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4
804中国哲学初步
守阵营中去了。 这种历史的悲喜剧,值得人们品味。
“三世说”的演变与康有为的发展观
康有为的进化论思想,是借阐述、改造汉代今文经学的“三世说”的形式透现出来的。 什么是汉代儒家的“三世说”?
它的思想特征是什么?弄清这一点对于评价康有为的“三世说”有重要意义。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一书的首篇《楚庄王》中,把《春秋》242年的历史划分为十二世,三等。 他说:
“《春秋》十二世,以为三等。有见、有闻、有传闻。有见三世,有闻四世,有传闻五世。于所见微其辞,于所闻痛其祸,于所传闻杀其恩,与情惧也。”
①
这里董仲舒以“有见”
、“有闻”
、“有传闻”的“三世说”代替《公羊传》的“所见”
、“所闻”
、“所传闻”的“三世说”
,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董仲舒把“三世”与“三统”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循环论的历史观。他所指的“三统”
即“黑、白、赤”三统。 在董氏看来,历史的演变是按“三统”循环更替的。 如夏、商、周三代,夏是黑统,商是白统,周是赤统。 不同的“统”所采用的历法、服式等各不相同。 按照董仲舒的
①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 楚庄王》。
…… 415
中国哲学初步904
“三统”说,似乎承认历史的演变与朝代的更替。 但董仲舒又认为,孔子作《春秋》,有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奉天而法古”
②。 在他看来,“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①。就是说,虽然朝代有更替,但君臣、父子、夫妇之道是永不改变的。 依此,董仲舒的“三世”说实质上仍属形而上学不变论。董仲舒后,另一今文经学家何休通过注疏《公羊传》,又对“三世”说作了新的阐解。 他认为,“所传闻”世,就是“衰乱”世;“所闻”世,就是“升平”世;“所见”世,就是“太平”世②。 何休在解释孔子“笔削”春秋,为什么不取“周公、成王之史”而取自隐公以下的时事作史这一问题时,认为孔子旨在于变“衰乱之世”而为“治世”
③。 他实际上是打着《春秋》改制之旗号,为新王朝建制,即为汉中央集权的建立作理论的说明。但汉代的这种“三世说”由于今文经学逐步与谶纬神学相结合而趋于衰微,并且后来为两晋的玄学所代替,便湮没了。到了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以庄存与、刘逢禄为代表的常州学派,为了讥讽时政,重新拾起今文经学。 如龚自珍即重申“三世之义”
,他说:“吾深闻于《春秋》者,其论史也,曰,书契以降,世有三等,三等之世,皆观其才,才之差,治
①《汉书。 董仲舒传》②何休:《宋本〈春秋公羊传注疏〉。 公羊一》。
③同上,何休序。
…… 416
014中国哲学初步
世为一等,乱世为一等,衰世别为一等。“
④这是借《春秋》三世之义,以“才”作为标准,把封建社会认作“衰世”。这表明他的“三世”说开始包含着新义。 他说:“衰世之时,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间无才将,库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
⑤实际是影射封建社会末期,缺乏变革的人才,由此,他发出“九州生气峙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①的呼喊。 龚自珍心目中的“衰世”
,又表现为社会贫富“大不相齐”。
他说:“贫相轧,富相耀;贫者阽,富者安;贫者日愈倾,富者日愈壅。”
②所以他期待以“平”来解决上述贫富大不相齐的矛盾。 然而,龚自珍虽有改变“一祖之法”的意愿,却把改革归结为简单的三段式:“万物之数括于三:初异中,中异终,终不异初……
万物一而立,再而反,三再如初。“
③这样,所谓“改革”只能是“不可期骤”的渐变。 所以他的“三世”说,并没有涉及到封建制度根本改革的问题,只是一种社会改良思想,幻想以封建宗法的授田形式以解决土地问题。到了19世纪末期,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为了维新变法的需要,接受了西方进化论思想,在传统的今文经学形式下,对三世说作了改造,提出了“三世”演进、其道不同的观点,这才突破今文经学那种不讲飞跃的形而上学思想。首先,康有为把“三世”
演进归结为小康大同的跃进,阐
④⑤ 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九》,《龚自珍全集》第7页。①龚自珍:《乙亥杂诗》,《粪自珍全集》第521页。②龚自珍:《平均篇》,同上,第78页。③龚自珍:《壬癸之际胎观第五》,同上,第16页。
…… 417
中国哲学初步114
述了中国社会正处于由小康向大同社会的演进过程,从而论述了质的必然性。1897年,康有为撰写《春秋董氏学》时,阐述了孔子的“改制之义”。他说:“惟《公羊》,详素王改制之义,故《春秋》之传在《公羊》也。”
“欲学《公羊》者,舍董生安归。”
①
康有为虽表面表彰《公羊》,但实际是进行了改造。 他说:
“三世为孔子非常大义,托之《春秋》以明之,所传闻世托据乱,所闻世托升平,所见世托太平。 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
①
这里康有为提出区别小康、大同之标准,必须以“文教”之盛衰为标准,仍未能涉及到“三世”的实质内容,只认为“大义多属小康,微言多属太平”
②而已。后来,康有为为了论证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代替封建专制的历史必然性,对“三世”说作了新的阐发。 他说:
“振乱世尚君主,升平世尚君民共主,太平世尚民主矣。”
③
这里,康有为的“三世”说,就不同于董仲舒和何休的“三世”说,他涉及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问题了。其次,康有为不仅认为“三世”演进包含政治制度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他从理论上阐述了“三世”各有不同之
①康有为:《春秋董氏学。 自序》。
①② 康有为:《春秋董氏学》卷二。③康有为:《孟子微》卷四。
…… 418
214中国哲学初步
“道”
,这就冲破了长期以来“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禁锢。 他说:
“三世之义,有拨乱(即据乱)
之世,有太平之世,道各不同。“
①
康有为所谓“道各不同”即认为“变法”不应停留在“变器”
、“变事”和“变政”的水平上,而必须以改变“国宪之全体”为突破点。 他说: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票、开矿务,可谓之变事矣,未可谓之变政;改官制,变选举,可谓之变政矣,未可谓之变法。 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
①
可见,康有为吸取日本明治变法经验,希望走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道路,在中国创建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模式。 这已不单是托古改制了。再次,康有为又认为,要实现维新变法,必须采取激烈的手段与断然的措施。康有为意识到,在中国进行维新变法,是一次改变“典章宪法”之大是大非问题,不能同守旧派妥协。 既不能任用旧人以行新政,也不要执旧例以行新法。 这表明康氏最终承认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包含着非爆发式的飞跃,其“三世”演进论,既承认渐进的上升,又带着部分地承认质变的意义。 故不能把它的理论归结为否定飞跃的形而上学思想。
①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序。①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卷七按语。
…… 419
中国哲学初步314
从上述情况看,康有为的社会进化思想,不仅是古代经学的终结,而且是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开端。 因为康有为把变革的思想灌注入“三世”说,其形式是陈旧的,但其内容却是新的。 他力图揉合中西文化,为在我国建设一个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作理论上的阐发。 康有为与西欧庸俗实证主义者不同,英国斯宾塞主张社会均衡论,以生物学论证社会学,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 斯宾塞坚持把生物学规
小说推荐
- 西方哲学初步
- 作者:彭越、陈立胜 1西方哲学初步彭越 陈立胜 著 2目 录1目 录引言 走入西方世界…1)第一章 哲学的童年…10)一、米利都的哲学儿童…11)二、崇拜数字的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18)三、爱利亚三杰…22)四、赫拉克利特“太阳每天都是新的…31)五、爱与恨:恩培多克勒的宇宙抒情诗…37)六、阿那
- 最新章:第98章
-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 作者[德]黑格尔译者:范扬、张企泰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德〕黑格尔著范 扬 张企泰译 2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贺 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1821年)出版的。据库诺。费舍报导,黑格尔自1818年到柏林大学任教以后直到1831年死时
- 最新章:第101章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教书育人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之付出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怎样通过教育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修养品德的最重要的年龄阶段,只有正确的教育,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所有行业中,教育最需要科学,因
- 最新章:第120章
- 从中国魔法学院来的学生
- 作者:龙葵序“那些孩子已经答应你的邀请了”一个沙哑的声音叹息般的说着,似乎有几分不悦“是啊”坐在对面的是一个英国老人用睿智的眼睛从半月眼镜后凝视着这个不大高兴的中国老人,脸上微微露出了笑容“邓不利多,你应该知道他们是九玄里最珍贵的孩子,现在把他们托付给你了,请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一定…不要再让我”
- 最新章:第43章
- 从中国魔法学院来的留学生
- 作品:从中国魔法学院来的留学生 作者:龙葵 内容简介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的早上,哈利三人像往常一样坐在桌边吃早餐,大厅里的气氛并没有往日刚开学时那么活跃,可见昨晚盛大的宴会和激动人心的分院仪式也掩不去伏地魔归来给大家带来的阴影“那个位置还是空的”罗恩一边大口吃着熏肉一边看着黑魔法防御术教师的位置。霍格
- 最新章:第44章
- 初中校园学生老师有些事
- 作者:超丶丫头正文 第一章 去从?风景宜人的乡镇中学。坐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坡上。仅仅只有两栋教学楼,分别是两层和四层。一栋宿舍楼,分为四个楼栋,两栋男生,两栋女生。又是一年的九月初,开学的日子。夏唯唯,一个既没有档案,又没有成绩单的女孩来到了这所中学。拖着重重的行李箱,有些艰难的爬着有些陡的山坡,
- 最新章:第67章
- 初中校园 学生老师有些事
- 作者:超丶丫头】正文 第一章 去从?风景宜人的乡镇中学。坐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坡上。仅仅只有两栋教学楼,分别是两层和四层。一栋宿舍楼,分为四个楼栋,两栋男生,两栋女生。又是一年的九月初,开学的日子。夏唯唯,一个既没有档案,又没有成绩单的女孩来到了这所中学。拖着重重的行李箱,有些艰难的爬着有些陡的山坡
- 最新章:第68章
- 中国文学史
- 作者:章培恒、骆玉明前 言自清末黄摩西撰写《中国文学史》以来,已有许多同类著作出现。优秀的也为数不少。其中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余冠英先生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长期作为大学文科的教材,影响尤为广泛。这些书各有其成就和贡献,因而深受称道。
- 最新章:第318章
- 尤哲学
- 作者:姚卫群 1印度哲学姚卫群 编著 2前 言1前 言印度是世界哲学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被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哲学传统,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印度同为东方文明古国。两国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中的不少成分是在吸收和改造印度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印度哲学则为印度
- 最新章:第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