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第42章


白凤兰这才慢条斯理地说:“吃亏是福呀!你说说清楚,你到底是什么人?”
立青见白凤兰并无恶意的样子,又感激她的救命之恩,便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现已被开除出党的情况,如实相告。
“我明白了,难怪共产党要开除你。你这腔调,跟白党的还乡团几乎一模一样!就泡在那儿吧,姑奶奶事情还多着呢!”扔掉水烟筒,告诉带枪的丫头,“叫师爷来,我懒得跟这种人说话!”
立青在水牢里急得大叫:“哎哎哎……”
白凤兰转回身,“啪”地扯开碎花小褂,里面皮带上插了两把驳壳枪。霎时间,白凤兰抽枪在手上,“砰砰”左右开弓,铁牢上的铁链大锁,应声飞出。
立青吁了一声,暗地赞叹:好枪法!
张师爷闻枪声急忙赶来,看到没出什么事,松了一口气,吩咐左右:“还不快把人给我拉上来!”
张师爷把立青带到客房,立青捧着海碗吸溜溜地吃着米线。张师爷掏出那张手绘的地图,对立青说:“如果我没看差的话,这是贵军不久前对陈壁虎团之战?”
立青怔住了:“我的天哪,你还真是师爷,有点眼神!有点眼神!不错,是我做的图上总结。”
张师爷说:“不瞒你杨同志,你们打完仗半个月后,我专门骑毛驴走了一百里去耒阳城外战场上实地看了一整天,不得了呀你们!”
立青疑问:“你专门去战场上看过?”
“虽说空荡荡的,可看的东西不多,可我看了你们的阵地工事,水平高,得地理之利,形胜之势,胜得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加上你们对附近农家秋毫无犯,实在是兵法武德样样出类拔萃,赢得人口服心服。我那时就想,天哪,这是什么部队呀,就凭这个,你们共产党前途无量啊!”张师爷言语中颇多赞叹。
“谢谢了,可是这个夸奖对我来说,有点晚了。”立青有些落寞。
师爷说:“不不不,何以晚矣?我听了你刚刚的陈述,杨同志,在老夫眼里,你还是个共产党,哪有你这样的反动分子呀,放着老蒋的营长不做,一路从上海杀到这山沟沟里来,命都不顾?”
立青感激地说:“谢谢你,师爷,怎么说我心里还是展不开,失败得很,让党给开除了。”说完,抹抹嘴,推开了海碗。
张师爷忽儿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念起诗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立青定定地看着张师爷,显然是被眼前这位老人感动了,他试探性地问道:“可以卷土重来?”
师爷很坚定,说:“大丈夫不可一时气短!我看你就在我们青花寨住下来,给我们做党代表,我们一直想有的,半年前找来一个,却是个冒牌货。”
立青遂问:“你们有多少人枪?”
师爷回答:“明摆着有三百七十多人枪,暗里头少说也有两三千人呢!”
立青:“暗里头,怎么个说法?”
师爷:“别小看寨子里头三百七十人,个个可都是丹坪镇的当家劳力,人人都有亲戚呢,方圆一百里,一时半晌就能召来两三千人。”
立青:“哦,家家皆兵,户户皆营。”
师爷:“白党还乡团,勾结第四师第三营,弄得丹坪镇天怒人怨,我的外甥女原是丹坪镇农民总会的妇女主任,白党豪绅要清算她,这才逼上了青花寨,跟他们斗。”
立青:“明白了,是这么回事。”
师爷:“怎么样,杨同志愿意留下来,做我们的党代表吗?”
立青想想:“如果你们能答应我三个条件,我就留下来。”
师爷:“杨同志只管说!”
立青说的三个条件是:第一,党代表对每次军事行动有最后决定权;第二,没有战斗期间,由他对人枪实行训练;第三,党代表在实行前两项工作时,任何人不得干预。
“任何人?我也不行?”白凤兰问张师爷。
“看来是这样。司令,要想留住他只能如此。”张师爷认定立青是个人才,很想留下他。
白凤兰见舅舅这么帮立青,也觉得此人估计真是个可用之才,就同意了立青的三个条件。立青就这么当上了青花寨白凤兰武装的党代表。
青花寨场院里,白凤兰的武装在场院上列队,各类武器一字摊放着。有机关枪,老套筒,大刀,长矛,松树炮,各类自制炸弹……立青挨个察看,队员们都在看着他。
白凤兰与师爷远远地在竹楼上眺望。
立青取了一把军用铜号在手上:“这是谁的?”
队员们推搡着一名五十岁的老汉:“是他,朱成喜的!”
立青:“你是司号员?”
一个队员说:“屁,在家吹唢呐的!”
立青:“吹鼓手?”
老汉点点头:“嘿嘿嘿,红白喜事,吹吹打打,挣点酒钱!”
立青:“平时,你都拿它干吗用啊?”
老汉:“兄弟们攻城拔寨,我替他们助助威风!平时间,拿他给大伙解解闷。”
立青明白了:“原来不是号兵,是个吹鼓手!”
大家轰地笑了。
立青突然严肃起来:“都别笑,这一堆武器里,我能看上的,就这把军号了!”
队员们直愣神。
竹楼上,白凤兰与师爷相视而看。
“作为一名士兵,要牢记的事无非三件:射击,行动,联络。射击好理解。行动也不复杂,无非是利用地形地物,冲锋撤退。就是这个联络,最容易被我们忽视!作战不是单打独斗,是要整体联络协作,方能打大仗,打胜仗。联络靠什么?仅仅依靠指挥员喊话,靠通信兵传令,都不如这把军号。眨眼间,这号音能传个十里八里呢!”立青说得慷慨激昂。
队员们都听得眼睛眨巴眨巴的。
立青又走到老汉跟前:“一会儿点验完了,你来找我,我教你各种号谱,我要让你这把号能说话,无论冲锋集合撤退,调张三李四,所有的人一听就明白。”
“党代表,不是吹牛,只要你给个调儿,我准给你吹得花花哨哨!”老汉朱成喜没想到这把军用铜号有这么大的用场,不由喜出望外。
“那就好,从今天起,青花寨无论起床,吃饭,睡觉,都听你的号音,让大伙儿逐渐养成听从号令的习惯!”立青指示大家,声音铿锵有力。
白凤兰没想到这杨立青头一天来就给青花寨定下调调,张师爷更觉得共产党果然名不虚传,稍微一点声色,就让他们青花寨生气盎然。
午饭时,白凤兰和张师爷客气地请立青上座,立青也不推让。
白凤兰敬立青一杯酒:“党代表看了咱青花寨的家底子,怎么没听你对武器人员评价呢?”
立青放下酒杯,很认真地回答:“不便随意,怕伤了士气。”
白凤兰:“但说无妨!”
立青:“有一些好东西,你们居然有两挺捷克式轻机枪!”
师爷:“这是司令那年打了何健部队的伏击,拿三十五条人命换来的。”
立青称赞:“不错,真的不错,只可惜机枪是7。62口径,子弹都是7。9口径,差那么一点点!”
白凤兰哈哈大笑:“党代表果然是行家,可我的弟兄有办法,他们用锉刀将每发子弹,锉去一点儿,照样可打。”
立青话锋一转:“打是能打,只是手工锉磨,机枪不能连发,精确度也大打折扣,也就是吓唬吓唬对方,更危险的是,手上稍有差池,枪管随时可能炸膛。”
白凤兰与师爷对看,心想,这人果然是正规军啊。
“我看了你们的兵,一个人才几发子弹,还都是老套筒,打出去枪就掉地上了。手榴弹也不行,一炸两半,炸不死人的。”立青说得似乎有些直接了。
“在党代表的眼里,我的队伍一无是处?”白凤兰感到不高兴了。
“不,你们的人员成分极好,都是朴实的农家子弟,没有无法无天的绿林气息。最可贵的,他们都土生土长,对还乡团反攻倒算的恶霸豪强武装,充满了阶级仇恨。”立青说。
“党代表慧眼独具。青花寨说到底,就不是土匪窝,是乡人求生存的堡垒。”张师爷解释道。
“我最看中的就是这批人,有了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地盘,可以打出地盘。”立青说。
白凤兰高兴了:“那依党代表看,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杀回丹坪镇?”
“这要因敌情而定。如果只是那些乡团武装,现在就可以打回去。可那天,我在路上遇到的,是原先第四军的部队,很显然是正规的强敌。这支部队,我了解,以我们现在的力量,不那么好打。”立青如实告知。
哪知道,白凤兰已经定下,三两天之后,就得吃掉驻在内山下的四军第五连。
“三天后就打?”立青一惊。
“没错,救你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