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文人反对盐铁专卖,把它说得一无是处,不合历史实际,但却反映了封建官僚制度控制下的盐铁专卖,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官吏管理不善,假公济私,所造铁器质量低劣,“割草不痛”,价钱又贵,农民不愿用,出现了“木耕手”的现象。制出的盐,也有苦味,人民只好淡食。桑弘羊也承认这些事实,致使“民烦苦之”。
第二,对匈奴和战问题。匈奴贵族长期扰边,汉武帝发动大规模反击战争,这在当时还是必要的。不过,连年征战,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史书记载,武帝晚年,“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东方盗贼滋起”,封建统治呈现不稳。贤良、文人以此为口实,全面否定抗匈斗争。他们认为,早就不应该轻启战端,只要用仁义加以感化,匈奴贵族自然就不来骚扰,“以仁义导之,则北乘无寇虏之优”。会议上,他们主张“罢关梁,除障塞”,撤除边防要塞,“偃兵休士,厚币结和”,认为这样自能安定和平。
这些议论,不切实际,非常迂腐可笑。桑弘羊摆出汉朝与匈奴关系的历史,说明匈奴贵族贪婪好战,即使“重质厚赂”,照样“暴害滋甚”。所以,他认为对于匈奴贵族“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怀”,仁义感化不可能收效。
第三,实行“法治”,还是实行“德治”。桑弘羊坚持汉武帝长期实行的“法治”政策。他认为,“令严而民谨慎,法设而奸禁”,实行严刑峻法,则“民不逾矩”,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来自地方的贤良、文人,直接感受农民反抗的威胁,指出,“疲马不畏鞭,疲民不畏刑法”,单靠酷刑镇压,“不可久也”,汉朝政权有可能步秦后尘,迅速垮台。贤良、文人主张实行“德治”,是要求汉朝廷变换统治手法,加强对人民的思想统治,先“礼”后“法”,“礼用敬明,不从者,然后等之以刑。”。
儒法之争,是指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过程中,儒法两个学派之间的斗争,有它的特定含义。尔后,随着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产生儒法斗争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变化,儒法逐渐走上了合流。盐铁会议正是在儒法日趋合流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
盐铁会议是汉朝政府讨论国策的一次会议。会议留下了记录。宣帝时的桓宽利用这些记录材料,写成了几万言的《盐铁论》一书。《盐铁论》保存了当时辩论双方代表人物的原来风貌,为后人提供了西汉盐铁专卖和盐铁会议的重要情况。
18。司马迁写《史记》
苏武在荒凉严寒的北海牧羊的时候,有一个人在京城长安受了屈辱的腐刑,正在发愤写一部历史书。这个人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写的这部书后来被题名为《史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系统的历史着作。
司马迁是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县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个历史学家,在政府中担任太史令的官职。司马谈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对司马迁从小就进行十分严格的培养。司马迁10岁的时候,诵读《左传》、《国语》、《尚书》等古代流传下来的历史书,在历史和文学两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读书,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寻根究底。他也喜欢寻访名胜古迹。从20岁那年起,司马迁到全国各地去游历。往南,他到过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最远到过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据说夏禹曾在会稽召开过各部落的酋长大会,在会稽留有禹穴的古迹。司马迁特地到禹穴进行了实地考察。他还爬上了今天湖南省境内的九嶷山,眺望了三湘的秀丽景色,并且在沅水和湘水中泛舟,饱览了水光山色。往北,司马迁渡过汉水、泗水,到过春秋战国时代齐国、鲁国的首部,实地考察了孔子、孟子当年给学生讲学练武的遗迹。每到一地,凡是古代历史记载或传说中出名的地方,司马迁都要亲自去考察游览,访问当地的老年人。他听说战国时代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能防洪和灌溉,就特地跑到四川,爬上岷山眺望,到都江堰的离堆上去踏勘。他听说秦始皇灭亡魏国的时候,曾经引黄河水去淹魏国首都大梁城,就特地跑到大梁,观察了城墙上当年被水淹过的痕迹,向老年人询问水淹大梁的惨状。他听说屈原怀才不遇,自沉汨罗江而死,就特地跑到长沙,在汨罗江畔凭吊了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游历和考察,司马迁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写作《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36岁那年,父亲司马谈因病去世。父亲生前正在着手编写一部历史书,刚搜集了一些材料,写了几篇,没有写完。临死以前,父亲拉着儿子的手再三嘱咐说:“汉朝兴起以后,海内又统一了,上面有贤明的君主,下面有众多的忠臣义士。他们的事迹都很丰富感人,我们做太史令的,如果不能把他们的业绩记载下来,就算失职。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把书写完。”司马迁流着眼泪,连连点头,接受父亲的嘱咐。
过了两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做太史令,开始编写父亲没有写完的历史书。这时候,他有机会接触政府的各种文书档案,并且在皇家图书馆里读到了许多珍贵的书籍,知识更加丰富了,搜集到的材料也更加丰富了。
可是,在司马迁48岁那年,一件不幸的事情突然降临到了他的身上。司马迁有个老朋友,名叫李陵,被派去征讨匈奴。由于孤军深入,粮尽援绝,被匈奴包围俘虏了。当时有人传说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一生气,把他的全家都杀了。司马迁跟李陵认识多年,对李陵比较了解,他在汉武帝面前替李陵辩解了几句,因此触犯了汉武帝,受到腐刑的处分。腐刑就是割去生殖器官,是使人丧失生殖能力的残酷刑罚,虽然不至于危及生命,却让人蒙受极大的耻辱。
司马迁感到在人格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内心十分悲痛,他几次想要自杀,可是一想到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实现,又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他决心要坚强地活下去,把那部历史书写完。从此,他利用已经搜集到的材料,夜以继日地发愤着书。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在53岁那年,司马迁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不朽的历史巨着《史记》。这部书共130篇,有52万多字。
其中包括本纪12篇,记载帝王的事迹;表10篇,用列表的方法记载大事和重要人物,补充本纪;书8篇,记载重要的典章制度、天文现象、政治设施和社会经济生活;世家30篇,记载诸侯王和孔子、陈胜等特殊重要人物的事迹;列传70篇,记载重要人物、少数民族和邻国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是本纪和列传,因此后人称它为纪传体史书。自从《史记》首创了这种纪传体以后,中国历代的正史,即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基本上都是以《史记》作榜样,采用纪传体这种形式来写的。
司马迁写的《史记》,不仅内容翔实可靠,是一部了不起的历史书,并且文字生动优美,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因此也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着作。司马迁表现在《史记》中的思想是很进步的。他爱憎分明,对历史上的明君、贤臣、义士和农民起义领袖,大力褒扬歌颂,对暴君和奸臣酷吏,无情讽刺鞭挞。对当代的历史,不管好事坏事,都能够如实地记录下来。对好事不夸大,对坏事不隐瞒,就是对当代皇帝汉武的缺点和过失,也给予恰如其分的叙述。司马迁希望通过对历史上经验教训的叙述,使人们预见未来的前途。他的进步思想和严谨的写作态度,直到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19。汉匈和亲
“汉匈和亲”是汉朝初期对匈奴的最主要策略,影响到以后历代的对外政策。汉初,经济衰败,国力弱小,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日益强盛,不断骚扰汉朝边境,掠夺财物。高祖刘邦亲自领兵抗击凶奴,结果在白登山被围。后来,刘邦采用陈平的美人计,把汉朝的美女献给匈奴单于,才得以突围。娄敬看到白登之围中美人计的作用,便向刘邦提出与匈奴和亲的主张,把汉朝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年年给匈奴大量财物,以换取和平。刘邦于是派敬为使者,把汉朝的公主送过去,并且每年送给匈奴许多粮食、丝绸、钱财,这是西汉与匈奴的第一次和亲。此后吕后、文帝无不采用这一措施常把宗室女儿、诸侯和王国的女儿嫁给单于,并且与匈奴结为兄弟。但和亲政策并不能阻止匈奴的侵扰,匈
小说推荐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
- 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绵远流长,波涛汹涌。其间,有些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是黄帝,黄帝不仅通过涿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
- 最新章:第21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 我国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
- 最新章:第58章
-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件大事
- 了解和研读历史大事是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世界历史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缀而成的,重大历史事件则能勾勒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大体轮廓,阅读历史大事便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每件历史大事或开启了一个时代,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还有的是对某段历史或某个历史侧面的总结。阅读这些大事,即是在了解
- 最新章:第31章
-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
- 影响人类历史的事件,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史诗。怎么这么说呢?人是政治的动物,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和衍生。很多时候,历史就是在血与火、刺刀和枪炮、阴谋与算计中完成了自己的转折。在这种人类的自相残杀之中,人类所造就和崇拜的“英雄,以天下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以江山做赌注,相互厮杀。成吉思汗和亚历山大的远
- 最新章:第69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7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 Page 2-抗战胜利从1937年上半年起,日本调兵遣将,在华北完成了从东、西、北三面对北平的包围,只剩下西南方向。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十多公里的地方,在宛平县城南端。它联结平汉、北宁铁路,又是平保公路经过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北平的门户。因此,日军决定攻占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7-第18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4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 Page 2-东北“易帜”1927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国民革命军所向披靡,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横扫了大半个中国。北洋军阀的统治已经是岌岌可危。此时。张作霖审时度势,决定把自己的军队撤到关外。当他的专车行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药炸中,张作霖身负重伤,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4-第19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8
- 文成公主入藏在我国古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说太阳是一只金鸟,它栖息的地方是一片幸福安宁的乐土;我国的西部雪域—西藏,就是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西藏,始终是我国古代人民神往的地方。但是,在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以前,中原地区和西藏(唐时叫吐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却是很少的。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时,西藏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8-第14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3
- 世界五千年 Page 2-曹雪芹和《红楼梦》的问世最晚,而影响也最大,在古代文学中有特殊地位。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的《红学宝库的一部巨著,是中国人民值得自豪的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它自问世以来,人们就争相阅读它、评论它。相信在将来也会有更多的人喜爱它。要了解《红楼梦,首先要了解它的作者曹雪芹。曹雪芹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