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刘备少年时失去父亲,以卖草鞋打草席维持生活,15岁时才由叔父刘元起资助进学堂识字读书。可是,刘备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却喜欢玩乐,追求穿戴,整天呼朋引伴四处玩耍,刘元起根本管不住他,只有一声叹息的份!然而,刘备却有着更高的志向,他在和伙伴们玩耍时,曾经指着他家东南角的一棵大桑树说他长大后一定能经常乘坐像那桑树一样的“羽葆盖车”(古代的一种皇家御车)。
虽然刘邦和刘备都有着雄心壮志,满腔豪情,但他们所选择的政治方向却是完全不同的,刘邦走的是“造反派”的革命道路。
秦朝末年的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建立了“张楚”政权。刘邦在沛县杀死县令起兵响应,大家称他为“沛公”。他号召当地青年加入队伍,很快就聚集了三千人。后来这支队伍与项梁(项羽的叔父)的队伍会合,共同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的楚怀王。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率军攻入关中,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不久,兵力远远超过刘邦的项羽带兵接管了关中并控制了全国大部分领土。后来,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让他去统领巴蜀和汉中一带。
而刘备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保皇派”。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公元184年,刘备依靠马贩子朋友资助的钱财组建了一支二三百人的武装,随后带兵投奔校尉邹靖,参与镇压黄巾军,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刘备凭借军功当了安喜(今河北定县东南)县尉(相当于副县长),分管一县治安及牢役。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刘备先后投靠袁绍、曹操、刘表等人,最后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才在荆州立住脚跟。公元214年,向西发展的刘备带领大军“和平解放”成都,接任益州牧,和他的老祖宗刘邦一样成了巴蜀地区的统治者,而且很快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
历史又将刘邦和刘备推到了一个相同的十字路口,那么他们的结局会不会一样呢?
在巴蜀站稳脚跟之后,刘邦就采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打到了关中地区,接下来,他的军队从少到多,由弱变强,地盘也越来越大,最终把刚愎自用的项羽赶到了乌江边。项羽一败涂地,拔剑自刎,刘邦统一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当时两广地区还有个南越国,后来才归顺中央政府)。当年那个羡慕秦始皇的小亭长竟然真的面南背北、称孤道寡做起了皇帝,并且开创了大汉四百年的江山,比秦始皇的短命王朝不知要强多少!
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绘制的蓝图,刘备也是要冲出蜀地,剑指长安,继而横扫中原,一统天下的。可惜时运不济,天不假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利后病死在白帝城,把这幅重担留给了忠心不二的诸葛亮。诸葛亮六出祁山,其接班人姜维继之九伐中原,虽也取得一些胜利,但时移势易,魏国的实力已远远超出蜀汉,而蜀国皇帝又是那位扶不起来的阿斗,所以最终只能是一场春梦杳然去,空留遗憾在人间。
刘邦、刘备早年相似,而后一个造反,一个保皇,却殊途同归,都占有了巴蜀之地。二人都有北进关中,一扫天下之志,最终前者宏图大展,“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的猛士兮守四方”,而后者“遗恨失吞吴”,崩在永安宫,留下了千古哀歌。此间况味,值得后人深思。
第5章 名人的秘密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主张读书“不求甚解”,笔者则感觉历史不可细看,细看之下,你会发现一些历史名人的形象要大打折扣,甚至完全颠倒过来。
汉文帝刘恒曾经是笔者非常欣赏、非常喜欢的皇帝,他勤俭节约,无为而治,爱民如子,侍母甚孝,德高勋重,几近完美。但笔者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大仁大孝的皇帝竟然也有残忍冷血的一面。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淮南王刘长谋反案发后,被判戴枷流放蜀地,但刘长还没到达目的地,就连气带病死在路上了。为了显示自己的兄弟情深,也为了掩饰自己逼死胞弟的行为,文帝一道圣旨下去就要了沿途各县县令的命,可怜这些县令糊里糊涂地做了皇帝的替罪羊。
民族英雄、抗倭名将戚继光几百年来一直深受我们中华儿女的景仰和爱戴,他像自己在诗中所写的一样,“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持戈马上行”,为保家卫国、抵御外侮建立了卓越贡献。但当年为了博得权臣张居正的欢心,他曾将数名美女作为礼物送给这位以性能力强著称的好色宰相,虽然此举可能是为了让戚家军在抗倭前线自由驰骋,不受掣肘,但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行为。
南北宋之交的杰出词人李清照乃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才女,她在诗、词、散文、金石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令八尺男儿甘拜下风,自愧不如。殊不知,我们的易安居士在另一点上也绝对巾帼不让须眉,那就是:好赌。在《打马图经序》中,李清照声情并茂地叙述了自己对博戏的痴迷:“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以上三位古人,虽有缺点,但瑕不掩瑜,下面这两位则会令你我瞠目结舌,难以接受。
我们经常用“貌比潘安,才如宋玉”来赞美一个非常优秀的男子,其中的潘安就是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字安仁)。潘岳生得玉树临风,明眸善睐,帅气潇洒,风流倜傥,自然而然成了美男子的代名词。但如此漂亮的一个人,在品质德行上却差得一塌糊涂。他为人轻躁,趋炎附势,阿谀奉承,还参与了叛乱,最终却被叛军头子司马伦和帮凶孙秀杀死。
无独有偶,我国历史上重要科技著作《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也是一个反复小人。苏东坡遭遇乌台诗案身入囹圄后,作为朋友的沈括落井下石,从苏东坡的诗词和平日言论中无中生有地栽赃陷害;而当苏东坡沉冤昭雪官复原位时,已经赋闲在家的沈括却厚着脸皮到苏府去打秋风,做人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难为了这位大科学家了。
第6章 历史没有那么温暖
1912年4月12日深夜,不会沉没的超豪华巨型客轮“泰坦尼克号”不幸在纽芬兰附近海域与冰山相撞,冰冷刺骨的海水顿时无情地涌入船舱,死亡的阴影残酷地吞没了船上的每一个人。
在后来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我们随后读到的看到的是一幅幅充满人性、感人至深的温暖画面:白发苍苍的老船长庄严宣布让妇女儿童首先离船,并平静地与“泰坦尼克号”一同沉没;一位仁慈而勇敢的牧师冒着生命危险返回正在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动情呼吁:“让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一位父亲深情地亲吻小女儿之后将她送上救生艇,星光下诀别亲人的他泪流满面;一对贵族老夫妇在死神来临时紧紧相拥含笑而眠,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动人的场景只是后人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是出于善意的艺术创造,历史的真实远远没有那么温暖,相反却令人感慨叹息,心生寒意。
根据保留下来的乘客记录和一些学者的计算,当时“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最低票价30英镑,最高为870英镑)有乘客319人,200人幸存下来,幸存率为63%;二等舱(最低票价12英镑)有乘客269人,117人幸存下来,幸存率为43%;三等舱(最低票价3英镑)有乘客699人,172人幸存下来,幸存率为25%。
三类舱位的幸存率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泰坦尼克号”和别的客轮一样,将存放救生艇的区域安排在了头等舱和二等舱附近,以降低富人和中产阶级乘客对航海风险的担心,当时所有的轮船都是这样设计的。其二是因为下水逃生的安排也保持了这个相同的逻辑,即头等舱,二等舱优先,而不是后来盛传的“妇女儿童优先”,就儿童而论,一、二等舱共有儿童32人,只有一人死亡;三等舱的儿童有75人,死亡55人,毋庸讳言,作为社会等级标志的舱位成了生命的筹码。一、二等舱乘客中的遇难者有很多要么是盲目相信“泰坦尼克号”是“不沉之船”,要么是在等待家人时错过了逃生的机会,而幸存下来的三等舱乘客,大多数是在跳入水中之后才搭上救生艇的。
真实的泰坦尼克是冷酷的,但愿它会永远成为历史;艺术的泰坦尼克是温暖的,希望它能照亮我们每个人的心。
远古篇
小说推荐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路卫兵类型:历史传记内容简介微历史,顾名思义用微博体写史。涵盖了国学大师的真性情、文人风骨、军阀的趣闻逸事、小人物的话语等百年语录精粹。并配有大量稀见图片,影像连缀,俨然1840—1949历史剪影,现代版《世说新语“微历史”诞生记⊙时人感
- 最新章:1949历史现场-第60章
- 10180-没有清朝的历史
- “喂,喂,能看到么?我是钟子启,我到了!喂、喂,钟子启对着手腕上的时空通讯器喊着,许久都没回应“妈的,什么破机器,还好是最新版呢“呵呵,钟老板,别发火么?到地方了吧”正乱按着,屏幕一亮,一个人影闪出来,笑嘻嘻地问道“文青!怎么会是你?你怎么会在这?那些专家呢“呵呵,钟老板,别急么,你有没有发觉你周围
- 最新章:没有清朝的历史-第36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
- 夏娃母亲走过的历史
- 夏娃:母亲走过的历史 作者[美]彼得林娜·布朗古代世界当我们试图去揣测远古时代的女性如何应对怀孕、分娩等问题的时候,许多事情变得饶有兴味了起来。比如,发生不测的时候如何应对,谁来帮助接生,如何照顾婴儿,还有意外怀孕怎样处理等等。遗憾的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类才发明出文字来,而这之前的远古人类如何
- 最新章:第33章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
- 教会历史
- (一)说故事的艺术 这是一本关于教会历史的书。我不能说它是简史,从篇幅上说,二十余万字不算太简;但(也了是通史,它覆盖的范围并未包罗致会历史的所有相关事件。它却是一本教会史略:就是略去了作者个人认为不是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而将最具代表性的选择地铺陈出来,读读者对二千年的教会历史有一个蒙太奇式的综览
- 最新章:第6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