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6小时》第5章


军政界的影响和在全国各界民众中的威望,组织一个既反蒋介石又排斥共产党的新政权,
美国则自告奋勇地做后台老板,以保证美国在华利益不被剥夺。
1948年秋天,美国政府派曾任国民党政府招商局长的蔡增基作说客。蔡对李济深说:
“美国政府十分尊重李将军。他们让我转达将军,如果你能组织一个政府,与共产党谈
判,保留江南半壁江山,阻止共产党在全国胜利,那么李将军就会取代蒋介石,成为中
国的头号人物。美国政府将会从军事、政治和经济上予以全力支持。”
但李济深不为巨大利诱所动,平静地说:“在内战发生以前,我就呼吁美国政府不
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但美国方面还是支持蒋介石,使中国人民陷于内战的血火之中。
现在蒋介石在军事上打了败仗,政治和经济上也搞得一团糟,美国方面又想搞划江而治。
中国是应该统一的,划江而治是将中国分裂,其结果是内战永无宁日,大好形势任人摆
布,万万不能如此。”
美国方面对李济深这番表示当然深为失望。但不管怎么说,他们也不希望他与共产
党新政权挽起手来。
李济深北上之旅,阻碍重重。
他没能第一批离港。
他又没能第二批离港!
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却急需他北上共商大计。
对此,时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指挥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殊死决战的毛泽
东、周恩来急了。11月5日,周恩来亲拟电文,责成香港分局和钱之光务于12月之前,将
李济深等人安全接到解放区。
钱之光、潘汉年深感责任重大。
他们先安排何香凝请李济深吃饭,说服他无论从形势需要还是从自身安全考虑,都
应当图谋早日北上。
接着,潘汉年亲自行动了。
一天,一位戴金边眼镜、西装革履的精干男人,来到香港罗便臣道92号门前。他的
目光显得很柔和,但不时透过不易被人察觉的机警目光。罗便臣道92号是盖在半山腰上
的一幢小洋楼。一看这楼就知道,主人是一个颇有身份的人。
“金边眼镜”似乎毫不顾忌周围的动静,大大咧咧地叩了叩门。
大门开启了,房子里走出一位个子不高、脸盘宽大而圆胖、穿着半新半旧浅灰色长
袍的老人,他热情地握住了来访者的手。
这位身材、长相明显有两广人特征的老人,就是楼的主人李济深。“金边眼镜”就
是潘汉年。
潘汉年道:“李任公,你家门外有狗哩!”他边说边幽默地指了指门外。
门很快关上了。李济深马上关切地问:“你发现了什么情况?”
“你家门口附近有两个形迹可疑的家伙,那样子我一看就知道是特务。”潘汉年自
信地说。
潘汉年曾经多次拜晤过李济深,俩人谈话很投机,这次相见落座后,潘汉年就打开
话匣直奔主题。
李济深淡然一笑,说出了自己的苦衷:“哎,蒋介石要留我在南京留不住,是不愿
让我离开香港,更不愿让我到解放区去了。他们肯定是闻到什么风声了。”
国民党特务心狠手辣。深知这一点的李济深,显然对北上安全问题很有顾虑。
潘汉年马上显出了严肃的神情:“李任公,现在的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警惕。您尽
管放心好了,我们也会做出相应的安排。周恩来再次来电特别关照,要求对您乘船北上
的行动做到保密、周密、安全。今天,我专门来同您商量一下具体的计划,选择确定一
个最保险的方案。”
李济深听后道:“现在,我在香港已是树大招风了。”
说罢,李济深引潘汉年到楼上书房,叮嘱家人不让任何人上楼。
一番密谈,商定了一个北上方案。
潘汉年从侧门走后,李济深派人到门外暗察,果见有两个男人在那里转来转去,探
头探脑。
潘汉年的判断被证实后,李济深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看来,国民党反动政府派来的杀手已经在寻找下手的机会了。明枪易挡,暗箭难防
啊!李济深是蒋介石的一颗眼中钉。现在,蒋对他是必除之而后快。
李济深,1885年生于广西苍梧县冠盖乡料神村,少时读书之余参加农耕和放羊。19
03年入黄埔陆军中学学习。1920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任粤军第一师副官长,后
任师参谋长。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后,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晋升军长,
并晋为陆军上将。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济深被选为中央执行
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候补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
会委员等职。同年4月,兼任黄埔军校副校长。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以李济深伙同李宗仁、白崇禧“分头发难、谋反
党国”的罪名,将李软禁在南京汤山,剥夺他的军政大权,第一次将他“永远开除出党”。
“九·一八”事变后,李济深被释放。但他拒绝追随蒋介石,也不为其收买,开始
组织反蒋组织,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1933年10月23日,蒋介石召开国民党中常委,
第二次将李济深“永远开除出党”。
此后,李济深还与蒋光鼎、蔡廷锴等人率十九路军在闽发动反蒋军事政变,成立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红军签订反蒋抗日军事协定,从而开始了与共产党合
作的历史。政变被蒋镇压后,李济深逃亡香港,在港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出
版《大众日报》,继续从事反蒋宣传。
“七七事变”爆发后,李济深积极拥护毛泽东提出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民族统
一战线主张。蒋介石被迫撤消对他的通缉令,任命他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
政府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还授予他为陆军一级上将。
抗战胜利后,李济深作为国民党内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积极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
并正式成立了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当选为主席,联络国民党内爱国民主人士反对蒋
介石搞内战和独裁。1947年春,李济深得到宋庆龄赞成后,在中共领导人董必武的支持
下,以回乡扫墓为名,秘密离沪抵达香港。3月9日,他在港发表《对时局的意见》,号
召国民党内每个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勇敢地改正党内反动派的错误政策。5月,国民党
中央以“背叛党国”的罪名,第三次将李济深“永远开除出党”,并再次对他进行通缉。
上了蒋家王朝黑名单的李济深,这次能不能破网而去,安全北上呢?
圣诞节到来了。受西风浸染已久的香港,放假欢度,入夜火树银花,节日气氛十分
热闹。人们穿上了美丽的节日服装,平时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一下子舒缓下来。
钱之光、潘汉年等人精心选定圣诞节过后的那个深夜--12月26日,将李济深等重
要的民主人士安排接走,第三批乘船北上。
这时,苏联货轮“阿尔丹”号悄然停泊在维多利亚港。
前两批民主人士离港北上后,消息透露出来,港英当局加紧了对华润公司这个中共
秘密通道的注意。就在这几天,他们借洽谈业务为名,派人到华润公司明察暗访。
中共地下党的行动高度机密。
为了确保安全,要走的人不知这批有多少人同走,也不知道与谁同走。
为保证李济深安全脱身,钱之光、潘汉年等人采取了更加巧妙的措施。
26日夜。坚尼地道皇家酒楼三楼的一个包间内,灯火通明,高朋满坐。香港名士邓
文钊正在这里举行宴会,宴请李济深,赴宴作陪的还有朱蕴山、何香凝等人。
李济深是引人瞩目的人物。一群记者等候在酒店内外,观察着宴会的动静。香港警
探也在酒店四周走动。
有人试图接近宴会包间,但没能成功。因为包间外守着两位孔武强壮的年轻人。他
们毫不客气地阻止并粉碎了任何接近包间的企图。
宴会在干杯中结束了。
记者们一拥而上,围堵着李济深进行新闻拼抢:“李先生,你对毛泽东的邀请将持
什么态度?”
“李先生有离港的打算吗?”
“李先生是否准备与白崇禧将军合作?”
李济深笑而不语。
随行人员排开一条人缝,保护着李济深冲出人墙,乘车而去。
有人也赶紧登车,紧紧尾随而行。
李济深一行的车队直奔维多利亚港。他们不紧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