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六零末》第131章


很不错,在县里名列前茅。村里其他人成绩高低不等,但是有多半人都超过了录取分数线。
能有这样的好成绩,还是多亏谢怀谦的无私,他不仅贡献数理化丛书,还帮助考生们讲题。他讲题讲得清晰透彻,帮助考生很快抓住知识要点,记住解题方法,而且在考试中真用到一部分。
周家村的很多考生能过录取分数线,这让很多村民为之兴奋。别家孩子能考上大学,说不定以后自家孩子也能考上大学。这时,再也没有人埋怨谢怀谦多管闲事,非得让孩子们上学了。
接着,过了分数线的考生都要到县医院去体检。
随后,大家开始报考大学。报纸上有各大学的招生信息,大家伙就凭着报纸上的那点资料,报考自己想读的大学。
谢怀谦和周娇商量过后,都报考了京大。
随后,录取通知书陆陆续续通过邮局,送到各个考生手里。接到录取通知书的考生心花怒放,恨不能昭告天下,告诉所有人他考上了大学。
谢怀谦和周娇报考同一所大学,他们是在同一时间收到录取通知书。
有些农村考生根本不知道报考什么学校,干脆拿着报纸来问谢怀谦,谢怀谦也是尽心帮他们选择合适的学校。不管考生报考哪所大学,谢怀谦都让他们添上服从分配那一项,这样最后才不会落空。
因为周家村考上大学的学生多,镇上和县里都受到上级的表扬。这种情况在其他县城是没有的。因为其他县城没有人像谢怀谦一样高瞻远瞩,提前投入教育事业,让很多上不起学的孩子能读到高中。
开春要到京市去上大学,谢怀谦开始提前做准备。他先是说服三个老人,让他们跟着一块去京市住,当然,他会提前过去买下房子,省得到时没地方住。
借口很好找,就是帮他们夫妻看孩子。这个借口没法让谢爷爷他们拒绝,因为他们也舍不得几个重孙,这四个孩子可是他们从小看到大的,感情不一样。
爷爷奶奶都同意,这就好说了。
谢怀谦又把家里、村里的情况跟村长爷爷商量后,安排一番。谢怀谦说去了京市就给村长爷爷来信,如果有电话,还会给他电话号码,村里有事随时可以找他。
当然,家里的一切,谢怀谦都拜托给村长爷爷,主要是家里的房子、家当,让村长照看着点。那台刚买的电视机,谢怀谦干脆让村长爷爷搬走,或者是捐给村里。
电视长时间不看容易坏,又不方便带走,还不如留下做人情。谢怀谦倒是可以放到系统空间带着,可是周围亲人太多,根本不好解释,干脆送人了事。
双胞胎知道后不太高兴,“爸爸,干嘛把电视送人?我还想看呢。”
“太沉了,搬来搬去太费事。”谢怀谦一点都不心疼,反正再过两年会流行彩电,这个黑白电视就过时了,他就大方地送了出去。
谢怀谦许诺儿子:“等到了京市,再买个新电视个你们看。”
明晨和明宇一听说爸爸要买新电视,就高兴了。
谢奶奶也觉得孙子浪费,留下怕放坏,可以放在火车上搬走啊,顶多费点事。谢怀谦嫌费事,就没同意。
谢奶奶笑骂:“真能败家。”
苏云秀却夸奖谢怀谦:“这是小谢能干,他能赚来钱擦舍得,要是没本事的男人,哪舍得随便把电视机送人。”
这话让谢奶奶听了心里舒坦。
还有家里的自行车,谢怀谦也让村长弄回去用着,因为他在周家村这几年,村长确实帮他不少忙。
周存福也劝谢怀谦把电视装箱带走,自行车可以给他留下用,“这电视机可是大件,哪有像你说送人就送人的,你还是带着,要是嫌麻烦,不如在邮局邮走?”
谢怀谦说:“大爷爷,电视还是留给你们看吧。咱村里可就这一台电视,你们吃了晚饭,看看电视,也有点娱乐活动,吃完饭就睡觉怪没意思的。”
周存福劝说无效,只好把电视机抱回家。
第108章 
周存福问家人的意见,“这电视是留给自家看,还是放到村里一起看?”
村长媳妇、儿媳妇、孙媳妇都说要留给自家看。
“你们想好了,要是把电视放到咱家,以后天天会有人来看电视,人家来了,你们能不让他们看?”周存福提出一个重要问题:“还有,看电视得用电,到时候多交电费,你们不觉得心疼吗?”
别看村里的日子比别村好过,但是村民们过惯了节俭日子,很少有人舍得大手大脚花钱,尤其是像谢怀谦这样的,电视说买就买,说送人就送。
家里有电视让大家一起看,电费是他自己交。周存福知道,小谢每月交电费要好几块钱呢。这要是放到自己家,媳妇保准舍不得。
可不是,周存福一说电费的事,村长媳妇、儿媳妇、孙媳妇都不言语了。
她们是想留下电视看,可是不想让大伙都来看。自家人看,想关就关。要是别人看,一直不走咋办,她们还好意思把人撵出去,那不就得罪人了吗?
就算周存福是村长,也不好干得罪人的事。
就这样,周存福把电视搬到村委,告诉大家伙,小谢暂时把电视寄放到村委,可以供大家观看。如果他家回来住,就再搬回去。
周存福可不好意思要谢怀谦好几百块钱的东西,就连自行车,他也是骑骑,如果小谢回来,会还给他。
就这样,谢怀谦把家里的大件交代好,小件收拾好,该带的带着,嫌累赘的就放在家里。比如被褥,还有好多衣服,谢怀谦打包好,年后让村长帮忙邮到学校那边去。至于啥时候寄行李,谢怀谦会打电话通知村长。
临走前,谢怀谦独自去了一趟山林,去猎了几头肥大的野猪,还猎了些小猎物,留着自家吃。系统空间不缺家畜,但是跟野味总归不一样,野物就图吃个新鲜。
谢怀谦猎野猪,是准备到H市后,趁着过年倒腾出一批肉,赚点钱花。现在能快速来钱的法子,也就是在黑市倒腾东西。再加上以往的存款,等到了京市,得先买房,还得置办家具等,得花不少钱,这些他都得提前做好准备。
等把家里收拾利落,谢怀谦一家,还有苏云秀,一起坐上去H市的列车。他们等过完年也不回来了,直接从H市那边去学校,因为H市离京市更近便些。
谢怀谦和周娇年后要到京市上大学,这事让谢爷爷的老战友知道后,羡慕不已。他们都说怀谦这小子有眼光,能在农村瓦砾中挑出一块璞玉来,选了个好媳妇,不仅能生,人家还能学习,竟然跟谢怀谦一起考上首都知名大学。
这回过年,谢怀谦和周娇在新干休所大院里又风光了一回。
谢爷爷和谢奶奶跟谢怀谦一家六口回来后,谢玉林和苏珊,还有谢怀礼一家都回来过年。外嫁的谢玉珍带着丈夫孩子都来了。
谢奶奶带着周娇做了一桌好菜,以庆祝谢怀谦和周娇,还有谢玉珍家的老大许江考上大学。
谢爷爷说:“恭喜怀谦和他媳妇,还有许江,都如愿考上大学。”
谢奶奶等人也都恭喜三个准大学生。
谢玉珍还谢了侄子:“怀谦,多亏你提前给许江说了考大学的事,让他早早找到课本和资料复习。让他比他那些同学起步早,比其他同学考得好。”
“姑姑,你还用得着跟我客气,许江可是我表弟,有好事我能不想着他吗?”
原来,谢怀谦也提前跟姑姑打了招呼,提前透露了将要高考的消息,许江比别人多复习一个月,自然比别人考得好。
而且许江是才毕业半年,好多知识都记着呢。不过,他没底气,只报考了本省的大学。这样也好,在本市上大学,离家近,来回方便,不用寒暑假来回挤火车了。
事后,谢家男人都问谢怀谦,在谁那里提前得知高考的消息。谢怀谦说是他在外面倒卖东西时,认识的一个老人告诉他的。面对家人的疑问,就这样被谢怀谦给糊弄过去。
在坐的人都为谢怀谦夫妻和许江高兴,他们能考上大学可是不容易,听说好多人都落榜了呢,打算明年再考。
只有林怡秋一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她也不是不为谢怀谦夫妻高兴,毕竟有个能干的弟弟和弟妹,怎么也比当农民的弟弟和弟妹好听。
只是,谢爷爷和谢奶奶一直跟着谢怀谦住,看着比较照顾他们一家,林怡秋和孩子却没有这个待遇,她心里当然有想法。
原来,林怡秋觉得丈夫是部队军官,她是军区医院的医生,怎么说都比谢怀谦和周娇有出息。二弟和弟妹再怎么受爷奶的宠爱,也是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