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58章


⒁饬θヌ男┛梢酝耆惶约好靼住N疑踔炼荚市硭喜幌不兜目问保梢酝低悼葱∷担庋皇强梢越谑∈奔洌强梢苑乐购捅鹑怂祷啊N业P牡氖抢鲜λ档慕景廖侍狻T苍泊由嫌锥捌鹁拖缘么厦髁胬恢笔芾鲜Φ南不叮业P乃杏旁礁校炎约嚎吹锰摺N蚁M贾沼衅匠P模ぬな凳档摹O衷诶鲜γ怯姓庋钠兰郏媸呛茉愀狻?br />
于是我回家后就对她说,妈妈今天去开家长会,老师们反映你学习一直不错,但有些骄傲,还顶撞老师,是不是这样的?
圆圆有些吃惊,说她没顶撞过老师,问是哪个老师说的。我不想告诉她是哪个老师说的,担心她以后对提意见的老师有逆反情绪,就说,不止一个人这样说。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有骄傲情绪,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圆圆一脸困惑,很不偷快地说,我没有骄傲,什么是骄傲呀?我知道她是问自己做的哪些事可以称为骄傲。就说,老师也没说具体事情,你自己想想,什么时间顶撞过老师,你是怎么说话的,是不是在老师面前自以为是了。圆圆生气了,大声吵吵说:“我没有,我没有自以为是!”她这样的态度,让我不高兴了,就批评她说,你没有,那为什么老师们都这样说,一点不反思,就急着嚷嚷!
圆圆万分委屈的样子,沉默一小会儿,嘴里嘟嚷一句“她们怎么都这样说”,哇地一声哭起来。圆圆平时很少哭,这一瞬间,她不仅委屈,眼睛里还有惶惑。
她这样一哭,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把问题说得太严重,超过孩子的承受力了。一个只有9岁的孩子哪里有能力反思自己骄傲还是不骄傲,她如果在学校有些事做得不妥,应该想办法引导她认识,高高兴兴去改正。而我这样说,只会让孩子很迷惑。她接下来有可能不再“骄傲”,但也会从此变得不自信,以为老师们都说她的不是,对所有的老师都有疑虑,在和老师的交往中没有了正常心态。
我赶快抱起她放到腿上,对她说:对不起宝贝,妈妈说得不准确,说得夸张了。不是老师们都这样说,只有两个老师这样说,就是教思想品德和社会课的老师。别的老师都没说这个问题。圆圆听我这样说,情绪才好些,停止哭泣。
我说,妈妈和老师直接就给你下个“骄傲”的定义这不对。不过你想想有没有顶撞过老师,对老师们说话不礼貌,或者见了老师不打招呼?
她想了想说,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要求回答“看电视的意义”,没有同学举手,老师点圆圆起来回答,圆圆想不出看电视的“意义”来,就说了句“看电视没有意义”。好多同学都笑了。老师很不高兴,说看电视可以学到知识,这不是意义吗,怎么能说没意义?圆圆反驳说,那为什么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看电视,都说看电视耽误学习?她的反驳让老师特别不高兴,批评她说你以为你比老师知道得还多。至于社会课老师,圆圆想不起来有什么具体的冲突事件,她就是不喜欢这个老师。她说这个老师讲课时经常说不正确的话,比如说南方人精明,北方人都是“大彪子”(烟台方言,指一个人比较傻、莽撞或缺心眼),还经常骂学生,班里同学都不喜欢社会课老师,所以她遇到这个老师也不爱打招呼。
我不知该说什么了,欣赏圆圆的质疑精神,这优点在一些脆弱的老师眼里就是缺点。她一直是个表里如一的孩子,以她的年龄还不会隐藏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但她给老师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这肯定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一下拿不准如何和她往下谈这件事,就等她爸爸晚上回来,我们商量后,第二天又和孩子谈这件事。
我们首先告诉孩子她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回答没什么错,怎样想的就怎样回答,这是个优点。但由于小学的老师们大多数不习惯和学生辩论探讨,所以以后没必要在课堂上那样说。我们建议她以后如果有什么想法,下课后找老师谈,如果老师表现出不愿听,就把在学校的一些想法拿回家和父母谈,父母特别喜欢听她的“不同观点”。我们还就“看电视的意义”谈论了一会儿,使圆圆认识到老师的问题有些无聊,但自己的回答也有些绝对了。
为了让她能更好地接纳各种各样的老师,我们又对她说,老师这个行业和任何其它行业一样,有的人素质高有的人素质低,这是正常的,不要强求自己遇到的老师都让人满意。但是对学校的每个老师我们都要尊敬,不是尊敬他们的坏习惯,而是像尊敬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一样,只要这个人不做坏事,仅是有些我们不喜欢的毛病,我们应该尊重他。素质不高的人本身已很不幸,这是因为他从小没有遇到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如果受到好教育,他一定不是后来表现的那样。我们如果现在不尊重他,他就更不幸了,素质更难提高。
我们这些话让圆圆觉得能接受,谈完后她干自己的事去了,看起来心情很好。我们觉得以后要多和老师沟通,多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不能回家后不认真和孩子沟通就简单地教育她或教训她。凡事都要两方面看待,既要考虑老师的意见,也要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次家长会后,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批评她一顿,简单生硬地要求她尊重老师,那其实是激化矛盾,恶化她和老师的关系。她当时会生气,感觉委屈;往后会不自信,变得诌媚或奴性。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她学会和老师相处,在现有环境中适当调整自己,让自己和环境取得协调,但要保有自信,不失去思想的独立。
从此,我们就很注意如何把家长会上的情况带回来和孩子分享,无论是针对她的优点还是缺点,都注意谈话能够对她形成促进,而不是干扰或打击。她上高中的第一学期末,学校召集开家长会,主要内容是通报学期考试情况。圆圆总体成绩不错,只是数学较差。她的数学从小学到初中一直不是强项,上高中后所在的理科实验班同学们数学普遍都强,相比之下,她的数学成绩显得很不理想。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我会后跟她聊了一会儿,班主任也提到圆圆数学比较弱,认为她在数学上应该再想办法提高一步,基础知识要再扎实一些。
回家的路上我考虑了一下,否定了给她报课外数学班的念头。一是高中生学习已很忙了,周末再不给她一些自由安排的时间,反而不利于她的总体学习安排。数学成绩可能提高了,别的课程就会受到影响。二是我觉得她数学学得不理想,不是课时问题,而是兴趣和自信问题。圆圆在小学和初中遇到的两名数学老师都影响了她对数学的兴趣,如果能调动起她对数学的自信和兴趣,成绩一定会有改善。现在的一个有利条件是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她的课讲得很好,班主任工作做得也非常好,深受班里同学的尊重。也许这是个改善机遇。
我回家后对她通报了家长会内容,把成绩单交给她。成绩单做得很细,把个人各科成绩、年级各科平均成绩、班级各科平均成绩,个人在班级中的名次等内容,都详细地列了出来。圆圆所在班是学校的第一实验班,同学们学习都很好,各科成绩都高于年级平均成绩。而圆圆的各科成绩又基本上都高于班级平均成绩,只有数学低于班级平均成绩。她看完成绩单没说什么,我知道她对数学成绩不满意,但因为数学一直不强,也无可奈何。
我想我这时候绝对不能把数学老师的原话告诉她。老师的话虽然是个客观事实,但这个事实孩子自己也知道,说出来,除了再一次强化她数学上的弱势,让她在这门功课上不自信,对她的进步没有什么意义。家长不能假设孩子都是克服困难的英雄,被指出不足就一定能克服不足;恰恰相反,孩子的某个不足之处如果数次被提起,就会让他们以为自己骨子里就长着那个不足,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只好认命。
我的目的是要树立孩子的自信,激励她学好数学,所以要换个说法。
我对她说:“老师说你这几次数学虽然考得不是很理想,但她觉得你在数学方面其实是很有潜力的。”听我这样说,圆圆微微有点惊讶:是吗,我数学考得那么烂,老师怎么会觉得我有潜力呢?我说:你的老师数学教得那么好,教了一届又一届那么多学生,凭她的经验和感觉,应该知道哪个学生有潜力吧,要不她怎么会这样说呢。
我能看出圆圆心有所动。班主任能这样说,让她感到意外,对自己的数学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