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本书
…… 268
462西方哲学初步
的一页后,“再去读歌德的作品,就会看到我的文章更为粗犷雄浑而同时又不像路德作品那样过于粗糙”
;《善与恶的彼岸》则是“到200年时人们将会获准来读的一本书”
;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对自己的历史地位作出了评价“人们将会理解我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哲学家,甚至可能还不至于此,我也许就是负有重大使命的一座沟通了两千年历史的桥梁”
;在他的自传《瞧这个人》中(这个书的名字就在暗示他以耶稣自命)
,他的自吹自擂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为什么这样聪明?”
“我为什么这样智慧?”
“我为什么写出这多的好书?”
竟成了这本书的主要章目。说实话,尼采这位了不起的天才完全有资格自吹自擂,甚至他在自吹自擂方面也是位了不起的天才。
既然19世纪的人决心冷落这位天才,20世纪的人只能加倍予以补偿。弗洛依德主义尊他为“先导”
,存在主义追他为“鼻祖”
,甚至法西斯主义也要和他调情,希特勒(R。
Hilter)
、墨索里尼(B。
Musolini)都视他为“知音”
,至今方兴未艾的后现代主义也重新拾起尼采的锤子敲敲打打。这完全应验了尼采本人对自己的预言:“明天的明天是属于我的”。
尼采的锤子是在叔本华生存意志的火炉上锻造的。在他看来,叔本华相当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意志的本质但却得出了否定意志的禁欲主义的结论,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他误解了意志,他把渴求、本能、欲望视作意志的根本,“把意志的价值贬低到应于否定的地步”了:意志=自我保存的欲求=匮乏=痛苦,这就是叔本华的逻辑。他不懂得“意志的神圣
…… 269
西方哲学初步562
化“
,意志从根本上讲是“权力意志”。权力不是指世俗的政治权力,而是创造的大能,是自我提升的力量。展现自己的力量,培养优越感,追求支配权,即是权力意志的本质,“有生命力的东西都要释放自己的力”
,自我保存仅仅是间接的通常结果而已。人是一种“尚未定型的动物”
,在他身上蕴含着向各种方向发展的种种可能性,人是“伟大的自我试验者”
,叔本华将生命意志当作人的本质,实际上是将人降到动物的水平,因为动物只有求生的本能即自我保存的本能,它只是盲目地抓住生命,再没有任何别的更高目的,而“人比其他所有的动物加在一起都更加敢作敢为、别出心裁、桀傲不驯,都敢于向命运挑战,人,运用自己做试验的伟大的试验者,这永不知足、贪得无厌的动物,他和动物、和自然和诸神争夺最后统治权——人尚未被征服,人永远憧憬未来……”
叔本华在将意志作平庸化解释的同时,又误解了“痛苦”
,痛苦成了他用作反对存在的第一条论据,而实际上,痛苦同样是“生命激扬之情”
,有着一种“奇异的魅力”
,是一种“真正生命的诱饵”。是什么造成英雄的伟大?
“去同时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的最高的希望”。
然而叔本华既无勇气面对人类的“最大痛苦”
,又无远见展现人类的“最高希望”
,转而却对自我否定、自我牺牲、无私这些东西加以“粉饰、神化、使之超验”
,以致于最后把它们当成“价值自身”
,并由此出发去否定生活,结果否定生命竟然成了生命的目的!欧洲哲学就这样被叔本华合乎逻辑地引向了虚无主义。尼采的任务是站在权力意志这块坚实的大地上,同时面对人类的最大痛苦与最高希望,去重新评估人
…… 270
62西方哲学初步
性中的一切,去为生命“辩护”
,去把发展自身欲望的勇气归还于人。
为此得先把妨碍人类自我提升的种种偶像给毁掉,于是,尼采拈起他那权力意志的大锤,健步向偶像世界走去,“我是一种炸药”
,他威胁说。
第一个被打翻在地的偶像是哲学家们创造的“理性的世界”。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开始就将世界一分为二,一个是“理性的世界”
,它是永恒的、不变的、绝对的、无限的因而是真实的;一个是感觉世界,它是暂时的、流变时、相对的、有限的因而是不真实的。至中世纪理性世界成了天堂,感觉世界成了尘世。即便到了近代两个世界依然如旧,一个是“物自体”
,一个是现象。
“理性世界”是完美的、神圣的、真实的,这已成了哲学史的一大偶像。
“理性世界”纯属虚构,尼采宣判道,真实的世界只有一个那就是变动不居、方生方死的权力意志的世界。人类为了传播、为了计算、为了控制,一句话为了生存,不得不对这个混乱无序的世界加以图解,进行一番削足适履的工作,给世界以逻辑、以规律、以范畴,我们所意志到的一切东西都是东拼西凑的,模式化的、简化的,经过解释的。
因此理性世界无非是权力意志的透视。求知欲的背后乃是占有欲、控制欲。认识完全取决于认识者的生存条件与实际要求,认识的作用就是“权力的工具”。每一个权力都是一个透视中心。
“有各种各样的眼睛,所以有各种各样的真理,所以根本就没有真理。”
“人类的真理究竟是什么?它们是无可辩驳的错误。”真理也罢,艺术也罢都是权力意志的透视,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事实,事实恰恰是不存在的东西,它只是
…… 271
西方哲学初步762
人们的一些解释而已。
第二个被打翻在地的偶像是宗教学家的“神性世界”。
“上帝死了”尼采借疯子之口宣判了上帝的死刑,“我们都是凶手”
“难道我们没有听到那正在埋葬上帝的挖掘坟穴者吵嚷的声音吗?
难道我没有嗅到神的腐臭吗?“
上帝死了可不是小事情,要知道上帝一直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最终依托者,是人生、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后归宿。权力意志是永恒轮回的,创造与毁灭交替进行,没有依托也没有归宿,上帝是一个虚构的概念。
“基督教的全部真理都是骗人的鬼话”。
“神圣世界”是失意者,弱者、卑贱者的幻影,他们无法摆脱现实生活中的悲惨遭遇,于是他们就幻想有一道天堂大门可以随时溜进去。基督教的“原罪”完全是人类病态的自暴自弃。基督教的“怜悯”乃是敌视生命,让人抑郁,它阻碍了发展律、妨碍了淘汰律,它保存了行将毁灭的东西。基督教与一切柔弱的和卑下的东西为伍,与一切失败者为伍,它的原动力就是怨恨,是败类造反,基督徒是心怀宿怨的群畜,他们是家禽的动物、羊群的动物,是畸型、虚弱、愚蠢、倦怠、平庸、病态、颓废的动物。蔑视本能、否定意志、弃强就弱是基督教的根本特征,生命的毒害者——教士、神学家。总之“神圣世界”中的一切均已包含着有害的、有毒的、诽谤性的东西,都是发明来蔑视肉体使肉体患病的东西。
第三个被打翻在地的偶像是道德家的“自由世界”。
道德并不是自主自律的什么天地良心、绝对应当,道德的根子在道德之外。它实际上是我们生存条件的一部分,即便是那反自然的道德、反生命本能的道德,也是一种“生命保存的策
…… 272
862西方哲学初步
略“
,它起源于“一种业已败落,但仍在为其生存而殊死搏斗的生命的自我保存和自我拯救的本能。”
因此,必须从社会的、生理的、心理的方面去重新考查道德的源头。道德之先是强迫,后来变成了习俗,再后来成了自由服从,最终成变成了所谓的本能道德。道德不是“人心中上帝的声音”
,而是“个人中的一些人的声音”
,是社会规范的内在化,它是用炽热的烙铁烫在人心中留下来的,在史前期,没有比记忆更“阴森恐怖”的东西,因为只有引起疼痛的东西才不会被忘记,人类借助于石刑、车磔、钉木刺、油煎、酒煮、剥皮、割脑前肉、四马分尸等等酷刑,终于记住了“五、六个我不要”
小说推荐
- 中国哲学初步
- 作者:李锦全、冯达文 主编 1中国哲学初步李锦全 冯达文 主编 2中国哲学初步1目 录导 论中国古代有没有哲学…2)中国古代哲学有哪些主要特点…8)先 秦 编通论…16)天人关系的论争与解决…16)阴阳五行观的发生与发展…26)孔孟儒家…37)仁学:人的发现与爱心的最初开出…38)万物皆备于我:天人
- 最新章:第92章
- 西方哲学史
- 作者[英]罗素译者:何兆武、李约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上卷〔英〕罗素著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上 卷〔英〕罗素 著何兆武 李约瑟 译商 务 印 书 馆196年。北京 2BertrandRuselAHISTORYOFWESTERNPHILOS
- 最新章:第238章
- 一诺千金_西方经济学
- 书名:一诺千金作者:西方经济学文案本文敲甜,甜到飞起,不信你们看评论。本文又名《我把你当朋友你却只想套路我》作为一名销售,程诺巧舌如簧。作为一名男人,程诺舌头不如他男票宋城灵巧。宋城:你不需要太灵巧,你其他地方可以满足我。程诺【谁说我巧舌如簧来着!话唠傲娇粗神经断舍离受X冷峻心机大醋王收藏癖攻1.本
- 最新章:第142章
- 谁说人妻不傲娇[重生] 作者:西方经济学
- 《谁说人妻不傲娇[重生》作者:西方经济学文案:一张五百万的彩票,让单青失去了一切,意外捡到一台电脑,破译密码窥探到其中秘密的第二天即“意外”死亡。重生后单青原本想撕掉彩票,却鬼使神差地递到竹马庄淇手里。害怕前一世的苦逼人生在庄淇身上重演,愧疚的他沦为他的人妻 单青揉腰面瘫道:我不要再做了!庄淇扯开领
- 最新章:第98章
- 西方伪科学种种
- ,第二章 地球扁平中空说小?说网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实心球体,两极稍呈扁平状,地球的周围是难以想象的无边无际的宇宙。自从1519年麦哲伦环绕地球航行以来,没有什么人再怀疑地球是圆的了。然而,正是因为这种观点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地球的形状遂成了伪科学家放纵想象力的幸运领域。关于地球,有三种古怪的
- 最新章:第70章
- 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
- 作者[德]黑格尔译者:范扬、张企泰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德〕黑格尔著范 扬 张企泰译 2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贺 麟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是他任柏林大学教授的第三年(1821年)出版的。据库诺。费舍报导,黑格尔自1818年到柏林大学任教以后直到1831年死时
- 最新章:第101章
- 尤哲学
- 作者:姚卫群 1印度哲学姚卫群 编著 2前 言1前 言印度是世界哲学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被并称为世界的三大哲学传统,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与印度同为东方文明古国。两国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中国文化中的不少成分是在吸收和改造印度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印度哲学则为印度
- 最新章:第83章
- 哲学辞典
- 作者[法]伏尔泰译者:王燕生译者前言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战斗的一生及其思想在近代法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异常深远,可以说超过了许多法国大思想家,有些史学家甚至说若没有伏尔泰便哲学、散文各个方面都有杰作,而宣传启蒙思想的活动则是他战斗的一生中最突
- 最新章:第155章
- 自然哲学
- 作者[德]莫里茨·石里克【由文】原编者序 自从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莫里茨·石里克被一个疯子杀害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二年。不仅在奥地利,而且在全世界的哲学史上,石里克已留下了他个人的痕迹 石里克给他的朋友们和学生们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其原因何在?他的目标不是在于要发展一种新的哲学体系,而是要教导一
- 最新章:第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