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所信任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
梅贻琦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作为一校之长,他平时话不多,很少当众断言拍板。有学生针对其性格写打油诗云:“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西南联大毕业生何兆武回忆:“大凡在危急的情况下,很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比如梅(贻琦)校长,那时候五十好几了,可是极有绅士风度,平时总穿得很整齐,永远拿一把张伯伦式的弯把雨伞,走起路来非常稳重,甚至于跑着警报的时候,周围人群乱哄哄,他还是不失仪容,安步当车慢慢地走,同时疏导学生。可是吴晗不这样,有一次拉紧急警报,我看见他连滚带爬地在山坡上跑,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面色都变了。”
傅斯年动辄发怒,但只对事不对人,事后又常常后悔。有个工友开玩笑说:希望傅斯年向他发脾气。因为傅上午发脾气,下午某杂志送来稿费,他便一股脑地送给了工友。
1929年,学者刘文典时任安徽大学校长。蒋介石一次到安庆召见刘,要他提供学校里共产党员名单。刘文典说:“我只知道教书,不知道谁是共产党。”蒋介石说:“你这校长是怎么当的,不把你这学阀撤掉,就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刘针锋相对:“提起总理,我跟他在东京闹革命时,还不晓得你的名字哩!”
林语堂点评《语丝》诸同仁道:“达夫潇洒,伏老(孙伏园)静逸,玄同红脸,半农矫健。”“玄同守活鳏,永住孔德学校,不回家,此人实在神经。”
罗尔纲在北大工作时,曾有一些学校想把他挖走,胡适对他说:“你到别个机关去,恐怕人家很难赏识你。”罗后来反省这句话:“好似暮鼓晨钟一般警告我。我这个人,性鲁行方,不会应付人事,不是适之师,谁能同他这样爱护我,体谅我,宽恕我,弃我之短而录我之长呢?”
胡适辞去中国公学校长后,对继任者马君武有一番评说:“马先生是孙中山同盟会的秘书长,地位很高。只是脾气不好,一言不合,就用鞋底打宋教仁的巴掌。他不肯信任人,事事要自己抓,连倒痰盂也不放心,要去看过。不肯信任人,人便不敢负责;事事自己去抓,便行不通。”
徐悲鸿从欧洲回国后,1927年携妻儿回了一趟宜兴老家。徐母大有儿子“衣锦还乡”之喜,摆了好几桌。当日下午两点来钟,大家刚吃完饭,正围坐叙谈家常,突然传来几声枪响和“强盗来啦!”的喊声。徐家一片惊慌,一家人相互照应着逃到屋后的草堆里,唯独不见徐悲鸿的人影。土匪散后,蒋碧薇正着急担心时,只见徐悲鸿进了院子,头发和衣服上粘着许多谷粒。原来徐悲鸿反应极灵,“枪声一响,他跳起来就跑,自家一个人跑到屋后谷仓,打破了气窗的木条,钻进去躲在谷子堆里。”
蒋吟秋与周瘦鹃、范烟桥、程小青并称“吴中四老”。郑逸梅说:“吟秋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出言吐语,不卑不亢,且庄中有谐,直中有婉,任你满怀的不快乐,愁眉苦脸,和他一谈,不自觉地心境舒适,如坐春风。他虽和人绝交,也不出恶声。在家中与子女相处,从无疾言厉色。”
黄炎培曾以“外圆内方”自诩,梁漱溟则称其“外圆内也圆”。
吴湖帆爆得大名后,求画者纷至沓来,以致画债累累,难以清偿,但他并不为此所累,仍客来时谈笑终日,客去后自摆棋谱。有人劝他,如此浪费时间,不是很可惜嘛!何不多画一些?吴答:“人还是人,不能和机器等量齐观。”
沈心海人如其名,心静如水,心宽如海。处境无论顺逆得失,都漠然不很关心,随遇而安罢了。
莎剧的译者朱生豪不仅英文厉害,还精通诗词,被词学名家夏承焘誉为东坡后第一人。朱是典型的书呆子,性情孤僻,对应付人际关系一窍不通。他从学校毕业后,入世界书局当编辑,曾致总编辑一函,上来就称其为“仁兄”,传为笑柄。
韩国钧(紫石)任江苏省长时,一次请萧俊贤画一立轴,嘱手下要萧题紫老上款,萧听后对韩派来办事的属下说:“彼老,予亦老矣!我固不知孰老也?署紫石先生可耳,何喋喋之甚也!”
黄侃任中央大学教授时,学校规定师生出入校门要佩戴校徽。黄侃对此置若罔闻,一次被门卫拦住,要看他的名片,黄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直至把校长叫出来调解、道歉,才算了事。
李健吾说:林徽因“缺乏妇女的幽娴的品德。她对于任何问题(都)感到兴趣,特别是文学和艺术,具有本能的、直接的感悟。生长富贵,命运坎坷,修养让她把热情藏在里面,热情却是她生活的支柱。喜好和人辩论——因为她热爱真理,但是孤独、寂寞、抑郁,永远用诗句表达她的哀愁”。
11.起居
袁世凯每天凌晨5点起床,先入办公室批阅文件,然后喝茶及牛肉汁、鸡汁。7点进早餐,通常是包子和鸡丝面。10点进鹿茸一盖碗。11点进人参一杯。12点吃午饭,食谱上常有清蒸鸭子,入冬后几乎每天必吃。下午吃一次西点,并服用自制活络丹、海狗肾。晚7点进晚餐。袁世凯的一天,除正事外,可谓是在大补中度过的。滋补过度,使他强壮身体的梦想最终化为泡影,并且适得其反,仅活了57岁。
袁世凯当政时,徐世昌曾为国务卿。后袁图谋称帝,徐即辞职还乡,隐居于河南辉县老家。
徐世昌的退隐生活大体是这样的:除原配席夫人外,他还有五个姨太太,此时各司其职。徐的一日三餐由大姨太太监制,五姨太太伺候。他每天黎明即起,洗漱后用早餐。饭后由四姨太太陪着在花园闲逛一圈,再入屋睡两小时的回笼觉。徐白天则靠吟诗、写字、画画打发时间,五姨太太为他磨墨铺纸,据说耳濡目染,后来也能涂抹几笔。当时有人说,徐的字不如诗,诗不如画,因而画兴最浓。徐每顿饭由五姨太太陪着吃,席夫人和另几个姨太太一起吃;晚上睡觉则由席夫人照料。徐世昌的卧室有两个铺位,一个是徐本人的,另一个就是席夫人的。这都是席夫人一手所为,但长此以往,也不免让另几个姨太太对其心存恶意。
段祺瑞每天的生活,离不开念经(佛经),午睡,下围棋,打麻将。即便是在他当权的日子,甚而大事频发的当口,也天天如此,以致不少军政要务,不得不假手于人。
吴鼎昌生活很有规律。他任贵州省主席时,无论公务如何繁忙,除特殊情况外,一般节假日、下班后不会客,不谈公事,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下属也都清楚他的这个习惯,不到家中打搅。逢假日或周末,吴常携妻子去贵阳南郊的花溪风景区度假,在那里读书写作赏景,过闲适清静的家庭生活。其作品《花溪闲事》,即是那几年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花溪写成的。
顾维钧每晚11点入寝,第二天上午10点起床,一天近一半的时间是在睡觉。顾是外交家兼政客,大半生满世界奔波,生活并无规律可言,却能享高寿,活了98岁,这多少得益于他良好的睡眠。顾维钧曾说:“有人把睡和醒截然分开,认为‘醒’才是人生,睡着了浑浑噩噩南柯一梦,属于非人生。这实在是不确切。‘睡’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生,我这一生就非常注意睡。要保证醒时的理性和工作效率,‘睡’可以算得上是人生第一要务。”
《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作品问世后,张恨水爆得大名,囊中渐鼓。他在北平租了一个大宅子,院里种了不少花木,颇为幽静。但他并未从此歇手赋闲,反而更忙了。
这段时间,张恨水同时给六七家报刊写稿,每天闭门创作。一般是从早上9点一直写到晚上六七点钟,然后搁笔吃晚饭。饭后略事休息,再接着写到半夜12点。登床后,还得看书“加油”一两小时。
张大千的子女回忆说:父亲一生不喝酒,不吸烟,不玩牌。善饮食,爱步行,记忆力超强,长年无休息日,每天工作八小时以上。
上世纪20年代,陕西盐商吴怀琛在上海当寓公,他每日鸡鸣时入睡,下午四五点钟起床。其他时间则大多沉湎于烟榻上。
刘淑静是河北大名人,后入山东曹县“圣家会”修女院。她晚年曾述及“修女的一天”——清苦、单调、有规律、受禁锢:早5点前起床,半小时后一起进堂念经,接着是30分钟的默想,题目出自《默想全书》。然后是望“弥撒”,领“圣体”。8点吃早饭,12点吃午饭,下午6?
小说推荐
-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作者:刘仰东刘仰东,祖籍辽宁,生于呼和浩特,在北京长大。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清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人民政协报高级编辑。著有《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等。自 序民国史
- 最新章: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第58章
- 百年记忆:中国百年历史的民间读本
- 记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审视历史中创造未来。记忆积淀下了太多太多悲壮的故事,以致误导后人以为唯惊天动地的豪杰才有权利走进历史,千万年来只默默走着自己人生道路的凡人、甚或至于失意于命运的弱者,只能扮演历史过客的角色,他们的记忆惨遭遗忘。许多人活得就真似一只蝼蚁,匆匆地生,匆匆地奔忙,直到匆匆
- 最新章:第63章
-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记录
- 作品: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记录 作者:司马路人 内容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伟大帝王。他开辟的疆域广袤无边,超过了过去的朝代;他统御的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国家;他缔造“贞观盛世”空前绝后。他为大唐创立立下的战功让太子李建成饱受威胁,太子曾数次馋垢并毒杀李世民,未果。李世民抓住
- 最新章:第124章
- 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
- 作者:黄一鹤】总统皇帝只在一瞬间:袁世凯的“小站”人民国初年,人们把袁世凯比做美国的华盛顿,但袁世凯终究没能成为华盛顿,袁归根到底是个“旧时代的人。袁的圈子里,活跃的也仍是以旧时代的人为主:前清旧僚、北洋嫡系,外加少数具有新思想的新分子。袁作为一代领袖,在笼络人心上极有手腕,要求名的给名,要求官的给
- 最新章:1949民国圈子-第50章
- [gl]我的私人生活
- 《我的私人生活》BY 零点抵达从阳光青涩的少女到成熟干练的剩女,十几年她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也遭遇过被抛弃的命运。一路走来,一次次的感情纠葛,起起伏伏跌跌撞撞。在爱情的酸甜苦辣中她成长着,也在不停地追寻着…当又一个女人出现她面前时,她还有勇气相信爱情吗?谁又会成为与她共度一生的人?爱的简单不等于爱
- 最新章:第115章
- 重生民国之陈芳菲的幸福生活
- 《重生民国之陈芳菲的幸福生活》作者:Victoria女神文案:陈芳菲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出奇幻大剧。跟奶奶的姑姑名字一样也就算了,被车撞了居然撞到了这位久远的亲戚身上。太姑奶奶真是闻名不如一见啊,早就听说她是咱老陈家有名的美人。不过隐约听说,她逃婚和哪个男人走了,从此就和家里断了联系。在那个年代,逃
- 最新章:第71章
- [空间]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
- 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作者:吃睡一条龙 文案 生于1952年的陶小霜是个长相和父母毫不相像的遗腹子。她还不满1岁,妈妈就改嫁了,7岁刚过半,奶奶也病死了,从此她只能寄住舅家 幸好,外婆爱屋及乌,二舅夫妇也忠厚善良。故事发生在10年后 1968年的夏天,大学停考了,上山下乡却开始了 陶小霜一边和青
- 最新章:第269章
-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
- 作 者 华浊水书籍简介 让我们从中国历史的“后门”走进,走进帝王们的“卧室…捋下他们那一脸的矫揉岸然、那一身的光鲜功名,小觑一下他们的“私生活…也许,这才是真实的历史。金灿灿的丹墀,红艳艳的床帷、倾国倾城的嫔妃…当如刀的笔锋戳破笼罩后宫的金黄色帷幔时,我们才知道君王们的后宫有那么多的玄机与隐情…第一
- 最新章:第142章
- 私人生活
- 在绯闻中沦落的美女:私人生活 作者:钟墨灰色的价值(代序(1)有一句话说,年龄愈大就愈能懂得灰色的价值。这里,当然不是指衣着等外在的颜色,而更多是指人的思想方法之类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基调 用颜色来阐释生命的色调纯粹是感觉化的比拟,而不是科学的界定 我20多岁时喜欢黑色,那种绝然的黑色。那时,正是偏执叛
- 最新章:第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