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御》第74章


不过,他是怎么都想不到这样一个儒雅的、渊博的人对自己一个小孩子会有什么阴谋,而且,很明显的,他的胸襟也是十分让人敬仰的。
尽管,他对难民和穷苦人的处理,让刘槊心中有些不满,可是相对来说,他还是深明大义的,刘槊想破头脑也想不到有什么问题。
而且,王芬也提到了太平道,说明他真的可能是有心无力,这时候,刘槊也想到自己进城的时候,既没有看到难民之类的,可也没有看到太平道施散符水,传播道义。
“世叔深明大义,在己方困难的时候依旧能够想到为我大汉守护边疆,此等胸襟,天下少有,我等当学习发扬光大。
只是,世叔所说的太平道却是怎么回事?小侄一路走来所见到者,皆是太平道悬壶济世,能够得到天下人的一致好评,为何世叔会十分忧虑呢?“
王芬皱了皱眉头,深深看了刘槊一眼,又看了看刘和,沉默了一会,才说道:“两位贤侄可能不清楚,这太平道乃是大贤良师张角所创立,如今教众已近数十万,救济天下倒也属实。
只是,如此多的人聚在一起,我等却不得不防啊。“
刘槊反问道:“既然如此,世叔为什么不上报朝廷呢?”
王芬尴尬,旋即苦笑道:“贤侄有所不知,老夫能够被陛下再度启用,已经十分不易,上次阉党陷害,导致陛下大怒,老夫也赋闲在家十余年。
如今,虽然成为了冀州刺史,能够造福一方,为陛下分忧,可却没有再度上书进言的权利了,若是贸然上书,恐怕会惹得陛下龙颜大怒。“
刘槊心中了然,刘和给他介绍过王芬,王芬经历过党锢之禁的硕果仅存的几位元老级人物之一,在天下士子心中分量极重。
刘槊心中的疑虑稍稍放松,既然王芬看到了太平道的隐患,那就一定有突破点,弄明白自己诡异的感觉来自何处。
“既然如此,世叔可有什么良策应对?如今,幽州或许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大战,若是天下粮仓的冀州也乱了起来,大汉朝可真的就危如累卵了。
哦,莫非世叔驱赶那些乞讨者、流民,就是为了防止太平道的蔓延?“刘槊说着,突然一副恍然的样子,大呼。
刘和诧异的看向他,在刘和的印象里,刘槊可是从来没有过如此的表现,哪怕是发生了再难以预料的事情,刘槊也能够平静的对待。
刘槊心中却是冷笑,他突然想到,就算王芬自己不能上书,可是还有一个冀州别驾的田丰,田丰可是曾经当过御史的人物,怎么会一点眼光都没有,怎么可能连一个上书都畏畏缩缩的。
须知,田丰可是三国时代少有的犟老头,不知变通的家伙。脾气和牛一样,怎么可能对这么严重的事情无动于衷。
想到在这里,刘槊突然感觉手脚发凉,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们是被人给支开的。
如此一来,一切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了。太平道的教众是什么人?天下穷人、贫苦百姓,没有饭吃的活不下去的黎民百姓。
而被驱逐的百姓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太平道,将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至于为什么城里面没有太平道众,城里面剩下的是什么人?富人,士子,世家大族,这些人是王芬在冀州统治的保障,王芬敢让他们和太平道接触么?不敢。
宗教的繁殖能力,十分恐怖,尤其是在这个时分落后的时代,宗教的繁衍能力更是让人恐惧,想必,王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毕竟,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够完全无视鬼神之说。
王芬脸色肃然道:“小侄所言正是,不过,我虽然驱逐了流民,可依旧是治标不治本,如今太平道已经是遍地开花,势不可挡啊。”
刘和悚然动容,忧心道:“若真如世叔所言,不知我等该如何才是?”
王芬颓然摇头。刘和的心沉到了谷底。
“老爷,许攸等人前来拜访。”正在众人沉默的时候,刘槊就看到那位管家来到王芬身边,笑声说道。
刘槊心中一动:许攸,那个背叛了袁绍,给曹操献计,奇袭乌巢的家伙?最后死于自己的狂傲?
王芬点了点头,勉强露出了笑容,道:“两位贤侄,一会儿来的都是我冀州的俊才,两位贤侄不妨好好结交一番。”
刘槊刘和都点头称是。
一会儿,几个人有说有笑的走进来。
刘槊看了一眼,就认出来其中一部分就是昨天下午的时候,在城门外迎接他们的人,不过,看样子这些人身份都不怎么高。
还有一些陌生的面孔。最让刘槊奇怪的是,当刘槊看到一个人的时候,王芬竟然露出了明显的情绪波动,这让刘槊感觉十分奇怪。
刘槊也隐隐感觉到了不对劲。
或许这一趟赴宴,是鸿门宴也不一定。
那人行走之间飘然出尘,带着些许飘渺,还有些桀骜,好像将时间一切事情都不放在心中,更为奇特的是,他拿着一个犁杖,眼睛非常纯净,却有着看透世间一切的沧桑,十分的诡异。
那人身后,跟着一个大汉,雄壮颀长,皮肤黝黑,一脸大胡子,又看上去十分憨厚,却处处透着狰狞和血腥,他旁边除了拿着犁杖的人以外,竟然没人靠近。
刘槊心中一动,道:“世叔,小侄突然觉得身体有点不适,可能要去一趟茅房,实在是失礼。”
说着,刘槊做出一脸痛苦的样子,捂着肚子跑了出去。
留下了一脸茫然的众人,还有神情诡异的刘和和拿犁杖的中年人。
刘槊跑出来,直奔茅厕,却做出一副不认路的样子,转了几圈,才发现周仓和典韦两个,在一件偏房大快朵颐。
刘槊连忙走过去,在周仓耳边道:“现在,立马出城,去并州,找吕布。
就说,让他立马领兵前来冀州,就算是并州被异族攻破,也在所不惜,若是能救我一命,我保他拜将封侯,若是不能,就让他准备好满门抄斩吧。
另外,出去告诉兄弟们,随时戒备着,听候赵雨的指挥。
典韦,你随我走,随时保护我和我兄长。“
说完,就往回走。
来到客厅,却发现气氛有些诡异,所有人都看向他,刘槊赧然一笑,道:“出去没找到茅厕,跑了一圈,肚子又不疼了,却发现这憨货无所事事,就带他过来见见世面。”
说着,又看向典韦道:“典韦,见过王冀州。”
典韦闷声道:“见过王冀州。”躬身一拜,身后的一对铁戟露了出来,闪着寒光,所有人目光一变。
刘槊又道:“这位是在下的护卫,典韦。”
说完,便自顾自的入座,典韦站在他身后。
刘槊心中突然放下心来。
该做的,能做的,已经做了,不管对错,不管输赢,无悔则足以。
第九十四章 冀州俊才
刘槊坐定;目光坦然;甚至带着一丝桀骜;如果和他的推测相去不远;那么现在,他的确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或许对方的阴谋启动需要一段时间缓冲,或许吕布的驰援能够及时到达,但是,那一切的一切,仅仅是建立在或许的基础上。
至于他老爹刘虞的救援,刘槊不是没想过,而是,可能性微乎其微。别的不说,既然王芬将田丰和张颌派遣过去,依照田丰那种性格,就算刘虞想要出兵救援,也一定会被阻止,更何况还有一个好战的公孙瓒。
而吕布,刘槊还心存一丝希望,因为吕布的性格,若与历史上所述一致,刘槊就可以吃定他。
假设显然是不靠谱的,所以刘槊也豁出去了,既然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那就将这一趟水彻底的搅浑,或者还有浑水摸鱼的可能性。看了一眼身后的典韦,刘槊微微心安。
“贤侄,在座的诸位可都是我冀州不可多得的人才,个个都有真才实干,胸怀大志。
这位是许攸、许子远,智谋出众。“王芬指着一个青衣文士,留着八字胡,脸上洋溢着笑容,一副风度翩翩自我感觉良好的样子。
不过,刘槊对这人实在不感冒,感觉他就是一个猥琐的老头。他还是站起来,和刘和一起朝那人见礼。
许攸回了一礼,有些傲然,还带着好奇和轻蔑。
刘槊无动于衷。
“这位是崔琰,崔季珪,才华出众,正直刚强。”一个素衣年轻的士子站了起来,朝着刘槊等人拱手施礼,刘槊微笑着还礼。
崔琰,曹魏大臣,后来据说被曹操赐死,是冀州排在田丰和沮授之下的第一号文士,刘槊自然要另眼看待。
“这位是审配,字正南,忠贞不二,素有良谋。”审配神色端正,不苟言笑,甚至有些古板,见礼也是方方正正,刘槊甚至看不出来他到底是什么心情。
不过,心中却将这人记下了,这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将才,能带兵打仗,能安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