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国际特工》第45章


正好,陈冰岩的行李仍寄存在车站,于化江便急忙送他直接去火车站,买了去哈尔滨的火车票,离开了吉林。
陈冰岩离开吉林不久,日本宪兵逮捕了于化江。日本宪兵对他严刑拷打,追问陈冰岩的下落。于化江受尽酷刑,坚决不承认和陈冰岩见过面。后来经陈鸿钧组织有关人士疏通,他被保释出来养伤。抗战胜利后,在陈冰岩的证明下,解决了历史问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终得善终。
陈冰岩由吉林转到哈尔滨,没敢去阿城,想到道外去一位亲戚家躲一躲。正巧,在景阳街碰上了邓云程。邓云程告诉他,他是由牡丹江来,路过阿城在家住了两天。当天晚上就走了,他说他还要到别的地方去。
陈冰岩惦念家人的安危,急忙问家里怎么样?邓云程轻松地告诉他,一切正常,什么也没发生。
第二天,陈冰岩回到阿城看望了父亲,当天晚上即回来,第三天去奉天,住在离火车站不远的旅馆内打探一下情况。
当时陈冰岩考虑,尽管接头时出了问题,想必敌人是不会知道自己的底细。如果是这样,莫不如在奉天城内搞一次行动,也算对上级有个交待。于是,陈冰岩戴了一顶礼帽,将帽檐压得低低的悄悄走上大街。因为这里离火车站很近,他便来到了车站的货场附近。
货场内物资堆积如山,大部分都印有“大日本帝国军用品”的字样,搬运工人们在工头的吆喝下,忙忙碌碌地搬运货物。远处的岗楼上,荷枪实弹的日本兵端着带刺刀的步枪注视着下面的货场。陈冰岩心一横:他奶奶的,老子要不在这里弄出个响动,就白在苏联呆一回。
忽然,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吓了一跳,急忙转身,准备逃走。
不想,站在他面前的竟是邓云程。
“咦,怎么会是你?”陈冰岩惊奇地问。
邓云程小声说:“王耀南让我来东北,主要是执行联络任务,奉天、新京、哈尔滨,整整转了大半个东北。今天早晨你住进旅馆的时候我就看到你了。本想和你打个招呼,不料,一眨眼,你就溜了出来,我找了半天才找到你。怎么样,任务完成了没有,如果完成了和我一同回北平吧!”
陈冰岩将邓云程拉到一个僻静处,悄悄地说道:“我还没有完成任务,不能就这样回去。”他向四处看了看,说道:“我想在车站货场放一把火,教训一下小鬼子!”
“你疯了,这里日本人戒备森严,你想点火不是找死吗?”邓云程吃惊地说。
陈冰岩坚定地说:“这就是我的任务,无论如何也要完成!”
邓云程见他态度坚决,只好表示配合他行动。
傍晚,陈冰岩、邓云程买好了返回北平的车票,早早来到火车站候车室内。
陈冰岩示意邓云程在座位上看行李,自己则怀揣一个汽油瓶钻进厕所,趁站内的警察不备,从厕所的后窗跳出去,钻进了货场。
纵火是很有学问的,有即时纵火,延时纵火,纵火时还要观察被烧物品是否是易燃物,燃烧后能否造成最大的破坏。还要借助风向,这样火势才能燃烧得很旺。
陈冰岩猫腰在货场的货堆里穿行,一方面他要避开巡场的警察,另一方面还要躲闪岗楼上扫来扫去的探照灯。
陈冰岩拿出一条手绢试了一下风向,是东北风,于是便向东北角的货堆爬去。
到了盖着帆布的货堆根前,陈冰岩蹲下来用手一摸,都是一包包软软绵绵的东西,大概是军毯。陈冰岩心想,烧了这些毯子也行,让小鬼子冻上几天。他将汽油瓶从怀里掏出来,去掉瓶嘴上的包装,将一条泡在瓶嘴的棉花绳的一头慢慢拉出来,用藏在钢笔杆里早已点燃的香火头将绵花绳点燃。然后,他悄悄将带着棉花绳的汽油瓶塞到了货堆的帆布底下。
陈冰岩见一切就绪,便顺原路悄悄地爬了回去,从厕所的窗口钻回去……
检票口开始检票,旅客们在警察的监视下缓缓地向检票口移动。夹在人群的邓云程拎着行李焦急地四处张望……
“你在磨蹭什么,到底上不上车?”一名伪警察冲邓云程吼道。
“这就走,这就走,我在等一个朋友,”邓云程用手一指,“老总,你看,来了,他来了。”
陈冰岩迅速和邓云程通过检票口,登上了列车。列车徐徐驶出车站,陈冰岩的心也悬了起来。从上车到现在也有四五分钟了,按着棉绳的燃烧时间奇 …書∧ 網,也该起火了。
“快看,车站起火了!”一位旅客站在车窗旁惊叫着。陈冰岩、邓云程急忙将车窗拉开,将头探出车窗。
车站上空,红光一片,烈焰腾腾,随着滚滚浓烟,警笛声,叫喊声响成一片。
火光映红了车站,也映红了徐徐驶出车站的列车。邓云程带着敬佩的目光望着陈冰岩。此时,陈冰岩两眼闪着激动的光芒,暗自欢喜。“但愿这把火不仅是烧毁了一堆毛毯,也能唤醒东北同胞的抗日热情!”
到北平后,邓云程告诉陈冰岩,王耀南让他执行联络任务时,碰上了一个姓陶的人,是吉林一工的学生,也是从苏联回来的。
这时,陈冰岩才明白,陈鸿钧在吉林一工隐藏的目的,原来是为国际情报组织输送人才。
1936年8月,陈冰岩又接到了王耀南来信,要他去上海和他接头。
陈冰岩立即到了上海,在黄浦江的一个小船中和王耀南见了面。陈冰岩告诉王耀南,奉天日伪特务、警察防范很严,很难下手。王耀南转达了上级的指示,让他再赴奉天燃烧日军一个大型军用仓库,时间是三个月。陈冰岩提出需要助手。王耀南便委派邓云程作他的助手,并一再强调,一定要完成任务。王耀南告诉陈冰岩,从东北回来后要给他写信,信仍由东北大学姚石君(姚文芳)转。临行前他发给了陈冰岩三个月活动经费。
陈冰岩回到北平后即找邓云程商量,由他先去奉天布置环境,开个小铺做掩护,然后他再去。邓云程和他的母亲住在一起,邓说,如果条件方便他就动手先烧。陈表示还是等他回去再搞。大约在8月下旬,邓云程和他母亲走了,一去无音信。到了1936年11日,陈冰岩接到了邓云程的妹妹邓瑞芝的来信,说邓云程回东北途中,在奉天被捕,遭受严刑拷打,是他母亲花钱托人才放出来的,现在家养伤,原来委托办的事办不成了,要他是另想办法。陈冰岩看到来信感到很失望,于是向王耀南汇报,让他请示上级怎么办?
11日底王耀南来信,他说上级看到陈冰岩的信后很震怒,认为他不中用,决定停止他的工作,让他自找出路。
此时陈冰岩精神很苦闷,生活也发生了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他决定继续战斗,到西北去投身中国工农红军,把自己在苏联所学的军事技术贡献给中国革命。
1938年底,已是八路军军事教官的陈冰岩由延安出发,走了将近一个月,越过日寇多重封锁线,于1939年1月来到晋东南八路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左权和他谈了话,让他先在总部教育科工作,筹备训练班。1939年3月,训练班正式开课,朱德总司令到会讲话,鼓励大家好好学习。训练班的学员有四十多名,大多是连排干部。
1939年7月,日军开始六路扫荡,总部经常转移,第二期训练班没有办成。陈冰岩被分配到总部直属的黄崖洞兵工厂作技术指导。10月,陈冰岩返回延安,去中央组织部谈组织问题。后留在抗大三分校任教。
1943年4月,陈冰岩被送到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在那里接受审查。半年后,对陈冰岩的审查结束,宣布没有政治问题。1946年5月,中央组织部解决了陈冰岩的党籍问题。
第5节 王方:机智勇敢冲牢笼
1935年6月,北平。
“福荣居”是一家字号并不老的中式饭馆,因它靠近东交民巷,顾客多是外国人,所以生意很火。在一间“雅座”里,西服革履的王方正陪着吃得满头大汗的缪勒尔进餐。
桌上的菜肴够丰富的。有松花鸡腿,熏腊鸭,糖溜虎皮乳猪,油茄青椒,石斑竹笋,菊花汤……还有纯正的茅台酒。
“真是太奇妙了,中国人竟发明了这么多美味佳肴。”缪勒尔不住口地赞叹着。
而此刻的王方却不敢怠慢。缪勒尔这位情报将军、特工大师亲临中国,想必是有非常主要的任务,看来自己的担子不轻。
缪勒尔在喝过大半瓶茅台酒后,开始转入正题。他小声说道:“马克西姆,我希望你在满洲能建立起一条真正的秘密战线,”他示意王方凑过来,“你和你的同志将要担负起哈尔滨、大连、奉天等地的情报工作,等待时机,迅速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