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可见,这些洋务官僚和改良主义者,都是从道不变论方面接受郑氏体用说的。张之洞的《劝学篇》,是从洋务派立场来接受、发挥郑氏体用说的代表作。 他强调说:
“近日微闻海滨洋界,有公然创废三纲之议者,其意欲举世放恣黜乱而后快,怵心骇耳,无过于斯;中无此政,西无此教,所谓非驴非马,吾恐地球万国将众恶而共弃之也。”
④
这里,张之洞说得十分明确,“西体”
是叛离中国封建纲常的,如果采纳了这种理论,中国将造成“放恣黜乱”的局面。基于这一捍卫纲常之顽固立场,张之洞认为“不可变者,
①《盛世危言。 自序》,《郑观应集》上册第233页。②《盛世危言。 彭序》,《郑观应集》上册第227页。③《盛世危言。 陈序》,《郑观应集》上册第232页。④《劝学篇。 明纲》
…… 403
中国哲学初步793
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①。 在他看来,中国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等都是变不得的,变法只能是以“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他发挥了郑观应“主以中学,辅以西学”之一面,而抛弃其西体,即设议院之一面,貌似维护中国传统,实则是维护封建制度不变的一种新不变论。 张之洞与郑氏在《盛世危言》中关于设议院,开学校,废科举的一系列论述是相反对的。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虽然持“中源西流”的观点,但他们已清楚地看到,体用一致是形势发展所必然的,诚如严复所说: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议者必欲合之而以为一物,且一体面一用也,斯其文义违舛。”
②
正如牛体不能作马用一样,中体不可有西用,这是针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而发的。严复一方面强调东方文化与政治中有其落后部分,对构成“旧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宋学、汉学、辞章之学都加以批判,认为那是“无实”
、“无用”和“无补”于国计民生之学。 这实质上认为学习西方不能单纯学那些技艺,还应包括政治体制,具有“体用一致”的思想倾向。 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西方先进的政治和文明,都来自于中国古代,不是什么新创造。 如他译《天演论》一书时,就把牛顿的万有引力
①《劝学篇。 变法》②《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
…… 404
893中国哲学初步
定律说成是中国《易》经早已有之。 他说:“静者不自动,动者不自止,动路必直,速率必均”的定律,即如同《易》经所谓“凡力皆乾、凡质皆坤”的观点。 又把牛顿“全力不增减之说”说成如同《易》经“自强不息之说”。再如他还把“凡动必复之说”说成如同《易》经的“消息之义居其始”之论①。严复把牛顿力学三大定律说成是中国《易》经早已有之,固表现了他维护民族文化的立场,却缺乏事实的根据。 不过从体用学说在近代的发展来看,严复基本持“体用一致”的观点,强调“苞中外而计其全”
,这反映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孙中出对体用关系,则是从哲学的高度,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来理解的。 他说:
“在中国学者,亦恒言有体有用,何谓体?即物质。 何谓用?即精神。 ……二者相辅,不可分离。”
②
这种以自然科学、生物学、人体学来论证人体“五官百骸皆为体,属于物质;其能言语动作者,即为用”
③的观点。 有正确的一面,表现了唯物主义的倾向。与此问题相关连,是孙中山在对待中西文化的问题上,有超出同辈们的认识。 他认为他的主义、学说,都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即“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
,“规抚欧洲之学说事
①《天演论。 自序》②《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12页。③《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12页。
…… 405
中国哲学初步993
迹“
,和“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①。 所谓“因袭”
,是指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所谓“规抚”是指对西方学说的吸取;所谓“独见”是指吸取中西文化各种有益遗产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主义”。因此,在对中西文化问题上,孙中山在更高层面上讲体用一致,他力求融汇中西文明成果,寻找中西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创建具有民族形式的中西汇通的思想体系。
①《孙中山全集》第7卷,第60页。
…… 406
04中国哲学初步
太平天国
如果说,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那么,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则是近代中国首次爆发的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的革命斗争。在长达16年(公元1851—1866年)
的这场革命运动中,起义农民靠什么作为自己的思想支柱与组织核心呢?那就是由他们的领袖洪秀全引进的西方基督教的上帝观念和他创立的拜上帝会。洪秀全(公元1814—1864年)
,小时接受的本是儒家思想的教育,但于1843年科举落选后,即捣毁“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的牌位,转而接受基督教的上帝观念。 有意思的是,这种外来的上帝观念,经洪秀全传播,很快为深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的农民群众广泛地接受。 显然不能简单地把这种情况斥为农民受到了迷信的思想的麻醉。 这当中隐含有更深刻的社会的与心理的因素。洪秀全的思想,主要表现于他写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中。
…… 407
中国哲学初步104
“上帝”观念带来的觉醒与迷惑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反清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 这次农民起义运动的特点是起义领袖用拜上帝会的教义,即用宗教思想来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本来,在中国历史上,利用宗教来组织农民起义的事例并不少见,但拜上帝却是来自西方基督教义。 那么,为什么太平天国领袖会引进和利用这种西方宗教?而中国的广大农民群众为何能接受它?用宗教思想来指导起义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对此我们必须进行认真研究,以求得出正确的历史评价。据《太平天国》等书记载,洪秀全在1843年夏天,开始读到一部耶稣教布道书,那就是由梁发编撰的,《劝世良言》。
书中宣扬独一真神的观念,只有崇拜上帝才能上天堂,崇拜邪魔偶像只会使世人陷入地狱。 为此,上帝派基督降生,拯救世人。 洪秀全受此启示,从总体上树立了“帝妖对立”的观念。 他把上帝说成是独一无二的真神,而把一切偶像邪神都看作是“妖”。他说:“近代则有阎罗妖注生死邪说,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作怪多变,迷惑缠捉凡间人灵魂,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姐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
①洪氏宣布自己是耶稣基督之弟,奉上帝之命下凡救世除妖。 这就
①《太平天国》第1册,第93页。
…… 408
204中国哲学初步
是洪氏组织发动农民起义时所宣扬的一套宗教神学理论。在中国封闭的农业社会中,广大农民长期接受封建迷信的流毒,崇拜着名目繁多的各种鬼神仙佛的偶像,而现在洪秀全却称之为妖,拜上帝会的活动就是从捣毁偶像开始的。那么迷信的农民为什么能够接受这一套呢?这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广大农民之所以崇拜鬼神仙佛,是虔诚地希望通过神灵的庇佑来为自己免灾求福,但事实上他们尽管千百次祈求褥告,却无法摆脱苦难,这就逐渐使群众对神佛产生不信任感。 而相反的一面,地主阶级却借助神权对农民进行统治,甚至把镇压农民起义说成是“神灵相助”
,把人民遭受的灾害和苦难,也说成是出自神灵的旨意。 这样就更加引起人民的不满,增加对神佛偶像的不信任感。第二,洪秀全等人引进西方的上帝,并非原封不动地推行基督教义。 们们所宣扬的宗教神学的背后,明白地显示出实实在在的现世利益。 恩格斯说:“在早期基督教的历史里,有些值得注意的、与现代工人运动的相同之点。 基督教和后者一样,在其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基督教和工人的社
小说推荐
- 西方哲学初步
- 作者:彭越、陈立胜 1西方哲学初步彭越 陈立胜 著 2目 录1目 录引言 走入西方世界…1)第一章 哲学的童年…10)一、米利都的哲学儿童…11)二、崇拜数字的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18)三、爱利亚三杰…22)四、赫拉克利特“太阳每天都是新的…31)五、爱与恨:恩培多克勒的宇宙抒情诗…37)六、阿那
- 最新章:第98章
-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 作者[德]黑格尔译者:范扬、张企泰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德〕黑格尔著范 扬 张企泰译 2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贺 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1821年)出版的。据库诺。费舍报导,黑格尔自1818年到柏林大学任教以后直到1831年死时
- 最新章:第101章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教书育人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之付出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怎样通过教育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修养品德的最重要的年龄阶段,只有正确的教育,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所有行业中,教育最需要科学,因
- 最新章:第120章
- 从中国魔法学院来的学生
- 作者:龙葵序“那些孩子已经答应你的邀请了”一个沙哑的声音叹息般的说着,似乎有几分不悦“是啊”坐在对面的是一个英国老人用睿智的眼睛从半月眼镜后凝视着这个不大高兴的中国老人,脸上微微露出了笑容“邓不利多,你应该知道他们是九玄里最珍贵的孩子,现在把他们托付给你了,请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一定…不要再让我”
- 最新章:第43章
- 从中国魔法学院来的留学生
- 作品:从中国魔法学院来的留学生 作者:龙葵 内容简介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的早上,哈利三人像往常一样坐在桌边吃早餐,大厅里的气氛并没有往日刚开学时那么活跃,可见昨晚盛大的宴会和激动人心的分院仪式也掩不去伏地魔归来给大家带来的阴影“那个位置还是空的”罗恩一边大口吃着熏肉一边看着黑魔法防御术教师的位置。霍格
- 最新章:第44章
- 初中校园学生老师有些事
- 作者:超丶丫头正文 第一章 去从?风景宜人的乡镇中学。坐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坡上。仅仅只有两栋教学楼,分别是两层和四层。一栋宿舍楼,分为四个楼栋,两栋男生,两栋女生。又是一年的九月初,开学的日子。夏唯唯,一个既没有档案,又没有成绩单的女孩来到了这所中学。拖着重重的行李箱,有些艰难的爬着有些陡的山坡,
- 最新章:第67章
- 初中校园 学生老师有些事
- 作者:超丶丫头】正文 第一章 去从?风景宜人的乡镇中学。坐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坡上。仅仅只有两栋教学楼,分别是两层和四层。一栋宿舍楼,分为四个楼栋,两栋男生,两栋女生。又是一年的九月初,开学的日子。夏唯唯,一个既没有档案,又没有成绩单的女孩来到了这所中学。拖着重重的行李箱,有些艰难的爬着有些陡的山坡
- 最新章:第68章
- 中国文学史
- 作者:章培恒、骆玉明前 言自清末黄摩西撰写《中国文学史》以来,已有许多同类著作出现。优秀的也为数不少。其中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余冠英先生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长期作为大学文科的教材,影响尤为广泛。这些书各有其成就和贡献,因而深受称道。
- 最新章:第318章
- 尤哲学
- 作者:姚卫群 1印度哲学姚卫群 编著 2前 言1前 言印度是世界哲学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被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哲学传统,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印度同为东方文明古国。两国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中的不少成分是在吸收和改造印度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印度哲学则为印度
- 最新章:第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