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基于偏见之上,也就是说,反省之前,总有判断,不论是什么判断。
①同上,第530页。
②同上,第531页。
③同上,第569页。
④休谟:《道德原理探究》(芝加哥,1912年)第37页,转引自《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第369页。
…… 169
261西方社会思想史
73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A亚当。斯密无疑是苏格兰学派中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今天,他的不朽地位主要得自于他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的身份和《国富论》的作者身份,但在其同代人的眼里,斯密首先是道德哲学的教授和《道德情操论》的作者。
经济学家的斯密与哲学家的斯密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他对劳动分工的分析和对同情的分析,看似涉及经济与道德两个根本不同的领域,但实际上基于同一种关系:相互的交换关系。
休谟已经证明原始的道德(正义观念等)
起源于同情。
但休谟只是把同情视为一种在别人的感情中发现类似于自己所曾经验过的感情的内在机能,仅此而已;斯密则具体分析了同情在道德反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休谟最感兴趣的是道德的起源;斯密则更关心道德的功能。休谟要追问的是社会如何可能存在;斯密则探讨社会如何作为个人控制其行为的镜子发挥作用。斯密用“公正的旁观者”(impartial
spectator)
①这个概念阐述了上述的问题,这预示了后来库利(Coley,1864—1929)的“镜中自我”(Loking-glas-self)概念与米德(Mead,1863—1931)的“普遍化他人”
(general-ized
other)概念。斯密说:一个人类的生物,如果他与其同类没有任何交往,他也
①斯密:《道德情操论》,(伦敦,1911年)
,第192页。
…… 170
第七章18世纪苏格兰学派社会思想361
可能在某个孤僻的地方长大成人,但他不会想到自己的性情,不会想到他自己情操和行为的合宜或过失;他不会想到他自己心灵的美与丑,如同他不会想到他自己面容的美与丑一样。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不能轻易看到的对象,自然也是他不看的对象,他没有将它们显现在他面前的境子。一旦到了社会之中,他便立刻得到了他所需的镜子。
①
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会想象有一个旁观者从外面观察他的行为,对他的行为表示赞同或谴责。事实上由于经验和习惯的教导,使我们大家都自觉形成了“第三者”的眼光,从一个与自己无关的角度来公正地判断自己。
②
别人作为一面镜子的思想在卢梭的著作中同样引人注目。但他多少把根据他人的观点而形成的社会人视为自我的丧失。而根据休谟和斯密,个人正是观照“镜子”而长成的,在社会之外没有自我。斯密认为,即便是要认清个人自己的利益之所在,也一定要生活在社会中才可能。
在《国富论》中,道德的交互原则变成了经济的交换原则:个人需要他人,不仅在于需要别人对其行为的认可,而且还在于依赖别人满足其物质需要。市场是一个“公正的旁观者”
,通过市场,个人证明其劳动产品的质量,了解他自己是否真正为社会所需要。市场是面镜子,他通过市场来经营和控制其经济活动,如同他假想的“第三者”来控制他的道
①同上,第162页。
②同上,第192页。
…… 171
461西方社会思想史
德行为一样。同人类的其它制度一样,劳动分工并非任何人类智慧的产物,即预想分工可普遍提高效益而刻意设计的,而是出于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的交换的癖好。斯密在这一点显然是把原因与结果混淆了起来。
正如罗尔所批评的那样,“亚当。斯密所犯的错误是把他当时的社会特征看成是永恒有效的;他把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当代社会秩序中的现象看成是自然的人类动机并且解释为普遍性的原则”。
①与那个时代的许多思想家一样,斯密也真诚相信,只有发现个人的永恒不变的本性,才能解释社会、国家、政治、经济及道德。在斯密看来,人类的行为是自然地由六种动机所推动的(自爱、同情、正义感、劳动习惯、追求自由的欲望和交换)
,自然秩序是从人的本性中产生的。然而问题是,放手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如何能达到一种利益相互协调的社会秩序?这并不是一个苏格兰学派首次遇到的新问题。把追求自身利益视为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并把公共利益视为无非是自身利益的加和,这一观点乃是自17世纪自然法学派到18世纪启蒙学者的共有假设,其实质为行动的个人与社会秩序的关系问题。
自然法提供了一种解决,在那里,社会秩序多少被等同于政治秩序,因为只有通过政治权威的力量才能充分保障公共的利益;而且社会秩序还要求一种自觉的努力的支持,因为它是某种刻意的追求和设计。排除了社会秩序的自发出现的可能性,它的形成乃是作为自觉关心全体利益的一种产物。法国启蒙学者或是相信理性有能力设计一种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
①罗尔:《经济思想史》,第153页。
…… 172
第七章18世纪苏格兰学派社会思想561
利益相互协调的社会秩序(如法国唯物主义和《社会契约论》中的观点)
;或是把社会秩序等同于社会整体结构的力量,视其为一种决定个人行动的强制力量(如孟德斯鸠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的观点)
,但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没有把行动的个人与客观的结构(社会)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能动的行动者与环境决定论的概念中包含的二元论却从未获得适当解决”。
①苏格兰学派提出了一种假设:社会秩序是在个人丝毫不考虑公共利益的情况下追求各自最大利益而无意识地造成的。类似的观点最初是由英国伦理学家孟德维尔(Benarid
Man-devile,1670—173)在其《蜜蜂的寓言》一书中作为一种道德学说提出的。孟德维尔把人类社会比喻成一个巨大的蜂巢,把人比喻成这个蜂巢中的蜜蜂。最初,“蜜蜂们”
,即商人、律师、医生、牧师、法官、政治家等都是只为自己考虑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采用一切手段来损害别人,因此,蜜蜂们的社会里的一切行业都充满了欺骗。
“律师们的艺术是在人们之间制造纠纷”
,“医生们轻视病人的生命,只是盯着荣誉和财富”
,“商人们在市场上卖假货”。
②然而,正是损人利己的邪恶导致了对人人都有利的后果(公共利益)
,因为“邪恶培植了聪明与机巧,这就带来了生活的便利。这是真正的欢乐、舒适与安逸。在这种情况下,穷人们也过着好日子”。
“是他们的邪恶使他们
①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第22页。
②转引自《西方著名伦理学家评传》,第283页。
…… 173
61西方社会思想史
伟大。“
①孟德维尔的“私恶即公利”说惊世骇俗,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在18世纪的欧洲,他的著作名声不佳,苏格兰学者亦未认可他的道德学说,但两者的推理方式却是相同的。
亚当。斯密提出了社会上各种利益相互协调的第一个系统的论述。
“自然秩序”
、“社会分工”与“看不见的手”等是这个体系中的主要概念。
“自然秩序”
概念是从自然法的传统中引伸出来的,法国重农学派的魁奈(F。
Quesnay,1694—174)对此作了重要的阐述。按照重农主义者的说法,人类社会是由自然法则所统治的,而自然法则永远不是统治者的独断法律所能改变的。
自然法则就是“自然秩序”
,其主要方面是:享受财产所得的权利,从事劳动的权利,以及享有不妨碍他人的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由。魁奈认为,自由竞争是符合“自然秩?
小说推荐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
- 小女孩社会成长史
- 问【夭桃仙仙】整理!主人公介绍我叫薛樱,因为我喜欢雪,所以我还有一个“暗名—雪儿。所谓“暗名”就是极少有人知道。这个暗名是我对死党的一种特殊奖励,因为只有我认可他/她了,我才会将这个暗名告诉他们,也算是一种嘉奖。但他们只有知情权,却没有使用权(就是不能叫出来。能享有使用权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我这一生中
- 最新章:第100章
- [快穿]主角总想报复社会
- [快穿]主角总想报复社会》莫淮文案:写不下去了,已烂尾,慎看!吴楚失忆了,应该说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记忆摔,这要我怎么玩儿?简而言之,这就是个报复社会的失忆主角不断穿越找回失去记忆并体味人生的故事…本文又名《如何报复社会《论报复社会的最好方式《精神病人吴楚先生》ps:本文主攻,一个世界一个cp,结局可能
- 最新章:第22章
- 西方哲学史
- 作者[英]罗素译者:何兆武、李约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上卷〔英〕罗素著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上 卷〔英〕罗素 著何兆武 李约瑟 译商 务 印 书 馆196年。北京 2BertrandRuselAHISTORYOFWESTERNPHILOS
- 最新章:第238章
- 上流社会秘密调教会
- (上 终于都到了小周未的下午,怀着兴奋与憧景,在办公室内赶快地收拾文件 电话响起,在百忙中把电话对话器夹在肩上,一边办公一边交谈「亲爱的,时间差不多了,你的工作怎样」电话传来的是我丈夫的声音 我叫艾美,是一名律师,我的丈夫叫东尼,同样也是一名律师 我们在大学时期邂逅,在这段时间热恋了三年。毕业以后,
- 最新章:第4章
- 孟子他说--用历史擦亮思想
- 自序 你觉得这很荒谬吗“礼仪之邦”和“讲文明、懂礼貌”关系不大 传统孝道和孝顺父母关系不大 我们背上从来就没背过什么“封建传统的大包袱 等等等等 你觉得这很荒谬吗?但这却是真的 把历史的脉络梳理清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会发现,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都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上。不妨顺藤摸瓜找找源头,读
- 最新章:-用历史擦亮思想-第65章
- 江湖300年:从帮会到黑社会
- 作者:秦宝琦【由文】第一章 三大帮会溯源(1)天地会是万提喜即洪二和尚郑开于乾隆二十六年在福建云霄高溪观音亭所创立。哥老会由啯噜逐渐演化而成,啯噜最早是雍正末、乾隆初进入四川的外省移民和四川本省游民所结成的武装抢劫集团。青帮由咸同年间漕运水手行帮演变而成,而且与秘密教门罗教有着密切关系。清代三大帮会
- 最新章:第35章
- 闷+西贡故事(父子)--北战_论坛_西陆社区 www_xilu_com
- 社区帮助功能服务用户管理主题频道版主站务精品论坛社 会军 事文 学情 感娱 乐游 戏贴 图体 育I T生 活经 济教 育汽 车健 康传 媒房 产数 码职 场学 术艺 术其 他新手帮助站务帮助产品客服社区活动排行查询帖子搜索
- 最新章:-北战_论坛_西陆社区 www_xilu_com-第5章
- 重生之从东方到西方
- 《重生之从东方到西方》第一卷 第一章安慕绫在瀑布前大口喘息着,用双手掬着水犹如刚从沙漠的荒凉地里出来般喝着。等她好不容易静下心思才发现自己似乎闯进里亚马逊森林一样的地方,生长高大茂密而遮住所有阳光,却又叫不出名堂的大树,一眼望去,好像没有尽头的森林。更为让她感到不安的是,周围寂静得一点声音也没有。安
- 最新章:第28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