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闺记事》第41章


宽敏笑道:“真是谨慎,你们姜家人这种性子,难怪姜家屹立不倒。”
姜铎笑了下,道:“过奖。”这笑中带了些自豪,他很高兴自己姓姜。
这时过来一名小厮,低着头站着一边。
姜铎收敛情绪,问道:“什么事?”
小厮并不抬头,回道:“大少爷,老爷请您过去。”说完默默的退到一边。
宽敏看了眼姜铎,道:“看来你又要因为孤受过了。”
姜铎不在意的道:“那你下次别来了。”
宽敏挑了下眉:“你可是第一个敢这样和孤说话的。”
姜铎笑道:“这才显出咱们十几年的情谊。”
宽敏道:“罢了,你先去吧,不必送孤了,说不得能在林中碰见某个贵女,因此有了一段风流佳话呢。”
姜铎无奈摇摇头,自是去了姜老爷所在的柏院。
柏院,书房。
姜元慎年不到四十,看起来却年老许多,身材颇为魁梧,颇有武将的风范,但是却是一个实在实在的文人。
姜元慎面色凝重,不满的看着姜铎。
姜铎规规矩矩的站在下面。
过了好一会,姜元慎怒道:“不是说让你离太子远些么!”
姜铎只回道:“父亲说的是。”
这句话不说还好,说了姜元慎更是生气,将茶杯摔在地上,道:“没回都说我说的是,也没有见你听说一回!你是成心气我呢?!”
姜铎道:“儿子不敢。”
姜元慎深吸一口气,已经被这个木头儿子气的说不出话来,与他发怒就好像自己在对着木头人,要是对着木头人还好,最少木头人不会气自己。
这时,姜夫人进来,笑道:“老爷快息怒,这太子爷要来,咱也拦不住。”
姜元慎看了眼姜夫人,道:“你怎么来了。”
姜铎向姜夫人行礼道:“母亲安好。”
姜夫人才道:“妾身是想问问老爷,这陈家大小姐如何?不若定下?”其实这不过是姜夫人的一个借口,不然姜元慎真要发怒起来,吃亏的还是姜铎。
姜元慎道:“就定她了,和陈家说声吧,免得节外生枝。”这个节外生枝说的是崔姨娘,崔姨娘近来在他耳边说的都烦了,姜元慎脾气不好,但是好在平常沉稳低调,守成绰绰有余,大事上从来不糊涂,自然之道姜铎婚事的利弊。
姜元慎对姜铎道:“你都要成亲,还整日的跟在……他身边混……他是你能比的么?记住,咱们是纯臣!”
姜铎这次只回了一个字:“是。”
姜元慎还想骂,看了眼姜夫人,才挥手道:“罢了,你跟你母亲出去吧!”
姜铎这才告退,与姜夫人一起回了松院。
姜夫人笑道:“你何苦气你父亲呢?你父亲说的也对。”
姜铎道:“儿子知道。”
姜夫人知道姜铎心里自有算计,也不多劝,只是道:“书斋之事,你不怪娘吧。”
这事就是姜夫人安排的,让两人都书斋取书,在她眼皮子下,不会有什么事的。
姜铎道:“我明白母亲的心意。”
姜夫人长舒一口气,这不是自己亲生的,有的时候就是要小心翼翼,免得好心办坏事。
姜夫人又问道:“这掌珠小姐,你可厌恶?你若厌恶,告诉母亲,我自是和你父亲说回了这亲事。”
姜夫人问的也巧妙,只问是不是讨厌,不问喜欢与否。
姜铎想起那个小小的身影,怎会厌恶?
姜铎回道:“母亲做主就好。”这就是不讨厌。
姜夫人也是高兴,连连回道:“如此最好。”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六十四回 论良配另生心思
掌珠与玉珠小憩后,两人便去了绣房与众女玩了会穿针引线,今日毕竟是乞巧节,总要应景的。
这一下午,果然如掌珠所说,掌珠一直在玉珠身边,玉珠虽然有意再见那周书恩一次,但是也没有机会了。玉珠心中自是不快。
至晚宴过后,这乞巧节才算过完。
掌珠送玉珠回荷院,到门口正好碰见姜荷与惜珠,姜荷笑道:“你们姐妹感情真是好。”
惜珠掩嘴笑道:“我也是今日才知道呢。”惜珠心中也是惊讶这姐妹俩怎会这样形影不离。待有机会好好问问玉珠。
玉珠不好意思的笑笑。
掌珠道:“就不打扰你们休息了。”说毕告辞转身离开。
姜荷看着掌珠的背影,微微蹙眉,这个女孩可不是好惹的,她嫁进来合适么?
玉珠见掌珠离开,才轻声道:“大姐姐就是这样的性子,荷小姐不要介意。”
姜荷看向玉珠,要是掌珠这个性子就好了……
几人自是休息不提。
掌珠回到松院后,见姜夫人已经回来了,笑道:“伯母今日也累了吧。”
姜夫人道:“还好,其他的都有仆人们去办,我也不过吩咐下,偏偏就是陪那些夫人应酬累心,办宴就是这个样子,”
掌珠没有想到姜夫人这么直言,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姜夫人道:“坐这陪我说会话吧。”
掌珠听话的坐在姜夫人,想到书斋与玉珠的事,有些紧张,现在想来书斋一事似乎有些猫腻。
没想到姜夫人却道:“我听你婶娘说,你喜欢抄写经书?”
掌珠回道:“主要是练字与静心……”不知道姜夫人为何提起这个。
姜夫人点头道:“我也喜欢写字,只是许久没有写了,既然只是练字与静心,就没有必要只抄写经书,若只抄写经书才静心,可见心还是不静的。”
掌珠一愣,回道:“伯母说的还真是……”她确实很少抄写其他的,说不清是因为什么心才静,或许一直都没有静下来过。
姜夫人笑道:“我这里有几本字帖,你拿回去抄写试试吧。”顿了下,道:“任何东西太过迷恋都会让人失了本性,我也是信佛信因果的,这万物上都有佛法,又何必执着于抄写经书?事做过头了,真也变成假了。”
这掌珠的性子与她很像,喜欢钻牛角尖,不服输,不认输,她活了大半辈子才明白,人有的时候得学会放下……
虽然姜夫人说的她并不全同意,也只认为自己抄写经书不过是个爱好,但是姜夫人说的对,事做过头了,真也变成假了。
而她在薄情庵时也并不是只抄写经书的,是回到陈家才这样的。
掌珠站起来回道:“多谢伯母提点。”
姜夫人摇摇头知道掌珠并没有听进去,只是笑道:“有些事只有自己感悟出来才明白。”
姜夫人又问掌珠今日吃的好玩的好么,接下来也不过是闲聊,并没有谈论书斋什么的事,掌珠才慢慢的放下心。
这次姜夫人记得时间,让掌珠按点回去休息。
掌珠知道明日就要回陈家,心中多少有些不舍。
姜夫人笑道:“你我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回去休息吧。”
掌珠回房间的时候一直都在想,这以后有的是机会是什么意思?
第二日清晨,掌珠等人都在房间收拾行李,姜夫人去了周氏所在的柳院。
周氏一见姜夫人,笑道:“本该我去姐姐的院中辞别的,姐姐怎么过来了?”说着两人坐在院中小凳上。
姜夫人与周氏客套几句,便直接进入主题,笑道:“你家掌珠兰质蕙心,又与我投缘,若是能留在姜家就好了。”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周氏一愣,姜家这么快决定了?
心中既觉得高兴又嫉妒掌珠运气好,不过姜家的传言……
这两日她在姜家冷眼看着,这姜夫人也是说一不二的,那传言有些过了……早知道不应该早早决定掌珠……可是这立长不立嫡……
周氏一时没有说话。
姜夫人自然看出周氏的迟疑,笑道:“此事我已经禀告过我家老爷了,老爷也是觉得陈家家风甚好,就是不知道陈大人意下如何?”姜夫人将这件事上升到两个男人身上。
成与不成可不是周氏一句话。
她不过是给周氏面子才问的她。
周氏已经回过神来,笑道:“这是掌珠的福分,我家老爷自是没有不应允的,只是还要看太夫人。”
姜夫人挑了下眉道:“陈太夫人?是要问过她的意思。”
周氏道:“掌珠父母已故,说到底这亲事还是要太夫人做主,因此不能马上告诉姜夫人……”
真是风水轮流转,轮到周氏推脱了。
不过姜夫人并不担心,一来是在大魏求取贵女就是如此,不议个两三年也成不了,二来……她有信心陈太夫人同意。
姜夫人道:“那就拜托陈夫人在太夫人面前多美言两句了。”
两人又是一阵客套,待到巳初(上午九点),掌珠等人上了马车,离开姜家。
掌珠从车窗中看了眼姜家大门,便放下帘布,以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