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怎么忸怩如小女子?毛遂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骐骥一日千里,捕捉老鼠不如蛇猫。逞三寸舌我当仁不让,仗三尺剑实非我能,岂敢以家国安危来试验我之不才之处。”按说,毛遂此话说得入情入理,但赵王却为了展示自己求贤若渴,怎么也不听毛遂之言,硬是要他挂帅迎敌。
一个靠嘴皮子干活的人,哪里是人家拿枪杆子的对手?尽管毛遂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但也无法抗敌,落得个一败涂地。被赵国精心树立起来的“人才”榜样,是这么个样子?有何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除了以死谢罪,别无他途。于是毛遂避开众人,到一个山林子里,拔剑自刎,鲜血淋漓地倒在“毛遂自荐”的神话里。
关于毛遂的人生归宿,还有一种笔者更愿意相信的历史记载。
公元前251年,平原君赵胜卒,由于受他人排挤,毛遂多次劝谏均不被赵王采纳,一气之下,辞官回老家巨鹿(今鸡泽毛官营一带),后又迁居于漳滨。二十年来,他和该村百姓关系处得十分融洽。赵王迁六年(公元前230年),鸡泽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其它村子的百姓们只好背井离乡,靠乞讨为生。此时的毛遂慷慨解囊,散尽家财,救济全村百姓,乡亲们才度过这灾荒之年,无一外迁。
公元前228年,秦国灭赵国,向北推进的过程中,在滏阳河北岸遇到了赵国政府军和鸡泽民众联军的奋勇抵抗,秦军伤亡惨重。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爱国爱民的毛遂“血洒滏阳河北岸”,慷慨捐躯。
第18章 《山海经》写的是哪国的山
《山海经》是一部非常神秘的中国古书,它光怪陆离,气象万千,且包容量巨大,有横跨亚欧之势,然而又无明确史实,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解读。
《山海经》中的《山经》占了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内容庞杂,充满神奇又与现实若即若离,解读起来当然非常困难,以至于有人认为其中的“西山经”写的是美洲大陆西岸包括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在内的科迪勒拉山系,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读。
《山经》部分涉及的山真可谓成千上万,不计其数,其中的绝大多数我们都没听说过,要想完全解读绝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可以根据大家熟悉的山以及河海湖泊做出大体的判断。
《山经》包括五部分,分别是“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其中包含大家熟悉的信息最多的是“西山经”、“北山经”和“中山经”。
“西山经”中提到了华山、阴山、天山、昆仑山等山脉,多次出现渭河,黄河也谈到了几次,另外还涉及了泾水(渭河的重要支流,“泾渭分明”一词即与之有关)和汉水,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山经”写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西、秦岭以北的山脉。
“西山经”中讲到了一座大时山,说此山山南有涔水,注入汉水,山北有清水,流入渭河。很明显,大时山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水岭的一部分,是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的一段。
在“北山经”出现的名山有北岳(恒)山、太行山、王屋山、燕山,为人熟知的河流则有黄河、汾河、滹沱河、清漳水、浊漳水,另外,其中谈到的河流几乎都是最后汇入渤海,显而易见,“北山经”和山西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说,这部分描写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东、太行山燕山一线以西以北的山脉。
“东山经”中出现的山为人熟知的很少很少,但其中有鼎鼎大名的泰山,而且其中提到在无皋山上往东可远眺扶桑(古代中国以东的岛国,一般认为是指日本),所以,笔者推断“东山经”写的是黄河下游以东,长江以北的山脉。
之所以认为“东山经”讲的是长江以北的山,是因为“南山经”中出现了太湖。“南山经”和“东山经”一样包含着很多大家都不熟悉的信息,其中的山几乎没有一座是人们所熟知的,但这一部分提到的河流大都注入南海,'。。'而且有一条河名为佐水(古代“佐”同“左”),和广西西南部的左江极为相似,因此,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南山经”主要写的是长江以南的山脉,但属于华中地区的湖南应该除外。
“中山经”中的山脉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一线以及四川重庆的江北地区,比如河北东部的首阳山(就是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活活饿死的地方),河南的少室山(嵩山的一部分)、泰室山(即太室山,嵩山的一部分)、青要山、熊耳山,湖北的荆山,湖南的洞庭山、衡山,川北的岷山等等。另外,“中山经”明确提到中岳(嵩山)在中部第六列山系。可以作为证据的还有这一部分的一些河流,如黄河、长江(古人认为岷江为长江之源)、洛河和伊水(洛河的支流)。
嵩山是座名山,众所周知,但“中山经”中的另一座属于河南的山——青要山,笔者是通过河南戏曲豫剧《情系青要山》了解的,此山位于河南省新安县,是座地方名山。因此,笔者大胆推测《山海经》中的山大多是地方名山,而且《山海经》作者记录的山名可能主要来自地方方言,这也是它难以解读的一个原因。
尽管《山海经》中有很多解读的神奇和谜团,但这本书写的是中国的山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其中的《海经》则的的确确有横贯亚欧、包罗全球之势,当然解读起来也就更难。
第19章 清明说子推
清明时节,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个历史人物——介子推,想起介子推,就会陷入一种复杂的心情。
介子推是春秋中期的晋国人,早年追随因受迫害而流亡国外十九年的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流亡期间,重耳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有时竟处于饥寒交迫、钱尽粮绝的窘境,于是不得不挖野菜,讨饭吃。一次,重耳在以野菜充饥时,悲从中来地慨叹好长时间没有吃过肉了,几乎都忘了肉的滋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恰好在重耳身边的介子推怀着一颗愚忠之心,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做了一碗肉汤,亲手捧给了重耳。喝下肉汤的重耳很快知道了真相,虽然感觉不舒服,但他还是非常感激这个臣子。
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重兵护送下,回到晋国,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即位之初,对随从流亡,有功于复国的臣僚论功行赏,但是并没有封赏那些在生活上服侍照顾他的人,当然也就没有赏赐曾经“割股侍君”的介子推。
有一些人坐不住了,比如一直负责晋文公生活起居的壶叔,就去自言功劳领取赏赐。介子推不愿主动求赏,而且对那些邀功请赏者颇为不屑,并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上天无意灭绝晋国,扶持公子重耳登上王位完全是上天的旨意,而有的人却以为是靠了自己的力量,这难道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钱财,被说成是盗贼,更何况把上天的功劳据为己有呢?下面的人把自己的欺骗当作符合道德的行为,上面的人又对其给与奖赏,上下相互欺骗,我难与他们相处啊!总而言之一句话,他觉得“举世皆浊我独清”了。此言一出,不仅堵死了自己获得封赏的道路,而且将自己推进了隐居之门。
“得即高歌失即休”,在成为被晋文公遗忘的角落之后,万念俱灰、失望透顶的介子推不得不负气带着老母亲悲壮地躲进绵山隐居起来。
介子推的言论不久传到了晋文公的耳中,晋文公这才想起了那碗特殊的肉汤,想起了那个特别的厨师兼服务生,同时他肯定对介子推不负责任的言论感到些许不快,于是,他采取了和介子推的“割股侍君”一样决绝的做法——放火烧山,想用熊熊烈火把自命清高的介子推从绵山之中逼出来。结果很悲惨,死要面子的介子推和他那苦命的老母双双殒命在大火之中。晋文公后悔了,于是就有了纪念介子推的寒食和清明节。
两千六百年前的忠臣义士介子推,其心可嘉,其行可叹!
第20章 孔孟之间的两环
千百年来,老百姓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至圣孔子逝世时七十三岁,亚圣孟子是在八十四岁时辞世的。
孔孟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不可动摇的地位,他们自然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孟子并非孔子的学生,事实情况是这样的:孟子是子思(孔子之孙)门人的
小说推荐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路卫兵类型:历史传记内容简介微历史,顾名思义用微博体写史。涵盖了国学大师的真性情、文人风骨、军阀的趣闻逸事、小人物的话语等百年语录精粹。并配有大量稀见图片,影像连缀,俨然1840—1949历史剪影,现代版《世说新语“微历史”诞生记⊙时人感
- 最新章:1949历史现场-第60章
- 10180-没有清朝的历史
- “喂,喂,能看到么?我是钟子启,我到了!喂、喂,钟子启对着手腕上的时空通讯器喊着,许久都没回应“妈的,什么破机器,还好是最新版呢“呵呵,钟老板,别发火么?到地方了吧”正乱按着,屏幕一亮,一个人影闪出来,笑嘻嘻地问道“文青!怎么会是你?你怎么会在这?那些专家呢“呵呵,钟老板,别急么,你有没有发觉你周围
- 最新章:没有清朝的历史-第36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
- 夏娃母亲走过的历史
- 夏娃:母亲走过的历史 作者[美]彼得林娜·布朗古代世界当我们试图去揣测远古时代的女性如何应对怀孕、分娩等问题的时候,许多事情变得饶有兴味了起来。比如,发生不测的时候如何应对,谁来帮助接生,如何照顾婴儿,还有意外怀孕怎样处理等等。遗憾的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类才发明出文字来,而这之前的远古人类如何
- 最新章:第33章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
- 教会历史
- (一)说故事的艺术 这是一本关于教会历史的书。我不能说它是简史,从篇幅上说,二十余万字不算太简;但(也了是通史,它覆盖的范围并未包罗致会历史的所有相关事件。它却是一本教会史略:就是略去了作者个人认为不是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而将最具代表性的选择地铺陈出来,读读者对二千年的教会历史有一个蒙太奇式的综览
- 最新章:第6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