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第79章


这个不难,因为在单练的崩拳中,崩拳的回身动作就是这个龙形,如今在进退连环拳中,就是检验你前面练的崩拳合格不合格。
如果单练的崩拳练的很好,那么在进退连环拳中很容易找出感觉。从龙形这个步伐打出拗步崩拳,身体的扭转比较大,很容易找出全身拧转发力的感觉。这个崩拳的劲力发的很舒服,自己感觉力量比较大,那就说明找到一点感觉了。
如果从龙形接的这个拗步崩拳,你感觉和正常行拳时候打出的崩拳是一样的,那就是有问题了。最起码说你的身体还没有那么敏感。
怎么找到这个感觉呢?
很简单,在单练的崩拳中去找,把崩拳的拳式缩短,每练两三个崩拳我们就转身,多练转身,多练这个转身龙形之后的“一崩”,这样就能比较快的找到这个拳意。
在我家的这路拳中,后边还加了一个左腿在前的左崩拳(黑虎出洞),这两个崩拳要连贯,要打出行拳的感觉和节奏。有的支系在龙形之后,只有一个崩拳,也是无所谓的。
我家的进退连环拳因为加了一个左步在前的崩拳,在转身做狸猫上树的时候是顺时针转身。不加这个崩拳,用右崩拳转身的时候是逆时针转身就可以了。
转身之后都是起右腿做个狸猫上树的动作,既然是小猫上树就不用窜步了,这个右腿起的要轻柔,当年我练到这的时候,父亲总是说,这是小猫爬树,不是大象,不是狗熊,要做的轻柔些,要符合拳意,要把握形意拳的大方针。
这个狸猫上树很有说道,因此单独给狸猫写了一章。狸猫不是猫,这个动物是猫的克星,因为不常见,我们就用猫来说吧!
起手的时候,上手的钻拳也要轻盈,要招“灵猫戏蝴蝶”的感觉,玩个老熊出洞的钻横就不对了,和小猫爬树一样,前爪向树上轻轻一搭就可以了。
小猫爬树不是要用蛮力把大树推倒,猫不发这个傻劲,爪子搭扣在树上,主要是为了“借势”,借着自己的腰力,猫身一弓几下就窜上去了。
练这个狸猫上树要找到灵猫用劲的巧妙。狸猫上树的秘诀在那个“上”字里边。
狸猫上树和狸猫倒上树各有个的练法和巧妙,这个秘诀都是这个“上”,在进退连环拳中这个狸猫上树的动作只做了一下,其实猫的身材很小,它不可能一下爬到树上去,这个狸猫上树要有好几下。就是说灵猫要几个窜跃才能飞身上到树上。
这个狸猫上树后边的动作在实战中就要得机得势而做了,为什么这个狸猫上树要做定步的呢?就是因为这个。狸猫上树不是没有窜步,而是这个窜步要得机得势而发,呵呵,在这个进退连环拳里你知道到这就可以了。
练气能壮
练神能飞
古人总说神采飞扬,在形意拳中“得其神髓一切可得也!”要理解一个拳式的内涵,要把握老祖宗们起这个拳式名称的深意,深入内里去研究,这样内家形意在有心人面前才没有秘密可言。
呵呵!我没有说老师不重要的意思,也没与说一个大字不识的人自学能考上北大,不要曲解我的话,你先把自己变成一个科学家,才有资格去研究这些内里的东西,是这个意思。在此之前形意拳绝对是有秘密可言的。
把握一路拳的精神,一路拳走出来才能神采飞扬,人的情绪可以反过来刺激身体,情绪变了你的五脏血脉都会随着变化,得其神髓者,一路拳走下来那种对身体内外的综合锻炼,是一个门外汉无法比拟的。
这就是门内门外的区别。
为什么有些人一天八小时的苦功成就不高?
为什么有些人稍微练练就能强身健体呢?
因为有些人他能把握这个神髓,把握这个脉搏。练拳如煎药,火候的把握很重要,满汉全席的厨师就是靠“火候”吃饭的,其实内家拳的明师也是凭火候吃饭的。
师父会指点你练拳练多长时间为好,什么形和什么式子要搭配,这样才能很快的长进和提高,这是老师存在的价值。这个和中医理论是一样的。
中药大药房什么药都有,你怎么不去买呢?你怎么知道你要找个大夫开药方,然后再去抓药呢?
没有大夫你怎么知道自己身体有什么病?
你怎么知道你的身体适合吃什么药呢?
这个师父就是你的中医大夫啊!
奉劝那些想自学成才的练拳朋友,找个老师吧!你可以“久病成医”,也可以“神农尝百草”,自己去试验所有的药材和药效,那那样太慢了,没准药物中毒,功夫没练成,你就先挂掉了。
呵呵!在这个狸猫上树的章节中,我点出了狸猫上树不是拳里的那一下,这个狸猫上树有好几下,有悟性的诸君其实已经学会了。他已经明白了这里边的道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觉得只有这样,给诸君一个练拳思索的余地,这样我的东西被别人学走才不冤。因为形意需要悟性!
在这个狸猫上树的章节中,我也讲了师父的重要性。相信诸君的悟性可以看懂。这个章节就写到这里吧,剩下的东西在下一个章节里补充吧!
八极拳霸九天
114 进退连环拳
再说说狸猫上树,这个转身的狸猫上树,抬起的右腿用外撇的姿势向外轻蹬一腿,然后回收轻轻的落地,灵猫走路没有声音,在喜剧小品中范大哥的经典台词:是猫走直线。
轻蹬一腿要轻,落地也要轻。这个模仿秀一定要像,狸猫上树的落式不要太低,这个标准怎么掌握呢?
就是不能影响双腿的“夹紧”和“提肛”之力,这就是标准。
人与人的身高体重不同,非要求统一在头顶拉一条直线,规定个什么1。25米的高度那就错了,那是外行说的话。在门内的明师没有这么规定的,他会告诉你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做就是对的。
再有就是明师会告诉你这个标准为什么这么定,这才是传授。
一个身高3米的人和武大郎打一路拳,你非要强求一致那就是错的,适合自己的全身的经络血脉运行能打出自己最适合自己的拳才是内家。
这个动作说完了,这个拳也就讲完了。在后边的动作中,和开始的动作是一样的,再打出一个上步右崩拳,然后把这路拳再练一遍就行了,只不过是方向相反而已。
这样重复上边的动作,进退三崩拳、白鹤亮翅、单展翅、进步炮拳、进步鼍横、进步右横拳、龙形、拗步右崩拳、顺步左崩拳、然后再做一个回身狸猫上树的动作。
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已经回到了你打拳开始的地方。进退连环拳的收式动作前边也练过,就是那个进退三崩拳。在收式的时候,你打出进步右崩拳,退步左崩拳就可以收式了。退步崩拳之后做一个标准的左劈拳,然后双掌从身侧起过头顶缓缓落下,然后拧正身体,缓缓吐气站立,回归无极式,这路进退连环拳就算完成了。
如果你想接茬练下去,在退步右崩拳之后,接着打进退三崩拳的第三个崩拳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周而复始的打下去。这路拳联通五行和十二形象是形意拳不可多得的名拳,我练了很长时间父亲才勉强打了个60分。
拳好练,意难寻!
形意拳易学难精,要深究其理才能有所收获。在出式的时候,记住一个秘诀,舌尖要顶住上颚,头在行拳之中不能丢了顶劲,在如今所谓的24法中,顶、扣、垂、圆、抱、月、曲、挺、在这八个字中,“顶”字排在第一,在顶字“三事”也就是三顶中,头顶有冲天之雄,指顶有推山之功,舌顶,有吼狮吞象之容。
在这里边“头顶”又是第一,可见这“一头之势”在形意拳中是何等的重要。在这路拳里无极式和三体式是同等的重要,形意先有个站相,因为形意拳一站就是功夫。在打拳之前先调整自己的舌头,然后把头顶起来,调整呼吸道松静自然,然后在开始做无极式,有了这个舌顶,打拳永不口干。
这个无极的开始本身就是周天,父亲当时说了一句经典的话,你的手举过了肩膀,你就找到了腰!如今回忆起来,这句话说的很经典。
站个无极式,然后双手从身侧升起,慢慢举过头顶,当你的双手稍微高于肩膀的时候,你细细的感觉一下,这时候你的腰,尤其是后腰,有一个轻轻地下坠的动作,要轻轻地向下“一沉”。
感觉不是很灵敏的人,或者你还没有体会到这一点的,现在你就站起来感觉一下,多做几遍,我相信只要生理正常的人都能找到这个感觉。没找到的原因就是不细致、不细心而已。
这是诀窍。
腰上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