽孽?想她在学校呼风唤雨,在上流社交圈也小有名气被众多追求者捧在手掌心,每天过着有如女王般的生活怎麽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一个又坏又色的型男厨师给引诱他可是她专属的仆人,只能替她一个人服务偏偏他无时无刻都在招蜂引蝶,连
- 最新章:第21章
- 关于学校的隐形人口我有话要说
- 作者:地上有河 文案“你说说,你到底是怎么变成这样的“不知道啊,我失忆了 杨晓风同情地看着他,安慰眼前相貌英俊的男鬼“没事,会好起来的。我帮你 男鬼看着他很认真地说“我不是,我没有。我只是来找你的 杨晓风一脸“快别口是心非了”的表情看着他,顺带还拍了拍他的肩膀 男鬼 于是杨晓风为了眼前只有他能看到的
- 最新章:第66章
- (科学的超电磁炮同人)[黑琴]末世之我一直在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执笔】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黑琴]末世之我一直在作者:满城空白文案文案一:白井黑子:姐姐大人,不论怎样,黑子都会守护你,成为你的力量!就算你心里从来没有我…御坂美琴:黑子…短篇,已完结,在写番外,请安心食用内容标签:搜索关键字:主
- 最新章:第8章
- 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
- 作者:潘能伯格译者:李秋零、思薇 1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潘能伯格 著 李秋零 思薇 译 2总 序百余年来,无论欧美还是中国思想文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在欧洲自然科学的知识观影响下逐渐形成和扩展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形态 一种实证知识性的思想原则和与之相应的知识学方法构成了现代学术的品
- 最新章:-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第31章
-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
- *总目录目 录(卷一)人与自我第一章 大学:人文精神的旗帜我的大学观 雅斯贝尔斯 怀特海 德里达“高贵的精神隐修院 莫伟民北大校长论北大 蒋梦麟 蔡元培 胡适《梅贻琦先生纪念集》序 尚传道大学的深层温度 张博树永远的校园 谢冕编者旁白 夏中义第二章 人生须活出意义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 冯友兰幸福
- 最新章:人与自我-第95章
- 我的大学上了我
- 作者:淡听雨声第一章 2005年的夏天,当我接到高考成绩单时,我就绝望透底了,没想到今年的录取分数线竟然如此之高。就如很多在高三混战的人一样,能考个不错的本科是每一个人的最大愿望,我也不例外。原以为能上个二本的我,拿着516的成绩单回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今年的本科线都是525。老爸老妈和我一起,操
- 我的学长追求我
- 我的学长追求我 作者:文辉No.1 我认识他的时候,我是刚入校的大一新生,而他已经大三,是系学生会主席,在迎新晚会上他是主持人,一米八一的身高,精神的短发,轮廓分明的脸,幽默风趣的谈吐,掌控全局的魄力,调动气氛的能力,都让人印象深刻,我坐在台下,不断地听到周围的女生对他发花痴,还觉得不以为然,因为他
- 最新章:第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