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当娶阴丽华的帝王》第44章


但是却完全可以发号施令了!
刘稷不能接受这一侮辱性的称号,绝不能……
刘稷决绝了更始的“加封”,于是更始刘玄就派人率领数千人马缉拿刘稷,刘稷住所只有寥寥数名亲兵,这些官兵不顾一切闯进刘稷住所就是一顿砍杀,他当然奋力抵抗,可是在乱战之中,刘稷的家眷以及妻子儿女等人却被李轶活捉,刘稷在万分无奈之下只得屈从于李轶……
更始选择活捉刘稷,然后在宛城菜市口当众将刘稷处死,以用来震慑刘演等一干南阳汉军。
更始为了使这场杀鸡儆猴的大戏达到预期效果,决定率领文武群臣亲自观摩。
谁知刘演、刘稷兄弟情深,刘演断然不会看着刘稷就这样死去,于是知会将军府中所有信得过的下人前往哥哥南阳将军的住所,商量好明天务必在行刑之前救下刘稷。
是日,就在刘稷即将被杀之事,刘演向刘玄求情,软硬兼施,试图让更始在刘稷问题上妥协,但是更始这边并没有松口的迹象,刘演原本以为自己在南阳的子弟能够纷纷站出来为刘稷力争,但是真到了节骨眼上,那群南阳子弟竟然没有一人敢站出。
正当刘演为了保全刘稷想更始皇帝求情之时,李轶和朱鱿也在一边煽风点火,刘演方才恍然大悟,知道这两个人向来是看不过自己,尤其是那个李轶,易反易覆是典型的小人之心。
绿林军中的大小将领也已然通好了气……
第五十二章 刘秀隐恨委更始
大殿上,更始皇帝在高高的王座上,左右分别是李轶和朱鱿,按说临朝听政之时,皇上身边本不该有大臣在身边,但是绿林军为了控制更始皇帝已经不顾颜面。刘演在大殿之下向着更始皇帝阐明刘稷的功劳,声泪俱下,即便是与刘稷有间隙的人都忍不住为之所动,但是他依然没有发号施令。刘演许久没有听到更始说话,因此不仅少少抬头偷眼去窥探更始,只见大殿之上,更始与李轶、朱鱿正在窃窃私语。
然后李轶突然下令诛杀刘演,刘演避之不及,当即被更始身边的刺奸将军拿获。然后更始皇帝下令将刘演刘稷处死。
可怜刘演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平日里在更始身边没有收缴兵器,为什么偏偏今天连个三尺之长的匕首都不能随身携带?真实蹊跷得很!刘演虽然将这些细节看在眼中,也明明知道这次为了刘稷有可能凶多吉少,但是刘稷是为了汉家天下效死力的人,因此自己不能不救——莫说是刘稷,即便是南阳郡中随便一位将领落到刘稷这个下场,自己都不会袖手旁观,更何况刘稷是因为自己才招致杀身之祸的,自己断然没有见死不救的理由……
当初绿林军中各路领袖因为害怕自己威望太盛功高难制,所以趁着自己攻打宛城之时就谋划好了更始为皇帝,等到自己一回宛城,就迫不及待逼迫自己共同拥立更始。当时自己刚刚攻下宛城,更始竟然没有半点封赏,刘演因此心中失衡。于是暗中鼓动刘稷,说出“本起兵图大事者,刘演兄弟也!”这类大逆不道的话。大概刘演想要以此证明自己人心所向——尽管现在更始作为皇帝,但是好歹自己刚刚替他攻下宛城,若是不然,恐怕他就是连一个像样的安身之处都没有吧,现在我刘演立下这么大功劳,得胜回城,更是竟然没有封赏。
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刘演开始纵容刘稷放出攻击更始的言论。
第二件事情与李轶有关,到刘稷出事之前,李轶和刘稷关系密切,两人几乎无话不谈,当时刘稷也信得过李轶。刘稷是个爽快之人,不喜欢藏着掖着,一次喝酒,刘稷喝的酩酊大醉,酒喝多了,然后就将刘演心里的委屈一一道出。
谁知李轶因此就在刘稷身上动了心思——自己因为处在刘演麾下时常遭到绿林军某些将领的排挤,眼看着连皇帝也成了绿林军中的人,自己在跟着刘演混想必不会有什么出路,因此李轶决定告发刘稷获取更始皇帝对自己的信任。
李轶一边说着一边故意练练摇头表示不信,直言刘稷说大话,刘演根本就没有这个胆量。
刘稷本来就经不住激将法,听到李轶这样一番话,就从袖子里面拿出一个印章,摇摇晃晃在手中拿不稳当,一把拍在桌子上面。李轶当然喝的也有几分醉意,看到刘稷这么郑重其事的拿出东西,心下那几分醉意立马就烟消云散,揉揉眼睛,恍惚见才看清这上面有一行小小的自己,虽然这玉材的质地是及其清脆,一旦有所磕磕碰碰就不免造成大的损坏,但是这一行小字却写的极为工整。李轶知道刘稷平日里指挥舞枪弄棒,因此断定这上面的自己断断不是刘稷所写就。
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僭越!
李轶满口都是酒气,问及刘稷这玉器的来路,刘稷满脸都是堆积的笑容,忽然这笑容一下子就消失不见,李轶看到一张充满严肃表情的脸,然后这张脸就一头埋进桌子上面,再也没有抬起来,看来救济今天喝的实在太多。
李轶原本觉得刘稷是力能扛鼎的好汉,寻常的酒水要想灌倒他恐怕要不少的分量,因此在劝刘稷喝酒的时候丝毫没有留情,只怕酒水下得少了反而不能套出话来,但是现在呢?这个刘稷不免中看不中用,并不能够完全消解自己的酒——看来自己是高看刘稷了,竟然是一个怂包!
事情的发展后来就显得情理之中了,李轶拿着这只印章去更始那边告发刘稷。
话说刘秀得知刘演被杀之后,虽然内心痛苦万分,但是刘秀仍然没有在哀悼刘演我能提上非多少心思,因为刘秀知道,凭借刘秀现在的势力,要想着对抗更始皇帝,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既然不能够对抗更始,那么就只有暂时假装对更始顺从,然后在伺机脱离更始,最后为刘演报仇……
刘秀若是直接发兵向更始寻仇,便是极不理智——更始既然下定决心诛灭刘演,那么必然对自己有所防范,自己若是现在这个时候想更始寻仇,损兵折将不说,还极有可能将自己葬送。
但是刘秀若是就这么忍者,尽管心里面一再告诉自己说自己现在是忍辱负重,但是心中实在是难受得厉害。其实刘秀心里明白得很,这样的忍辱负重,成功的希望虽然说并非没有,但是绝对没有大的把握——王凤、王匡、李轶这些人与自己共处时间最长,对自己和刘演的关系可谓是知根知底,因此心中必然十分清楚,自己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选择向更始屈从就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只是刘秀心中最害怕并不是被刘玄杀掉,而是向着更始屈从之后仍然落得个杀身成仁的下场——对刘秀来说,这无疑是最悲惨的下场。
经过深思熟虑,刘秀还是决定离开父城赶回宛城,亲自向更始皇帝表示谢罪,这样说不定还能替自己求得一线生机……
刘秀到达宛城,将父城的军机大事一概交给刘嘉掌管,刘嘉是刘秀的族兄,他的父亲叫刘宪,是舂陵侯刘敞的胞弟。刘嘉很小的时候,刘宪就去世了。刘秀的父亲刘钦把他收养在身边,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刘嘉性情温厚仁爱,与刘縯、刘秀兄弟亲如手足。刘钦死后,他们都被刘钦的弟弟刘良收养。长大之后,刘嘉曾与刘縯一起到长安去上学,他的谋略以及手段刘秀相信。
处理好军中一切事物,正待前往宛城,刘秀谢绝所有兵马的跟随,志愿只身一人前往宛城。刘嘉放心不过,刘秀拍着刘嘉的肩膀“咱们兄弟过的,本来就是刀尖舔血的日子,靠别人保护不如自己保护自己。”刘嘉当时没有弄明白刘秀说的这些话,当下反倒有些摸不到头脑。
刘秀完全没有给刘嘉机会听自己解释,因为刘秀知道,自己现在必须尽快前往宛城,在父城多停留一刻钟,自己的危险也就会对上一分……
刘秀昼夜兼程,期间并没有过多停留,一路长驱直入,等到刘秀到达宛城城门之下,守城部队便大开城门方刘秀进城——这帮子人马本来已经得到更始的会意,若是刘秀率领大队人马进城,那么一定要设法将军队阻止在城外。但是当刘秀真正到达宛城时,看到刘秀孤身一人还是有些出乎意料……
刘秀知道单单凭借着自己一张利嘴,还不能够完全将事情摆平!要想真正让更始皇帝相信自己害的需要两个人帮忙才行,第一个人就是汉中王刘嘉,刘嘉从小就跟更始皇帝刘玄走的很近,由于自己与刘稷的关系非同一般,所以现在刘秀打算寻求刘嘉帮忙,不为什么就单单凭借着这么多的感情——尽管刘嘉与自己并不是亲兄弟,但是毕竟刘嘉从小就在自己父亲的关怀之下长大,父亲升迁待他胜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