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新思想和政治改革的主张,必然会碰到很大阻力,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传统。 梁启超所以提出“清代思潮”是“以复古为解放”
,似也不无道理。据此我们来看黄宗羲写的《明夷待访录》。
黄氏于该书总是以“古者”与“今也”作对比。 所谓“今”大体指三代以后,即秦汉直到明代。 书中列举君主专制所带来的弊害,指的当是事实;但书中所说的“古”
,不能简单说就是向后看。因为这里所说的“三代”
,实际上讲的是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这里有一点需要指出,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主张君主立宪的康梁,还是领导民主革命的孙中山,都把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作为最高的理想,这是西方民主革命历史中前所未有过的。 所以我们透过黄宗羲貌似复古的外衣,可以看到其中折射出的黄氏所憧憬的某些新时代的曙光,及由此交织而成的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变革的理想图景,而这一点对近代资产阶级改革家们当有所启迪;同时似乎也可以说,这可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走向近代的接合点。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 355
中国哲学初步943
就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而言,它反映出黄氏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不在他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这方面,比如对君主罪恶的揭露,晋代的鲍敬言来得更加激烈。 而黄氏高明的地方,并不因此而要求恢复到无君时代。 他提出,“为君之职分”是兴公利、除公害,即认为为天下人办好事是处于君主这个职务的本分工作;如果君主只是为自己谋取私利,那就是失职和没有尽责。 黄氏虽然披着复古的外衣,说“为天下”的只是唐、虞三代之君,但他并不把尧舜看作是天生圣人。 他认为作这样的君主,“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
,即不是一般人所愿意干的。 所以“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资产阶级认为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执政者总是标榜要为人民作点好事。 黄宗羲当然没有这样明确的思想,但他打掉了封建君主奉天承运的神圣光轮,而把“为天下”除害兴利作为君主应尽的职责。 这种思想形式上似是复古,实际上已透露出对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曙光,是民主启蒙思想的突破点。黄宗羲既提出了对君主职分的上述要求,所以他把君臣关系只看成是合作共事的班子。 他说:“治天下犹曳大木”
,“君与臣”
,无非是“共曳木之人”。
“臣之与君”是“名异而实同”。既然君主的职是为天下,那么大臣出仕,自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据此他严厉批评那些忠君死节之士,认为“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在黄氏看来,臣与君是共负“为天下”之责,所以说“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
…… 356
053中国哲学初步
君为路人“
;“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
①。 这就打破了“君为臣纲”的封建传统。 他指斥“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甚至因为孟子有君臣对等的言论,“至废孟子而不立”
②。 对此他认为是毫无道理的。黄宗羲为要抑制绝对君权,主张提高宰相的地位。 他引用伊尹、周公摄政的故事,认为“以宰相而摄天子”的职分,是古已有之,用不着像“小儒”那样少见多怪。 他提出要建立“每日便殿议政”的制度。 对进呈的奏章,要君臣“同议可否”
,然后“天子批红”。批不完的“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
,不用再上呈皇帝。 他还主张宰相设“政事堂”
,用以接纳“四方上书言利弊者及待诏之人”
,使“凡事无不得达”
③。由此做到下情上达、集思广益,这比之君主个人专行独断,在政治体制改革上前进了一步。对于君主与法制的关系,黄宗羲区别出“天下之法”与“一家之法”
,认为前者是为天下人兴利除害,故“法愈疏而乱愈不作,所谓无法之法也”
;后者则为保其一家“利欲之私”
,故“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他认为一家之法会“桎梏天下人之手足”
,即使有“能治之人”也无能为力。 因此他主张要立公法而废私法,并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④的观点,把法治摆在人治之上,认
①原臣》②《原君》③《置相》④《原法》
…… 357
中国哲学初步153
为君主也要依法行事,这可以说是君主立宪制思想萌芽的反映。黄宗羲重视民意的思想,还表现在他主张把原来属于清议场所的学校,变成有点类似近世的代议机关。 他认为“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
,更重要的是对君主能起到舆论监督作用,做到“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①。 在封建社会中,当然以天子的是非为是非,而黄氏却要天子公其是非之权使归于学校,这无疑对专制君权是一场挑战。黄宗羲不但要把学校变成监督朝政的舆论阵地,并且还要形成制度。 按照他的设计,中央的太学祭酒(相当于校长)要由当世大儒充任,每逢“朔日”
,“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在地方则每月朔望由“学官讲学,郡县官就弟子列”
,“师弟子各以疑义相质难”。
对“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
②。这样太学和郡县学就变成教育兼检察机关,对各级政府的政事缺失有一定的督察权,可以“直言”
、“纠绳”甚至“号于众”
,即向群众公开宣布。黄氏这种设想对近世代议制度的形成,会起到有益的启示作用。总的来说,黄宗羲生活在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时代,农民起义、市民暴动的政治风云,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历史陈迹,促使他对当时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能不作出深
①《学校》②《学校》
…… 358
253中国哲学初步
刻的反思。 他总结过去,展望将来,虽然由于阶级和时代局限,不能明确看到社会变革的前途是走向资本主义,但多少已有一点朦胧的感觉。 他从职、权、责的角度来批判封建君权,并提出一些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意见,对近代君主立宪运动是有所启迪的,如对康梁主张的维新变法,确是起到先驱的启蒙作用。 但要说此书类似“人权宣言”
,则未免夸大,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来看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的历史地位。
…… 359
中国哲学初步353
实 学
这是借反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而形成的一股“经世致用”
思潮。 下面主要涉及三人。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
,字而农,号船山。他在理与气、道与器、动与静、知与行、理与欲等的相互关系上,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展开了全面的批判。 他的思想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发展的最高峰。 但他的这些思想是不是已经具有近代启蒙思潮的意味,却是见仁见智。方以智(公元161—1671年)
,字密之。 他特别关注事物的运动与变化。 他在前人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引进“火”
这一概念,就是为了揭示万物所以运动变化的“生机”。
他的“合二而一”
说,表明了他对矛盾的对立与同一的认识达到了相当深刻的程度。戴震(公元1723—177年)
,字慎修,又字东原。他着重讨论理与欲的关系。他激烈批评程、朱、陆、王思想的禁欲主义倾向为“以理杀人”。
他确认,理存于欲中,人君治国的基本要求就是“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显然,戴震的这些观点,即使还不具备近代的意味,也反映了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
…… 360
453中国哲学初步
三人的著作都很多。王夫之的代表作有《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思问录》、《读四书大全说》、《老子衍》、《庄子通》等;方以智的代表作为《东西均》、《药地炮庄》等;戴震的代表作为《孟子字义疏证》。
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
小说推荐
- 西方哲学初步
- 作者:彭越、陈立胜 1西方哲学初步彭越 陈立胜 著 2目 录1目 录引言 走入西方世界…1)第一章 哲学的童年…10)一、米利都的哲学儿童…11)二、崇拜数字的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18)三、爱利亚三杰…22)四、赫拉克利特“太阳每天都是新的…31)五、爱与恨:恩培多克勒的宇宙抒情诗…37)六、阿那
- 最新章:第98章
-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 作者[德]黑格尔译者:范扬、张企泰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德〕黑格尔著范 扬 张企泰译 2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贺 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1821年)出版的。据库诺。费舍报导,黑格尔自1818年到柏林大学任教以后直到1831年死时
- 最新章:第101章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教书育人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之付出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怎样通过教育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修养品德的最重要的年龄阶段,只有正确的教育,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所有行业中,教育最需要科学,因
- 最新章:第120章
- 从中国魔法学院来的学生
- 作者:龙葵序“那些孩子已经答应你的邀请了”一个沙哑的声音叹息般的说着,似乎有几分不悦“是啊”坐在对面的是一个英国老人用睿智的眼睛从半月眼镜后凝视着这个不大高兴的中国老人,脸上微微露出了笑容“邓不利多,你应该知道他们是九玄里最珍贵的孩子,现在把他们托付给你了,请你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一定…不要再让我”
- 最新章:第43章
- 从中国魔法学院来的留学生
- 作品:从中国魔法学院来的留学生 作者:龙葵 内容简介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的早上,哈利三人像往常一样坐在桌边吃早餐,大厅里的气氛并没有往日刚开学时那么活跃,可见昨晚盛大的宴会和激动人心的分院仪式也掩不去伏地魔归来给大家带来的阴影“那个位置还是空的”罗恩一边大口吃着熏肉一边看着黑魔法防御术教师的位置。霍格
- 最新章:第44章
- 初中校园学生老师有些事
- 作者:超丶丫头正文 第一章 去从?风景宜人的乡镇中学。坐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坡上。仅仅只有两栋教学楼,分别是两层和四层。一栋宿舍楼,分为四个楼栋,两栋男生,两栋女生。又是一年的九月初,开学的日子。夏唯唯,一个既没有档案,又没有成绩单的女孩来到了这所中学。拖着重重的行李箱,有些艰难的爬着有些陡的山坡,
- 最新章:第67章
- 初中校园 学生老师有些事
- 作者:超丶丫头】正文 第一章 去从?风景宜人的乡镇中学。坐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坡上。仅仅只有两栋教学楼,分别是两层和四层。一栋宿舍楼,分为四个楼栋,两栋男生,两栋女生。又是一年的九月初,开学的日子。夏唯唯,一个既没有档案,又没有成绩单的女孩来到了这所中学。拖着重重的行李箱,有些艰难的爬着有些陡的山坡
- 最新章:第68章
- 中国文学史
- 作者:章培恒、骆玉明前 言自清末黄摩西撰写《中国文学史》以来,已有许多同类著作出现。优秀的也为数不少。其中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余冠英先生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长期作为大学文科的教材,影响尤为广泛。这些书各有其成就和贡献,因而深受称道。
- 最新章:第318章
- 尤哲学
- 作者:姚卫群 1印度哲学姚卫群 编著 2前 言1前 言印度是世界哲学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被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哲学传统,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印度同为东方文明古国。两国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中的不少成分是在吸收和改造印度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印度哲学则为印度
- 最新章:第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