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得很不确定)。
“人之道或人的理性包含有(有这一对立)
爱邻居和正义“
②。
所
①据荷本,第二七九——二八○页增补。——译者②按黑格尔这段话是引用易经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一段话的意思,而附会来解释老子的道。——译者
…… 149
甲、中 国 哲 学541
以道就是“原始的理性,,产生宇宙,主宰宇宙,就F B F像精神支配身体那样”。
雷缪萨说,道这个字最好用O B来表示。
但它的意思是很不明确的。
中国人的文字,由于它的文法结构,有许多的困难,特别这些对象,由于它们本身抽象和不确定的性质,更是难于表达,中文的文法结构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洪波尔特先生在最近给雷缪萨的一封信里曾有所说明。
①
老子的信徒们说老子本人曾化为佛,即是以人身而永远存在的上帝。老子的主要著作我们现在还有,它曾流传到维也纳,我曾亲自在那里看到过。老子书中特别有一段重要的话常被引用:“道没有名字便是天与地的根源;它有名字便是宇宙的母亲,人们带着情欲只从它的不完全的状况考察它;谁要想认识它,应该不带情欲。”雷缪萨说,从它的最好的意义说,这段话可以用希腊人的来表示。但是我们从这个O B教训里得到什么呢?
老子书中有很重要的一段常被引用。这就是第一章的开始。照法文的译本是这样的:“那可以理论的(或可以用言语表达的)原始的理性,却是超自然的理性。我们可以给它一个名字,但它是不可名言的。
没有名字,它便是天与地的根源,但有了名字,它便是宇宙的母亲。
人们必须没有欲望,才能观察它的庄严性;带着情欲,人们就只能看见它的不完善的状态,“
(它的限度,它的边极。)
“这些(它的完善性和不完善性)只是标志同一泉
①据荷本,第二八○——二八一页增补。——译者
…… 150
641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源的两个方式;而这个泉源可以叫做不可钻入的幽深:这个不可钻入的幽深包含着一切事物在它自身。“
①这整个说来是不能给我们很多教训的,——这里说到了某种普遍的东西,也有点像我们在西方哲学开始时那样的情形。
②
那常被古人引用的有名的一段话是:“理性产生了一,一产生了二,二产生了三,三产生了整个世界。”
③(有人曾想在这段话里去找一个对于“三位一体”的观念的暗合)。
“宇宙背靠着黑暗的原则,宇宙拥抱着光明的原则。”
④(因为中文没有格位的变化,只是一个个的字并列着,所以也可以倒转译为“宇宙为以太所包围。”)
⑤
但为传教士们弄得很熟习的最有名的一段话是:“理性产生了一,一产生了二,二产生了三,三产生了整个世界”
,宇宙。
基督教的传教士曾在这里看出一个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观念相谐和的地方。这以下就很不确定了;下文是这样的:“宇宙背靠着黑暗的原则”
,而黑暗的原则据法文译本的解释是当作物质的。老子的信徒
①按老子这一段的原文如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者。
②据荷本,第二八二页增补。——译者③老子原文作:“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译者④老子原文作:“万物负阴而抱阳”。——译者⑤雷缪萨,三十一页以下;“论中国人的性格书”
(“关于中国人的追述”
,第一册)第二九九页以下。
…… 151
甲、中 国 哲 学741
究竟是否唯物论者是不能决定的。
黑暗的原则又是地:这是与前面所提到的卦相关联的,在那里地是属于阴的。
“宇宙拥抱着光明的原则”
,气或天。但这话又可解释为“宇宙为光明的原则所拥抱”。
所以我们可以颠倒过来,作。。。
相反的解释,因为中国的语言是那样的不确定,没有联接词,没有格位的变化,只是一个一个的字并列着。所以中文里面的规定〔或概念〕停留在无规定〔或无确定性〕之中。
这段话下面说:“温暖之气是由于谐和造成的”
;或者“温暖之气使得它们谐和”
;或者“温暖之气使它们结合起来,保持它们(事物)
间的谐和“
,①这里就提出了一个第三者,结合者。
“人们所畏惧的大都是作孤寡和忍受一切缺陷,而王公反以自称孤寡为荣”
,这话是这样注释的,“他我是孤寡由于他们不知道事物的原始和他们自己的原始。
因些事物的成长在于牲牺对方“
(这又被解释成“世界灵魂”)
;较好是这样,“它们增长由于减少,反之它们减少由于增加”
,——这也是说得很笨拙的。
②
另外一段话是:③“你看了看不见的名叫夷,你听了听不到的名叫希,你握了握不着的名叫微。你迎着它走上去看不
①按这一句和下面所引的都是对老子第四十二章这几句话的了解:“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译者②据荷本,第二八二——二八三页增补。——译者③同上。
…… 152
841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见它的头;你跟着它走上去看不见它的背。“
①这些分别被称为“道的连环”
〔按即道纪——译者〕。当引用这些话时,很自然地人就曾想到 和非洲人的王名Juba(尤巴)以及Jovis(约维斯)。
“夷”
“希”
“微”三个字,或I-H-W②还被用以表示一种绝对的空虚和“无”。什么是至高至上的和一切事物的起源就是虚,无,惚恍不定(抽象的普遍)。这也就名为“道”或理。当希腊人说绝对是一,或当近代人说绝对是最高的本质的时候,一切的规定都被取消了。
在纯粹抽象的本质中,除了只在一个肯定的形式下表示那同一的否定外,即毫无表示。假若哲学不能超出上面那样的表现,哲学仍是停在初级的阶段。
下面这一段也是从雷缪萨引来的:“你看了看不见的名叫夷,你听了听不到的名叫希,你握了握不着的名叫微。”下面又说,“这三个东西我们不能把捉住;它们合拢来只构成一个东西。在它们上面的较高者并不比它们更优美,在它们下面的东西并不比它们更低小(更暗昧)。
那是一条没有折断的锁链,这个锁链人们是不能称说的;而这条锁链的根源是在那无存在者里面。“
关于这三个东西在一起还说了许多:“那是没有形式的形式,没有形象的形象”
,这个绝对的形式、绝对的形象就是“不
①按老子原文作:“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近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译者②雷缪萨自以为他在这三个字的音中就发现了耶和华(Jehowah)这个字。
(米希勒本,第二版,英译者注)
…… 153
甲、中 国 哲 学941
可描述的本质。如果我们从它那里出发,则我们认识不到什么原则;没有什么东西是在它的外面。“
或者这样说:“你当面遇着它。你看不见它的头;你走在它后面,你看不见它的背。
一个人能够把捉原始的(古代的)
理性,并且能够认识(把握)现在存在着的东西(现在围绕着他的东西)
,则我们就可以说,他具有理性的锁链。“
①所以就用一条锁链来譬喻这个观念,藉以表达理性的联系②。
到了这里现在还有两点需要提说一下。
第一:我曾引证了“三”
,因为在那里面我们想要看出别的类似这种形式的发生和起源。
那三个?
小说推荐
-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陈寅恪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陈寅恪魏晋南北朗史讲演录绳楠整理二合肥:黄山书社本稿是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我在北京(当时名北平时,所作的笔记。整理时,参考了五十年代高教部代印的、陈老师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述两晋南北朝史时
- 最新章:第57章
- 西方哲学史
- 作者[英]罗素译者:何兆武、李约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上卷〔英〕罗素著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上 卷〔英〕罗素 著何兆武 李约瑟 译商 务 印 书 馆196年。北京 2BertrandRuselAHISTORYOFWESTERNPHILOS
- 最新章:第238章
- 历史哲学黑格尔
- 《历史哲学》第一部分 导读 世界历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1《历史哲学》导读黑格尔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的最后一个主要代表。作为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的集大成者和完成者,黑格尔在批判地继承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等人的哲学基础上,构建了近代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这个体系由逻辑学、
- 最新章:第17章
- 哲学史-philosophy of history(英文版)
- ━书香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不夜火)为你整理制作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门第╯Philosophy of Historyby HegelTable of Contents
- 最新章:philosophy of history(英文版)-第36章
- 土默热红学--红学故事新勘、红学历史十讲 作者:土默热
- 土默热红学,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红学的全新的《红楼梦》研究学术体系,它从人物生活原犁、故事发生地、情节历史依据等角度对《红楼梦》的创作时空和历史背景提出了全新的观点:红楼梦的作者是洪舁而非曹雪芹,大观园的原型是在杭州的西溪,大荒山原是指京东的盘山,金陵十二钗的人物原型是杭州“蕉园吟社”的“五子和“七
- 最新章:-红学故事新勘、红学历史十讲 作者:土默热-第122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