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虽然听到魏豹反叛的消息,可是正在忧虑东边的楚国,来不及攻打他,就对郦生说:“你去替我婉言劝说魏豹,如果能说服他,我就封你为万户侯。”郦生就前去游说魏豹。魏豹婉转地拒绝说:“人生一世是非常短促的,就像日影透过墙壁的空隙那样迅速。如今汉王对人傲慢而侮辱,责骂诸侯群臣如同责骂奴仆一样,一点儿也没有上下的礼节,我没法忍耐着去见他。”
魏豹竟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跟刘邦对着干。刘邦也算是好说话的人了,这回实在忍无可忍,便派将军韩信前去攻打。
这年的八月,韩信北上的第一仗——攻魏之战打响,韩信采取声东击西,避实攻虚之计,先将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的临晋,佯装正面渡河进攻之势,暗地却从上游夏阳渡河,奇袭安邑,突然出现在魏军背后,大破魏军,擒获魏豹。平定魏国,设置了三个郡: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
北上第一役,旗开得胜。兵贵神速,九月,韩信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乘胜挥兵东攻阏与,又一举击败代军,杀代国主将相国夏说,赵国的传统友好邻邦——代国,被韩信攻克,斩断赵国一臂!
韩信连续征服魏、代两国,一时汉军军心大振,楚汉战争的局势出现向刘邦方面逆转的端倪。如果韩信再接再厉,乘胜攻下赵国,项羽集团就会被置于危险境地。
刘邦随即命令张耳与韩信率兵进攻取井陉,攻打赵国。
韩信的用兵之道
肩负北伐任务的韩信,开始大刀阔斧地实施自己的作战计划,一路过关斩将,节节逼近赵国的西大门——井陉关;与此同时,在荥阳主战场的刘邦却遭到项羽一波又一波的凌厉攻势。刘邦不得已只得赶紧从韩信这边抽调人马,仅为韩信留下不到三万新兵蛋子。
素以用兵“多多益善”而著称的韩信,此时面对二十万赵军,也不免有些心虚。贵为汉军北线统帅,手底下却是三万名从未出战过的新兵。而这次攻赵,刘邦似乎并未抱着出师必胜的意思——项羽逼得他狗急跳墙,好几次差点送命。这次派韩信去骚扰赵国,大半也是为了分散项羽的注意力。
正像韩信后来亲口所说的,指挥这些新兵蛋子,简直就是“驱市人而战之”。一旦战斗打响,士兵如何有效地组织指挥,军心如何及时地稳定安抚,士气如何充分地激发鼓动,都成为韩信不得不思索的棘手难题。
更何况韩信即将要面对的赵国,也在秣兵厉马,积极备战。此时的赵国虽已不是一百多年前赵武灵王时期的东方霸主,但也是秦灭亡后的天下诸侯大国,是继楚之后六国中第一个复国的诸侯(当初陈胜为天下领袖时,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复国)。章邯就是因为破赵不成,反而使项羽成名。
赵国实力远远超过魏、代两国,其将帅也绝非魏、代之国的平庸之辈。赵王歇和主帅陈余短时间内就动员了二十万大军,集结井陉口,深沟壁垒,严阵以待,专等韩信来找麻烦。
赵军主帅,就是曾与张耳珠联璧合,横扫河北燕赵诸侯的成安君陈余,素有贤人之称、纵横家之誉,曾为陈胜、吴广麾下大将,赵王武臣时的赵国大将军,击败过赵国叛将李良。这次将与韩信对阵,而张耳恰好也在敌方的阵营中,真可谓冤家路窄。
除主帅陈余外,赵军中也不乏军事人才。
首推的是谋略家李左车,属赵国长老派军团将领,智勇双全,长期镇守井陉关,对井陉关的军事地理了如指掌,有丰富的军团实战及关隘防御经验,是战国名将武安君李牧之后,号称广武君,用兵如神,大有李牧遗风。
再者,汉军中线战场此时刚刚受挫,天时不利;韩信劳师远征赵国本土,人和难有,必然面临孤军作战、人缘失和、后勤补给困难等诸多不利局面。
尤其是横亘在韩信大军面前的这道太行天险——井陉关,牢牢控制在赵军之手。对韩信而言,赵军的地利之便,就是汉军的天险雄关。
巍巍太行山脉,从南到北绵延起伏八百里,横亘于河北大地的西部边缘,崇山峻岭绵延不绝,险不可攀,构成了赵国西部的天然军事屏障。八百里太行仅有八处断开,这种谷地叫做“陉”,可以东西相通,称为“太行八陉”。
井陉不仅是沟通燕、赵、晋、秦的交通要塞,更是军事地理上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生死攸关”,成为历代军事名家们排兵布阵、雌雄对决的断魂谷、生死关和名利场。
秦将王翦当年过关灭赵;后来的北魏拓跋圭闯关驱中山;唐朝郭子仪、李光弼破关围常山,攻博陵。清末的庚子之役,民初的晋奉之战,抗战时的八路军百团大战,都在井陉关的深谷峭壁上留下过枪眼弹痕。
虽然代国的覆灭,解除了韩信来自北面的侧翼牵制和威胁,但邬城还在赵国别将戚将军手中控制。如果韩信贸然东进,必然受到邬城方面戚将军的侧翼夹击。
无论从整个楚汉战争的全局考虑,还是从韩信自身面临的危机出发,对于这次攻关之战,韩信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速战速决。持久战和消耗战是汉军长途奔袭的大忌。不战则已,一战必须全胜,击溃赵国主力,站稳脚跟,使其无法再对汉军构成威胁。否则,如果项羽击败黥布,抽出兵力,同赵国合击,韩信就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危险境地。
后来的战局发展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韩信在平定赵国之后不久,果然遭到项羽的奇兵渡河偷袭。
天时、地利、人和,汉军能胜算几分?利弊得失权衡,韩信该如何量裁?大战在即,此役该如何运筹?井陉关前的韩信,眉头紧锁,勒马望关沉思。
然而,韩信不愧为韩信,在这天堑雄关面前,在咄咄逼人的赵军面前,韩信没有让四面楚歌、屡败屡战的刘邦失望,更没有让月下苦苦追赶挽留他的萧何丢脸。刘邦不枉为他设坛拜将,韩信更没有浪得“汉初三杰”之虚名。
命运多舛的韩信明白,自己既非出身名门望族,也非来自官宦世家,而从小就父母双亡,一介布衣,家徒四壁,潦倒浪荡。只有建功立业才能功成名就。韩信不能忘记,早年曾被亭长之妻怠慢,受过漂母的嗟来之食,忍受过屠夫的胯下之辱。这曾经的一幕幕耻辱,一直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激励他发愤读书,熟演兵法,立志安邦定国,一展鸿鹄之志。
只有运筹于帷幄之中,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兵马未动,战斗的风云已在韩信的脑海中滚滚翻腾,作战的蓝图画卷开始在他的胸中徐徐展开。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己的韩信,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刘邦于此次大战前专门派给他的常山王张耳;要想知彼,韩信想到的还应该是张耳。虽然司马迁对此次大战的情报间谍战和张耳的活动着墨甚微,虽然后人一提起这次千古绝响的大战,就大肆赞叹韩信背水列阵的神奇无限,但我们还是能够从韩信知己知彼的透彻程度上,推断出张耳在这次大战中起着别人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张耳本和陈余既是同事,又是同乡,都是魏国大梁人,早在大梁时就已是刎颈之交。
前言已述,自巨鹿大战之后,两人相互猜忌怨恨,反目为仇,势不两立。陈余联合齐王田荣,击败张耳,张耳于是投靠刘邦。而陈余收复赵地后,重又迎立赵歇为赵王。
曾经是刎颈之交的二人,此时又各为其主,聚首井陉关口,兵戎相见。国恨私仇,双方都恨不得立即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由友而仇,由爱而恨的置换,不仅令后人扼腕感叹,更是天助韩信消灭陈余,征服赵国。
正是由于张耳这种特殊的身份和关系,韩信才能够很快得知,李左车建议的深沟高垒、坚壁不出、后方迂回、夺其辎重、断其粮道、伺机决战的奇谋良策,被陈余以“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为由而拒绝的赵军最高军事机密。
韩信很可能也正是基于张耳的情报和策划,才得出赵军倾巢出动、老营无人留守的判断,从而才敢大胆采取背水列阵,引赵军决战于平野,派小股骑兵偷袭赵军营垒、拔旗易帜的作战部署。甚至我们还大可以胆推测,张耳有策反赵军部分将领、与韩信的两千偷袭骑兵里应外合的可能,否则,在赵军二十万对三万的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并不愚蠢的陈余怎么会倾巢出动,后营无人把守,连两千小股兵力都抵挡不住呢?看看后来的孙可望投清后,李定国顿陷窘境,张耳的作用就可见一斑了。
所以,韩信与陈余在两军尚未交手之前,由于张耳的存在,胜利的天平已经向
小说推荐
- 吴三桂的发迹史
- 作者:子非鱼【由文】第一部 情坎第一章 出生奇特一、祖大寿用抓阄之法来测试吴三桂将来的出息出生在建州左卫奴隶主家庭,历代祖先中有许多人受过明廷册封的努尔哈赤在破九部联军后,乘胜挥军东进,征报了朱舍里、讷殷二部力量迅速壮大。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信心更强了。公元一六〇五年时,努尔哈赤的主要目标是争夺分散居
- 最新章:第220章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 序 读史解困惑少年读史,时常会陷入深深的困惑。这困惑源于楚汉相争。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项羽的盖世雄风,曾令多少少年心醉神迷;刘邦的龌龊无赖,又令多少人为之不齿。但最终,地痞流氓战胜了磊落豪杰,让我们的历史霎时变得龌龊不堪。这个影响深远而广泛,有关楚汉传奇的电视剧播出,地痞版刘邦再度走红。剧中为刘邦
- 最新章:第72章
- 吴三桂发迹史
- ~m【延至壹生】整理《吴三桂的发迹史》全集(13全3册)作者:子非鱼简介《吴三桂的发迹史(共3册》讲述明亡清兴之际,明朝大将吴三桂在明、清、大顺三大势力的夹缝中荣辱存亡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算得上是一个颇具“知名度”的人物。他因投降清朝,几百年来,经常被人指责为“汉奸;后来封藩云南时,又因
- 最新章:第216章
- 吴三桂的发迹史 (1-3册)(完结)作者:子非鱼
- 《吴三桂的发迹史》全集(13全3册)作者:子非鱼简介《吴三桂的发迹史(共3册》讲述明亡清兴之际,明朝大将吴三桂在明、清、大顺三大势力的夹缝中荣辱存亡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算得上是一个颇具“知名度”的人物。他因投降清朝,几百年来,经常被人指责为“汉奸;后来封藩云南时,又因举 兵反清,被判定为
- 最新章:3册)(完结)作者:子非鱼-第220章
- 刘邦大传
- 作者:陈文德刘邦大传-导言导言楚河汉界话中国华夏文明的组织黄河,自古以来便被公认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其实,严格来讲,只能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河的水,固然是人类生存和耕种不可或缺的,但“黄河之水天上来,也指出黄河的特色是长年泛滥成灾。为了治理这个严重的水患,居住在大河旁边的各个部族,不得不组成某种
- 最新章:第107章
- 重生之我是刘邦
- ★严正声明:本书籍是网络收集而来,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书籍简介《重生之我是刘邦》作者:长风一啸一次睡梦中,竟然回到了刘邦当年斩白蚁起义的时候。于是,已经变身为刘邦的主角,便开始
- 最新章:第600章
- 当项羽遇到刘邦
- 《当项羽遇到刘邦》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路卫兵类型:历史传记内容简介作品推荐:楚河汉界的纷争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尘埃落定,但楚汉故事依旧为人津津乐道。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项羽与刘邦脸谱式的评价,让人更多的迷失在纠结胜利与失败之上。历史虽然只有一个结局,但评说不只一个路径。本书不拘泥于对项羽、刘邦的已有
- 最新章:第51章
- 历史的荒谬 作者:刘杰
-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悠久到了连历史学家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年的程度。中国的历史若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计算,大概有四千多年,于是以黄帝生活的年代为标尺,历史学家们在把计算所得的数字进行了四舍五入、添油加醋等处理后,得出了一个“中国文明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结论和宣传口号。这样
- 最新章:第35章
- 5702-文学史纲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历史概括
- 目录第一部分古代史部分第一章书籍的制作:印刷机纸张羊皮纸纸莎草纸-石刻和砖刻-木浆纸第二章文学的起源:书面文学源于口头文学-诗歌和散文-罗塞塔石碑字母符号第三章神秘的东方文学:中国-日本—印度—阿拉伯-波斯第四章犹太文学:圣经-犹太法典第五章希腊的历史及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波利比
- 最新章:文学史纲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历史概括-第3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