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未央》第100章


却能够让人清晰地感觉到。
当小琳分析完原因之后,李老师的表情充满了尴尬又不失礼貌地微笑,同时还有着一丝自豪地对校长说:“这就是数学竞赛冠军。”
李老师的表演行云流水,生活气息十足,真的是好演员啊!李想暗自感叹着。
虽然李老师不太挑戏,不论剧本好坏也愿意演出,甚至被人戏称为“烂戏王”。
但还是那句话,只有烂剧本,没有烂演员,即使再烂的戏,你也挑不出李老师演技方面的毛病。
也许是应了那句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剧组人员磨合期非常短,就迅速地进入了状态,导致这第一天的戏份拍摄的异常顺利,偶尔NG个一两次也很快就调整了状态,重拍基本上是为了多一点剪辑的素材。
到了下午5点,计划中的第一天的戏份就拍摄完毕了,速度有点超乎李想的想象。
科技的进步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一点在电影拍摄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数字摄影机还没有出现以前,电影的拍摄极其繁琐,不过同时也充满了庄重的仪式感。
电影胶片本身的成本就很高,同时还有可能在更换、运输、转码等各种环节出现损毁,这就要求剧组必须把犯错率降到极低,但即使那样电影也有可能折了,因为你不知道胶片最终冲洗出来之后是什么效果。
胶片时期的大部分电影人,对工作的敬业程度都超乎你的认知。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始终保持那份勤劳刻苦的,所以说世界的发展最终是由懒人推动的。
因为懒着走,所以发明了自行车;因为懒着骑,所以发明了汽车;因为懒着开车去超远的地方,所以发明了飞机。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人们是不是也变的更懒惰了呢?
当数字摄影机出现之后,基本上影像的一切,尽在掌握。
摄影师和灯光师能清楚地看到光影的最终效果,并据此做出实时调整,直到最佳。它带来的这份便捷和自由度,是胶片摄影机远远无法企及的。
就比如现在,如果按照胶片电影时期那么拍摄的话,黄月太用摄影机拍摄差不多半小时到两小时,就必须换片。
换片员要在暗袋里,把熟片(即拍摄完成的胶片)装进金属片盒,并且用胶带封起来。
这个过程如果漏一点光,之前所有人就算白干了。
拍好的熟片在金属片盒里,会放在冰箱里暂存。
积攒到一定份量(两个行李箱的体积)执行制片人就会拉着拍摄完的熟片们,用最快速度奔往银渡,最快时间把熟片送到洗印公司。
然后等着洗出底片,转磁,再转成数字文件,然后拿着硬盘带回剧组,让李想查看拍摄效果,过程极其繁琐。
而数字拍摄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一天的戏份拍完,李想就可以带着黄月太等人一起看成片效果,筛选出满意的,删除掉不满意或者需要重拍的,简单又方便。
顺便说一句,林超仙最终还是没有来做这个监制,因为《证人》的前期筹备遇到了一点问题,他已经没时间来枪手剧组了。
所幸这帮HK的工作人员很有契约精神,拍摄的时候十分地配合李想,弄得李想都想在HK挖一批幕后人员回去了。
很多人说数字摄影毁了电影,让电影不在那么艺术了,只有胶片电影才有电影的厚重感,扯淡!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电影发展到现在可能还是默片呢,彩色胶片电影是原罪,有声电影也是原罪!观点极其荒唐可笑。
电影技术的革新,每次都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的发展是任何个人都无法阻挡的。
雅到极致不风流,孤芳自赏最终难免曲高和寡。雅俗共赏方能让电影成为人们喜爱的真正的第七艺术。
……
既然都来了HK,怎么能不尝一尝具有HK特色的大排档呢?
HK的大排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兴起,到七十年代数目开始逐渐减少,八十年代HK进行市区重建,很多的大排档被收回了牌照,这对大排档的打击是毁灭性的的。
就算在05年HK特区政府出台了保护政策也于事无补,到13年的时候,还有传承的大排档一只手都数的过来了。
李想对HK也不是很熟悉,前世只来过一次,在尖沙咀的一家叫做妹记的大排档吃过饭,感觉还不错,这次也就让二姐去打听一下。
赶巧这家店现在就在那了,二姐于是就定下了好几桌,等着剧组的人来聚餐。
李想和黄月太由于在商量后续的拍摄,所以来的比较晚,等到了妹记的时候,大伙已经吃到一半了。
明天还有拍摄任务,众人也不敢喝太多酒,一人就小酌一口,调节一下气氛罢了。
小小眼尖一下就看到了李想,赶忙把李想拉到了自己那一桌,同桌的都是剧组的演员。
除了黄萱人比较内向,还显得有些拘谨之外,其他要不就是李想的老相识,要不就是飞翔的人,所以大家都比较放松。
小小在旁边像个小媳妇一样,又是给李想倒酒,又是给布菜的,完全没注意到周围人的暧昧眼神。
第058章 情路和转战澳洲
何清老师的戏份这一天就杀青了,李想组织这次聚餐多少也有,为何清老师办的杀青宴的意思在。
何清在飓风剧组结识了李想和杨蜜,一个是电影的导演,一个扮演自己的女儿,何清老师人又温和善良,可以说这三人的关系是相当的好。
拍飓风的时候,何清就觉得两人特别般配,后来两人也如自己预料的一般走到了一起,何清老师十分高兴。
但今天看到小小的架势,何清对两小有了一分担忧。
自己订了九点半飞首都的机票,李想自然要去送。于是在车上何清就对李想问道:“小想,你和娄艺肖什么关系啊?”
李想有点诧异,但还是如实回答道:“清婶儿,看来您是好久都不上网了呀!网上早就曝光了,我和小小以前是邻居,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李想在剧组的时候就喜欢叫于荣广叫广叔儿,何清自然就是清婶儿了,叫着叫着也就习惯了。
“那她对你就没有一点,我是说男女之间的感情?”
“有啊,您侄子这么优秀,喜欢我的人那还不海了去了?”李想十分嘚瑟地说。
“别贫嘴,那你还和她这么亲密?你说如果让媒体拍到,你让蜜蜜怎么想?”
“清婶儿,您就别瞎操心了,我拿小小当妹妹的,她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我对她更多的是亲情,至于男女之情,还真没有!”
“你知道什么?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你和蜜蜜未来好不好我说不准,但现在你们感情这么好,清婶儿不希望你对不起蜜蜜。”
“知道了清婶儿,我会有分寸的。”
“好啦,我也不啰嗦了,省的你们年轻人烦。”何清也知道过犹不及,自己终究是个外人,点到为止就好了。
“您也很年轻啊,不说我都以为比我大不了几岁呢!”
“又瞎说,比你大不了几岁你叫我清婶儿?”
“那不一样,您是辈儿大,跟实际长相没关系!”
“我说不过你,走了走了!”的士到了机场,何清没用李想进机场送自己,提着一个小包就进了候机室。
“我会和小小好么?”李想在回来的路上,心里这么反问自己,老实说其实他自己也没有十分肯定地答案。算了想那么多干嘛?船到桥头自然直,总会有解决办法的。
……
入夜,李想站在自己酒店房间的室外观景台,整个HK既有灯火璀璨、繁华喧闹的大都市风情,也有白云、山岗和温暖的海风。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为这里带来独有的魅力。
这所东方好莱坞,如今的电影产业规模不及过去的十分之一。这里面既有经济下滑的影响,更多的是HK电影人急功近利,吃老本造成的。
时至今日,你很难在看到大量的佳作出现,偶尔有一两部及格线以上的作品,同巅峰时期的HK片相比,也是存在着明显差距的。
算了想这些又有什么用,你不是救世主,别想改变什么,还是老老实实拍好你的作品才是关键,李想自嘲地笑了笑。
距离《天才枪手》剧组开机,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里,剧组完成了90%的拍摄任务,现在唯一剩下的,就只有澳洲的拍摄任务了。
小琳和小涛需要去到澳洲参加STIC考试,然后利用时区差,把答案发回HK,让小雅和小波组织的作弊团顺利通过考试。
这一个月也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