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第34章


跚墒裁矗课抑灰裎野职致杪枘茄刚潘芙嚎ㄆ褰ゾ陀星耍槿帽鹑巳ザ梁昧耍椅页ご蠛螅野致璧那僭缍际俏业摹N医幼盼剩耗峭蛞话职致杪枥肟耍的烟坏阃耍阍趺窗欤克担好挥形侍猓怯泻芏喽胺孔樱腋粢欢问奔渎粢欢熬凸换盍恕U庵植凰僦褪俏颐呛涠己洳坏舻摹?br />
前面那三种人我们还可以敬之,终吉,只要很谨慎去对付他们,他们稍微有一点满意后,最终会走的,不会长期找我们麻烦的。家里那个小家伙是一辈子缠着我们的,那怎么能够敬之,终吉呢?有的父母很喜欢炫耀,甚至在子女面前也摆阔,这就害了家里那个不速之客。从小请几人陪他,让他完全不知道什么叫苦,完全不知道要满足需求是要经过奋斗的,是要冒险的,从小给他灌输的概念是:只要叫一句,东西就拿来了;只要看一眼,人家就弄得很好了。这就是家里的小皇帝。这种小皇帝连衣服都不会穿,鞋带也不会绑,生活能力极差。
一个人生活能力差是终生痛苦的,可是我们现在最不重视的就是生活能力。我们从小教小孩要赚钱,从小教他要表现得好,从小教他要对人有礼貌,就是不教给他生活的能力。然后小孩子长大后到社会上就不知道怎么过日子,他年纪轻轻就入于穴了,这是大人的不对。
需卦六爻向我们展示了,需求获得终吉的艰险历程。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运用需卦指点迷津?通过学习需卦,我们又能得到怎样的人生智慧呢?
我们将整个需卦看下来,就很清楚了,乡下的人由于不急,往往后面发展得会比较好,都市人从小就盲目地竞争,连冷静思考的机会都没有。有了电视以后,小孩就不聪明了,因为他不会自己思考了,只会照搬电视上的。
我们家有三个小孩,三个小孩没有进大学以前,我们家是不买电视的。我女儿是老大,她考取交大,然后第一次参加演说比赛,抽题,题目是“我看电视”。她站起来就讲:我家没有电视。所有人都觉得很惊讶:这曾教授穷到这个地步了?连电视都买不起。不是我家买不起电视,而是我知道要教小孩不看电视比登天还难,买了就是在引诱他,激发了他的需求。所以我就不买了。一直等到我最小的儿子考进大学,我家才买电视。这时候再开始看电视来得及的,为什么要急于一时呢?新开了一家饭馆我不会马上去吃,因为它里面油漆都还没有干,去了就是受苦受难。
时就是守时待命,这是中国人最了不起的,因为时没有到,再努力也没有用;时一到,再赶上去,轻松愉快。
读《易经》对自己,对全家,对社会,甚至于对人类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我们现代人把它当做传统的、落伍的、已经没有用的东西,拼命学西方,那就是自作自受了。
中国人从来都是借力使力的,从来不自己出力气,因为出力气就会伤到自己。全世界只有我们的柔道太极是用别人的力气打他,不像拳击、摔跤,要自己花力气。我们的柔道就是:别人花力气,我不花力气,但别人打我的时候他就倒霉了,我会用他自己的力气打回去。这也是《易经》给我们的启示。
懂得了守时待命,我们才能了解孔子为什么讲“时也,命也”。需卦从头到尾都在讲“时也,命也”,时一到,很轻松,就好像命很好;时不到,搞了半天都是白费力气。时未到,我们就要储藏起来,充实自己,睁亮眼睛,让别人相信自己的品德,这才是最高明的。
读完需卦我们会不会就此平心静气?我保证不可能。因为现在整个的环境是鼓励我们要争取,所以仍免不了争强好斗。即使我们管得了自己,也管不了别人,所以需卦之后,我们会讲讼卦。讼就是摆不平以后,就开始发生口角,骂来骂去,骂不够就打,打不够就告,现在整个社会就是这样——先骂,骂不赢就打,打得人家去诉讼。中国人让来让去是真高明,现在是争来争去,最后死的是自己。可见讼卦是很重要的,我们下一集就来谈一谈争强好胜。
第十六集 争强好胜
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旦遭遇官司,都会想尽办法,打赢官司。却往往只是为了争口气,讨个说法。然而,在凝聚着中国古老智慧的《易经》里,也存在着关于打官司的卦象——讼卦。那么,讼卦究竟包含着怎样的神妙玄机呢?是不是只要掌握了讼卦,就能帮助自己打赢官司呢?而讼卦对于我们的人生,又有哪些启示呢?
我们把需卦颠倒过来就变成讼卦了,需讼这两个卦叫做互为综卦,从这头看过去是需卦,从那边看过来就是讼卦,叫做一体两面。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我们站在不同的立场,想法就会不一样。我们常常觉得这两个人意见不同,其实不是,只是立场不同而已。我们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所以很难避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结果就是诉诸暴力,讲不通就打。但是那样毕竟是不文明的,所以我们就发明了一个字,叫做讼。
我们看讼字一边是言,就是开口说话,一边是公,就是说给大家听。说给大家听有用吗?以前是有用的,以前说给附近的叔叔伯伯老人家听,让大家评评理,然后就可以排解纠纷,化解掉争端。现在不行,现在我们把“说给大家听”更推进一步叫做法庭见。大家想想看,是什么样的人去告什么样的人?是强者去告弱者吗?应该不会。强者根本不用去告,只要吓唬、威胁、打击就够了,会打官司的都是弱者去起诉强者,所以赢的机会不多,这是第一个我们要清楚的道理。强者如果能够照顾到弱者,能够与弱者分享,当然分享不是说平分,让弱者的不平之气稍微得到缓解,弱者就不会告了。
不管谁告谁,都是因为什么?我们先看讼卦的卦辞: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有孚就是信用,就是诚信,窒就是窒息。人与人之间诚信一旦窒息了,信用开始破产,双方面互不信任,就只好诉诸法庭了。而且我们一定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会停顿在哪里,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会停顿在哪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么阳要么阴,不是越来越信任,就是越来越怀疑,当一个人开始怀疑对方的时候,越看越不信任,就越走越远了。即使两个人越走越近,也还是要保持安全距离,否则太近了最后还是决裂的。比如我们跟好朋友好到不得了的时候,就要开始提防翻脸了,所以人要有分寸,就是这个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争讼往往是在利益发生纠纷时产生的,所以也会发生在合作伙伴、亲戚朋友甚至家人之间。而发生争讼的原因,常常是因为彼此的不信任。那么讼卦提醒我们,当发生利益纠纷时,是不是一定要靠打官司解决?在这个时候最需要注意的又是什么呢?
当诚信出了问题,彼此越来越不相信的时候,我们要惕,惕就是警惕。惕这个字是讼卦全卦的重点。→文·冇·人·冇·书·冇·屋←
惕是什么意思?第一,对于要不要打官司,我们要提高警觉。因为一旦进入法庭那是没完没了的:一审谁也不服,二审一直审,搞个三五年精疲力竭,最后还是没有结果。所以打官司之前我们要高度警觉,认真考虑要不要打官司,打下去结果会如何,自己受不受得了。
第二,对于能否打赢,我们也要警觉。律师一般会在官司开打之前说你一定赢的,打完后输了,他又说不赢没有办法,那是法官不公正,他把责任全推掉了——又不是我审判,我尽力了,绝对有把握的,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我们要事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接受这样的惨局,而且还要考虑就算赢了,对方会不会服气。
有一次,一个日本教授跟我吃饭,他讲了一句让我终生不会忘记的话,他说:“你们中国人最高的智慧一个字。”我问他哪个字。他说:“就是那个化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今天就叫做庭外和解,全世界的法律只有我们对法官的奖励很奇怪——一个法官庭外和解的案件越多,表明这个法官绩效越高。所以法官要明白不是人家告就一定要判的,不判才是好法官,判了两家都成仇了。有人打官司,法官一看这种事情谈一谈就好了,没有什么好告的,劝解双方无需动气,这才是好法官。
我在美国的时候,只要有空,我都会跑到他们的法院去看,因为美国是依法治国的,他们法院里那真是千奇百怪的。有一个儿子他结婚的时候没有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