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春秋》第92章


一师的第一团在后冀正顽强地阻击西进的日军,能用于进攻的的兵力就只有第二团、第三团二个团。这二个团在常德外围六昼夜的进攻战斗中伤亡过半,不要说进攻,就是防御作战兵力也很单簿。且日军占据有利地形,正加大对独立师的进攻力度。常德守军方面,从12月1日下午开始,进攻常德市区的日军已从东、南、北三个方向突进市区,守军大部分力量已消耗殆尽,常德市区的枪炮声音逐渐稀疏下来。
鉴于目前常德的战况和独立师的处境,军长当即电令刘副师长:立即收缩兵力由进攻转入防御,同第二师成猗角之势,抗击从正面和侧面进攻的日军,等待援军。
日军于12月1日攻占常德,守军除极少数官兵成功突围外,绝大部分壮烈牺牲。
日军攻占常德后,立即将攻城的全部兵力投入包围独一师和第二师的战斗。由于独一师和第二师适时的由进攻转入防御,依托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凭险据守,在同日军激战四昼夜后,终于同北上增援的军主力和其他增援部队会合,将日军击退,并于12月9日收复常德,日军向北败退。
常德之战,前后历时一月有余,我军击毙击伤日军近四万余人。但我军亦付出重大伤亡代价,伤亡官兵近五万人。特别是会战中牺牲的我军三位能征善战的师长,更是在抗战中罕见。
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对日作战中,中国军队有二百六十多名将军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其中大部分将军是像孙师长那样,是在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白刃战斗中拚刺刀时英勇牺牲的。
常德之战结束后,刘副师长率黄庆祥等部分独立师官兵,按军委会要求,将孙师长的灵柩运抵长沙。徐参议率长沙各界民众数万余人前来迎灵,并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然后将孙师长的灵柩安葬在南岳衡山忠烈祠旁的青山上。
国民政府为表彰孙师长英勇抗日,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追晋孙师长为陆军中将。
孙将军这颗闪耀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之星,陨落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其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军人之魂,彪炳千秋。
第四、血色衡阳
在常德会战最激烈的时候,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会晤,讨论了加速结束战争和建立战后安全体制的问题。三国首脑在会上签订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
《宣言》规定:三国作战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的侵略。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宣言》还明确规定: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
《宣言》对外公布以后,在整个中国及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宣告了日本帝国主义末日的来临。但是日本军国主义者依然不甘心失败,还利用其军事实力作最后的挣扎。
常德之战结束后,独立师官兵由政治部张主任率领回到原驻地沅陵,A军其他部队各回原驻地休整。
安葬完孙师长的灵柩和牺牲的独立师官兵后,黄庆祥在丽春的陪同下由长沙回到沅陵。
为迅速恢复独立师的战斗力和组织机构,战区长官部任命刘副师长为独立师师长;罗参谋长为副师长;政治部张主任调任军政治部主任;一团团长李家军为师参谋长。
黄庆祥晋升为二团中校副团长;万顺发晋升为一营少校营长;高万林晋升为上尉副营长;由于万顺发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一营营长一职由高万林代理。
一营在这次常德会战中,由于担任主要突击任务,部队伤亡较大。从沅陵出发时,近八百人的队伍,到会战结束时,完整回到沅陵的官兵只有三百余人。四个连长有二个阵亡,一个重伤,一个轻伤;副连长和排长几乎轮换了一遍。
战后,战区重新向独立师补充了五千名新兵,加上伤愈归队的官兵,独立师又重新齐装满员,逐步恢复战斗力。
战区长官部鉴于汉奸彭大驴子的三湘挺进纵队在常德一战,对九战区的部队危害较大,决意除掉彭大驴子。在情报机构的协助下,利用彭大驴子去南京领赏的时机,将彭大驴子狙杀航行在长江的船上。
常德会战后期,打得很艰难,黄庆祥虽然身体没有受到外伤,但是这一仗在精神上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其一向敬重的孙师长在战斗最激烈和关键的时刻,牺牲在战场上了。作为孙师长的得力部下,未能保护好长官的安全,认为是最大的失职。虽然战后荣升为中校副团长,可总觉得心里堵得慌。黄庆祥一直在内心不停地反省,从接受命令到率部接应师指挥所转移,要是自己率部早到五分钟,也许孙师长就不会牺牲了。是不是因为自己耽误了时间,导致孙师长牺牲?这种自责的心情,由于万顺发伤势严重,二姨的责怪而变得沉重起来。
万顺发在最后的防御战斗中被日军炮弹炸成重伤,生命垂危,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从战场护送到沅陵的野战医院抢救,也一直未能脱离危险,这让二姨和李二梅非常焦急。黄庆祥陪同丽春到医院去看望万顺发和其他官兵时,二姨因悲伤过度,用一种奇怪的语言责备黄庆祥:“大娃,怎么这么多人都受伤或阵亡了,你怎么没伤着一点皮呢?”当下气得黄庆祥拂手而去。
更让黄庆祥感到难过的是那些牺牲的基层官兵的亲属,因失去亲人发出的那种凄凉无助的哭泣声音,一阵阵撕裂着本已不堪重负的心。
部队从常德撤回沅陵,那些牺牲了的官兵亲属,当得知自己的亲人牺牲在战场上再以不能回来的时候,立即发出的那种悲天恸地的哀号,让幸存的官兵和旁观的老百姓无不为之流泪。
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黄庆祥从街上买了一只洞箫,用低沉的箫声,向苍茫的天空和大地倾诉着内心的痛苦。
丽春深知黄庆祥内心的感受,体察丈夫精神上遭受的打击。自从独立师从沅陵增援常德后,丽春一直在关注前线的战况和消息,为亲人的安全担忧,终于在长沙见到丈夫平安归来。性格一向开朗活泼的丈夫,变得忧郁寡欢。为了解开黄庆祥心中的疙瘩,放下包袱,于是便经常开导性地同黄庆祥讨论这次会战的得失。丽春问道:“这次常德会战,你们军一路北上,进展很快,捷报频传。独一师和第二师并肩作战,像二把利剑直向常德。二师前锋已经突进常德火车站,同常德市区只有一江之隔,为什么战局突然急转直下,数次受到日军的袭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你们认真分柝没有?”
“你所提的问题,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索。这次常德会战,我军未能达到预期作战目的,造成伤亡巨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战役作战指导思想和部署来看,原来计划在会战发起的第一阶段,以我军一线兵团,依托有利地形,采取逐次抵抗,消耗和疲惫日军的战法,将日军的主力吸引到澧水和沅江之间,诱使其进攻坚固设防的常德。然后在日军久攻不下,部队疲惫,战斗力下降之时,迫使日军在河湖交错,池沼密布的洞庭湖畔同我内外线兵团决战,进而歼灭日军的计划和部署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会战失利的主要原因:第一;决战时机选择不当;在会战发起的第一阶段,一线兵团未能利用好有利地形,达到消耗和疲惫日军的目的。至使日军在五天之内,就突破一线阵地,长驱直入腹心决战地区,以优势的兵力和旺盛的战斗力同我军决战。造成内外线我军非常被动;第二,各部队协同配合不好;无论是内线部队还是外线部队,包括策应作战的其他部队,其作战基本上是各自为战,未能对日军各部形成威胁和有效打击;第三,就是低估了汉奸的作用,对汉奸部队放松了警惕;本来我军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在汉奸的破坏下,这些优势失去了。以至日军在汉奸部队的协助配合下,利用我军各部队之间的间隙,连续穿插,打乱了指挥部署,造成我军的被动;第四,就是我军连续作战能力不强,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的保障跟不上,造成士兵体力下降,攻击能力减弱,给了日军喘息的机会。以上四点说明:在政治上,日本帝国主义已经穷途末路,只有无条件投降一条路了。但军事上,其作战能力和士兵的战斗意志仍然较强。看来要在军事上彻底打败日军,还有待时日。”
黄庆祥对常德会战我军失利原因的分柝,入木三分,条条在理。停顿一会后,又继续对丽春说道:“这是血的教训。我们今后对日军作战,不能用人海战术,要用智慧来较量。不然如何面对那些牺牲了的官兵亲属!”
丽春见黄庆祥内心轻松了许多,便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