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清宫迷案:清朝其实很有趣儿》第6章


正在打着,就听一声凄厉悠长的痛哭,从战场中间慢悠悠地飘荡出来,这声音说不出的悲怆,说不尽的苍凉,说不明白的凄怆,惊得大家目瞪口呆,全都住了手,东寻西找,想看看是谁在哭。
找到了,原来是叶赫部落的酋长,那林轱辘在哭。
这边正打着热闹,那林轱辘身为主帅,却娘儿们一样地不负责任乱哭,这是有原因的。
原来,叶赫部落的酋长是一个性情中人,他本来以为,九部联军说出来气势汹汹,要多吓人就有多吓人,努尔哈赤那厮听了自己来到,肯定会吓得哭爹叫妈,到处逃窜……以前的战争,不都是这么打的吗?大家都是原始人,玩什么滚石檑木呢?因为心理上没有任何防备,眼见得亲兄弟战死,那林轱辘的心理一下子就崩溃了。
第16节:都是女人惹的祸(2)
你崩溃了就好办,要的就是让你崩溃。
努尔哈赤精神抖擞,挥师猛进,九部落联军被那林轱辘哭得心惊肉跳,军无战心,兔子一样满山遍野乱跑。
摧毁九部落联军的反抗,努尔哈赤在辽东地区确立了他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此后不久,他正式与大明王朝决裂,并发布了著名的〃七大恨〃文书。
这个〃七大恨〃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同样有名的是,许多历史学家都弄不清楚这〃七大恨〃究竟是什么。努尔哈赤活得这么滋润,天天杀人放火,抢男霸女,他还有什么恨呢?
事实上,这〃七大恨〃由于太过于蹩脚,明显瞎胡闹,所以连满清皇帝们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拿它说事。
所谓的〃七大恨〃,不过车轱辘话绕过来,绕过去,统共只有两大恨。
头一恨,恨大明王朝杀了他的祖父和父亲。
第二恨,叶赫部落不把老女嫁给他努尔哈赤,这事都是明朝捣的鬼。
其余五恨,均是第二恨的重复。
也就是说,这个叶赫老女的事情还没完,就莫名其妙地再度引爆了萨尔浒战役。
第17节:浴血萨尔浒
浴血萨尔浒
史学家声称,萨尔浒战役是明亡清兴关键的一战,正是这场战役,导致了大明王朝从此改攻势为守势,渐而被满清吞并。
实际上,这个萨尔浒战役,最多不过是〃揭盖子〃之战。什么叫揭盖子呢?意思是说,大明王朝已经朽烂到家了,就算是世上没有努尔哈赤,也会有其他人出来,弥补大明王朝覆灭留下来的权力真空。而萨尔浒战役,听起来气势汹汹,实际上与九综山战役没什么本质区别,努尔哈赤这个不世出的帝王,面对的是一群狗屁军事也不懂的明朝军队,这仗要是想不赢,还真不容易。
这一场战役的起因,是努尔哈赤发布了〃七大恨〃之后,就气势汹汹地向抚顺关进兵,行军途中,努尔哈赤给大明抚顺关总兵李永芳写了封信。信上说:他已经六十来岁了,最愁的就是家里孙女儿太多,现在他最愁最愁的就是那个最美貌的小孙女儿……如果李永芳愿意当他的孙女婿的话,就算帮了他努尔哈赤的大忙了……
抚顺关总兵李永芳一听有美貌的小女生,当时丝毫也不犹豫,立即投降了。
闻知大明抚顺关总兵被努尔哈赤的孙女勾走了,大明王朝很生气,就派了不懂军事的杨镐,手持尚方宝剑,带十万人马,再加上叶赫部落和朝鲜两支友军,要一举端掉努尔哈赤。
明军一家伙来了十多万,饶是努尔哈赤天赋异秉,勤于房事,那孙女也是大大不够用的。
没办法,只能打。
这场仗,跟九综山那场仗没什么区别,都是还没开战,对方就已经输定了。
明军虽然人数比努尔哈赤这边多,但是战斗力奇差。最糟糕的是总指挥杨镐不懂军事,他将这十多万人分成了四部分,由四员猛将带领,兵分四路,大家各走各的,彼此之间既没有联系,也没有主次,哪一队人马都不知道别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只能是闭着眼睛瞎走。
而且明军总指挥杨镐下达的命令,也是莫名其妙:攻酋南面,或是攻酋北面……可是明军这边却一个侦察兵也没有派出,压根不晓得努尔哈赤在哪里,又如何知道哪里是酋的南面,哪里是酋的北面?
没办法,大家闭着眼睛瞎走吧。好在每一支队伍都有两三万人,人多势多,说不定走着走着,就把努尔哈赤吓投降了……
抱着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明军西路军主力杜松部,首先率领3万人到达了萨尔浒,正好遇到努尔哈赤的6万主力部队,3万人打6万人,又是没有准备,这仗怎么打?
一点悬念也没有,西路军顷刻之间就被努尔哈赤连锅端了,总兵杜松战死,全军覆灭。
然后努尔哈赤乘胜北上,直捣明军北路军。
北路军由总兵马林带领,此外还有叶赫部落的友军,全部兵员也只不过2万多人,如何会是努尔哈赤6万大军的对手?
眨眼工夫,北路军也灰飞烟灭,倒是总兵马林腿长,逃之夭夭。
然后努尔哈赤再率6万大军,绕道直扑明军的北路军。
明军的北路军,是由总兵刘率领3万来人,再加上朝鲜的鸟枪队。因为没有侦察兵,没有通讯员,刘压根不知道西北两路明军已经不存在了,还闭着眼睛一路往前走。走啊走,走啊走,忽然看到前面冒出黑压压一片女真士兵,刘大喜,挥舞大刀就冲了上去。
向前一冲,就见前面6万伏兵齐出,可怜那点明军,被人家俩打一,仨打一,嘁哩喀嚓,叽里咕噜,就统统摆平了,猛将刘大刀刘,冲阵死于乱箭之下,后面的朝鲜鸟枪队慌忙不迭地举手投降了。
明军还剩下最后一路,南路军。这支部队正在荒郊野岭四处乱走,既没个目标也没个方向,突然听说那三路人马已经尽数被努尔哈赤歼灭,南路军掉头狂逃,算是得以幸免。
就为了一个叶赫老女,明军搭上近十万条人的性命,想想真是不值。
此战之后,大明王朝彻底丧失了在辽东的影响力,一任努尔哈赤攻城略地,夯实未来大清帝国的基业。而那可怜的叶赫部,在献出女儿之后,仍然被努尔哈赤趁势推进,就此灭亡。
第18节:残酷的政治斗争
残酷的政治斗争
到萨尔浒战役那一年,努尔哈赤已经59岁了,到了离退休的年龄。而他吵着闹着非要娶人家叶赫老女的时候,是34岁,到了58岁时发布〃七大恨〃,还咬牙切齿地提起这桩事……这已经相隔24年了,以这么个理由发动战争,其借口的牵强程度,堪称登峰造极。
对于他的部属来说,努尔哈赤掌握着他们生杀予夺的权力,随努尔哈赤弄出什么离奇的借口来,都是无法反抗的。
但是,努尔哈赤的家人却不然。
恰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会出现了以努尔哈赤大弟弟舒尔哈齐、小弟弟雅尔哈齐为首的〃反大哥集团〃,和以努尔哈赤的大儿子褚英为首的〃反老爹集团〃,这两次政治斗争是大清史上比较闹心的疑案,很多史学家翻遍了资料,也搞不懂一团和气的爱新觉罗家族里,怎么会闹出这么两伙分裂力量。
实际上,这两个〃反努尔哈赤集团〃的出现,是因为努尔哈赤的家人,没有意识到他的雄才大略,对于努尔哈赤挖空心思找借口,不间断地挑起战争表示反感,感情上无法接受而已。
就以努尔哈赤的大弟弟舒尔哈齐来说,替可怜的老兄想一想吧,有一天,他正在和老哥喝酒,两人都是花白的胡子,一大把年纪,黄土已经没了半截腰了,连孙女儿们都已经嫁人生娃娃了,这时候他听到大哥说道:〃二弟啊,你还记得二十四年前吗?那时候你还年轻,大哥我瞧上一个漂亮姑娘……可是人家说啥也不嫁给我,二弟啊,要不横竖咱也没事可干,干脆拎刀子把那丫头她全家都杀了吧……〃
听听努尔哈赤这个理由,他的脑子还正常吗?舒尔哈齐听了这种话,多半会气到发疯。
努尔哈赤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居然能够以二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为借口,弄出〃七大恨〃来,掀起满天的腥风血雨。我们读历史是看热闹,很难发现这个借口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可是舒尔哈齐,天天和这种人待在一起,肯定是没办法再忍受下去。
所以舒尔哈齐果断地提出分家另过的要求,真的是受不了了。
然而满洲八旗是努尔哈赤花费心血、精心打造出来的军队,他岂能容忍这种分离主义分子在他眼皮底子为所欲为?于是温柔地请二弟赴宴喝酒,就在酒桌上将他逮了起来,关进一个石匣中,让他认真反省自己的过错。此外,凡是建议分家的分裂主义分子们,统统遭努尔哈赤酷刑杀死。
说到底,雅尔哈齐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主要是跟不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