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第47章


是从当前国内外活生生的事实中得出的结论。(李维:《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意义》《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首先,从共产主义运动的最终目标来看,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只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步骤,是为了实现向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从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个步骤。 这就要求我们在战略思想上,必须以共产主义的思想指导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在策略思想上,又必须立足于现实。 这就要求我们把共产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现行的社会主义政策这两者有机地辩证地统一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其次,从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意义,还在于它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但是,这并不等于就能自发地把它贯彻到一切社会生活的领域。 我们还必须通过长期的和有效的思想教育,通过耐心细致和坚韧不拔的努力,才能进一步建立和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 我们体会,列宁之所以把它称为最高尚不过的工作,不仅是从战略上的重要性而言,也是就其形成和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而言的。 因此,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237
0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的时候,必须把在全社会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任务来坚决完成。再次,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也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正确措施。 由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比较低,旧社会给我们遗留下来的经济状况和教育、科学、文化的状况都很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论是物质文明的建设还是精神文明的建设,更具有战略上的紧迫性与艰巨性。最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意义,还在于它是在最厂大范围内所实行的一场精神世界的深刻变革。以前历史上各个社会形态的更替,只是以一种新的剥削制度去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以一种新形态的利己主义的思想体系去取代另一种形态的利己主义的思想体系。 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反映传统的所有制关系的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而且要在全社会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人与人之间的新型的社会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王正平、李崇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战略意义》《学习与思考》1983年第1期)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先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思想都是其占统治地位
…… 23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12
阶级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也是这样。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按劳分配的实行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并自动完善起来。 无产阶级建设共产主义新社会的愿望和意志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的选择、吸收、借鉴和创造,才能形成全新的社会意识、道德风貌、人生价值、行为规范、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和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无产阶级意志的具体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政治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而且也为政治建设不断准备文化条件。 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准对政治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伟大的列宁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曾把文化建设问题放在他思考的首位。 他把文化落后视为苏维埃特殊国情的要素之一。 他认为,由于苏联缺少资本主义充分发展所造成的发达文明,因而必须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以及以往社会中一切有用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只有文化发达才能保证人民真正享受民主,保证苏维埃政权的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为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创造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然而,即使处理最简单的国家事务也必须有文化,人民群众要真正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就必须要提高政治觉悟,学会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本领,就是说要有文化水平。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上建立了社会政治制度。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需要出发,我国文化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 239
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两个方面,其一是整个社会成员的平均文化水平还很低,高等教育并不普及,各项文化事业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其二是灿烂的传统文化虽然使我们感到骄傲,但亦存在不足。 由于文化的落后性,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得以有效的发挥,政治建设在深度、广度以及速度上都严重受阻。唯有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其它各项文化事业,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不断促进政治建设,为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创造条件。此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为政治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作用。 任何政治都要有自己的社会力量。 社会主义政治是人民大众的政治,它的社会力量就是人民大众。 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必须依据这个社会力量的发展状况,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担负着培养这个社会力量的重任。 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给政治以强大的约束力。 社会主义每前进一步、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造、改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显然,为了保证社会主义政治在自己的发展中少受挫折,或者把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我们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理论建设,以便使政治实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吴材根、李战军:《谈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政治建设的推动作用》《安徽日报》1987年3月13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
…… 24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32
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我们必须从这个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从这一战略思想出发,人们不难看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物质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化”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方面,是其它几个方面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它为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这个方面是最易为人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的建设。 其次是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方面的现代化建设,属于社会运行机制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等体制方面的改革。 这个方面的建设比第一个方面建设抽象化程度要高一些,因而不易被人发现而受到忽视,我们党已经认识到这个方面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个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现代化,任务是解决人的各方面素质的现代化问题,因而是一种主体性建设。这个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抽象化程度更高,因而也更为深刻更为重要。 几年来,党对这方面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搞好这方面建设的指导方针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和科学,并在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做出了专门的决议。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包括三个方面建设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败的大事。
…… 241
4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如果不抓物质文明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