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档案》第20章


肯尼迪最初也相信这样的鬼话,因为美国自1823年颁布“门罗主义”以来,即视美洲为其势力范围,不容他人染指,西班牙势力被赶走,一百多年来从未有任何国家胆敢在美洲捋山姆大叔的虎须,赫鲁晓夫难道有天大的胆子?
当中情局把那些拍摄到的照片放到肯尼迪总统面前的时候,肯尼迪总统相信赫鲁晓夫的确是胆大包天。他看着照片上的苏联人建在古巴的24座中程弹道导弹发射台和16座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射台,问中情局:“古巴有所少苏联军队?”
中情局:“1万人。”其实已经有4。2万苏军进驻古巴。
肯尼迪再问:“古巴有多少核弹?”
中情局:“30余枚。”实际上有162枚。
肯尼迪再问:“(发射核弹的导弹)有多先进?”
中情局:“我们没有见过这种装备。”肯尼迪:“连苏联也没有?”中情局:“没有。”肯尼迪:“它要准备发射了吗?”中情局:“不。”肯尼迪:“它要多久才能发射?”中情局:“不知道,因为我们不知道核弹头在哪?”
此时的中情局长麦康无计可施,肯尼迪总统的头发仿佛要在一夜之间白去,他叫来他弟弟,当时的司法部部长罗伯特,两人在一起长谈不止。中情局决定大显身手,秘密行动负责人比斯尔决定派一批特工到古巴沿海,让他们把苏联的船只炸碎。肯尼迪立即就否决了这一愚蠢的计划。
最终,肯尼迪拿出了五种方案。一、侵略古巴;二、轰炸古巴;三、封锁古巴;四、要求联合国调解;五、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中情局主张轰炸古巴,但肯尼迪认为应该以跟苏联谈判代替中情局愚蠢的武力计划。10月22日晚上,肯尼迪告诉美国人民,苏联在古巴部署攻击性核弹,美国绝不容忍这种挑衅。他下令封锁古巴,海军船舰对所有开往古巴的轮船实施“隔离检查”。肯尼迪的广播震撼全美,自然也震动了苏联。10月24日,一批苏联船队驶近封锁线准备在古巴继续卸“货”,但发现美国的封锁船只后,有的掉头回转,有的停驶,没有任何武力痕迹。消息传到白宫,国务卿腊斯克兴奋地对国家安全顾问说:“两个家伙比赛瞪眼珠子,结果那个家伙(赫鲁晓夫)先眨眼。”双方的谈判开始了。
10月28日,苏联宣布自古巴撤出攻击性武器,包括核弹、轰炸机和驻军,美国保证不人侵占巴,并且必须要将对准苏联的装在土耳其的美国导弹撤除。据后来赫鲁晓夫说,革命者卡斯特罗强烈要求苏联对美发射核弹,但是,当他仔细冷静下来后,发现,核战一旦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乃毅然决定撤出核弹。两年后,赫鲁晓夫被克格勃联合一批反对派整肃下台,罪名之一是处理古巴导弹危机不当。
古巴导弹危机还有一个插曲,那就是前苏联军事情报间谍奥莱格·潘科夫斯基。此人在苏联混得不怎么如意,就开始与中情局取得了联系,充当了美国间谍。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他和中情局上司秘密约定了一个紧急情况下发送的“特殊信号”。在美苏爆发核战的边缘,如果他预先得知前苏联将向美国发射核导弹,那么他将在“倒数计秒”阶段通过无线电向中情局上司发出一个特殊紧急信号;中情局上司一旦收到这个事先约定好的“特殊信号”,就会立即知道苏联将向美国发起核袭击,美国将会“先发制人”,在第一时间内将部署在英国、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核导弹射向前苏联,摧毁莫斯科和其他城市。但是,就在这时,他遭到了苏联克格勃的活捉,他以为自己很快就死了,所以,就有了和前苏联同归于尽的恶念,他将向中情局上司发送“特殊信号”的方法告诉给了克格勃特工,但却隐瞒了这一特殊信号的意义,而是谎称这是普通的联络方法。潘科夫斯基希望借克格勃官员之手,将他来不及发送的“特殊信号”发送出去,从而引发一场美苏核战。当一组克格勃特工将这一“紧急信号”试探着发送出去后,另一组克格勃官员迅速查到了信号的接收方一并将那名藏身在莫斯科的中情局联络官一举逮捕。那名中情局联络官收到潘科夫斯基的“紧急信号”后大惊失色,但他还没来得及向美国总部发出“苏联核袭倒计时”的警告,就被冲进来的克格勃特工包围并逮捕。如果这名中情局联络官及时向美国总部发出了那个虚假的“核袭警报”,古巴导弹危机可能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从10月16日肯尼迪获悉古巴驻有苏联战略核弹至10月28日古巴导弹危机落幕,总共13天。罗伯特,肯尼迪日后写了一本书,名为《十三日》,叙述危机始末。而中情局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要么无法拿出主意,要么出的就是馊主意,让肯尼迪总统大失所望。
古巴,这个国家是让中情局咬牙切齿的对象,也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痛。因为他们对古巴实施的每项任务都以失败而告终。
中情局档案 第7章 肯尼迪之死
肯尼迪总统被刺案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大谜案,虽然当时该案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判定该案是单纯的个人行为,但607的美国人不相信该委员会的结论。那么,究竟是谁杀害了肯尼迪?动机是什么?这件被称为“世纪之罪”的案子跟中情局有关系吗?
遇刺经过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乘坐总统专机“空军一号”飞往当时得克萨斯州的第二大城巿达拉斯。肯尼迪总统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一年后的大选连任做准备。在他临行前,华盛顿的官员们对总统此行并不乐观。参议员威廉,富布赖特直接对肯尼迪说:“达拉斯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请您别去那儿。”同意这种说法的还有参议员休伯特,汉弗莱和众议员黑尔·博格斯,他们认为,总统此行是把自己置于最危险的一个地方。这些人之所以这样担心,是因为得克萨斯州一直以来都是美国极右分子的中心,这里的犯罪率在美国始终占据榜首。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档案中就记载道,在这里,蒙着面罩的枪手经常在荒野和城市中出没,他们曾制造多起让民众恐惧让政府头痛的凶杀案。
但是,忠诚的告诫对把连任看做头等大事的肯尼迪而言等于是耳旁风。肯尼迪必须去得克萨斯州,因为那里的民主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他必须前去调和两派之间的矛盾,为他的连任打通一切障碍。按照计划,肯尼迪准备在得克萨斯州待上三天。总统一行首先来到了圣安东尼奥,在这里参观了美国空军医院研究所的最新成果。然后又飞去休斯敦,总统为众议员艾伯特,托马斯举行了答谢晚宴,当晚又飞往沃斯堡。第二天早上,当肯尼迪正准备要去达拉斯的时候,他的秘书给他送来了一份《达拉斯晨报》。该报纸上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欢迎光临达拉斯总统先生!”文章的内容让肯尼迪很不快,文章指责他背叛了国家的利益,而这篇文章周围还像讣告似的打上了黑框。这显然就是挑衅与攻击,但肯尼迪总统并没有被吓倒,这天吃完早饭,他就飞去了达拉斯。
中午11时40分,肯尼迪总统与夫人乘坐“空军一号”来到了达拉斯,得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及夫人和当地的政府官员和不远处栅栏后面的一大群群众前来欢迎他,机场上充满了友好的氛围。肯尼迪此时心情非常舒畅,他与夫人出现在机舱门口时,机场上立刻响起了一片欢呼声。这当然大出肯尼迪意料,在正式的欢迎仪式结束后,肯尼迪友好地走向栅栏同群众握手,为一些要求他留下签名的群众签名。这一活动持续了10分钟。然后,肯尼迪总统一行登上了汽车,如龙的车队向市区驶去。按照日程安排,肯尼迪将在展览馆大厅发表演说,然后出席市政府为他举行的欢迎午宴。
但是,肯尼迪总统没有吃上这顿丰盛的午宴。
从机场出来,浩荡的车队开始向市区驶去。车队最前面是警察局长杰西·柯里乘坐的担负开路任务的汽车,紧随其后的是一辆警察驾驶的摩托车,然后是肯尼迪总统专用的林肯牌轿车。在林肯轿车两边各有一辆摩托车。它的后面,是特工人员的警卫车、副总统的汽车、几辆国会议员的汽车、随行人员的汽车和新闻车。
总统的轿车上,康纳利夫妇坐在肯尼迪总统夫妇对面的加座上,他们和肯尼迪总统谈笑风生,车内的气氛极为融洽。由于当时正是中午,阳光透过玻璃窗射进来,使人很不舒服。所以,肯尼迪总统就下令揭去车顶上防弹的透明圆顶。或许是他太热,或许他只是希望这样可以拉近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