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对》第28章


下一瞬常荣就板着脸将书籍往茶几上重重一搁。
卫霍的脸颊肉跟着一抖,背脊挺得笔直,小心翼翼地问:“夫子可是和他有什么过节?”否则也不该这么生气。
“过节?”常荣冷哼一声,“说过节都是便宜他了。”
“……”卫霍一时不敢言语。
难道是什么深仇大恨?
常荣嗤笑一声:“胡然端的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你们这种后辈最易被他迷惑。我曾经有位学生,和你一样,头脑灵活,天赋很高,品性也正。后来他中了榜眼,入朝为官,与胡然越走越近,最后甚至与我断绝了师生关系,一心弃明投暗,呵,最后成了阶下囚。”
卫霍觉得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只是窗户纸还差一层没捅破。
“我知道你要问什么,”常荣定定地看着他说,“他是我的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自他死后,我也查了很久,最后才知道,他是成为了党争的牺牲品,而胡然就是将他推入火坑的那个人。”
得知这些事情,卫霍心思沉重,思绪有些不安,而常荣接下来的话更是直接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所以你以为,你和你兄长如何能够被他选中?”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卫霍本性聪慧,常荣只稍稍提点,他便能很快想个透彻。
他与秦淮的身世简单,在他们的背后没有世家,没有权力与利益的纠葛。他们没有靠山,唯一能靠的就是他们自己。
正是因为这样干净的背景,胡然选择他们便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只要能收为己用,就可放心大半。
他与秦淮一文一武,若能招揽成功,之于胡然而言必是一大利事。
而卫霍也明白,如果对方开口,自己答应,明年的中举不会是难事,即使是硬塞,胡然也能将他顺顺利利地塞进进士名单中去。
卫霍也是在此时才想起,汪远窃走自己的诗呈递到昭御帝的面前,经过的恰恰就是这位刑部尚书之手。
室内静默,常荣缓下心神,道:“你虽有入朝堂之心,但却并不了解朝局。如今在党争中持中立之姿者甚少,大多依附于两派。一派站在太子那一边,一派则扶持三皇子。□□派最有分量的朝臣是大将军林震,三皇子那一派则多是文臣,带头的便是胡然。党争两派势如水火,各不相容。想要在那样的漩涡之中明哲保身,求一份清静,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卫霍低头想了片刻,抬首看向常荣,说:“夫子不想让我入朝为官吗?”
常荣说:“你拜师之时,我曾经问过你一个问题。如果我不愿自己的学生碰触朝堂之事,那时候就不会要你。朝局是朝局,官吏腐败是官吏腐败,可为官之道,旨在为民为国行善事,其出发点不可谓不正。若能做到这一点,无论做什么,都能问心无愧,如你问心无愧,坚守本心,我又有何立场和理由阻拦呢?”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卫霍有如醍醐灌顶,电火石光,一息之间便参悟透了。
他立刻站起身,向常荣行礼,一字一字道:“学生明白了,谢夫子提点!”
常荣望着他,欣慰地牵了牵嘴角:“不算提点,以你的聪明程度,就算我不说,想明白也是迟早的事。而我也只是太害怕,害怕太放任你们自己成长,和当初一样……”
以往,常荣一直都是整装肃颜,不曾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表露过多的心绪。
可是今日忆起难以释怀的旧事,难免伤神露出悲意。
卫霍劝慰道:“学生斗胆和夫子说一句。就像夫子刚才说的,如果做到坚守本心,问心无愧,那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偏离初衷。而同样,无论做了何种决定,走了哪一条路,都是自己的选择,怨不得旁人。夫子为其师,可也……可也只是为其师而已。”
闻之,常荣微微一怔,攥紧手指,半晌后轻吐一口气,摇摇头笑道:“也对,是我自己想得太多了。”
“夫子之所以想这么多,是因为爱学生如亲子一般,乃仁贤之思。”
常荣抬手轻点着他:“就你会说话。”
卫霍贫道:“学生只是说事实罢了。”
回去之后,卫霍将事情与秦淮说了。
他有几分懊恼:“当初要是不改口就好了。”
他聪明反被聪明误,让秦淮答应了胡然的邀约,此时后悔不已。事情已经答应,没法子反悔,但卫霍现在还不想和胡然扯上半点关系,能远则远是最好的。
秦淮说:“我过段时间真正有了官职在身,多少都得来往,不可能完全避开。如果他同我提起你说的事,我拒绝便是,不必担忧。”
卫霍蹙着眉思索良久,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了,你小心一些,不要上他的钩。”
“好。”
几日后,会武宴如期举行。
卫霍傍晚归家时,秦淮却没回来。
他没吃晚饭,等了一阵,人影都没有,不由开始担心起来。
左等右等,卫霍坐不住了,匆匆出了宋府,往兵部署府行去。
两个时辰前。
秦淮抵达胡府,与胡然同乘一车抵达了宴场。
会武宴在兵部署府后方的校场中举办,席中,武进士们也会按抽签结果切磋武艺。
秦淮踏入宴场中,很快便有人迎了上来,为他安排好座位。
也有其他武进士前来结交聊谈,人渐多,气氛也热闹起来。
开宴前夕,秦淮望见一位熟人,明晨。
那一日就是多亏了对方,他与卫霍才没有被宋府傲慢的门徒拒在府门之外。
明晨不比其他同龄的武进士,他身着雅青色长衫,腰束蹀躞,垂坠一块青玉,手中拿着一把折扇,风度翩翩,气质与宴上的举人截然不同,可衣饰尚简,并不过于张扬。
他亦望见了秦淮,眼眸明显一亮,两人微微颔首示意。
很快秦淮又见几个身着官服之人坐于另一边,他们皆是兵部的官吏。
申时,宴会开始,众人举杯,温酒下肚,气氛又热烈了几分。
不多时便有两人被抽到比试,虽在校场,但只是切磋,不大伤筋骨,那二人很快便回到了坐席上。
又过了两轮,终于轮到了秦淮。
传令者报出名字之后,他站起身,与另一位参与比试者一同离席,走到开阔处。
酒过三巡,不少人已经微醺,也比之前放开了些,不那么拘谨了。
秦淮的对手名为孙伍,并不在三甲之列,他依稀记得对方排在末尾。
果然,等那男子站在秦淮面前时,一些人忍俊不禁,发觉其他人也起了笑意,声音更大了些。
“喂,孙伍,识时务者为俊杰,跟榜眼比没有胜算,还是认输比较识相,没什么的!”
秦淮愣了一瞬,看向对面站着的人。
孙伍个头不小,皮肤比常人要黝黑许多,面庞方正,此时脸涨得通红,双手也攥得紧紧的。
也许是太紧张,又或许是感到羞辱,他的第一招差强人意,本应是想打在秦淮的身上,脚下一绊,险些摔倒。
众人毫不留情面地哄堂大笑。
秦淮上前,将他扶起。
孙伍绷着下颚,一双眼落在他身上,充满了不甘,也有浓郁的不解,似乎并不明白对手为什么不与那些宾客一起嘲讽自己。
“只是切磋,没什么的,我们继续来。”
孙伍神情一滞,浑身因戒备而鼓起的肌肉松弛了几分。
他调息片刻,酝酿之后再次出招。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两人交手十几招,秦淮很快便摸清了孙伍的功夫套路。
对方出招,意在求快,动作迅疾,遇到武艺不精之人往往能够使其应接不暇,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但是内力欠缺不少,基本功薄弱。
二十几招后,被寻到破绽,孙伍被秦淮擒住了双手扭到身后,很快低头认输。
秦淮适时松手,孙伍喘了几口粗气,抬手朝他抱拳,秦淮回过礼,两人结束切磋,一道回到了座位上。
来参加宴会的人要么是新晋武进士,要么非富即贵,敬酒攀谈,划拳闲聊,宴席始终都热闹得很。
又过了一阵,时辰更晚,宴席上的人已经醉倒了一大片。
有人大着舌头问:“这……这酒……怎……怎的如此醉人?”
旁边有人醉意浓郁,抱着酒杯痴笑道:“我……我知道……这是江无……江无最厉害的酒……叫什么临江仙……喝下肚子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