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苹ぞ睢2骄刑岫骄琶挪骄膊段逵沉欤剖匚谰┏恰O谭幔?851-1861)以后,各省招募勇营成军,统军长官亦称统领。清末练新军,称一协(旅)长官为统领,亦称协统。又巡防队统兵官亦称统领。
统制
官名。南宋禁军高级指挥官都统制下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官。清末改革兵制,以统制官统辖一镇(师)军队,民国改称师长。
退材场
宋官署名。属将作监。掌于京城内外退弃木材中,选择其合用者为建筑材料,余为薪柴。
威垒
或为春秋时秦官名。《史记·秦本纪》:“大庶长弗忌、威垒三父废太子而立出子为君。”冈白驹曰:“大庶长,威垒官名,弗忌、三父人名。”陈直赞成其说,云:“威垒虽不见于其他文献,当与汉代中垒校尉相似。”说见《史记新证》。中华标点本以“威垒”为人名。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后附记,“威垒”作“威累”。
洗马
官名。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太子出行时为前导,故名。秩比六百石。东汉时员额十六人。晋减为八人,兼掌图籍。南朝齐只设一人。当梁名典经局洗马,掌文翰,职务与汉洗马不同,员额八人,取甲族有才名者任之。陈同。北齐有典经坊洗马二人。隋改名司经局洗马。唐同,一度改称司经大夫。明、清亦有司经局洗马,属于詹事府,为从五品官,实仅为翰林官迁转阶转梯。
显文阁学士
宋官名。显文阁,咸淳元年(1265)置,藏理宗作品。置学士、直学士、侍制等官。
显武将军
北魏已有此号。金为武散官名。从五品,元升从四品。明从四品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
显谟阁学士
宋官名。显谟阁,元符元年(1098)建。藏神宗御集。建中靖国元年(1101),改名为熙明阁,旋仍用原名。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
宪部
唐官署名。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刑部为宪部。肃宗至德二载(757)收复两京后,复原名。
宪府
御史的代称。
宪司
见“帅漕宪仓”。
宪台
一、官署名。汉称御史所居官署为宪台。唐龙朔二年(662),改御史台为宪台,咸亨元年(670)冬复旧。二、御史官职的通称。后亦用为地方官吏对知府以上长官的尊称。
宪政编查馆
清官署名。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由军机大臣管理。掌编译各国宪法,调查中国各省政治,以供改革政治制度的参考。置提调、总核、参议等员,分编制、统计、官报三局,各设局长、副局长、科员;又有庶务处、考核科,各设总办等员。宣统三年(1911)废。
相
官名。春秋末齐景公置左右相,相为官名始此。战国时或称相邦(汉人改“邦”为“国”),或称丞相,为百官之长。汉、魏在诸王之国设相,职同郡太守,仅名称不同。汉初诸侯王自治其国,设丞相统众官,内史治民。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夺诸侯王自治之权,改其丞相为相。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又省内史,令相治民如郡太守。魏沿汉制。晋改国相为内史。文献所见国相之名,为沿袭旧名。非晋时尚有国相。另《周礼·秋官·司仪》谓为赞礼之人。《左传·定公十年》所谓“孔丘相”之“相”即此。
相邦
即“相国”。
相度
宋公文用语,意为考虑、分析,一般要求分析某事后提出解决办法或建议。
相公
对宰相的尊称。魏王粲《从军行》:“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又《羽猎赋》:“相公乃乘轻轩,驾四骆。”相公二字始见于此,均指曹操。操以丞相封魏公,故有此称。若西汉丞相,封侯不封公,东汉三公不封侯者甚多,都不能当此称。魏末司马昭以丞相封王,则称相王。
相国
官名。战国时各国设置。金文都作“相邦”,文献记载作“相国”。当是后人避汉高祖刘邦讳而改。“相”原为诸侯朝聘宴享时辅导相礼者的称呼。春秋时齐景公始设左、右相,后成为齐国强大的卿大夫世袭专政的官职。春秋、战国之际三晋亦设相职。战国时相为百官之长,帮助国君处理政务。秦国于惠王十年(前328)始设,以张仪为相。武王二年(前309)设左右丞相。惟楚国终战国之世未设相位,仍以令尹为最高官职。秦以后为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参见“丞相”。唐以后多用作实际任宰相者的尊称,清则专指任大学士者。
相国史
官名。西汉初有此官,为相国属吏,秩五百石。后罢并为丞相史。
香药库
宋官署名。属太府寺。掌出纳外来香药、宝石等物。
巷伯
春秋时宫中内官名。掌宫中巷寝门户。《左传·襄公九年》:宋灾“令司宫、巷伯儆(警)宫”。杜预注:“司宫,奄臣。巷伯,寺人。皆掌宫内之事”。《诗·小雅·巷伯》:“诗人孟子,作为此诗。”郑玄笺:“巷伯,奄官,寺人,内小臣也。”胡承珙《毛诗后笺》:“此诗或作者自称寺人,而采诗者名之巷伯。”
巷伯局
渤海国内仿唐内侍省设,有常侍等官。巷伯为宦官,见《诗·巷伯》。参见“巷伯”。
信武将军
南朝梁始置。金为武散官名。从五品,元升从四品。明从四品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清废。
修订法律馆
清官署名。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掌修订各项法律。特派大臣管理,下设提调、总纂、纂修、协修等官。
修华
妃嫔称号。晋武帝置,并与修仪、修容一同列入九嫔。唐改修华为修援。
修内司
官署名。宋属将作监,掌宫殿、太庙修缮事务。金沿置,属尚书工部,元属大都留守司。明、清宫殿、陵寝、太庙等修缮事务属工部。
修起居注
宋官名。宋初,门下省起居郎与中书省起居舍人为寄禄官,另置起居院,掌记录皇帝言行,以三馆,秘阁校理以上官从事,称修起居注。元丰改制废起居院与修起居注官,由此居郎与起居舍人记录皇帝言行。
修勤
北魏官名。天赐元年(404)置,当于尚书省的令史。同置者有武归。
修容
妃嫔称号。魏文帝始置。后与魏明帝增置的修仪、晋武帝增置修华,合为三修,为九嫔中之三人。
修文馆
唐官署名。武德四年(621)置于门下省,九年(626)改弘文馆,神龙元年(705)改昭文馆。参见“昭文馆”。
修武郎
宋阶官名。徽宗政和(1111-1117)中,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四十四阶为修武郎,以代旧官内殿崇班。
修武校尉
武散官名。金始置,从八品。元升从七品。明无此名。清为正九品。
修武佐校尉
清武散官名。从九品。
修仪
妃嫔称号。魏明帝始置。西晋初,与修容、修华同列九嫔之中。
修正庶尹
明文勋官名。正五品。
修政局
宋官署名。绍兴二年(1132),由右相秦桧建议设置,自为提举,下设参详官、侍从官、参议官、检讨官等,由卿、郎充任。以讨论省费裕国、强兵自民为名。借以专权。三月后罢局。
修职郎
文阶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登仕郎置,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元无此官名。明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从八品初授边功佐郎,从八品授修职佐郎。
修撰
官名。唐史馆有修撰官掌修国史。宋实录院有修撰官掌修实录。辽国史院与元、明、清翰林院皆有修撰官,明、清通常授予一甲第一名进士。
修闾氏
官名。《周礼》谓秋官司寇所属有修闾氏,设下士二人及中一人,徒十二人。掌国都城中闾门道路的禁戒。北周亦于秋官府设修闾中士、下士。
修媛
唐妃嫔称号。改修华置,为九嫔之一。
宣德郎
文散官名。唐始置,为文官第十九阶,正七品下。宋沿置,亦为第十九阶,正七品。政和六年(1116)改名宣教郎,并定为第二十六阶。明宣德郎为从六品吏员出身升授之阶。清吏员出身者从六品授宣德郎。
宣德少府
见“太后三卿”、“宣德卫尉”。
宣德太仆
见“太后三卿”、“宣德卫尉”。
宣德卫尉
官名。南朝郁林王以文安太后所居官名,置宣德卫尉、宣德少府、宣德太仆。参见“太后三卿”、“长信少府”。
小说推荐
- 中国成语大辞典
- 中国成语大辞典(V0.5版)编著者:鸽子树出 版 说 明凡 例分类简目 分类详目·正文目录(字母表示条目首字音序 A B C D E F G H J K L N O R S T W X Y Z·附录 我国历代公文体制、名称、用途简介 中国各省区、省会、面积和人口表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概况简表 中国电
- 最新章:第249章
- 中国历代美女榜
- 第1节:代序: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1 代序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文怀沙 1910年1月生于北京,号燕叟,国学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著名哲学家、红学家。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大学教授;现任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以
- 最新章:第29章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全集作者:蔡东藩★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第一部《前汉演义》作者:蔡东藩自序吾国之有史,繇来旧矣。自汉司马迁创作《史记,体例独详,遂为后世史家之祖。班固因之,辑成《汉书,而迁固之名乃并著焉
- 最新章:第2019章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原著:佚名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一是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以后夏人部落不断扩展,与东部夷族相融合,成为最大
- 最新章:第7章
-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 作品: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作者:林立舟 内容简介 屈原的传说 陈胜的传说 曹操的传说 诸葛亮的传说 王羲之的传说 李白的传说 黄巢的传说 方腊的传说 苏东坡的传说 包公的传说 岳飞的传说 施耐庵的传说 朱元璋的传说 正文 屈原的传说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
- 最新章:第16章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作者:黄景略/叶学明【完结 编辑委员会 主 编:任继愈 副 主 编:汤一介 焦树安 张明华 编 委(按姓名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戴念祖 郭齐家 葛剑雄 焦树安 金宜久 卢海燕 欧阳中石 庞 朴 戚志芬 任继愈 沈心天 汤一介 王世民 王兆春 吴良镛 严汝娴 张国风 张明华 赵 靖 赵
- 最新章:第23章
-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
- 自从盘古开天地,揭开了人类历史,便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历史是由男人写的,也有不少女人涌现在其中,娲皇,也就是女娲氏可说是我们中国千古第一的英雌。她生在承注山(现山东济宁县四十里,虽然是个女子,但也是个极奇怪的人,她的相貌尤为难看,牛首蛇身赤发,本领又极大,一日之中,可以有七十种变化。她是伏義氏的妹子
- 最新章:第66章
- 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
- 在高雷泽不远的地方,有两条小河,一条南流,名叫沩水;一条北流,名叫汭水,舜就住在这里。那晚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抖散了头发,在那里栉沐,但觉两道眉毛也渐渐地长起来,竟长得和头发一样齐,拖在地上。醒来后想到“人的百体,发居最上,仿佛是国家的最高地位一般。其次便是眉毛,它的位置也不低。现在我梦眉与发齐,不
- 最新章:第71章
- 中国历代名女 情女卷
-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女才。纵男人只手把吴钧,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君看项羽并刘邦,一怒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皆休。呜呼!怪不得有人叹曰: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幕纵男君。无奈:中国上千年的封建意识,种种人为的尊卑束缚,飞琼化雪,怨教黄土送红颜;紫玉成烟,恼杀青山埋艳骨“女人
- 最新章:第6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