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独宠傻瓜》第85章


没过一会儿,就有两三拨人先后走到这一片地方,第一拨过来的那几个学子看了看这些宫灯,没着急上前掀开谜题,其中一个学子反倒先问立在一旁的宫人:“这里的谜题都是些什么题?文题?武题?”
还没等宫人说话,就听赶上来的第二拨人打头的一个浓眉大眼、嗓音沙哑的小少爷哂笑道:“文题武题?开什么玩笑,这场地一看就知道不可能考出武题来,肯定是文题。你要是不敢取下题就直说好了,我先取下来看看。”
此话一出,先前提问的那个人顿时脸色通红,也不知道气愤还是羞愧。
这一路过来,各处宫苑不同场地都各有各的试题,有的是作诗,有的是作画,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考较场让人比射箭!虽说这些比赛都是自愿,可是如果不提前问清楚了,若是遇到了自己不会不擅长的科目丢了丑怎么办?最怕的就是连题目都摘下来了,却发现自己全没这个本事。诸如一些寒门子弟不像那些世家出身的,虽然修文,却自幼练习骑射强健身体,一旦他们接了比射箭这个科目,最后却一个靶子都没中,岂不是徒惹人笑话?
问话的那个不过是为了谨慎起见,可被后面赶上来的这一伙人看了笑话,心气自是不平,倒要看看他能揭下个什么题目来。
挑衅的那人也二话不说,直接上去,把其中一边正中间最大的那个宫灯上的题目摘了下来。一般来说,人们都以为最大的宫灯上的题目才是最难的,揭题目的那个也算得上勇气可嘉。
题目揭下来后,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题目既不算文题,也不是武题,倒是让众人齐齐一愣。
上面只有一行话——“田地里站着三个农夫,一个个子高,一个体型壮,一个个头矮,个子高和体型壮的两个人在说话,个头矮的那个手里牵着一头牛。可是田地上总共有两个父亲两个儿子,这是为什么?”
这这这。。。。。。这是个什么题目?
挑衅者看着题目怔愣了片刻,才喃喃道:“难道体型壮的那个,是牛的儿子不成?”
一群人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声来。
想也知道这不可能。
听见别人都在笑他,连自己一伙的同伴都在笑,打头挑衅的那个登时急红了脸:“笑什么笑,那你们说三个人里怎么就能蹦出两个父亲两个儿?除非那只牛是个妖怪,能变成个人!”
就见第一拨的学子里走出来一个身穿月白宽衣的男人,衣摆上绣着青竹,男人身姿也挺拔如竹,眉目疏朗双眼有神,神情落落大方,行动举止间不迟不缓,行走之时间或长衣带风,有山间君子之风。
只听他站在那里,眉眼含笑声音朗朗,让人闻之心情舒缓:“这位公子只是想错了方向罢了,题中只有三人一牛,没有四个人,实际上也只有三个人。”
“两父两子,是因为三个人是祖父、父亲和儿子。”
阡陌相逢人如玉,君华一度公子傅。
这人正是傅君华。
众人之中也有呆愣片刻就反应过来的,不过和那个挑衅者同伙的人不会特意指出来,而另外一伙人中想出来的,也不想自己出头去得罪这个人。至于另外那些没想到的,一听傅君华这么说,登时恍然大悟,觉得自己竟连这样简单的题目都没想到,纷纷拍手懊恼不已。
看那个打头挑衅的人的这番举动,就知道他不是个脾气谦和的人,若是让别人为他指出来,怕是他会恼羞成怒也说不定,可偏偏这个人是傅君华。
这世上大概有些人,哪怕出身寒微,却天生就有让别人心折的风华气度。
那人看傅君华站出来说出答案,呆愣片刻,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对着傅君华竟也不生气,只是道:“这一个题目毕竟简单,如今看来,怕是越大的宫灯题目才越简单。你能答出这个题目不算什么,要是能答出下面更难的,我才算心服口服。”
傅君华只是微微一笑,那笑里并没有只是出于礼貌的客气疏离,好像好友般的亲切熟稔,让人看了忍不住心生亲近:“任凭公子揭题。”
那人登时隔着一个灯笼撕下了题目,直接跨步加大了题目的难度。
这回题目还是一行话——“有口井七尺深,一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日上三尺,夜坠两尺,问蜗牛几日从井出?”
那人不记教训,张口就道:“哈哈,这回的答案我知道,七天嘛!这一看肯定是七天!又不是不会算数!”
周围一片诡异的沉默。
其实有很多人也是认同这个答案的。日上三尺,夜坠两尺,那就是每日爬上去一尺,井深七尺,一日一尺,自然就是七天。可是这个答案给出来的太简单,却不免让人感到疑惑而不敢肯定。
看周围人都没人说话,那个挑衅的人眼睛瞪得老圆,直接看向了傅君华:“傅状元,你说是不是七天?”
傅君华抿了抿唇角,尽量把声音放缓,免得笑了出来让对方觉得是嘲笑:“不是七天,是五天。”
有些人听傅君华这么一说,顿时想明白了怎么回事,可有些人即使听到了也还是不明白,比如那个挑衅的小少爷。他对着傅君华搔搔头道:“为什么是五天?”
傅君华只是一笑:“公子在心里画一画这个情况就知道了。”
那人在心里默想了半天,最后还是他这边的人其中有一个拉着他过去比划了一番才让他搞明白,想明白了之后,这位小少爷登时脸色有些发红。为了掩饰自己的窘迫,他匆匆走过去,这回直接隔了两个宫灯撕下了一个题目,已经快接近灯架子的边缘了。
这回的题目看着有点复杂——“三个人去住店,一晚一房三十文,每人掏出十文凑足住店钱。偏偏这日店老板生子庆贺,每个房间减免五文,让店小二退还给房客。店小二偷偷藏起两文钱,把剩下三文钱退还三个房客,每人一文。如此,每个房客最初掏出十文,现在退还一文,每人花费九文,三人统共花费二十七文钱,再加店小二扣下的两文钱,总计二十九文钱,那剩下的一文钱在何处?”
这个题目一时间几乎把在场所有人都绕晕了,所有人都在迷糊着:是啊,最开始可是三十个铜板,每个人都花了二十七个铜板,店小二手里还有两个铜板,那剩下一个铜板哪儿去了?
那一文钱哪儿去了?!!!
就在几乎在场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思之中的时候,就听那个小少爷看着题目愣愣道:“这都是些什么题目?店小二竟然连两文钱都偷,两文钱有什么值得偷的?还剩下一文钱?剩下就剩下呗,一文钱就是掉地上我都懒得听个响,费这个脑子做什么?”
只听人群里噗嗤一声,却是傅君华忍不住笑出了声,看着那个小少爷方才映照在宫灯下急得泛红的脸色,莫名觉得有些想笑。傅君华心底微微一叹,到底都是些年轻人,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真是率真可爱,看来他可真是老了。
那个小少爷见傅君华听了他的话笑出声,非但没有生气,反倒莫名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但他一时间也没多想,只是对着傅君华喊道:“喂,傅状元,我看他们好像也都想不出来的样子,不知道你想出来没有?”
傅君华也没有谦虚推辞,直接点出了自己心算片刻后得出的答案:“那个老板手里可只有二十五文钱。”
他这么一说,很多沉思中的人顿时醍醐灌顶心通目明,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至少傅君华身边的张瑾书是想明白了。可是明显对面的那个小少爷还是没想明白,他看了傅君华一眼,又看了一眼,想知道答案是怎么得出来的,却偏偏不好意思问。
傅君华看出了那少爷的心思,也不点破,只是把答案说得更简明直白:“店小二的那两文钱已经在那二十七文钱了。”
店小二的两文钱本身就已经在那二十七文钱里,二十七文钱包括老板手里的二十五文钱和店小二的两文钱,这两文钱自然不能再和二十七文钱相加。这个题目其实就是为了迷惑人的思路,而且迷惑性还很强。
听说这些题目是公子肖在几年前高台会歌的时候从姜国人手里拿到的?
姜国这个尊崇神明、以女为尊的国度可真有点意思。
那少爷想了一会儿,在场众人基本上也都想出来了,他终于也想了个明白,不由地呵呵一笑,这回也不生气也不脸红,干脆直接走了两步,把最边缘最小的那个灯笼上的题目撕了下来:“要是这回的题目状元郎还是能想出来,我就什么也不说了。”
这回的题目是这样的——“有甲乙丙丁四个人,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