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对》第8章


我会上报州府,调拨银子过来。”
“是。”
疾馆后院,三围皆是厢房,此时的卫霍和秦淮便在那其中的一间之中。
卫霍扒着窗棱往外看,闷闷道:“我们都在这里待了两日了,也不让我们出去,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大娘和伯伯?”
秦淮坐在桌边沉郁不语。
卫霍转过头,喊道:“你倒是说句话啊。”
“……他们应该是和张胜的爹娘一样,得了瘟疫。”
卫霍忍不住攥紧了自己的手。
那夜刘大娘晕倒之后,楼大夫意识到有什么地方不对,立刻叫了人来,连夜将昏迷的几个人送到了附近比较大的疾馆。
而除了张胜的爹娘和刘大娘以外,当夜还有其他人发病,只是次日才被发现,也都送去。
确认是瘟疫之后,上面立刻便派人去村里将这些病人日常相处的亲属带到疾馆后院隔离,有预兆的也都住进了疾馆的偏院之中,留在村子里的人已不足一半,也是人人自危。
卫霍的心里难受得紧,他吸了吸鼻子,低声说:“我不想待在这里,想回去。”
“我们现在都有可能已经染上瘟疫,是出不去的,更何况如果真的染上了,出去反而不好。”
“……我想见大娘,还有伯伯。”
秦淮道:“我也一样。”
卫霍对着院子里的桃树看了半晌,从木桌上跳下奔到秦淮的身边,凑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秦淮张了张口,最终还是点下了头。
*
夜深人静时,有两个身影摸黑溜出了房门。
白日里会有人在院子里转悠,防止他们偷跑出去。但两个孩子毕竟不是犯人,又是夜里,监管的人早都各自睡去。
但即便溜出了房门,两个人并不知道已经染上瘟疫的人都被安置在何处。
卫霍钻来钻去,最后被秦淮拉着。
“先别乱跑,万一被巡夜的人发现了就不好了。”
“那怎么办?总得找到大娘他们在哪儿。”
秦淮环顾四周,低声道:“我们顺着那边的长廊往东走,东院灯光明亮,我爹娘他们最有可能在那里。”
“好。”
夜色遮掩下,两个少年匆匆穿廊而过。
行至东院,隐隐便传来了呻。吟和哭泣声,听得卫霍心中一紧。想到往日疼爱自己的人就在里面,眼眶也渐渐红了。
两个人寻了空当,溜入了厅内,一进去便闻到一股刺鼻的药味。
大厅之中有二十几个人,大多都是他们认识的,这些人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的床铺上低吟,脸上和手上几乎褪了一层皮,看着令人胆寒。
卫霍和秦淮在里屋里找到了人。
“大娘,伯伯……”
卫霍慢慢地走过去,在两人身边蹲下,小声地叫着他们,却不敢用手去碰。不是怕染上病,而是怕碰疼了他们。
秦淮也蹲下去,低声唤着自己的爹娘。他平日里的性情不似卫霍那样外露,可此时也红了眼睛。
刘大娘闭着眼,气息微弱,听到两个孩子的呼唤,艰难地睁开双眼。
看到他们守在自己身边,她眼眶一热,眼角流下两股清泪。
昨日里已有村民没了气息,被这屋子里抬了出去,今日午后又有两人断气。
她心知自己和秦泽怕是熬不了两日了。
秦泽从昏沉的意识中回转过来,哑着声叫他们:“阿淮,霍霍……”
卫霍哽咽着叫道:“霍霍在这里。”
秦淮低声道:“我也在。”
刘大娘说:“你们这几日待在哪里?”
“在疾馆的后院。”
“有人照应吗?”
“有人送饭,只是不能出院子。”
刘大娘有些欣慰地点了点头,抬手想要摸一摸卫霍的脸,才刚刚抬起又放下了。
“你们别离这么近,免得跟我和你伯伯一样染上病,回……回去吧……”
卫霍满眼泪水,抽着气摇头。
此时正是夏夜,可他感受不到一丝暖意,浑身冰冷,如坠冰窖一般,心中恐惧到了极点。
他五岁成孤,幸得秦家夫妻收养,得以安然度过大半的少年时光。若是他们也撒手人寰,他和秦淮就都变成了无父无母的人,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该何去何从?
刘大娘剧烈地咳了几声,觉出喉中的辛涩,她嘶哑着嗓音道:“阿淮,你拉着霍霍站远点,大娘跟你们说点话,说完你们就回去,不要任性。”
看着母亲眼中的慈柔与坚定,秦淮咬了咬牙,将卫霍带到几步之外。
刘大娘轻声说,声音幽幽,倍含怀念:“霍霍,你爹娘刚来村里的时候,男的俊女的美,村里人都看直了眼。他们性子都好,从不摆什么架子。你娘应该是富贵人家的女子,十指不沾阳春水,但来到这乡下,就要干活……咳咳……农活上的事便常来问我们,一来二去便熟了。后来你爹娘不幸遇难,你便来了大娘家里。随后我把你们送进学堂去读书,不只是自己想,还有不愿辜负你娘生前愿望的意思。她曾和我说,希望你长大后能中举,有一番光明前程。”
秦泽也感慨道:“是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我还记得你爹娘的相貌。现在我和你大娘怕是活不成了,但你日后不要贪玩,明年就去报考乡试,你中了举后,我们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卫霍哽咽不止,脸上已经是濡湿一片。
刘大娘苍白地笑了笑,又转向秦淮。
“阿淮,你比霍霍大半岁,是哥哥,大事小事要尽可能让着他。娘把霍霍交给你,要照顾好他和自己,听到了吗?”
秦淮低垂着头,双拳紧握放在身侧,一字一顿地说:“知道,但爹和娘不会有事的。”
刘大娘笑了笑,也不反驳,双眼含泪,笑道:“娘没什么大的遗憾,就是看不到你和霍霍一起长大,出人头地了……”
“什么人在里面?”
被发现的两个人被遣送回了后院。
凌晨时分,有人进入院内,派人将两个少年叫醒。
事实上,两个人皆是一夜未眠。
来者见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心中也是同情,告知时语气委婉:“你们的爹娘寅时一刻时病重,如今已经不在了,两位小公子要节哀。丧事种种已经备好,你们随我一路同去吧。”
五月,正是艳阳高照,树木葱郁,放眼一望便是一片晴朗。
但秦淮并未料到,自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失去了双亲。
棺材入土时发出一声闷响,卫霍心头一热,突然也随着跳入了深坑之中,只是立刻便被几个大人带到了平地。
“你们放开我!”他拼命地挣扎,脸上赤红,“不许埋我大娘大伯!”
“你大娘大伯都已经死了,节哀顺变吧,哎。”
“没死!你们放手!”卫霍拼尽全力,险些从几个大人手中挣脱,但到底力气不够,只能被钳住身子,眼睁睁地看着一捧捧黄土将棺材严严实实地盖住。
鼻息间尽是土腥气息,秦淮惶惶然立在天地之间,意识里尽是空白,唯有耳边的哭声是清晰的。
此刻的他感到无比茫然,从未想过自己会面临这般境地,只以为将来或从文或投武,都可谋事与这世间,维持生计,赡养父母。
却不知命运多诡,轻轻然便可改变人的一生。
丧事毕,人皆散去。
暮色如垂老之人,景致荒凉。
卫霍哭肿了眼软在秦淮的怀里,额头抵着他的肩膀不时抽噎。秦淮神色戚哀,用手臂紧紧地揽着他的身体。
从此以后只有他们相依为命了。
第9章 第九章
秦家夫妻下葬之后,秦淮和卫霍又在疾馆内待了几日。这几日里,管理疾馆事务的主管派人传信给秦淮的近亲远亲,寻求能安顿两个孩子的地方。
卫霍无父无母,又是在异乡失去双亲,身世不明,秦淮却不同。秦家夫妻俩皆有亲戚,各自生活在安阳县内的不同村落之中。
只是问了一圈,竟没有人家愿意接收两个少年,主管不由唏嘘。
他放下笔,长叹一口气,低声道:“两个孩子没有落脚之地,总不能一直待在馆内,这可如何是好呐。”
报信的人俯首道:“都是穷苦人家,自己养的孩子都可能吃不上饭,这一下子又添了两个人头,不愿意也在情理之中。”
“话虽如此,但总不能真的就这么算了。到底是有亲缘关系在的,缺的只是钱罢了。这样,两个孩子情况特殊,到时候将此事上报给县令大人,若愿意收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