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第27章


后,把“同饮班来泥河水”的人都封为功臣。
后来铁木真退到贝加尔湖以东的地方,他一面向王汗求和,一面利用喘息时机,收集溃军。到这年秋天,他的军事实力又恢复了。王汗却骄傲麻痹,在自己的驻地欢庆胜利,整天欢乐歌舞。铁木真暗暗派兵包围了王汗的驻地,突然发起进攻。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占领了王汗的金帐,王汗逃到鄂尔浑河畔之后,被乃蛮人杀死了。
消灭了克烈部之后,铁木真在1204年金章宗泰和四年夏天,亲率大军出征乃蛮,在一次激战中,杀死了乃蛮部的首领塔阳汗。从此,铁木真的威名震动了蒙古高原,其他部落再也不敢同他争锋了。蔑儿乞人闻风丧胆,他们的首领逃到很远的地方。
汪古部主动前来归附。到处逃窜的札木合,被他的部下绑了送交铁木真,最后被铁木真处死。这样,铁木真就完成了统一全蒙古的大业。
1206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全蒙古的奴隶主们在鄂嫩河畔举行忽里勒台大聚会的意思,一致推举44岁的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并且上尊号为全蒙古的大汗。“成吉思”是蒙古语“强大”。
的意思。
成吉思汗成为全蒙古的大汗,标志着蒙古族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几个世纪以来,蒙古各部互相残杀的局面结束了。在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阿尔泰山的辽阔地域内,操着不同语言和具有不同文化水平的各个部落,逐步形成了勤劳的蒙古族。
成吉思汗统一全蒙古以后,建立了第一个蒙古政权。他在军事、行政、法律、文化等各方面,都开创了一套新的制度。他把全体蒙古牧民编为十户、百户、千户和万户,任命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为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和万户长。凡是15岁以上、70岁以下的男子,都编为士兵,平时生产,战时打仗。他任命失吉忽完忽为“杜鲁忽赤”断事官,把民事和刑事案例编成“札撒”。
习惯法;他还委派兀孙老人掌管宗教事务;命令畏吾儿就是现在的维吾尔族人塔塔统阿用畏吾儿文字书写蒙古语,让奴隶主子弟学习使用,使蒙古人第一次有了文字。
成吉思汗把濒临死亡的蒙古族人从金朝的桎梏下解救出来,把互相残杀的蒙古各部统一起来,使蒙古民族在中国和世界舞台发挥重大的作用。这一巨大的历史功绩,使成吉思汗成了蒙古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50。四大发明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纸张出现以前,人们主要用竹木简和帛作书写材料,但帛价昂贵、木简笨重,书写、携带、储藏都不方便。西汉中期,宫廷中使用一种丝质的纸,纸薄而小,这是最原始的纸。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的实践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造纸材料从麻料进一步推广到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把这些植物纤维捣成浆液,并完善造纸工序和改进设备,从而造出了质量精良的纸。蔡伦在105年把这些纸献给汉和帝,他的造纸术一时风行全国,人称“蔡侯纸”。晋朝时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到唐朝时,纸的品种增多了,加工技术提高了,用途也更广泛了,能够生产出质地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和色泽耐久的宣纸。北宋初年,四川地区开始用纸印交子。公元1005年,宋真宗下令全国正式发行宝钞,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公元三四世纪,造纸术首先东传日本等亚洲国家,唐中期又西传阿拉伯,并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是中国。唐初,人们在印章、石刻、碑拓的基础上,发明了雕版印刷。碑拓即把墨汁涂在石碑上,再将湿润的白纸贴在石碑上,用刷子一刷,黑白分明的字迹就出现了。雕版是把写好字的薄纸反贴在木板上,把无笔画的地方凿去,涂上墨,盖上白纸,用刷子刷纸背,黑色的正字就印在白纸上了。唐后期,雕版印刷逐渐推广。北宋仁宗年间,平民毕昇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了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方法是把胶泥刻成字,火烧成活字模。排版时,在铁板上涂松脂蜡,活字周围用铁框框住,再用火烧化松脂蜡,然后用平板把活字压平,泥字就粘在铁板上,这样就可以印刷了。一个活字可以使用多次,省时又省力。元代又发明木活字和锡活字,明代出现了铜活字和铅活字。印刷术陆续传到日本、埃及和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比欧洲早四百多年,开创了印刷史上的新阶段,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战国时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北宋时,又发明了指南针。它是用细小的钢针在磁石上摩擦,使钢针带有磁性,成为磁针,可以用来指示方向。后来,人们把磁针放在刻有方位的罗盘上,制成罗盘针。北宋时指南针罗盘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成为近代航海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他们用硫黄、硝石和木炭的混合物配成黑火药。唐中期已有制造火药的记载。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出现了“火药箭”箭头上绑有火药和引线的弓箭、“发机飞火”即用抛石机把点燃引线的火药包抛射出去。北宋时政府设有专门制造火药和火药武器的作坊,生产火箭、火球、火炮、蒺藜炮内装有带刺铁片的火药包等。南宋时制成突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元朝时,制造出大型的金属管状火器,叫做火铳。13世纪火药从中亚传入欧洲。
51。元朝的统一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建立的统一政权。元朝统治的130多年,是我国民族融合的时期,对促进各民族交往有重要作用,它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分裂状态,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与文化交流。
蒙古族是原居住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游牧民族。12世纪时,蒙古的社会经济有了显着的发展。蒙古族首领铁木真英勇善战,得到部族其他人的支持和拥护,先后击败了塔塔儿、泰赤乌、蔑儿乞等部,又击败了札木合、王罕。1206年结束了蒙古长期分裂的局面,在斡难河源今蒙古国鄂嫩河建立了蒙古国,他被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国建立后,实行千户分封制,并且颁布了法典,创立了蒙古的文字,这些措施促进了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安内的同时,蒙古开始了一系列对外扩张的战争,从1205到1209年,成吉思汗先后发动了3次对西夏的进攻。1211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军攻金,战争进行了7年后改由木华黎负责,成吉思汗则带兵西进,消灭了西辽、花剌子模,将领土扩展到中亚细亚和南俄罗斯草原。1226年,65岁的成吉思汗亲自带兵进攻西夏。1227年7月,成吉思汗病死营中。同月,西夏灭亡。
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窝阔台继承汗位,率军继续讨伐金朝。
1234年,金朝灭亡。蒙古转而将进攻矛头直指南宋。南宋后期,皇帝沉溺于酒色,奸相贾似道当权,朝政腐败。蒙古对南宋的进攻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受到南宋军民的英勇抵抗,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如孟珙、余玠、范天顺、文天祥、陆秀夫等。在战争进行的第一阶段中窝阔台去世,其侄蒙哥即大汗位,他在位期间战败了里衣大食,攻陷巴格达和大马士革城,势力发展到西南亚。不断征服的结果,出现了一个以蒙古地区的和林为中心的横跨欧亚的大汗国。但是蒙哥不久便战死。1260年,忽必烈继任大汗,采用汉法,以燕京今北京为中都,率领军队进入了攻宋的第三阶段。他采用降将刘整的建议,将军事进的重点定为襄阳和樊城。1273年,襄、樊陷落,南宋朝野大惊。元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很快攻陷建康,占领临安府。1279年,南宋灭亡,元终于统一了全中国。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正式建立了元朝。第二年,将大都作为元朝的都城。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比起汉唐时期领土更为广阔。元朝建立后,设行省,将西藏、云南和澎湖纳入管辖范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机构和制度。忽必烈为巩固元的统治,十分注意吸收中原文化,其国号“元”就取自《易经》“乾元”之义。任用儒生,以宽容态度对待佛教、道教,但为了保持民族特权,维持蒙古祖制,他对其他民族又实行了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将民族分为四等。
元朝统治时期,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声誉远播于欧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