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女难为》第150章


她忽然又想到什么不对,轻声问道:“怎么会是投靠了我昭国呢?之前不是说拓跋宏志是与黎国有什么关系吗?”
任一摇了摇头:“拓跋宏志忠君爱国,哪里会与黎国有什么勾结,只是当时的黎国威武将军,也就是现在的黎皇,与拓跋宏志的王妃自幼相识,偶有往来,所以狄皇借机生事罢了。”
“王妃既然与黎国将军自幼相识,怎么不去请他帮忙向他借兵?”她顺嘴问了一句,刚问完就觉得自己又说了什么蠢话。
任一笑着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各国的兵力哪是说借就借的?你当秦老手底下的兵都是他自己的护院,说调动就调动了?”
“秦老?”
“就是现在的黎皇,我们私底下习惯称他为秦老。
说起来秦老也是一代传奇,从一个乡野村夫入伍为兵,凭借不怕死的冲劲儿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培养起了自己的一派亲信势力。听说他听闻拓跋宏志有难后都没用王妃开口就不管不顾的要率领自己的亲兵前去救援,是王妃生生拦了下来,说自己的夫君可以被任何人救,唯独不能被他。他见她态度坚决,这才作罢。”
“那我们昭国又是怎么回事?我们怎么会和这件事扯上关系?”
“这就要说起你的爹爹了,我之所以对这件事了解的这么清楚,也都是你爹爹告诉我的。
王妃拒绝了秦老的帮助后转而向我昭国求救,承诺只要她的夫君脱离险境,她愿随她夫君一起归隐山林,从此再不襄助狄胡侵扰我昭国边境。
当时的叶大将军对这样的条件嗤之以鼻,觉得她的求救没有诚意,反倒像是我昭国怕了他们的侵扰似的,很是不屑一顾,要求她说服他的夫君为我昭国效力才肯出兵。
王妃派来的人失望而归,离开时遇到了你爹爹。因为在战场上曾经打过交道,彼此虽是敌对立场但心底里对对方也有几分敬佩,所以那人便将此事对你爹爹说了。
你爹爹是个目光长远之人,知道狄胡最大的倚靠就是拓跋宏志,如果少了拓跋宏志这个助力,且不说他们确实没了骚扰我国边境的实力,若是我父皇愿意,拿下狄胡国土也不是难事。所以他便规劝叶大将军出兵,可叶大将军却刚愎自用,说什么也不肯听。
他无奈之下私下里将此事告知了我父皇,我父皇听闻后当即命他亲自领兵前往。叶大将军得知后十分气恼,觉得你爹爹凭着自己跟我父皇的私交而擅自越级上报,扫了他的面子,就借口圣旨中只说领兵前往,未说多少兵马,便只给了你爹爹一万兵马让他前去与十余万大军对抗。
你爹爹有心再请旨多要些兵马,可信件一来一回便要耽误不少功夫,拓跋宏志那里哪里能等的急,便只好硬着头皮带着一万人前去了。
他本以为王妃见到他带来的人马后会失望,没想到她却说足矣,让他带来的人帮忙做了许多长矛。
他当时不知这些东西究竟有何用处,直到那天在战场上真正见到了这长矛放在那奇怪的车床中后飞射而出时所发出的威力,才明白了这个女人为什么在拓跋宏志和他的一众部下中有着这样特殊的地位。同时也暗暗心惊,若不是她之前都不曾使用过这类兵器,以拓跋宏志的能力再加上她的才华,我昭国边境岂是每年丢失一些物资这么简单……”
苏澄越听眉头皱的越紧,心中有些愤愤:“他们既然有这样的能力,为什么不杀回去呢?狄皇都已经把事情做的这么绝,他们还犹豫什么?”
“拓跋宏志不是没想过要杀回去,但不是为了报仇,也不是谋夺皇位,而是为了那被困在国内的剩余家眷。可是狄胡地广人稀,那些家眷又遍布全国各地十分分散,想要一个个的救出来根本就是件不可能的事。”
。。。
☆、第167章 被逼造反
更何况他手下十万兵将或冻死或战死,只余五万而已,当时又都已经到了极限,勉强再战不过是和狄皇的军队同归于尽,不仅无法将那些家眷救出来,还会让他们自己徒增伤亡。而对于狄皇来说,他却只需一道旨意颁布下去,那些家眷便难以逃脱……
拓跋宏志和他的部下带着满身伤痛退到了我昭国边境,在你爹爹的安排下暂时驻扎下来。叶大将军心生不满,有意暗中克扣他们各种物资,是你爹爹一直从中尽力周旋,才使得这五万人平安度过了那个冬天,也是你爹爹尽力在狄胡边境侵扰,使得狄胡因为备战而放松了对那些家眷的搜捕,让一些家眷得以逃出来和他们的亲人相聚。虽然逃出来的是极少数,但也足够让那些因为之前的战役而倍感心寒的将士们感恩戴德了。就连王妃的性命都是因为你爹爹向我父皇求了宫中仅有的一支千年老参才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拓跋宏志因此对你爹爹更是感激不尽。
那个寒冬过后,他手下五万精兵经过一番休整已是恢复了元气,各个摩拳擦掌准备随他攻打回狄胡去,但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回去一雪前耻报仇雪恨的时候,他和王妃却当着所有将士的面跪了下来,请求他们放弃复仇,就在昭国边境停留下来。”
苏澄眉头又是一皱,任一似是知道她听到这儿一定会觉得不解一般,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稍安勿躁。听他继续说下去。
“这在常人看来是十分难以理解的事,其实却更体现了拓跋宏志和他的王妃的深谋远虑。以他的实力确实有可能以寡敌众,将狄皇拉下宝座自己登基为帝。但即便他成功了。那时的他也一定人困马乏,整个狄胡也都会陷在战乱之中。
狄胡本就不算十分强大,即便是有他这样一个天纵奇才也不过是勉强能和昭黎两国周旋,在边境城镇讨些便宜。但若是他和狄皇起了内乱,相互争斗,待他这五万精兵一路血雨腥风杀回皇城之时,只怕还来不及整顿便会迎来昭黎两国的大军接收他一手打下的成果。届时纵然他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守住狄胡疆土。
所以他事先便和你爹爹商妥,希望他能让他们在昭国安顿下来,并答应十年之内不主动向狄胡出战。作为相应的换取条件。他愿答应终身不再回狄胡,并带领自己的将士为我昭国看护国土,保一方平安,但是只能以普通百姓的身份驻扎。不加入军队编制。如遇外敌侵扰他们会自行以百姓身份保卫昭国疆土。若是我昭国主动出战,则不得随意调遣他们。
这样一来就给了狄胡休养生息的机会,即便狄胡因为此次大战而伤了元气,若是好生休养的话,十年也足够他们休整回来了。”
他说的有些口渴,稍稍停顿了一下,伸手给自己倒了杯水。
苏澄又是一脸不解的模样:“可是除了我们昭国还有黎国呢啊,他们就算说服了我们十年不攻打狄胡。黎国也不见得就不会趁机出兵啊。”
任一一口气将杯中的水喝了个干净,这才笑了笑。脸上闪过一抹玩味之色:“这就得说到秦老了。
狄皇为了给拓跋宏志扣上叛国之罪,诬陷他与秦老暗中勾结,但实际上秦老看拓跋宏志十分不顺眼,因为他最喜欢的女人却被他娶了去,他为此很是记恨了拓跋宏志一段时间,甚至几次扬言要领兵灭了拓跋宏志,抢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女人。
秦老这个人就是这样,胸有丘壑却是嘴不饶人,再加上自己从小在乡间长大,说起话来很是难听,弄的当时不少人都知道他和拓跋宏志的王妃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时逞口舌之快的几句话就成了狄皇发兵征讨拓跋宏志的理由,更没想到的是当时的黎皇竟也信了这样的鬼话,下旨要杀了他。
他本来正为自己无心之失害了拓跋宏志而感到愧疚,觉得对不起王妃,准备不顾一切的领兵前去相助,谁知刚集结起来就被王妃派来的人阻拦了下来,拒绝了他的好意。恰逢此时那道斩杀他的圣旨送了过来,传旨的人见他无故集结大军,当即认定他是勾结了拓跋宏志准备起兵谋反,下令让当时的黎国大将军对他进行围剿。
秦老莫名其妙被扣上了谋逆的罪名,跟在他身边的五万将士也莫名其妙成了共犯,转眼间从保家卫国的忠勇之士成了协助谋逆的反贼之军。
好在黎国大将军与秦老私交甚好,知道他的为人,也知道那所谓的勾结之说不过是捕风捉影,所以有意放走了他。但他此时的反贼之名却已是坐实了,他身边那些将士也是有家不能回有国不能归。
秦老对黎皇连审问都没有就下旨杀了自己的事情感到很生气,索性当真反了,领着自己身边的五万人马准备杀将回去,就算不能打到黎皇那里去也要给他添点儿乱子出一出这口恶气。其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