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对》第63章


卫霍将手伸进囚车,握住他的手腕,再顺着往上就摸到了许多鞭痕,密密麻麻的,摸一处就是一刀扎在心头。
他哽咽着说道:“怎么……这么多伤?”
“没什么,好了就不疼了,”秦淮双眼亦泛红,他低声安慰道,“过一阵子就结痂了。”
他突然觉得庆幸,庆幸在临走时要了一身干净衣裳,它盖住了他身上大半的伤,至少没有赤。裸裸地呈现到卫霍面前。
秦淮又道:“活着比死了好,霍霍,你别难过。我走了之后,你要照顾好自己,夜里盖好被子,别着凉了,也别吃太冷太热的东西,免得肚子疼。”
卫霍不断摇头:“你不要说这些话,你前阵子还说,来年春始,要陪我去渝河边上看看的。”
秦淮的眼尾终于也坠了一滴泪,他们其实都知道,这一去,终难再返。
“霍霍,你尚有归乡之期,可我却是没有来期之人了。你一向性格率直,在这充满了鬼魅魍魉的官场上才慢慢有所收敛。只是还不够,朝堂险恶,你要更加小心,方能始终平安。”
“我不想要平安,我也不要做官了,我们一起去奕州,日日都在一处。”
“傻瓜。”秦淮用手摩挲着他的脸。
卫霍啜泣不止,将脸紧紧地埋入秦淮的掌心。
他想到许多年前,杏花村里,葛衣在身,米糙粮短,虽不及此时富贵的万千之一,但活得放达惬意,比起现在的如履薄冰,虚与委蛇,实在好过千倍万倍。
他在这世间碌碌十几载,却好像已经过了一生那么长。离开安阳镇已有三年,他不知道还要待多久,到头来除了一身华贵的官服,一张虚伪的假意笑面,什么也没有得到,如今连最珍贵的东西也要失去了。
秋风中,解差不断地颠着手中的银两,不断地斜着眼去看执手的二人,心中不起一丝波澜。
这样的场景他见得多了,也见过更凄惨的。只是看多了,便也习以为常。
人生可不就是这样,今日算不到明日,今年也算不到明年。悲喜无常,全看天命。
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好,这一锭银子,能买许多瓶酒,醉在许多个夜里呢。
又过了一阵,他将银子放进兜里,出声道:“卫大人,小人该带人走了,不能再说了。”
秦淮低低地说:“霍霍,我要走了。”
卫霍慢慢地将脸抬起来,又将他的手放在脸侧:“到了之后,要常给我写信,练剑不能累着自己,要按时吃饭,不能饿着自己。”
“我知道。”
待两人依依不舍地分开,那解差叹了口气,长喊一声:“走了!”
嘹亮的声音回荡在旷野之上,衬出几分苍凉之感。
车轮辘辘,渐行渐远,渐渐的看不见了。
卫霍站在原地,痴痴地望着。
热泪干在脸上,如淬了冰的刀子。
五岁时卫霍失了双亲,哭啼不止,但彼时他是幸运的。
刘大娘将他接到秦家,抱他于膝上,哄道:“霍霍不哭,以后大娘这里就是你的家,我和你秦伯伯以后做你的爹娘,你还有个哥哥,他叫秦淮。”
如今,天地之大,何处为家?
作者有话要说:
今朝有酒今朝醉——唐代罗隐《自遣》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卫霍恍恍惚惚地回到宋府,回到他和秦淮住的那院落之中。
深秋的风呼啸着吹过,发出尖利的嗡鸣。卫霍整个人如坠五里大雾,未看清脚下的路,直直地摔在门槛边上,身上的软肉被硬棱一格,五脏六腑顿时如绞在一起般疼痛。
他心中突然生出浓重的疲惫,来京城没什么意思,做官也一样。
早知道如此,他不如留在杏花村里,面对的人心肠多半是热的,地里种下的禾苗多半能开花结果,日子也多半是甜的。他和秦淮做一对俗人鸳鸯,也是极好的,不必像现在这样陷入无穷无尽的阴谋诡计之中,要与阴险的权臣周旋,要为无能的天子卖命,实在太累了。
带着这一分虚无缥缈的念想,卫霍就那么趴在地上,不知什么时候睡了过去,梦里也不好消瘦。
府内的侍女经过时瞧见了,吓了一跳,白着脸上去喊,却见卫霍朦朦胧胧地睁眼,眼角湿红,宋府上上下下谁不知道秦淮的事情,那侍女见状也是心中唏嘘,好心地扶卫霍进了屋。
吹了寒气极重的秋风,卫霍当晚便发起了高烧,宋宇得知之后派人去请了大夫,几碗药灌下去,次日烧才退了。但卫霍的病一直没好,接下来的半个月都不曾入宫上朝,也不过分朝中事,宋宇来探望过几回,劝他振作,但作用不大。
卫霍不知道的是,宫里的昭御帝也病倒了。
这一次的病,太医们把过脉之后心里都有了数,知道这次昭御帝是熬不了太久了,他的身体虚得厉害,顶多拿最昂贵的汤药续个一两月的命。
至于能续多久,或者说要续多久,则要听宫里那位娘娘的话。
秋至这一日,刘逐在房内坐立不安,不断地来回走动,直至心腹归来,忙急急问道:“父皇那边有没有什么口风?”
心腹犹豫一阵,还是出声道:“臣打听了,觉得皇上的意思大约……大约……”
“大约什么……”刘逐恨不得直接把他的心挖出来,“你倒是快说啊。”
心腹一狠心,道:“皇上想让那位继承皇位。”
刘逐眉心一抖,脸全白了,直直地倒退了几步,然后跌坐在椅上,脑海中一片空白,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他只以为自己到底是父皇亲封的太子,临到头至少能得了他的青睐,却不知何时已被视为了弃子。
恍惚许久,刘逐崩溃得以手掩面,痛哭起来。
心腹在原地站了站,然后缓缓地走上前,压低声音道:“殿下先莫急,皇上想换人,咱们就让他没有机会换。”
刘逐将脸从手掌中抬起,目光露出几分痴狂:“什么机会?”
心腹小声道:“前朝那些人之所以支持三皇子,无非是见风使舵,殿下若能让皇上直接传下遗诏,遗诏一出,百官谁不服帖?如果三皇子真要起兵造反,那就是违抗君命,弑君弑兄。”
“若他真敢这么做呢?”刘逐惶惶反问。
心腹道:“若真的谋划好了,能制住皇上,制不住一个小小的齐王?到时候瓮中捉鳖,还不任殿下宰割拿捏?”
刘逐的身体微微发着抖,嘴唇翕动:“真的要……逼宫?”
“臣知道殿下自小心地善良,念着父子,手足情分,可古今多少威名远播的帝皇都曾做过此事,可见和皇位相比,那些便也没那么重要。更何况如今是殿下你无路可退,三皇子想上位,取代你继位,可殿下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这皇位自然是不能让的。他既然已不将你作为兄长,自然不必再念着旧情。至于皇上,他或许是被蒙蔽了,殿下逼宫,也是让皇上认清局势罢了。”
听了他的一番话,刘逐的身体慢慢不抖了。
他面上的筋肉抽搐几下,双眼通红,片刻后大吼一声:“对,不能让!”
有了皇位,坐在那万人敬仰的位子上,便什么都有了,且以前那么多人都做得成的事,他也不该心慈手软,犹豫不决。
见刘逐开窍,心腹便将自己想出的计谋一一说给他听,两人筹谋了几个时辰,深夜方才睡下。
两日后,寅时。
三皇子刘钰一早得了消息,说昭御帝病情加重,他立时披了衣就起,匆匆赶往了宫中。
刘钰刚得了消息时,刘逐已经进了宫。
寝殿内,昭御帝昏昏沉沉地躺着,瑜妃和皇后在旁伺候着。
皇后出身侯门,气质端庄大气,瑜妃则娇柔百媚,即使在病中,头脑不甚清明,昭御帝也多往她那儿靠了靠。
瞧见皇后面无表情的脸,瑜妃牵了牵嘴角,抬起柔臂慢慢将昭御帝搀扶起,接过宫女递到手边的药,舀了一勺在嘴边吹凉,而后递到昭御帝的嘴边:“皇上,喝药。”
昭御帝呻。吟了一声,勉力睁开眼,艰难地往前一些,启唇将药喝进了口中。
瑜妃不断喂着,昭御帝不断喝着,一碗药见了底,皇后忍不住站起身:“臣妾回殿内拿东西,待会儿再来看皇上。”
说着福了福身,转身出了内殿。
昭御帝眯着眼望着那窈窕背影,硬是从鼻子里哼出一口气,握住瑜妃的手,喘着粗气道:“还是……还是你贴心。”
瑜妃温婉一笑,见昭御帝咳嗽不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