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第37章


文蔚赶到杭州,夸大其词胡说一气,谎报军情。奕经在奏折上也胡说,英军狡诈,武器精良,又有汉奸中通内外,结果损兵折将,希望议和。这一奏折,又得到穆彰阿等人的赞同。
奕经竟擅自命牛鉴带大批贵重礼品去见璞鼎查,要求和谈。
璞鼎查此时正趾高气扬,焉能把奕经之类的败将放在眼中,回答得很干脆:礼物收下,议和妄想。
这位送礼的牛鉴是何许人?此人本不学无术,一向靠钻营取巧,一步步爬上河南巡抚之位。这一次不知缘何竟得到道光的欣赏,任命为两江总督,他到任乘机发国难财,这一点与奕经很默契。在吴淞口时,他看到陈化成击沉两艘敌舰,击毁多艘战船,投机的欲望又来了,披挂上阵,冲向海岸。但敌炮一响,又带头撤退,这一撤一直撤到江宁。
英军攻下吴湘口后,乘胜直逼南京大门镇江。
镇江守将海龄,看着自己手下这1000多官兵,实难守住镇江,也不可能得到奕经的支援,因此海龄召集全体将士说:“镇江已成孤城,恐怕难以抗敌。英夷兵立多达7000多人,且武器比我亦强。不过,吾等奉命守城,当全力以赴,与城共存亡。祈各位与海龄齐心协力,拼死御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众将一见海大人誓死守城,都十分感动地说:“吾等愿听大人吩咐,决不后退!”。
海龄率这1000多人与英军血战两天两夜,英军未能前进一步,而奕经却未派一兵一卒前来支援。战斗到了第三天,璞鼎查知道城中兵少,使了一个佯攻之计,将城轰开一个缺口,英军蜂拥而进。海龄指挥与敌拼杀,怎奈兵微将寡,武器弹药又不足。
不仅全军战死,海龄妻儿老小也都为国捐躯。
镇江失守,英舰直取南京下关,龟缩在江宁的牛鉴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恰在此时,道光派特使耆英、伊里布前来与英谈判。
次日,耆英、伊里布来到英舰拜见璞鼎查,璞鼎查十分傲慢,将事先译好的条约扔给他们看。
1。割让香港给英国;2。赔偿军费一千二百万两,鸦片费六百万两,商欠三百万两,共计两千一百万两;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关税优惠;5。英商在各口岸无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6。为英军效劳之华人,不得惩罚他们。
……他们看完,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做主,要求璞鼎查宽限几日,奏明皇帝再议。
奏折到了北京后,道光很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召集诸大臣商议。有的说,应该和英夷血战,不应议和;有的说,先签字议和,再图报复。穆彰阿说:“奴才以为可以签。”道光还是同意了穆彰阿的意见。
圣旨传到南京,青英、伊里布、牛鉴等人大喜,于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公元1842年8月29日正式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68。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为了转嫁巨额赔款的负担,清政府加重了对人民的压榨,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众起义不断发生。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洪秀全出生在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曾入私塾读书,聪敏勤奋,后因家贫中止学业,一面教书一面继续研读中国古代典籍。洪秀全早年十分热衷于科举功名,参加过四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
在广州时,洪秀全无意间得到了一本基督教的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他对布道书中所描述的人人平等善良的大同世界十分神往,从此开始信奉上帝,并与冯云山一起来到广西宣传拜上帝思想。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他们在广西紫荆山地区发展了信徒2000多人,正式建立“拜上帝会”组织。拜上帝会势力迅速壮大起来,后来成为太平军领袖骨干的韦昌辉、石达开、杨秀清、萧朝贵也都相继加入了拜上帝会。
1850年12月和1851年1月初,拜上帝会在思旺村和蔡村江两次击败清军,揭开了金田起义的序幕。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洪秀全颁布《天命诏指书》作为太平军的军令,挥师东进。3月,洪秀全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克了出战以来的第一座州城永安,太平军在此进行建制,颁布了封王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同时规定诸王皆受东王节制,天王领导于上,正式确立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史称“永安建制”。1852年4月,太平军离开广西进入湖南,明确提出了推翻清王朝的战斗号召,受到热烈响应。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将其改为“天京”,正式定都,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并乘胜东进,攻克镇江、扬州等地,建立起统一防御体系,结束了起义以来流动作战的局面。
太平天国的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严重震撼了清的统治。清政府在南京附近建立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防堵太平军东上和北上,太平军于是采取了北线和西征的决策。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援师不继而遭到挫折。西征军先遇小挫,后在石达开指挥下大败曾国藩湘军,太平军又大破天京附近的江南、江北大营,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然而在这时却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1853年9月,杨秀清被暗杀。次年5月,石达开被迫出走。
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军。为了克服危机,洪秀全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革命一度出现了重新振兴的局面,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1861年9月,安庆失守,天京告急。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历时14年,势力扩展到17个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他们与外国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69。英法火烧圆明园
在天京事变发生的同一年秋天,广州城外的珠江口水面偷偷驶来一艘商船。当时正是夜晚,海面上一片黑暗。可是就这样,这条叫做“亚罗号”的商船还是被广州水师发现了。正当它想神不知鬼不觉地靠岸时,清政府的巡逻船截住了它。经过搜查,“亚罗号”被发现有贩卖私盐的罪证。于是,清水师军官梁定国下令将船上的12名船员,全部押到了巡逻船上。
本来,“亚罗号”事件是很正常的缉私活动。然而,正是这件正常的事情,却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南京条约》签定以后,英国人越来越不满足他们已获得的权力,因而总是千方百计找借口,想和清政府签订新的条约,获得更多的好处。“亚罗号”事件发生后,他们觉得机会来了。英国领事巴夏礼找到了梁定国,硬说“亚罗号”是英国的商船,要求清政府立刻释放那被扣押的12名犯人。事实上,“亚罗号”是中国人肖成的船,只是曾向香港当局领取过通航证。船上的船员也都是中国人,而且还有两个曾做过海盗,巴夏礼的无理要求遭到了梁定国的拒绝,于是他便向两广总督叶名琛发出了最后通牒:“24小时内必须释放被捕的人,否则英国海军就要攻打广州。”胆小怕事的叶名琛把人送了回去,可是成心找茬儿的巴夏礼并不肯罢休。英国海军仍以此为借口,在1856年10月下旬向广州发动了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此开始了。
英国向中国开战不久,法国人也趁机加入进来,与英国组成英法联军共同侵略中国。当然,法国人参战也有它所谓的借口,那就是神甫马赖事件。马赖是法国的一名传教士,他偷偷儿跑到广西传教,在西林里他还招收了一伙地痞流氓当教徒。表面上是传教,实际上他们抢劫东西,强奸妇女,无恶不作。这自然触犯了中国的法律。于是,西林知县张鸣凤便把马赖这伙人抓了起来,随后,又将马赖和两个作恶多端的教徒处死了。在中国的土地上犯法自然要受中国法律的惩罚。可是,这件完全合理的事情却成了侵略者发动战争的借口。
由于叶名琛丝毫不作抵抗的准备,英法联军很快就攻陷了广州。叶名琛被俘虏,被押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直到他后来死去。在广州烧杀抢掠后,英法联军沿海北上打到天津。攻陷大沽口后,他们扬言要打下天津再攻打北京。清政府吓得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