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家族》第935章


特别是华腾高科,这是华银财团内部最低调的高科技企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全球最畅销的防雾霾口罩,一个是3m公司,另一个就是华腾高科,在国内销量很强势。
不要小看这个业务,净利润其实和米科技差不多。
这还只是华腾高科集团极小的一部分业务,所以,华腾高科才被称作中国最沉默的科技之王,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水平能甩开谷歌三条街。
腾讯、亚马逊、谷歌、微软的人工智能技术,基础框架都来自于华腾高科在英国的剑桥ai实验中心。
华腾高科也是华银财团内部极少数没有整体上市的高科技巨头,每年几百亿美元的科研经费专注做科研,孵化出一家新公司就上市一家。
这一刻的雷总其实有点失落,因为现阶段就是他的人生巅峰,但他仔细想想,距离华银财团联系合伙人的位置还是太遥远了。
华腾医学技术集团公司的市值是1215亿美元,位居全球制药企业的top12,一步之差,将970亿美元市值的施维雅公司挤出一级产业集团的席位。
另一个在华腾医学之前跻身一级产业集团清单的企业则是sap软件集团,市值也超过900亿美元,各个业务板块仅次于甲骨文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巨头。
这一刻,雷总终于完全明白了,他想要成为联席合伙人,想要让米科技成为华银财团的一级产业集团,就必须在手机领域超越华腾电子,超越苹果。
这么宏伟的目标,他自己都没信心。
“我觉得你应该在这件事想开点,回去之后也要安抚团队,讲道理说清楚。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联想虽然是一级产业集团,但我们持股比例并不高,它们在财团内部的待遇也未必就好于米科技。”
徐腾这段时间在江州修身养心,为人是越来越随和,比过去更有耐心,和雷总慢慢讲道理,“联想这两年一直想搞自己的手机芯片设计公司,我都没有支持,你这边不一样,我一直要求你搞这个领域。你要搞清楚这个局面,联想只是运气好,在pc领域提前发展起来,在财团内部有一席之地。仅此而已。对米科技而言,我给你们的待遇从来不低于任何一家产业集团。我们只是有这样一个标准,你们暂时还没有达标而已。我们要讲道理,华腾置地、联邦制药、arm难道就不想提升一步吗,特别是arm,你觉得它有没有这个资格?你的技术深厚独特,还是它的技术深厚独特,你的影响力大,还是它对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力大?”
“理事长说的是,这段时间,我们做出一点成绩就开始浮躁了。”雷总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真的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只能说这个财团真的……太大了吧!
“慢慢来吧,以后这个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你要有思想准备,要做到更好才有机会再上一层楼。”徐腾不打算继续转让米科技的股份,因为现在能接盘的财团基本不存在,即便有,对方也犯不着。
紫光集团的赵董事长据说有这个想法,但一直不敢问价,确实是价位太高。
海鸿集团的郭董,惠普集团多多少少都有这个想法,也都是因为价位太高,不敢冒然行动。
徐腾自身也不是很确定,是否要继续转让,米科技到底能不能稳固自身目前的位置,能不能抵御住华为、vivo的攻势,现在都不好说。
其实从2013年开始,徐腾就已经不断减持在智能手机产业的股份,在每家制造商保持第二第三位的持股权即可。
徐腾和这位雷总谈了几个小时,随即就亲自送对方到电梯。
回到办公室,徐腾沏了一杯茶,慢慢品畷之间思索对策。
除了三星电子,华腾公司在全球主要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中都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股份,目前最高的肯定是华腾电子,其次是米科技,第三是联想,其他平均在15%以下,只是属于财务性质和合作投资。
徐腾现在的想法继续减持联想,因为联想确实不争气,米科技则转让给其他集团。
他将这一杯茶喝完,就给隔壁办公室的韩黛发了一封电邮,让韩黛去办理两件事,一是和惠普联合持股米科技……说说而已,其实是套现;二是让联想的杨董事长来一趟,谈一谈,实在不行就算了。
曾经的联想,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徐腾也是相当无语。
第四百五十二章 对不起,我们不做家族企业
徐腾在2006年收购了lenvo的1/3股权,此后既没有增持,也没有减持,一直在督促lenvo转型,转型,转型,现在想想,他只能用人傻钱多来形容自己。
这毕竟是国内最大的pc制造商,无论是在台式机,还是笔记本领域,当时都是国内的pc之王,盈利率极佳,市场口碑也很强势。
在2006年的那个阶段,lenvo集团绝对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高科技”集团。
至于lenvo集团方面,他们当时愿意将1/3的股权出售给华银财团,特意安排柳总成为联席合伙人,最重要的想法就是在财团内部运作,避免华腾电子和tcl大规模进入pc、服务器两个领域的市场。
此外,华银财团规模庞大,影响力庞大,有了这个靠山,lenvo在系统内的商务机型,甚至包括政府事业机关的采购都会很稳,牢牢占据最有利润的市场。
很快,双方就闹得不是很愉快。
徐腾做生意的风格注定了lenvo集团很难依靠整个财团,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所有订单,而徐腾给lenvo集团的提议,无论是扩大软件和服务器市场,增加科研投入,扩大在智能手机的研发和营销推广……居然没有一条是有用的,一个都没做到。
只有一件事是有效的,那就是长期稳固了腾讯集团在国内电脑市场的安软占有率,对于企业级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也有一定意义。
华腾电子联合amd推出基于x86的华通芯片及主板时,也得到了lenvo的全力支持,不惜和英特尔僵硬了半年之久。
从2006年到2011年,徐腾对lenvo集团的诸多要求,虽然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即使是在今天,lenvo集团整体科研水平和专利积累也绝对高于米科技,但在整体的发展战略上,lenvo集团还是专注于特色的渠道化建设,还是停留在紧抓出货量和毛利率,强化所谓“企业执行力”的时代。
2011年,徐腾搞“深化整合”时,对柳总发了脾气,将话说很难听,从那以后,柳总就再也没有参加过华银财团的年会,一直是接班人杨总代理参加。
徐腾当时让柳总兼并一家主板和显卡公司,将这一块技术短板补上,结果,柳总戴着老花镜,和他谈了三个小时的采购与毛利率问题。
这真是将徐腾给逼急了,指着柳总说,你们以后别说自己是科技企业,因为你们不配,直接说是家电组装企业更贴切。
当然,他当时还有一些不太礼貌的用词,肯定是很难听的。
因为在那个阶段,徐腾急着搞“深化整合”,对各个产业集团的要求都很严,不只是对柳总发火,王佦、李东盛、梁纬艮……只要不能让他满意,他都要亲自喊到办公室训话。
其他人都能理解,至少是勉强能理解,徐腾当时确实是急着要改革整个财团,迎接新一轮的大挑战。
当年和柳总一同增选为联席合伙人的蒙乳集团牛总,一年之内被训了两次,相当尴尬,可还是接受了,毕竟拿了徐腾的钱,手软,腰软,只能听指挥。
柳总就很生气,因为lenvo集团当时在国内的地位和口碑还是非常高的,这些年的分红和股价增值,也绝对让徐腾的投资赚翻一倍。
徐腾曾经和柳总承诺过,华腾公司和华腾电子集团不会直接介入pc业务,不会推出华腾电脑和服务器。
从2011年10月开始,徐腾实质性的打破了这个承诺,只是没有推出“华腾”品牌的pc业务,而是将“tcl”品牌的pc业务从lenvo集团收回。
他亲自在全球范围内遴选最优质的pc团队,兼并技嘉公司,扩大主板和显卡研发实力,加强pc业务的科研和新产品的推广。
他曾经让lenvo集团想尽一切办法兼并技嘉公司,柳总不同意,那他只能亲自出手。
最后,徐腾继续扩大在浪潮集团的持股,将浪潮集团纳入华腾工业联合体,对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专攻商用服务器和超算市场。
到了2015年,神州电器集团旗下的“tcl”品牌逐步挤入全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