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这一件事,便可以看出玄宗与肃宗父子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出蜀道时,玄宗对乐工张野狐说:“此去剑门,乌啼花落,水绿青山,无非添朕悲悼妃子的愁绪。”(《杨太真外传》)这妃子自然是指杨玉环了。到了斜口栈道的时候,霖雨连日。玄宗耳闻马铃声不断,勾起了往事。长于音律的玄宗在无限惆怅下,采其声为乐曲,命名“雨霖铃”,以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曲子悲怆低回,令人凄楚欲绝。事见王灼在他的《碧鸡漫志·卷五》中引《明皇杂录》及《杨贵妃外传》。
『注:《雨霖铃》这一词调后来成为唐代教坊大曲,宋朝词人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
车驾进入剑门,仰望雄关险道,玄宗豪气忽生,无限感慨地说:“自古到今,败亡者接踵相继,岂唯是德行的缘故。”(《开元天宝遗事十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玄宗仍然不认为是他自己的错误,而是天意的安排。
到达成都时,玄宗随行官署及军士只有1300人,宫女只有24人。一日,玄宗登临成都都督府雕楼,当日天气晴朗,阳光灿烂,玄宗心情舒畅,便对身边的随侍女伶说:“你不是我梨园中的旧人么?随意唱一支曲给我听。”女伶就依《水调歌》的曲式唱了一首《汾阴行》,其中几句说:“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豪雄意气今何在,坛场宫馆尽蒿蓬。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曲终,玄宗已流下眼泪,左右也无不感伤。玄宗问女伶:“谁为此词?”女伶答:“李峤。”玄宗说:“真才子也!”不欢而去。
十一月二十二日,玄宗到达凤翔。当时玄宗身边有护卫兵600余人,为了表示诚意,玄宗下令全部将武器送至郡库。肃宗则派了3000精锐骑兵前去护送玄宗。父子之间关系的微妙再一次得到表现。(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到了咸阳望贤宫(今陕西咸阳东),玄宗与前来迎接的肃宗终于相见。肃宗还特意脱去了黄袍,穿上紫袍。劫后重逢,父子二人抱头痛哭,不能自胜。肃宗请求归政。玄宗也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人心,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回到皇位上了。何况,眼前的儿子身边文臣武将如云,有了强大的势力和支持,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畏自己如虎的太子了。当即长叹一声说:“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馀齿,汝之孝也!”(《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意思是现在天数、人心均已归了肃宗,只要能使玄宗过上安稳的晚年,就是儿子的孝心。还要来黄袍,亲自为肃宗重新披上。肃宗自然顺水推舟应承了下来。然而,玄宗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只是他们父子最后的感情流露,安稳的晚年和儿子的孝心,他以后再也没有得到过。
一行人启程,玄宗上马,肃宗亲自执鞚。走了几步,玄宗就开始有了不祥的预感,他不敢再要儿子执缰。于是肃宗上马,为玄宗引道。玄宗颇为激动,说:“我当了五十年天子,不知贵,今天看见我子为天子,才知贵。”(《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左右人皆高呼万岁。回到长安后,玄宗从开远门入城至大明宫,临含元殿,慰问百姓。然后至长乐殿谢九庙主,失声恸哭。当天即移居兴庆宫。十二月二十一日,玄宗在宣政殿把传国玉玺交给了儿子肃宗,在兴庆宫正式开始了他的太上皇生活。
太上皇,辞书的解释是:皇帝的父亲,也叫太上皇帝,简称上皇。太上皇的称号源自于秦朝。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称始皇帝,追尊他的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太上”就是无上的意思,蕴有道家的意思,表明比皇帝还要尊贵。当时盛传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无论嬴政有没有相信过这种说法,他还是表现出帝王的狠毒和果断,大权在握后,立即罢了吕不韦的相位,随即迫之自杀。汉高祖刘邦即位后,专门搞了套皇帝的礼仪,目的是要确定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天清晨,群臣都要向刘邦行三跪九叩大礼。有一天上朝的时候,刘邦忽然发现自己年迈的父亲太公也跟着大臣向自己行礼。他慌忙走下宝座,扶起白发苍苍的父亲,立即颁旨封父亲为太上皇,免去每天的朝拜。当然,这个太上皇只是一个礼仪上的名称,除了名号,什么都没有。上面提到的两个太上皇,和后来的由皇帝转变成太上皇退居二线的情况完全不同。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是实行世袭和终身制的。一个人一旦黄袍加身,就要做一生一世的皇帝。除非是被推翻,一般一定要等他驾崩之后,才允许由新皇帝接位。这就是“天无二日,国无两君”的道理。但也有少数例外,皇帝的身体还是好好的,就宣布退位,并成为所谓的太上皇。
延和元年(712年),也就是44年前,玄宗顺天应人地将父亲睿宗尊为太上皇。中书舍人贾曾为睿宗作传位册文,睿宗退居百福殿,“高居无为”,朝廷军国大政才真正转移到玄宗手里。而44年后,同样是中书舍人的贾至为玄宗作传位册文。极为巧合的是,贾至是贾曾的儿子。对此,玄宗不胜感慨,对贾至说:“二朝盛典,出卿父子之手,可谓继美。”(《新唐书·贾至传》)贾至听了,当即伏倒在地,泣不成声。
『注:贾至,字幼邻,洛阳人。贾至以文著称当时,甚受中唐古文作家独孤及、梁肃等推崇。贾至的传位册文写得典雅华瞻,在当时被誉为“历历如西汉时文”(李舟《独孤常州集序》)。贾至还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全诗是:“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在当时极为引人瞩目,杜甫、岑参、王维都曾作诗相和。贾至性格颇为刚直,当时富平县有个叫王去荣的人,因与县令有仇,竟然杀死了县令。按照律法,王去荣是死罪,但他却善于用炮,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于是肃宗特下敕免其死罪,让他以白衣使的身份到陕郡唐军中效力。敕书该由贾至拟写,贾至却坚持不肯下敕,上表说:“《周易》说:‘臣杀其君,子杀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果放纵去荣这样做,可谓生渐。”坚决要求将王去荣处死。肃宗无奈,只好命百官廷议。当时太子太师韦见素等人均赞成贾至的主张,建议将王去荣处死。但肃宗认为正当用人之际,仍然坚持赦免了王去荣的死罪。』
贾至曾受玄宗信任,出入宫廷,甚为显赫。自然,他也亲眼见过当初玄宗如何对待太子,即如今的肃宗皇帝。他痛哭如此,只能说明,他非常清楚玄宗当了太上皇以后的结局。本来,玄宗成为太上皇并不是一件荣耀的事,是为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试问,有哪个皇帝愿意将手中的权力交出去呢?自古以来,皇帝宝座都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坐上去诚然不易,而下来也非常之难,要么死于龙榻,要么被另一个想当皇帝的人武力赶下台。活着让出皇帝宝座的——哪怕是让给自己的儿子,非常少见。而唐朝则更具有代表性,唐朝开国之君李渊便做了太上皇的,这在历史上前无古人。纵览整个唐朝,在李渊的后世子孙中,做太上皇的还不在少数。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打出的却是“志在尊隋”的旗号,其策略为:立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李渊攻下长安,即迎13岁的杨侑即皇帝位,改元义宁元年,遥尊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自己则谦逊地称唐王。此时隋炀帝远在江南,浑然不知李渊给自己戴上了一顶“太上皇”的帽子。第二年三月,隋炀帝为部下所杀。消息传来,李渊还假惺惺地遥祭,随后逼杨侑禅位,自己做了皇帝,是为唐高祖。但唐高祖本人不久也被儿子李世民逼着退位,以开国皇帝的身份成为太上皇。
公元710年,时为临淄王的李隆基起兵杀掉毒死唐中宗李显的韦后,拥立父亲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唐睿宗登上龙椅,得力于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二人。缘此,太平公主权倾内外,而李隆基则以功高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与太子姑侄斗法,矛盾日益凸现,朝臣亦分为对立两派,双方明争暗斗,不可开交。面对亲人重臣之间的纷争,睿宗亦莫知所从,深感烦恼,最后,他采纳了一道士“无为”的建言,回避矛盾,一退了之,只?
小说推荐
- 交际花盛衰记
- 作者:巴尔扎克译序-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巴尔扎克出生在图尔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小学和中学时代一直过寄宿生活,未能享受家庭的温暖。一八一四年全家迁居巴黎。一八一六至一八一九年巴尔扎克攻读法律,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事务所当见习生,
- 最新章:第127章
- 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 2008年中国的国防作者:国防部【完结】二○九年一月·北京目录前 言一、安全形势二、国防政策三、人民解放军的改革发展四、陆军五、海军六、空军七、第二炮兵八、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九、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十、武装力量与人民十一、国防科技工业十二、国防经费十三、国际安全合作十四、军控与裁军附 录附录1:2007—
- 最新章:第10章
- "阴"盛"阳"衰
- 第一章:身在江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斜阳郡内有一家龙威镖局,他们保的镖自从镖局开张以来从没失手过,先不说镖局的当家龙威老先生在江湖上的名头,就是龙家六位少爷也都是现在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师传当今六大门派的武功不是作假的,这劫镖的人要想劫镖自然也要先想想自己的斤两了。这一日,风和日丽,龙家的小少爷,龙
- 百年记忆:中国百年历史的民间读本
- 记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审视历史中创造未来。记忆积淀下了太多太多悲壮的故事,以致误导后人以为唯惊天动地的豪杰才有权利走进历史,千万年来只默默走着自己人生道路的凡人、甚或至于失意于命运的弱者,只能扮演历史过客的角色,他们的记忆惨遭遗忘。许多人活得就真似一只蝼蚁,匆匆地生,匆匆地奔忙,直到匆匆
- 最新章:第63章
- 盛宠不衰,亿万娇妻狂想娶
- 简介:全文完:王家一根独苗王大少,权势滔天,富可敌国,却喜怒无常,残暴扭曲!可偏偏这一世恶名,拿捏在了那失身又残废的小女人手上…包厢的沙发上,她黑眸闪动,抵着身上的男人“王铁锤…你这是强x,我特么告你”男人薄唇一勾,暴虐阴鸷,眼底满是不屑“告爷?这京都,谁特么敢接爷的案子”他以为只是一夜荒唐,岂料一
- 最新章:第356章
- 中国上下五千年
- 139924第1章 远古传说(1)盘古开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
- 最新章:第510章
- 中国少年的甲子园
- 《中国少年的甲子园》作者:纯血战五渣第一章 遗产不是那么容易继承的据说人每到中学二年级的时候,总会经历一个自命不凡的时期,会觉得自己身上带着什么惊天大秘密,有什么神奇的特异功能。而那之后的一段时间,认识到这些不可能的人们又有些会走入另一个极端,在高中的时候迎来一个“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时期”这个时期,
- 最新章:第487章
- 中国农村建设60年
- 作者:张神根】内容简介: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之后,相继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运动。在这几个阶段中,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既有凯歌
- 最新章:第66章
- 1644年中国社会大震荡
- 1644年,一个中国社会大震荡的年代,中国人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的重要年代。但是,1644年毕竟离我们而去已经三百多年了,究竟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的是是非非如何,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与现在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但会自然地提出来,而且应当经过认真研究,给予科学的回答。为此,
- 最新章:第5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