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对》第41章


这时候再难为情也没用了,卫霍索性放开了些,低声道:“你每夜都难受得紧,我……我想着帮帮你。”
秦淮将书册放到一旁,哑声问:“这是哪儿来的?”
卫霍小声说:“你武举那时候,我去围场看,买错了。”
但在此时此刻,是不是也算是歪打正着?
两人目光交缠,不需太多言语便能明白对方的心意。
两情相悦,有些事情水到渠成。
秦淮慢慢地俯下身。
四唇交接,热意蔓延,帐幔撩动间,旖旎渐生。
桌上的红烛被风吹熄,默默地做了一夜帮凶。
次日一早,明晨在皇宫大门外等了一阵,没有等到卫霍,等来了秦淮捎来的告假书。
接过卫霍的告假书,明晨关切地问了一句:“昨夜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
秦淮面不改色道:“应是被子太薄了,晚上我再添床被子。”
明晨唔了一声,视线掠过他脖颈处的几点红印,又忍不住多问一句:“你们屋内蚊虫还多么?”
“……嗯。”
明晨笑了笑:“那明日我拿点驱蚊的熏香给元达,很好用的,你们试试。”
等人走了,他往宫里走,想到秦淮刚才的话,这时候才觉出不对来。
卫霍病了,怎么秦淮自己要添床被子?
明晨摇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这一日,春安门和合乌门的卫兵们都发现一点,他们一向沉稳的城门领大人似乎有点心神不宁,中途还纵马回府两次。
卯时回去,卫霍未醒,辰时回去,卫霍还未醒。巳时回去,卫霍醒了,一双红肿的眼瞪着他。
秦淮被盯了一阵,拿被子盖好他的身体,低下去亲了亲卫霍的眼角:“我去拿水给你漱口。”
说完停了一停,脸上浮现几分尴尬,克制地补了一句:“霍霍,现在别这么看我。”被那双眼一看,他觉察到身上那股火又有起势之意了。
卫霍觉得自己先前怕是入了魔障,竟然觉得为下的一方更舒服!
他现在腰酸背痛,嗓子都哑了,一点也不觉得舒服。昨夜过了子时才睡,晨起时压根睁不开眼,只得让秦淮模仿他的字体写了告假书捎给了明晨。
始作俑者倒还算勤快,喂他漱了口,卫霍在床上吃了午饭,又睡了一觉才算精神,收拾收拾去了翰林院。
这么荒唐的日子过了几日,前线的消息传到了江无。
是个极坏的消息。
高应举兵两万,从陈国最北边的泽阳一直打到了万城,将边境线往南推进了足足百里!
接到消息的当日,昭御帝发下诏书,愿将泽阳和纽谷两座城池交给高应人,为表睦邻之意暂时免了他们的朝贡。
可高应并不买账,再有战报传来,战线又往前推进了数里,十多座城池已经沦陷。
再次站在朝堂上,卫霍的心情早已不复半个月前。
朝堂上分成了意见相左的两派,一派以胡然为首主和,认为只要让高应人看到诚意,他们会就此收手,不会再继续进攻中原,但另一派以林震为首主战,认为得寸便易进尺,如继续妥协,国家便要面临存亡之难了。
林震跪在地上,慷慨激昂地道:“皇上,我们不能再割让城池了!割一城,便是要了一城百姓的命!”
昭御帝用手攥着龙椅的扶手,厉声道:“那你说,如何做?”
林震跪伏下去:“臣在此请缨,希望皇上准许臣带兵出征!”
胡然却问:“如今国库空虚,战事最是消耗国力,更何况打仗从来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胜,如果败了——”
“未战先怯,心中不自信,才是战中最可怕之事,”卫霍叩首,额头贴着冰凉的地面,一字一字地道,“皇上,林将军出身将才世家,先前数年几乎未尝败绩,经验富足。臣相信林将军,愿为之担保,能打赢这一仗。”
文武臣子们争论不休,昭御帝气得怒喝一声,脸涨得通红:“都吵什么?朕现在不想打仗,你们一个个都在逼朕,朕到底还是不是你们心中的天子?”
百官皆噤了声。
昭御帝深吸一口气,指着台下说:“就按胡然的意思,吴丛原,现在就拟旨吧,将泽阳等五座城池给他们。”
“臣遵旨。”
“退朝——”
“皇上,”卫霍大喊一声,往前膝行几尺,铮然道,“先有国,后有天子,如果国都亡了,天子与庶民又有何异?”
昭御帝面色铁青,怒然挥动衣袖:“放肆!简直是危言耸听!来人,将这不知好歹的逆臣给朕拖下去,杖打五十大板!”
被从那高殿之上拖了下去,厚重的木板砸在卫霍的背部与臀部,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用手抱着身下的条凳,紧紧地咬着牙,一声也不吭。
一开始下半身还能感觉到入骨的痛楚,可后来却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卫霍用牙齿咬住下唇,随着木板一下下落着,他的意识也渐渐模糊,慢慢地从脑海中抽离而去,最后昏死过去,不省人事了。
再度醒来时,卫霍睁开眼,首先感受到的是背部和下半身一阵阵的钝痛,像是有无数钉子扎在上面一样。
他拼尽全力回头看了一眼,触目一片血红,看得他脑壳疼。
门吱呀一声打开,卫霍龇着牙偏头望去,进来的人他再熟悉不过,又别过脸去。
吴丛原走到他身边坐下,将手中的药碗放到杌子上,撩起袖子,用勺子挖了一勺药膏,涂抹到卫霍的伤处。
“嘶。”卫霍忍不住出了声。
耳边传来一声轻笑。
“五十大板都不喊疼,上个药就受不住了?”
卫霍闷声回:“敢情板子不是打在吴承旨的身上就不疼。”
吴丛原啧了一声:“我当然不疼,我不像你,在天子面前什么话都敢说。”
卫霍轻哼一声:“难道要像您一样,不管忠佞,只顺帝意——啊!”
吴丛原低低地嗤笑一声,将手从他背上抬起。
卫霍转过头,看到他勾唇一笑,眼中精光灼灼。
“那你告诉我,何为忠,何为佞?”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他似笑非笑又蕴含深意的神情让卫霍怔愣一瞬,然后用手臂勒紧了身下的软枕。
忍受着臀背上尖锐的痛意,卫霍哑声道:“忠佞两路泾渭分明,难道吴承旨不清楚么?”
吴丛原听他这么说,也没有立刻发声,而是将药碗放在一旁,走到水盆前净手。他束发的簪子松脱,坠在地上,发出“当”的一声响,一头半白的发滑落。他似没有察觉一样,将手洗净后拿过帕子,转过身看向卫霍。
“忠佞在各人心中自然泾渭分明,可这世间上许多事都是身不由己罢了。刚易折,有韧劲方能长久。你只懂刚,却不懂韧,如若今日非我向皇上求情,你早就在杖下丧命了。”
说着,吴丛原将地上碎成两半的簪子捡起,随手扔到一旁的托盘中,从腰间的锦囊中抽了根发带随意束上。
正午的日光从窗缝透进室内,照在他的面庞上,那双眼丝毫没有年老的迹象,炯炯有神,更甚于意气风发的少年。
卫霍有些发怔,此时的吴丛原与李镇口中,朝堂之上那个唯唯诺诺,谨遵圣命的承旨不同了,即使他只说了寥寥几语,卫霍也还是听出了几分言外之意。
吴丛原舒展袍角,往房门口行去,快走出时顿住脚步,侧头看向卫霍,说了最后几句:“我吩咐了宫人备了轿子,待会儿送你回去。以后做事,切记量力而行,林震敢说不怕受罚的话,不代表你能随意说给天子听。这件事你不必多想,最后不会割那五城的。”
说完,他撩袍而出,脚步声渐远。
卫霍下意识地探起上半身,腰身一阵扯痛,他只能颓然地趴回床铺上。
之后果然如吴丛原所说,他被抬出了宫,送到了一辆马车上,在午时被送回了宋府。
马车停下,卫霍刚挪了挪身体,车帘掀开,秦淮的脸出现在他的面前。
卫霍被一路抱回了房里,秦淮要给他上药时,卫霍拉住他的手,摇了摇头:“吴承旨帮我上了点,夜里再说吧。”
看着他苍白的嘴唇,秦淮紧绷着下颚,喉结滚动不止。
“你都……知道了?”
“……嗯。”
卫霍也想到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恐怕已经传到了许多人的耳中。
他牵着秦淮的手,勉强笑笑:“没事,小伤,过几日就好了。”
停了片刻,秦淮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