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退位。各省军阀纷纷效尤,亦先后通电劝袁世凯迅速退位,袁世凯不得不派亲信阮忠枢南下向冯国璋乞情。冯国璋在阮忠枢的请求下,答应联络各省,担任调停。5月18日,冯国璋邀集未独立各省在南京召开代表会议。冯国璋意图通过南京会议逼袁下台,由他取而代之。但由于倪嗣冲的破坏和各省区将军代表谋略不一,遂使南京会议夭折。冯弄巧成拙,被舆论斥责为:“与其名为解决袁氏地位之会议,毋宁名为解决自己地位之会议。”
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怒,导致护国战争爆发,北洋军阀集团内部四分五裂,袁世凯于1916年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忧惧而死。在此过程中,冯国璋起了一定作用。
工作作风
在待人方面,冯国璋非常宽厚。有人认为冯从来就是一个懒看公事的人,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冯对于明码的或是密码的来往电报,一般是件件过目。特别是关涉到政治大事的一些电稿,更是字斟句酌,绝不马虎。
对于一般的文稿就有所不同了,如当冯在直隶都督任上的时候,他白天晚间都在忙于会客,这时,他没有时间看文稿。
当然,有些特别紧要的文稿,还是由胡嗣瑗和恽宝惠趁着他会客的间隙随时拿上去请示他过目画行,只有等他晚间会完了客,这才由主管给他送文稿的一位王芷瓶秘书把当天的文稿汇齐拿上去请他画行。
他对于文稿,只是画而不是看。
他的画行办法是这样:当那王秘书把当天的一些文稿拿到他面前的时候,就由他所用的上差把这些文稿鱼鳞似的摆在了一张可以容纳12个人围坐的大餐桌上,这一件文稿和那一件文稿之间,仅仅留下了印有“都督冯”三个字的一行空隙。
这时,冯便手里拿着墨笔,由上差捧着墨盒,挨次地从前到后画上他那草书的符字。
这样画来画去,不一刻也就画完了。
但是,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翻看一下那文稿的事由,至于它的内容,就更不在话下了。
有的人说冯懒看公事,大概就是指着上面的这种情况而言的吧!尽管如此,他却从来没有像段祺瑞那样,不但在公文上画行画阅的是徐树铮,就是动笔改稿的也是徐树铮。
原因是,在冯的面前,从来没有一个像徐树铮那样能够左右他的意志的人。
冯在用人方面自有主见。他在军事方面用人,无论是在地域上,或是在学历上,都有着他自己的标准,一般要出身于保定陆军军官学堂(陆军大学的前身),而籍贯又是属于直、鲁两省的,才能在他的身旁工作,同时,也才能得到他的信任。他前后所用的一些军事幕僚,像张联棼、师景云、熊炳琦、陈调元等等,便都合乎他所要求的这个标准。同时,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冯国璋对于出身于日本士官学校的人,却大多抱着轻视的态度。和他在前清练兵处、军咨处同事过的良弼、哈汉章、卢静远等人,都是日本士官学校第一、二期的学生,在当时,也都已经是“初露头角”的所谓军事人才,可是,冯却特别看不起他们。
一次,冯在和心腹谈到这些人的时候,说过这样的话:“他们连个曹长(日文名称,相当于连司务长职务)都不够,还骄傲什么!”也正是由于冯对于日本“士官生”的一贯看法,所以,他在宣统三年(1911年)就任第一军军统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把第四镇统制王遇甲调到军司令部去当参议,而让第八协协统陈光远升任了这个镇的统制。
可是,冯之所以把王调走,还不仅仅因为王是“士官生”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王不但是一个南方人,而且还是一个湖北人,这是不合乎冯的地域上的标准的,更何况当时正在武汉三镇作战,又怎么能保得住王不和革命军方面有所联系呢!那么,在冯身旁的军事幕僚当中,有没有超乎他这个标准的例外呢?只有一个,那便是一向做他参谋的刘宗纪。
刘虽是一个“士官生”,却是冯自己的外甥,那自然是“另当别论”了。
冯在待人方面,外界感觉是属于宽厚一路的。
所有在冯身旁工作过的人,几乎从来没有由于冯个人这一方面的原因,或是喻示某些个别的人中途辞职,或是直接就把他们撤换掉。
因此,冯对于这些人,都是能够“善全始终”的。
“总督少爷”刘体乾,还有王克敏的胞兄秘书王克诚——他们同是咨议厅的,冯就不止一次地在恽宝惠面前说他们“真不行”,可是,也是一直等到他们自请辞职,方算了事。
只有他对待复辟派的胡嗣瑗这件事,似乎是冯在利用胡嗣瑗,也就是说,在他准备利用胡的时候,就尽力拉拢胡,引为同调;一旦事过境迁,认为胡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就把胡一脚踢开,再不和胡见面。
至于冯国璋对于他所用的比较得力的少数心腹之人,那更是相当优厚。
算卦迁祖坟
1884年初春的一天,穷困潦倒、辍学在家的冯国璋在河北河间街上闲逛,踱步来到当地有名的“李半仙”李大嘴的卦摊上,叹气道:“我……”李大嘴听了老半天,才听明白冯国璋想拜他为师学算卦,便笑了笑,撇嘴道:“你冯老弟天庭饱满,中年飞黄腾达,不是王侯就是将军,我怎敢收你为徒呢?”
冯国璋知道,这是李大嘴在推托,第二天他便怀里揣着银子,又来到李大嘴的卦摊上,“还望李师傅指一条明路啊!”
李大嘴心知,在保定莲池书院读书的冯国璋因其父无钱供给学费,只好无奈回家耕田。为此,他常跟父亲争吵。“我观冯老弟的骨骼相貌,还真是个当兵吃粮、跨马当将军的料呢!”李大嘴笑呵呵地说。
“还望先生给我父亲讲讲!”
“一定!”既然收了冯国璋的钱,就当回说客又有何妨?经李大嘴天花乱坠一说,冯父也心存奢望,便点头放儿子走了。
冯国璋背起包裹,由河北来到天津大沽口,投到了淮军聂士成手下。因其写得一手好字,便在军中做了一名专管文书案牍的幕僚。第二年,他便被聂士成选送到天津武备学堂学习。毕业后跟随袁世凯打打杀杀十几年,还真的成了跨马征战的将军。1917年7月,冯国璋当上了中华民国代总统。可惜,不过一年多,冯国璋将总统的宝座才刚刚焐热,就被国务总理段祺瑞赶下了台。
这天,下野的冯国璋黯然回到自己的家乡——河北河间故里隐居。
“冯大总统!嘿嘿!”八抬大轿将冯国璋抬到河间街道上时,身后传来一个人的高叫声。
冯国璋一看此人,连忙吩咐停轿。他没想到在这儿遇上了李大嘴。他说:“李先生好啊!”
“好!只是老朽学艺不精,当年没算出大总统会登九五之尊位啊!”李大嘴一句话把冯国璋的思绪一下子引到了20多年前的算卦上。
冯国璋为感谢李大嘴的指点之恩,将他请到自己的宅院里,大摆酒宴款待。
酒足饭饱后的李大嘴说:“恕我直言,大总统!你当总统时间不长,关键是你家的祖茔不是宝地,如果……”
李大嘴的一番话说得冯国璋眼珠骨碌碌直转。这天天一亮,冯国璋就带着保镖,偷偷地跟随在李大嘴身后四处踏穴了。
“大总统你看……”李大嘴指着城东七里外的黄龙湾,给冯国璋大讲特讲:此处有沙龙眠卧,得水而活,飞黄腾达……
“这里有山,有水,好地方!”冯国璋不由赞叹起来。
之后,冯国璋就出了高价1000两白银买下了这黄龙湾“宝地”,便将其祖父、父亲等统统从冯家老坟迁到黄龙湾新墓地。
办完这些,心想“沙龙”宝地定会荫及子孙的冯国璋,这天晚上在睡梦里都高兴地大笑不止。可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冯国璋一醒来就打摆子中风了。
曹锟:三傻子有好福气
曹锟虽未受过正式教育,但他恢弘大度,襟怀开朗,用人不疑,敢作敢为,具有领袖品格;他执政方式比较温和,愿意接受民初的宪政体制。贿选总统是其最大的污点。
三座靠山
袁世凯编练新军需要大批有才干的人,他在天津办了个北洋武备学堂,专门培养军官。曹锟自小念过几年书,又跟刘得胜练过几年武,所以他在淮军里当兵时间不长,就被保送到武备学堂第二期学习。
曹锟不是那种死心眼的人。他不光是脑袋瓜儿活泛,还在闯荡江湖的这几年里学会了一手儿剜门子、走路子、投机取巧的绝活。当时,天津城北门里住着个一跺脚整个天津城都跟着乱晃的“曹大帅”。曹大帅本名曹荩臣,天津城北宜兴埠人,原先
小说推荐
- 民国那些事儿
- 《民国那些事儿》作者:安可anke【文案】咦,这是穿越的节奏嘛!清穿吗?不是!那是?是反穿!穿现代?不是!是穿民国!part1:瑾萱伸手想去打他,猛的却被他牢牢握住,他一使劲,瑾萱就被带进他的怀里了。他将瑾萱打横一抱,一番天旋地转之后,瑾萱的背抵在床上。她推了推铭章,从身后抽出一张照片给铭章看,她笑
- 最新章:第58章
- 民国那些范儿
- 作者:欧阳悟道】序 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了我们还出不了一个大师”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直指中国教育的瓶颈和软肋。然而,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求解终成无解,大师依然隐匿。逝去的时代总让人感怀,即便是民国这样的乱世也是如此。对于今人来说,民国是个特殊
- 最新章:第62章
- 再现民国文人风骨民国那些人(精选)
- 作者:徐百柯 简介及书评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徐百柯,1978年生于四川成都。1996年至200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供职于中国青年报社。目前任《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编辑、记者。2004年6月《冰点周刊》人物版“钩沉”开栏,徐百柯主笔两载。2006年“钩沉”被评为年度《冰点
- 最新章:第18章
- 民国那些人 作者:徐百柯
- 小说排行榜/top.html《民国那些人 作者:徐百柯 作者:徐百柯 著 丛书名《民国那些人 副标题《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 内容提要 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
- 最新章:第40章
- 春秋战国那些事儿
- 春秋战国那些事儿 作者:令狐色色第一节 序幕春秋该从何时算起呢?时间划分上来说,不是很统一。习惯上从周平王迁都雒邑(即洛阳)公元前770年开始,史称东周。我们常说的春秋时代也就从这个时候拉开了序幕。平王这次搬家不是为了改善住房,而是被强行拆迁的。让我们来看看这场大戏的序幕吧。平王是周幽王的长子,在幽
- 最新章:第22章
- 那些花儿,那些青春
- 作者:非言非语第一部分 冯桥回北京了 第1节 冯桥回北京了朝晖打电话来的时候宿舍电脑里正放着老狼的新歌《恋恋风尘,我在麻将桌上搓得淅沥哗啦,忙得不亦乐乎,寝室外面夜空里的雨也是下得淅沥哗啦的。活活苦战了两个小时手气才刚刚开始好转,接连自摸了几把,对家的小脸儿气得都绿了。这把牌拿起来一看也是出奇的好,
- 最新章:第53章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白鹰魅影】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三国那些人那些事作者:陈瓷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0月ISBN:9787210062738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三国魏晋南北朝史编辑推荐我国首部从人性角度解说全景三国史的作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最新章:第367章
- 诡案录:民国那些奇案
- 《诡案录:民国那些奇案》作者:富杰编辑推荐1.史料丰富,揭秘性。此书通过民国时期十四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选择最引人关注的十四个奇案展开故事,环环相扣、惊心动魄,贴近真实地还原历史真相。2.通俗适读,趣味性。此书以史实为依据,将史料与故事有机结合,多角度、全方位地逐层透析各个案件背后的疑点,集悬疑、
- 最新章:第60章
- 诡案录:民国那些奇案 作者:富杰
- 《诡案录:民国那些奇案》作者:富杰编辑推荐1.史料丰富,揭秘性。此书通过民国时期十四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选择最引人关注的十四个奇案展开故事,环环相扣、惊心动魄,贴近真实地还原历史真相。2.通俗适读,趣味性。此书以史实为依据,将史料与故事有机结合,多角度、全方位地逐层透析各个案件背后的疑点,集悬疑、
- 最新章:第6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