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_叶默凉》第7章


“清辞,你怎么了?”萧璟珩发觉他的神色略微焦虑,担忧地问。
顾清辞转头看他,深吸一口气后轻轻微笑:“无事。”
不多时,菜便上齐了,这一回老板未多做停留便快步离开,然而顾清辞却全然没了好好品尝美食的心思,他心不在焉地吃着,一箸探了个空都未曾发觉。
坐在他对面的萧璟珩实在看不下去,便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疑惑道:“清辞?是菜不合胃口吗?”
顾清辞被他晃得回过神来,摇摇头,摒除杂念将饭吃完,两人又匆匆吃了几口便起身准备离开,结账时他又发现那老板在偷看萧璟珩,打量思索的目光令他霎时冷汗满身,顾不得许多,他一把抓住萧璟珩的手,拉着他快步离开酒楼。
萧璟珩被他紧抓着手,思来想去还是觉着不对劲,于是他拦住顾清辞,问道:“是发生何事了吗?清辞,我不是小孩子了,别瞒着我。”
“我……”顾清辞正要解释,余光瞥见一人鬼鬼祟祟地跟在他们不远处,身旁的萧璟珩显然也发现了,他一个闪身过去,揪住那人的衣领,把他从巷角里拽出来,按在墙上,看到他的脸后,他愣了愣,随即冷声问:“是你?为何跟着我们?”
这人俨然是方才的酒楼老板!
酒楼老板被按在墙上,竟也没有丝毫惊慌,他上下打量着萧璟珩,突然间似是确定了什么,面色大变,浑身颤抖地试探问道:“少侠可是从京城来?”
萧璟珩皱眉,转头与顾清辞对视一眼。
酒楼老板未得到回答,也不气馁,继续道:“八年前,我与妻儿在山道上遭到贼人劫财,本以为不会有生机,未曾想到有一人恰巧路过,那人替我们赶跑了贼人,看我们受了伤,又好心收留我们在其府上养伤。救命之恩没齿难忘,我时刻想着要报恩,可后来回京城才知,恩人一家竟已故去。”说到最后,老板的眸中竟噙了热泪。
萧璟珩隐隐猜到了什么,但心中依旧警惕,只好装作不知情,道:“我听不懂你在说甚,不要再跟着我们了。”说完转身要走。
“小王爷,你还记得福生吗?”两人抬步要离开,忽然听见身后人如此一句,萧璟珩嚯地转过身,目光紧锁面前人,脑中思绪百转,突然回到八年前的一个午后。
那时他尚只有八岁,一日父王归家,还带了三个人回来,其中有个同他年岁相仿的孩童,两人初识并不熟悉,但没过几日便成了好玩伴,然而一起玩耍的日子过了没多久,那孩童便跟随家人离开了王府,从此他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八年前的记忆已经有些残缺不全,但关键性的萧璟珩还是能够记起一二,他盯着面前男子看了许久,轻声开口:“李福生?”
“正是正是!”酒楼老板连连点头,笑道:“我就说我不会看走眼,小王爷的颈侧同一位置与我家福生一样,有颗小痣。”接着他又用手掩唇,压低声音道:“小王爷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珩儿,回去再说。”站在旁边一直不发一言的顾清辞大致猜到了发生了何事,他拽了拽萧璟珩的衣袖,示意他离开。
于是三人一同回了宅院,顾清辞转身掩上屋门,道:“好了,你们继续说吧。”
萧璟珩看向酒楼老板,沉声问:“只凭一颗痣,你便知道那是你认为的人?”他眯起眼睛,眸中有怀疑。
酒楼老板笑着摇头,回答:“当然不是只凭一颗小痣便怀疑小王爷身份的,实不相瞒,是我家福生,前几日在一处瞧见小王爷,觉得身形有些相像,便回来与我说,我觉着惊讶,便留心了一下。今日瞧见小王爷来,腰侧挂的玉坠,正是当年福生赠予的,还有小王爷手上与福生玩耍时不慎受的伤,再加上颈侧的痣,种种情况,让我确定了小王爷的身份。”
萧璟珩不作答,他腰侧的玉坠之前从未用过,也是到了晋州,偶然从行李里翻出来,顺手便挂在了腰侧,手上的伤也的确是幼时贪玩造成的,还有痣。
“王爷的救命之恩,我没齿难忘,恩人已故,我心痛之,但看到小王爷安然无恙,我实在是太过高兴。可听闻王爷被奸人所害,满门抄斩,小王爷是如何逃出来的?”
萧璟珩放下心防,将自己逃脱的过程简述一遍,忆起痛苦往事,心中又是一番唏嘘。说者难受,听者亦然。酒楼老板闻言,险些垂泪,当即认真道:“王爷之恩,我只得报答在小王爷身上,往后小王爷有何需要我老李的地方,尽管说!我的醉仙楼永远不收小王爷的银子,也会空出雅间专门给小王爷。”
“多谢李叔,只是我还有一事相求。”萧璟珩想了想,道:“派往京城的探子人脉不够广,消息不够多,若是李叔愿意,能否每月前往京城探亲时,帮我探一探京城的风声,有小道消息更好。”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酒楼老板一口应下,本想留下再畅谈一番,奈何外头夕阳西下,妻儿还在家中待他回去,故只得不舍地离开。
萧璟珩与顾清辞目送他走出宅院,两人回到屋中,顾清辞率先问道:“珩儿,此人可信吗?”
“可信。”萧璟珩沉声道,他这么一提,他倒是想起不少,那段日子,不仅福生每日陪他玩耍,李叔也会给他讲外头的各种趣闻,一家人对他都特别好。
父王从小便教他不能仗势欺人,故萧璟珩从不居高临下,反而与福生关系甚好。李叔妻子的伤势好了后,便常常与母后一同下厨,做各种好吃的糕点给他尝,李叔一家皆是心善之人,故他信他们。
顾清辞听言,心里放心不少,有更多人的帮忙,也意味着他们往后能有更多的胜算,是件好事。两人在屋中又说了会儿话,月明星稀,又是晚膳时候。顾清辞午膳没吃几口,现下腹中已然饥饿,便索性拉着萧璟珩又去了一趟醉仙楼,吃饱后心满意足地回家。
眨眼间又是一月过去,春末夏初之时,李叔的人从京城里带回一则消息,振奋了萧璟珩与顾清辞。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忘羡的地雷,真的破费了!
另外,因为近双十二工作繁忙,所以每周六给一天时间休息不更新好不好?其他时间正常日更,除非存稿耗尽,又加班没办法更新,会提前文案请假,晚八点没看到更新就看看文案上是不是请假了哦!
所以明天周六就不更新了,直到本文完结,以后每周六大家都休息休息哦~
谢谢每位追文的亲们!本章留评送红包么么哒~
第7章 第七章
第七章 
风和日丽的午后,萧璟珩与顾清辞前往醉仙楼,到了楼中,李叔连忙将两人带到一处隐蔽的厢房里,房中无人,萧璟珩寻了处地方坐下,抬头看身旁的顾清辞,伸手拉他过来,道:“清辞,你也坐。”
顾清辞依言坐在他身旁的椅上,陷入沉思。他俩之所以会来此处,起因是前几日李叔的人从京城带来消息,由于晋州周边某城镇因前段时间的暴雨而发生洪涝,人心惶惶,朝中一直无甚动静,许是递上去的折子实在过多,宣和帝无法再无视此事,便派工部尚书唐荣前来慰问民心并处置洪涝一事。此行必经晋州落脚,故李叔之人不敢有误,立刻将消息带了回来。
最重要的缘由便是,工部尚书素来与平南王私交甚好,只是为免外人妄加揣测,冠上拉帮结派之名,两人的关系一直不为外界所知。之前听闻平南王被抄家,工部尚书竟是连病数日无法上朝。
所以此番萧璟珩听闻他会经过晋州,便想大胆见他一面。朝中官员甚少能有机会外巡,想要与他们联系上,必须慎之又慎。而工部尚书此行无非是个很好的契机,他位居高官,再加上朝中与他交好之人不在少数,大官小官皆有,且绝大多数都是平南王一派,故萧璟珩心知,他不能错过此次机会。
正想着,门外传来脚步声,萧璟珩浑身一个激灵,来了!他与顾清辞对视一眼,起身走到屏风后头,侧耳听外头的动静。
雕花木门被缓缓推开,一抹衣角率先进入顾清辞的视线,一人从门外进来,身着便衣,面容严肃,他瞧见里头有人,先是愣了愣,随即似是识出身份,眸中闪过一丝讶异,拱手道:“原来是顾大人,许久不见,不知顾大人可安好?”
“劳烦唐大人挂念,一切都好。”顾清辞尚是户部尚书之时,与唐荣的关系便还算不错,两人政见相似,处事风格又极为相同,私下里都颇为欣赏对方。
再加上顾清辞乃平南王世子的老师,与平南王私交也好,朋友的朋友即是朋友,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