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剑出燕京》第208章


许老三脸上一阵白一阵青,绕到前屋去,在堂屋里坐了,两个女人都认识他。
许老三心浮气躁一拂袖:“烧水,泡茶!别杵着。”
作者有话要说: 以为三卷能搞定的我还是太天真啦~
今天有点晚,因为宝宝起得太晚了【
☆、一三六
少顷,许老三听见动静看去,赵洛懿看见他的一瞬,搭在门帘上的手顿了顿,立即恢复从容地走了出来。
“李小兄弟他?”想不到师徒两个干这等勾当,想必累趴在床上下不来了。心里是这么轻蔑地想,脸上却不敢流露分毫,毕竟还指着赵洛懿帮忙。许老三这人,在中安能混出一席之地,都是托了一身能屈能伸的功夫。说得难听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套他最会。只是多年不曾做低伏小,他还以为自己早就忘了本。
“上完药,睡了。”赵洛懿坐下来,茶上来,他食中二指拈起茶杯,目色沉沉,不知道在想什么。
“于四去和方大接头了,等说定之后,还要请二位,劳心费神。这个……”许老三摸出两枚五十两的银锭,爽爽快快放在桌上,“托兄弟的福,要是能避过此劫,还有重酬。”说着,许老三将银锭推至赵洛懿眼前。
这时,门帘再一打。
才看见人,赵洛懿眉头便拧了起来。
“我睡不着。”李蒙揣了一肚子心事,走到赵洛懿身边坐下。
许老三眉开眼笑:“正想找小兄弟商议,赶巧了。”
赵洛懿不置可否,握住李蒙的手,话不多说,却极有分量。
许老三眉梢抖开略带讨好的笑:“要和方大谈,我们有几个条件。”
“许三叔。”李蒙出声。
“不敢当不敢当,先前是我老许唐突了。”许老三抱拳朝前一推,一面小心窥看赵洛懿脸色,偏偏赵洛懿不苟言笑,看不出什么来,他心里七上八下,担心事不能成。
“我也有隐瞒之责。”李蒙道。
“孤身在外行走,多点警惕总是好的。”许老三收了笑。
李蒙知道他要说正事了,抢在许老三之前问:“晚辈想冒昧问一句,方大他们口中的珑妹,是否就是三妹的亲生母亲?”
许老三脸色一变,良久,齿间挤出来两个字:“是的。”又叹了口气,“是我对她不起,多说也无益处。”
这么一来,李蒙就有了由头扯出下一件事,看许老三又悔又愧的神情,像是对许三妹的娘也是一往情深,只不过人已经死了,时隔十数年,再喜欢上骧贤的娘也无可厚非。人的情感往往如此,念念不忘是一个,身边陪伴的又是另一个。
秦蓁蓁聘聘婷婷的身姿从脑中一闪而过。
“既然现在,我们师徒和千元村牵扯在一起,有些事,希望三叔据实相告。”李蒙清了清嗓子,认真地问:“埋在三妹他娘坟里的是什么无价之宝?”
那一瞬许老三深陷在层层叠叠眼皮之中的眼珠子骤然怒突。
赵洛懿将茶杯握在手里。
许老三恢复了正常,看向赵洛懿,“赵兄不必如此戒备,在您这座大山跟前,我还不敢造次。”他摸了摸脖子,凄凉无比地笑了笑。
“实不相瞒,金叶一案,我许老三还不放在眼里。”他手覆在杯口,任由烫手的热气灼烧在掌心,双目放空,陷在回忆里,半晌才猛然一个抽气,神色如常地回到眼前。
“在朝中,我有一座难以撼动的靠山,这座山,至今未倒。我放出消息,引来方大,是为了了结当年的恩怨。”
李蒙嘴唇微微动了一下。
“正如你猜想,为了钱财。”许老三笑了笑,“我们这些江洋大盗,要是有餍足的一日,有了家室,就是断头之日。都是亡命之徒,一旦有妻有子,心中就有畏惧,失手的可能随之增大。当年珑妹有了身孕,我就想金盆洗手。弟兄们当中,也有不少人有此想法,但我的那座靠山,自然不是白靠的。”
“他让你去抢金叶?”李蒙问。
“是。”许老三又摇头,“也不全是。”
李蒙了然地点点头,“金叶是个幌子,你们其实还抢了一件东西,而且那东西比金子值钱得多。当年所有民间的金叶上交之后,半路被劫,分成了三份。你和弟兄们一份,方大三个人占小。大头……恐怕是给了朝中那座靠山。”
许老三脸色已经很不好看。
“所以那件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是什么?即使现在你不说,方大也会说。实不相瞒,水里是桥帮占头,地上还要看十方楼。”
“你们是十方楼的人?”许老三愕然道,转瞬也明白过来,赵洛懿这样的高手,是帮派里最想招揽的,他也不像一般穷得响叮当的散侠,对着百两白银能够无动于衷,与其说是淡泊,不如说是见惯了,看不入眼。
李蒙拈起茶杯,没有答话,只是喝茶。
一念之间,许老三有了判断,语气略带犹豫:“那此事,算十方楼的,还是算私下里……”
“那要看三叔想怎么个算法。”李蒙狡黠地笑了笑,多的不说。就这一句,能让江湖老油条许老三想明白,不好好合作,将来翻脸的,是十方楼。要是好好合作,那就算私下里,自然比给十方楼的酬劳少。在外面跑了这两三年,从前李蒙的老子也常和朝廷里的人打官腔,点到为止这件事,他比赵洛懿要清楚。而有赵洛懿在后面撑着,就算对方江湖地位再高,也要掂量掂量会不会被无声无息抹了脖子。
当然李蒙不想抹许老三的脖子,事情到这份上,他想知道的三件事,渐渐都露出了水面。一是许老三在朝中的靠山,李蒙心里大概已经有了数,最肥最容易产生缺口的,要么是吏部,要么是兵部。前任户部尚书为官清廉满朝皆知,而且十数年前,朝廷穷得快挂空了,不然也不会收缴金叶。十年内一两金兑二十四两银,大秦才经一场战乱,太平时候稍微高一点,朝廷收东西上去,都有一个特色,就是低于市价,加上金叶不是足质,漏下的可不是小数。经官吏层层盘剥,收归国库,还能有赚头。
日常百姓所用,普遍是制钱,就是铜板。
但如果要大量采买矿石、冶炼金属之类,合举国之力,要先有金子,才好向盛产铁石的东夷去买。
之所以想到这个,是因为许老三等人犯的这桩事和朝廷相关,再则,除了东夷流通金子,从北狄、南湄购入的货品,通行白银。
“必须维持与东夷的良好关系,否则军备疲敝,大秦国事堪忧。”这是李蒙小的时候,当时巡查督学到瑞州时,和他父亲说过的话。
当时李蒙就被奶娘带着在不远处玩儿蹴鞠。
谈的不是什么机密之事,只不过是些官场里人人都知道的通行大道。加上李蒙尚小,妇孺不足为虑,也没人留意。
这几日李蒙绞尽脑汁在想千元村的事,才算抓到一点苗头,牵扯出童年记忆来,颇后悔当年没好好跟着父亲多学,那时只想怎么逃课才好。
至于为什么怀疑到吏部而不是兵部,实则大秦多年动荡,吏部尚书三年一换。能打仗的人坐镇兵部是惯例,因此兵部尚书即使空着,也不会随意顶个什么都不懂的文人上去。
又或者没有接触过吏部的人,倒是有蔡荣、陈硕两人,跟自己有点过节。李蒙自然而然就想到这两个人身上去了。
二是许老三老婆坟上埋的东西,估计也是有价无市,说不得还是什么朝廷在找的东西,暂且只作揣测。
三是一场江湖恩怨,怎么会惹来朝廷的人,虽然要打架是大大不妙,但也有一个好处。只要许老三的靠山露了面,就算许老三自己不说,来龙去脉也自可浮出。
“我把眼下江湖群雄、朝廷爪牙,都在遍寻不获的一件东西,放在了珑妹的墓室里。”许老三抹去额上冷汗,讪讪笑道:“这件东西,是我们所有人的保命符,本来是等纸包不住火了,才会取出。我也不想出面了,引来方大,是要借桥帮的手。没想到他连买主也一并带了来,新仇旧恨,恐怕难逃死劫。”
那一瞬李蒙心头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是想到了。
“是什么?”想到了李蒙却没有说,他盯紧许老三的嘴巴。
“是……”许老三眉心皱了起来。
“头儿!方大说不谈,让你交出东西来!”于四风风火火冲进来。
两个女人手足无措地站在他后面,于裙上反复擦被冷水刺激得通红的手,三双眼睛,无一例外,盯死了许老三。
“他还说什么?”许老三瞥于四一眼,“都这时候了,还不说实话!”
“三妹在他手里,说是,要您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