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推广至社会就既是决定论的又是宿命论的。
①
斯宾诺莎把自由视为对必然性的认识,但仅此而已,斯宾诺莎并未解决自由与必然的冲突,而只是用认识所获得的自由感超脱于其它一切奴役人强制人的感觉,这就是斯宾诺莎的“自由”的实质。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取消了人的社会行动,这种行动的自由本质上关乎政治的自由。
②
对卢梭来说,构成问题的正是行动的、政治的自由。他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自由会因不平等的社会奴役和迷失方向的文化而丧失,却不能因强制而出卖。
保障人天赋的自由,惟有通过自由人自己制定的法律。在一篇论政治经济学的文章中,卢梭写道,“个人不屈从于上面的发号施令,不侍奉任何主子,每一个人在一种明显的强制下仅仅失去了可能会给他人造成伤害的一小部分自由而却使自己的行动变得更加自由,这一切如何发生的?这些奇事都是法律的结果。人的自由和正义归功于法律,正是这种健全的意志机构使人们之间的自然平等成为强制性的,正是这种来自上天的声音(heavenly
voice)教导人们依共同的理性而行,使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判断的公理相符,而不是与自己
①参阅梯利:《西方哲学史》下册,第31页。
②参阅斯宾诺莎:《伦理学》中译本,第五部分。
…… 185
871西方社会思想史
(本性)相悖。“
①
由普芬道夫开创并由莱布尼茨(G。
W。
Leibniz,1646—1716)和沃尔弗(C。
Wolf,1679—1754)所发展的对自然法进行道德论证的观点认为,自然权利潜在地包括了使人类将修养其生物本性作为责任的所有规范,即把自然法视为一道德对象,而道德的根源是人的理性而非人的感性。
这样,人的自然权利亦是一种文化权利,而人的自由本质上是道德的自由,人的世界,就是道德实体的世界,道德自由是人类尊严的基础。
②
所有这些观点都汇合到康德的批判哲学中,他同意霍布斯,作为感性世界或现象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因果链条上的被决定的一环,无自由可言,但必然只是经验现象的属性;自由意味着就人的道德行动而言,人无需上帝,也无需求助于任何别人,每一个人都被赋有一种理性机能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道德就意味超越因果决定的必然性而仅仅依从由善良意志发出的命令行事。这种基于人的自由本性的伦理学既与功利主义相对立,因为后者试图从经验的善利中引出道德原则;又与绝对主义相对立,因为它将外在于个人的道德权威引入伦理学,从而根本上破坏了个人的道德主体性原则,而这种外在权威通常就是建立在宗教禁令、文化习俗之上的传统伦理。
①转引自霍索恩:《启蒙运动与失望》,第34页。
②参阅奥伊利尔曼主编:《辩证法史。德国古典哲学》中译本,第83页,以下凡引此书,皆简称为《辩证法史》;埃尔《文化概念》,第25页。
…… 186
第八章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社会思想971
康德这种激进的个人主义似乎很少社会学的因素。因为它不含有为社会秩序制定规范的指令(除了视每个个人为自主的主体的原则外)
,它关心最抽象的责任、最内在的动机(善意)
,排除了对与其社会后果有关的人类行为进行评价的问题。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康德的自然的人与自由的人的二元论不仅未能弥合自由与必然的由来已久的分裂,反而加深了这种分裂。因为如果人是自由的,就是说他摆脱了他的实际的历史实践的因果必然性的支配,他就不可能是历史的主体;反过来说,如果人是历史的主体,他就是在历史因果的链条之中,他就不可能是自由的。
很显然,能动的个人与历史进程的统一(如果有的话)
问题在《实践理性批判》的道德形而上学架构内又是一个不能有解的二律背反。在康德看来,历史主体和道德主体的统一不能被理解为是个人的事业,而要被理解为是人类(族类)
的事业,是在世界历史进程的大尺度范围内求解的;它涉及的不是个人的善,而是人类的至善,其目标是把“社会团体转变为道德的整体”。而其实现过程类似于为“看不见的手”所指引的利己的个人的盲目追求,康德用了一个“反社会的社会性”
(unsociable
sociability)的概念来阐述他的这一极富创造性的历史进步观。
人们在社会中既不像动物那样依本能而行动,也不是像理性世界的公民那样,按协调一致的计划和崇高的动机行动,而是按利己的想法追求自己的目的。表面看来人的行动似乎不受规律支配。但大量统计资料表明人的行为服从永恒的规
…… 187
081西方社会思想史
律,一如四时交替。康德在其《从世界公民的观点撰写通史的想法》一书中写道,“每一个人,甚至整个民族都很少认识到,当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并往往损害着别人去追求自己的目的时,他们无意中被引向自然所欲的路线前进,并且不自觉地推进了这一目的;而这一目的,即使他们知道了,也是不怎么感兴趣的。”
①按康德的观点,社会过程的合目的性就是必然和自由,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某种综合,表面上的合乎理性,是建立在偶然的(而在社会发展中,偶然的也就是自由的,即由个人自主的意志所决定的)事件的积累、挑选和总结的基础之上的。历史进程显示其理性的本质,与其说直接通过历史中个人的意志,不如说间接通过由所有个人的追求、奋斗、挣扎、努力的意志所汇总而成的人的族类的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是一种由对抗促进的发展。
康德指出,“为了实现人的各种天赋的能力,自然所使用的手段是人在社会中的对抗(antagonism)
,因为就长久的发展来看,对抗乃是由规律支配的社会秩序的原因。“
②
单是依赖个人的善意去实现合理的与和平的世界之目标是没有意义的。
人的本性是与别人争夺而不是与之和谐共处。
人是“反社会的社会性”动物。人既有过社会生活的倾向,同时伴随的是一种时时危及社会的抗拒(社会)的倾向。
在康德看来,个人主义或反社会性的最深的基础是这样一种愿望:希望仅按自己的想法来安排一切事情。其结果,我们
①《康德政治著作选》,第41页。
②同上,第44页。
…… 188
第八章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社会思想181
不难估计到其它个人会对我的这种自主欲望进行抵抗。如果每个人都是自我取向的,那么别人自然不会顺从我的愿望。
吊诡地是,从历史的观点看,“正是这种抵抗激发了他的一切能力,迫使他克服天性的懒惰并且在虚荣心、权力欲或自私心的鼓舞下,在自己周围的人中间为自己取得地位,这些人诚然是他不能容忍的,但没有他们他又过不去。”
①人的“反社会的社会性”
使人逐渐变成文明的、有技能的和有教养的人,通过与别人的竞争与合作,他发展了他的潜能,他也开始按社会的法则规范自己的追求;为了比别人更强,人类成长了,同时彼此更加类似了,一种共同的文化由于我们追求超过别人的成就而发展起来。
②果没有这种孤独性,没有相互的抵抗,人就不成其为人。人的各种自然禀赋都将蛰伏而不能发挥出来。另外,也许人们期望能协调一致,但自然知道什么对人更好;自然使人有自我,有激情,要竞争,由以发展他的自然潜能。在道德家看到的是人的恶劣情欲及其恶果的地方,康德看到的却是“睿智的造物主的计划”
,没有人顽固的独立的自主意识以及从中产生的斗争,就不会有人类的进步和文明。
用恩格斯评论黑格尔关于恶的作用的著名的话来说,
①《康德政治著作选》,第44页。
②同上。按W。
A。
加尔斯顿(W。
A。
Galston)的看法
小说推荐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
- 小女孩社会成长史
- 问【夭桃仙仙】整理!主人公介绍我叫薛樱,因为我喜欢雪,所以我还有一个“暗名—雪儿。所谓“暗名”就是极少有人知道。这个暗名是我对死党的一种特殊奖励,因为只有我认可他/她了,我才会将这个暗名告诉他们,也算是一种嘉奖。但他们只有知情权,却没有使用权(就是不能叫出来。能享有使用权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这一生中
- 最新章:第100章
- [快穿]主角总想报复社会
- [快穿]主角总想报复社会》莫淮文案:写不下去了,已烂尾,慎看!吴楚失忆了,应该说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记忆摔,这要我怎么玩儿?简而言之,这就是个报复社会的失忆主角不断穿越找回失去记忆并体味人生的故事…本文又名《如何报复社会《论报复社会的最好方式《精神病人吴楚先生》ps:本文主攻,一个世界一个cp,结局可能
- 最新章:第22章
- 西方哲学史
- 作者[英]罗素译者:何兆武、李约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上卷〔英〕罗素著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上 卷〔英〕罗素 著何兆武 李约瑟 译商 务 印 书 馆196年。北京 2BertrandRuselAHISTORYOFWESTERNPHILOS
- 最新章:第238章
- 上流社会秘密调教会
- (上 终于都到了小周未的下午,怀着兴奋与憧景,在办公室内赶快地收拾文件 电话响起,在百忙中把电话对话器夹在肩上,一边办公一边交谈「亲爱的,时间差不多了,你的工作怎样」电话传来的是我丈夫的声音 我叫艾美,是一名律师,我的丈夫叫东尼,同样也是一名律师 我们在大学时期邂逅,在这段时间热恋了三年。毕业以后,
- 最新章:第4章
- 孟子他说--用历史擦亮思想
- 自序 你觉得这很荒谬吗“礼仪之邦”和“讲文明、懂礼貌”关系不大 传统孝道和孝顺父母关系不大 我们背上从来就没背过什么“封建传统的大包袱 等等等等 你觉得这很荒谬吗?但这却是真的 把历史的脉络梳理清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会发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都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上。不妨顺藤摸瓜找找源头,读
- 最新章:-用历史擦亮思想-第65章
- 江湖300年:从帮会到黑社会
- 作者:秦宝琦【由文】第一章 三大帮会溯源(1)天地会是万提喜即洪二和尚郑开于乾隆二十六年在福建云霄高溪观音亭所创立。哥老会由啯噜逐渐演化而成,啯噜最早是雍正末、乾隆初进入四川的外省移民和四川本省游民所结成的武装抢劫集团。青帮由咸同年间漕运水手行帮演变而成,而且与秘密教门罗教有着密切关系。清代三大帮会
- 最新章:第35章
- 闷+西贡故事(父子)--北战_论坛_西陆社区 www_xilu_com
- 社区帮助功能服务用户管理主题频道版主站务精品论坛社 会军 事文 学情 感娱 乐游 戏贴 图体 育I T生 活经 济教 育汽 车健 康传 媒房 产数 码职 场学 术艺 术其 他新手帮助站务帮助产品客服社区活动排行查询帖子搜索
- 最新章:-北战_论坛_西陆社区 www_xilu_com-第5章
- 重生之从东方到西方
- 《重生之从东方到西方》第一卷 第一章安慕绫在瀑布前大口喘息着,用双手掬着水犹如刚从沙漠的荒凉地里出来般喝着。等她好不容易静下心思才发现自己似乎闯进里亚马逊森林一样的地方,生长高大茂密而遮住所有阳光,却又叫不出名堂的大树,一眼望去,好像没有尽头的森林。更为让她感到不安的是,周围寂静得一点声音也没有。安
- 最新章:第28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