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新说<水浒>(一)》第25章


差,绝大的遗憾,绝大的感慨。在这种反差中,我们为他不平,为他愤怒,为他洒一把同情之泪。
接下来,林冲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正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一切都小心翼翼,一切都仔仔细细,一切都谨谨慎慎。就这么一个临时栖身的地方,他都有一种恭敬,有一份小心。梁山好汉,大多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值得恭敬,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时候需要小心,但林冲知道,这是林冲非常可贵又特别可爱的地方。
这一点,我们把他和刘唐作个比较就可以看得很明白。刘唐去东溪村找晁盖商量打劫生辰纲,按说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小心警惕的事。但他喝醉酒后,走进灵官庙,殿门也不关,赤条条地躺倒在供桌上,巡逻至此的雷横正因为见到殿门不关,才心疑进来查看,把刘唐一举抓获。如果不是后来晁盖搭救,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林冲算不得是众好汉中最让我们佩服的,但他一定是最让我们爱惜的。大多数的梁山好汉让我们怕,因为我们不知道下面他们又要惹出什么乱子,但林冲特别能给我们安全感。我相信,女性读者,在梁山好汉里,一定最爱林冲:林冲的软弱和不幸可以激发她们母性的同情心;林冲的英武和豪杰又能引起她们的爱慕心;林冲的超强自制力和冷静的判断力又给她们极大的安全感。
林冲进入庙里,仔细看时,殿上坐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下面的叙述我们慢慢看。
一、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
二、将那条絮被放开。
三、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
四、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
五、和毡笠放在供桌上。
六、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
七、却把葫芦冷酒提来便吃。
八、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我特意将作者对林冲动作的叙述加上序号,这样我们可以看得更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耐心细心地叙述林冲一连串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的动作呢?这当然是有目的的。会看小说的人,一定要看细节,不要光看情节。
一般而言,细节描写有两个目的:一、为下文埋下伏笔。二、暗示人物心理,体现人物性格。这一段八个动作的细致耐心描写,就是要写出林冲的性格和此时的心理状态。
我们从这些有条不紊的动作里,可以看出:一、林冲有力量。二、林冲无反心。
即使在这样的狼狈和仓惶里,林冲仍然有条有理,仍然从容不迫,沉得住气,捺得住性子,稳得住,把得牢,有定性。心不烦,意未乱,仍从容。
林冲,有一种深藏不露的力量。
另一方面,这些非常细致的描写,还是让我们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几乎已经一无所有的林冲,还如此珍惜并牢牢守住他此时拥有的这些破烂:①花枪;②酒壶芦;③絮被;④毡笠子;⑤白布衫;⑥当然,顶顶重要的,还有一把钥匙。
这就是他的全部。就这些东西,他也愿意守。这是大英雄吗?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庸人?
是的,林冲是一个有着强烈庸人气息的大英雄,也是一个具有英雄素质的庸人。
问题在于,这个世界,是要他做一个温驯的安分守己的庸人,还是逼着他去做一个叛逆的刀刀见血的英雄?
现在,深更半夜,荒郊野外,大雪纷飞之际,黑暗寂静之中,一所古庙里,一个人,独坐黑暗之中,独自饮酒。这是怎样的让人心惊肉跳的场景啊。
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苏舜钦、石延年辈,有名鬼饮……鬼饮者,夜不以烧烛。”
林冲,此时就像是一个鬼,在黑暗的古庙里,独饮,让我们在想象中,毛骨悚然。
是高俅父子,让他变成了鬼。
但,这是一个索债的厉鬼!
第十三卷 快意恩仇
第一章 苍天有眼,隔门有耳
人之上,还有天!人做事,天在看!
林冲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哔哔啵啵地爆响。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着火了,刮刮杂杂烧着。
林冲便拿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前面有人说着话走近来。林冲伏在庙门背后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且奔庙里来。
到了门口,用手推门,因为门被林冲用大石头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只好就在庙檐下立地看火。
只听得其中一个道:“这条计好么?”
谁呢?我们当然不知道,但林冲听出来了:差拨!
那么,差拨洋洋得意意、欲邀功请赏的计,是什么计呢?
我们知道,林冲已经多次中计:从一开始富安的调虎离山计、瞒天过海计,到后来陆虞候的连环计,再到充军路上董超、薛霸的种种说不上名字也摆不上台面的奸计,林冲几乎一一中招,虽然最后都九死一生,侥幸活命,但哪一次不让他头破血流?
这一次,又是什么计?
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了。”
这是陆虞候的声音。原来,这计的策划人,乃是管营、差拨!而且,他们是为了高俅而策划的这条计!并且显然是针对林冲的。那么,张教头,也就是林冲的丈人,又是怎么回事呢?
差拨接着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
怎么个对付法呢?从语气上看,不仅有终于杀掉林冲的得意,还对以前种种奸计没能置林冲于死地颇为遗憾。而高衙内病好了,差拨有大功劳啊,所以,我们可以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他的谄媚、他的邀功请赏的心态。
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
这是富安的声音。他的话直接告诉了门后偷听的林冲,为什么他们还没有放过他!
其实,林冲早就应该想到这一点:董超、薛霸在路上没有杀掉他,高俅父子决不会善罢甘休!
只听差拨又说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
这个歹毒的小人!林冲的十五两银子,柴进的两封书信,都打了水漂。当初他拿着柴进的书信,说:“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是的,柴进的书信,也就只值一锭金子,而高太尉出的价高过了一锭金子,高太尉还能让他做大官。
当然,他还明白的是:得罪了柴进,没有什么关系,得罪了高太尉,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那三个人还在继续谈话。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又听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
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一口一声,全是杀人成功,奸计得逞的快活!还有即将得到奖赏的得意!
林冲听了,心中想到:“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活生生的人变成一堆白骨了!而且,这白骨,还能让陆虞候他们拿回去请赏!
我们看,作者一路写大雪,写寒冷,好像是在写大雪故意与林冲作对,正如李少春唱的,在林冲头上逞威严,哪里知道,这雪之冷,比人心之冷酷还差得远——“这场大雪”,倒“救了林冲的性命”!
刚才,当林冲在大雪弥漫的荒凉之地苦熬时,林冲没有什么抱怨,他甚至做好了修理草厅,常住下去的打算。
林冲为何不抱怨?
就是因为林冲害怕有更大的灾难在某处潜伏。林冲已不奢望这世界变得稍好,只祈愿它不要变得更坏。对这个世界的道德品质,林冲已经完全没有了信心。不过,自然之母往往仁慈——大雪压倒了草厅,林冲不得已拽出一条絮被去那古庙里安身,躲过这场大劫。
那么,一直委曲求全的林冲,一直没有动杀心的林冲,一直不敢反抗的林冲,这次,他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他将最后证明:自己到底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还是一个万劫不复的懦夫?
反抗,还是再次屈服,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章 杀人者被杀,被杀者杀人
至此,林冲才明白,一切退让忍受、委曲求全都无济于事,都换不来他们的善心,都不能让他们放过自己,哪怕什么都让他们拿走,他们还是要取他的性命。林冲,终于幡然猛醒,他的血性,他的勇气,他的杀气,一齐爆发出来,一个那么愿意妥协的人,那么愿意认输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