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苏诲还是那个国子学炙手可热的高门子弟,每日下学后不是去赴那些同砚的诗会,便是登车回府在母亲膝下尽孝。直到某日大雨倾盆,怕车马不便,苏诲便留在国子学温书。
待到雨快停了,苏诲才款款而出,就见国子学门口那上马石上竟趴着一人,正埋头抄书。
“这是在做什么?”苏诲低声问身旁小厮。
“回公子的话,市面上经书的拓本不多,国子学的更是少见,纵然有,也价格不菲,于是很多寒门子弟便会四处借书。”
“他们为何不问他们的师长借?”苏诲挑眉问道。
小厮苦笑,“公子有所不知,如今京中能读书的能有几人?要么是官学,收录的多是大家子弟,就算有贫寒学子,也多半是侥幸得了什么贵人的青眼保举;要么便是士族各家的族学,只收本宗子弟,最后才是所谓私塾,可束脩之高,一般人家都得耗尽家资……”
“那他们便只能借阅典籍,自己研读了……”苏诲若有所思。
那学子跪坐在地,借着灯笼的微光,趴在石墩子上奋笔疾书,坐姿倒很是端方,脊梁挺得笔直。
苏诲踩着绣墩上了马车,对小厮道,“从今日起,若他来了,你便把九经借他。”
于是便这般过了半年有余,一日小厮前来回报说那人已将九经尽数抄完,为表谢意,特地送来十个蜜饯粽。
苏诲扫了眼,那粽子虽不是什么华贵物什,但菰叶包裹整齐,粽米莹白如玉,看得出包的人很是废了心思。
“来而不往非礼也,府中三传注疏仿佛还多了几本,再加上前些日子文会的诗集,你找来一并给了他罢。”
不过一件小事,苏诲转瞬便抛之脑后,忘了个精光。
想不到如今再会却是这番景象,求人的成了被救的,施恩的反而比受恩的还要穷困潦倒。
苏诲只觉阵阵难堪,拳头在被褥中攥得死紧,“是么,都言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今日你救了我,此番恩德我定不会忘怀,只不过如今我身无长物、朝不保夕,恐怕此生都是不能报还了……”
那人愣了愣,摇头道,“我并无让你报还之意,只是觉得你是个难得的好人,不该沦落至此。如今你若是无处可去,不妨暂住我家。”
苏诲刚过十四,也不过是个半大少年,乍逢遽变心里早就没了主张,全凭着一身硬气强撑着。之前纵然受了一路的白眼冷遇,也从未有人如同此人一般开口便是“沦落至此”,这平平淡淡的四个字生生戳在他内心痛处,一片血肉模糊。
始作俑者却浑然未觉,自顾自道,“此处为南城西市旁的淳和坊,在下刘缯帛……”
苏诲便是在此时嚎啕起来,仿佛要将这几日来所有的不甘愤懑哀毁悲痛一一诉尽。
恍惚间,好像有人环住他,慌乱无措,翻来覆去都是一句,“莫哭……”
第4章 天启好房东
一番失态后,苏诲坐直身子,刘缯帛不知何时递来一方浸了水素色手巾,那手巾虽只是寻常棉麻所制,却也在边边角角绣了些花色,仿佛是一只圆滚滚的豚仔。
苏诲用那手巾净了面,长长舒了口气。
“见笑了。”
刘缯帛在榻边坐着,面上局促不已,“方才提及你家事,是我唐突……”
苏诲合眼,沉思了半晌,忽而道,“你家中共有几人?屋舍几何?”
刘缯帛不假思索道,“家有寡母幼弟,陋室三间。”
从他躺着这间房的陈设看,主人家应当一贫如洗,苏诲也不意外,又静静坐了会,最后轻声笑了,“你说的不错,我早已无处可去,哪里还有什么可挑拣的?我现下实在不算宽裕,不如待我取了银钱,每月给你百钱……”
刘缯帛却摇了摇头,“寒舍简陋,让你暂住也不过是多床被褥罢了,哪里值得花半钱银两?不说你曾相助于我,滴水之恩尚且需涌泉相报,更何况……何况……”
许是出身寒微,比起他原先在国子学的同窗来,刘缯帛并不擅言辞,亦无那等灵动张扬的神采,整个人都木讷的可以。
可不知为何,这么一个素昧平生,又不甚熟识的陌路之人,却让他莫名心安。
“贵府也称不上大富之家,多了张嘴吃饭难免要多些花销,我日后寓居叨扰,于情于理都该付些资费。”见刘缯帛仍是推拒,苏诲冷下脸来,“莫非见我落魄,你也瞧我不起?”
刘缯帛见他不快,又是一愣,“我并无此意。”
苏诲打断他,“那便说定了,一月百钱。”
“可是……”
苏诲不耐瞪他,“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婆婆妈妈,一点都不干脆!”
他一双杏眼瞪得滚圆,让刘缯帛想起先前在东市见过的贵妇人们养来消遣的猞猁狲,于是面上不由自主地带上了笑影。
“你长于高门深宅,恐怕不知黎民疾苦,以洛京为例,寻常人家一年生计也不过千钱,南城地贱,就算是租赁整间宅邸也不过百钱一年。你暂居我家,恐怕还要与我同挤一屋,每月给我五钱都是多了。”
苏诲讶然,“怎会如此?原先在府中时,也曾看过母亲管家,那时阖府一日开销就达数千钱!”
刘缯帛勾唇冷笑,“苦饥寒,逐金丸,古则有之。不知你可曾听过,刚落罪的史阁老,一杯羹便要费钱四万余。先前有个街坊曾有幸在秦尚书家做活,一日听秦尚书亲口所说,勋贵外戚之家‘一盘之贵,盖中人十家之产’,更不用说那些还未破败的百年世家了。”
“此言差矣,”苏诲忍不住反驳,“据我所知,很多士族人家多是诗书传家,克勤克俭,未必都如此骄奢。”
刘缯帛并不反驳,淡淡一笑,“但愿十日半个月之后,你仍能如此想。”
当日晚膳时,苏诲挣扎着爬起来,跟着他去了堂屋,这才见到刘缯帛口中“寡母幼弟”。
估算年纪,刘母如今应该不到而立,不知是否生计所迫,看着很是憔悴苍老。刘缯帛之父生前是个柜房的伙计,粗通几个文字,故而对他寄望极深,为了让他开蒙,颇是废了不少家资。无奈好景不长,在他八岁时刘父在服劳役的途中染病,还未回到洛京看一眼妻儿老小便撒手人寰,被人草草埋在路上,如今连尸骨都是找不见了。那时刘母才不过二十出头,长子年幼,怀中还有个从未见过生父的遗腹子,因还有些姿色,多少人劝她再醮,可刘母却断然回绝,毅然立了女户,以织绣为生。
寒来暑往过了七八年,刘母就这样节衣缩食地将刘缯帛兄弟俩拉扯到了今日。
“苏公子多吃些。”刘缯帛木讷,他母亲也不是个能言善道的,只默默给苏诲夹菜。
“谢过刘夫人。”苏诲并非不识抬举之人,幸得主人收留,虽与家中规矩大不相同,仍是放下落魄公子的体面,学了其他人的样子用起膳来。
苏诲那一房虽不是一等一的勋贵人家,到底也是士族高门,主母用膳时至少也需两三个奴仆侍立一旁布菜,若不是林姨娘得宠,怕也要在一旁伺候。苏诲何曾见过一家人挤在一张矮几边,从同个碗里夹菜?
几上一共三盘菜——一道仿佛是水焯春韭,只撒了点盐花,却也别有野趣;一条不及手掌大的鲤鱼,以生姜与醋烩了,鲜美可口;还有几块胡饼,不知是否放了有些时日,烤的微微有些焦。
苏诲并不知寻常百姓平日的吃穿,可见刘缯帛弟弟刘绮罗欣喜之状,看来今日为了自己已是破费不少,难免有些赧然。
“刘夫人,”苏诲斟酌道,“在下叨扰贵府已是万分感激,若是你们为了在下多了开支,在下更是于心难安。”
“不必如此生分,若是不弃,便如同旁人一般唤我阿婆罢。”刘母笑意慈和,不禁让苏诲想起崔氏来。
苏诲笑笑,“夫人春秋正盛,怎么就是阿婆了?我还是叫夫人一声婶母吧。”
一旁刘缯帛已然吃完,默不作声地帮刘绮罗夹菜。
“至于膳食,”刘母颇有几分过意不去,“我听缯帛说起过,你是一等一的大户人家出身,和咱们一道吃糠咽菜已是委屈,还请你不要见怪的好。”
苏诲讨好道,“有鱼有菜已是丰盛,何况婶母手艺甚佳,就是比起圣和居的庖厨来也是不差……”
话音未落,就听刘绮罗噗嗤一笑,“苏哥哥错了,这可不是阿娘的手艺。”
刘母在一旁亦是莞尔,刘缯帛兀然起身,“我先去温书了,苏诲阿娘小弟慢用。”
苏诲看着他仓皇背影,瞠目结舌,“想不到刘兄进学勤勉,庖厨之道亦是精通。”
“那是自然,”
小说推荐
- 混小子通吃 松柏生
- 欢迎访问.第一章 花开花落又一章四川,自古以来即是咱们中国人口中的「天府之国,其中尤以成都更是四川省中最富饶之地。在成都南郊一块风光秀丽之处,有一倪姓大户人家。无人可以估计得出倪家有多少的财富,不过,倪家之主人倒是只有三个人,倪老员外夫妇及倪姑娘。在倪姑娘十八岁那年,倪老员外夫妇已是八十岁了,这两位
- 最新章:第88章
- 岁寒苍柏
- 《岁寒苍柏》作者:三不足第一章 岁寒苍柏岁寒凛人,朔风劲哀—凄凄月光映得单王府庭院内的大片积雪明亮刺眼。一身长玉立,英姿凛凛的少年□着上身站在庭院内,左手成拳背在身后,右手二指运气不断击打着地上一块半米见方的大理石块。石块上方密布着浅淡的圆坑,少年俊美的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不间歇的起落间,右
- 最新章:第164章
- (阿松同人)[阿松]误会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手机访问 m【本作品来自互联网 本人不做任何负责 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阿松]误会》作者:_逝年文案:你会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魂么?一松是一个很讲科学的人,所以按照能量守恒以及物质载体等科学知识来讲,给出的答案将会是否定的。然而很不幸,他好像的确能看见鬼魂。
- 最新章:第10章
- 寒冰纪年:烟水寒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寒冰纪年:烟水寒》作者:寞儿【书籍简介】这是《圣焰纪年:烟花乱》的第二部,特此声明!想知道浅儿苏醒之后她跟昱翔有了什么新的故事吗?想知道浅儿离开后圣焰有什么表示吗?想知道神秘人第一眼看到浅儿之后做出了什么决定吗?想知道浅儿面对自己的孩子做
- 最新章:第77章
- 柏林1888
- 作者:海渡英祐译者:许涛序曲许久不曾接触这种自由的大学风气,总觉得心中鼓噪不安,仿佛潜藏在深处的自我逐渐浮出,攻击昨日之非我—舞姬一队近卫骑兵护送的马车,沿着贯穿柏林市中心的温塔林登大道,笔直地奔向东区的皇宫。骏马呼出的气息在冰冷的空气中如白雾流泄,黑、白、红三色相间的德意志帝国国旗和白底黑鹰图案的
- 最新章:第36章
- 柏林1943
- 简介:退伍特种兵兼网络写手陈炎龙,在2017年末穿越成为第三帝国的元首。看看他如何带领节节败退的德军,在1943年里面,将不好的坏事情,变化成为好事情,重新建立起一个和平强盛的国家,造福人民.92227第1章 年末前的穿越)2017年12月31日,这一天晚上可是人们倒数2018年的最热闹的时光之夜。
- 最新章:第566章
- 柏杨曰
- ,新版自序.常常被问起一个问题:读历史,人能够从中取得教训吗?我在1998年7月台北远流出版公司出版的《柏杨曰》第一集序中曾说:历史的教训,因为人类的健忘和野心家的篡改,而微乎其微…现在我补充:原因是经验无法传承,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上帝创造人类开的一项最大的玩笑。尽管人性古今一致、中外不分,可是每
- 最新章:第17章
- 情迷柏林
- =书名:情迷柏林作者:Engelchen文案:东方国民女神坠落成艳照门主角,三千万粉丝一朝散。连经纪公司都放弃她,只好孤注一掷,加入红十字做慈善,指望洗白白东山再起。去他妈的阿富汗,要啥没啥,每天过得不如一条狗!唯一的乐趣,就是逗逗对面那帮子维和部队的臭男人们,给她遇上个智商160的科学家,哈,科学
- 最新章:第89章
- 强击柏林
- 1945年正义的清算:强击柏林[美]卡尔·巴姆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3个方面军、共计250万人向纳粹政权的巢穴—柏林发起猛烈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最后一场战役正式打响。这是整个战争期间规模最大、准备最充分的一次城市攻坚战,其惨烈程度远远超过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强击柏林》是困兽犹斗的
- 最新章:第2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