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鉴评》第18章


(1)表面光洁、润滑,圆珠无棱角,棱珠棱面规整。
(2)色泽亮丽、均匀。
(3)串珠饰物的造型应统一、协调、美丽。
(4)串珠孔眼应平行珠型直径,孔径大小以穿过丝线为宜,无孔偏和崩口现象。
四、异型
异型可分为自由型和随意型两种。
1。自由型
自由型是指人们根据原石的自然形态、颜色、色形等刻意琢磨出的造型。自由型又可根据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分为自由刻面型和雕件型。
(1)自由刻面型。自由刻面型的造型,一方面取决于原石形状、大小,另一方面又受设计与加工所决定。不规则的造型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原石质量,造型别致奇特甚受人们的喜爱。其缺点是琢磨难度大、难批量生产,只适合于少数高档宝石。
1)加工工序,主要有出坯、研磨和抛光3道工序。由于造型不规则,多呈不规则多面体,所以出坯实际上只是稍作修整,如切除外皮、多余棱角、表面裂隙和杂质。研磨则较麻烦,每个翻光面都有其特殊形状、大小和角度,但做法与刻面型相同。
2)质量要求,与刻面型琢型相同。
(2)雕件型。自由型雕件的设计,多是根据原石形状与某种事物的相似程度或根据人们的装饰需要进行的,如小的挂件、大的摆件等。
1)加工工艺,基本与玉雕工艺相同。
2)质量要求,与玉雕工艺质量要求相同。
2。随意型
随意型,简称随型,是指人们完全按照大自然所赋予原石的形状进行简单的磨棱去角并抛光穿孔而成。
随型宝石材料绝大部分都是些低档宝石小粒碎料和中—高档宝石的边角料,形状不限,但要求材料瑕疵少、质地致密、颜色鲜艳。
(1)加工工艺。该工艺大多使用滚筒来完成研磨与抛光工序。研磨可分为粗磨与细磨,抛光也可分为粗抛和细抛。抛光剂有氧化铬、氧化铁、氧化铝和硅藻土。过蜡和穿孔,与圆珠一样。
(2)质量要求。对随意型工艺的要求是:①宝石形态赋有天然习性,自然而富有寓意;②光亮明丽,无刀伤刻痕。
第五节 雕琢工艺
“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美玉只有经过创作者的巧妙构思和鬼斧神工般的雕琢,才能成为诗画式精美器物。
雕琢工艺主要用于玉器制作,故亦称玉雕工艺,属于五大艺术(建筑、雕塑、绘画、诗歌、音乐)中雕塑艺术范畴的一种高级的艺术形式,是人类艺术技巧的精华。雕琢工艺包括玉雕、石雕、木雕、竹雕、牙雕、骨雕、角雕、贝雕、微雕等。其中玉雕是雕琢中最为复杂的一种艺术,是用造型艺术基本形式之一的雕琢工艺施工于玉石材料的三度空间,雕刻琢磨出可视而又可触的主体造型实体——玉器。
玉器属造型艺术品,是以造型和纹饰来表现主题的实体。它脱胎于石器,始于“铜石并用时代”的新石器后期。玉器的产生,是人类在原始审美观的引导下由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玉器在我国已有万年的悠久制作历史,在中国社会史中占据着从原始社会向国家城市社会过渡的中间转变阶段,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它不仅造型精美绝伦,而且具有文化寓玉、玉寓文化的特殊风格,因此,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玉器生产,须经过辨玉构思、造型设计、雕琢加工和精细修饰等工序。辨玉构思,即量料赋材,彻底醒悟玉料特性和优点,通过具象、变相、抽象思维,给玉石以仿生题材的构思设想。根据辨玉构思,以点、线、面几何形态在纸上绘制造型平面图案,继之转绘于玉料上。然后,雕琢师按照图形进行先大型、后细部,先正面、后背面,先粗牢、后单细,先起链、后起型,以坏补坏、将破就破、巧用玉色的技法,逐次雕琢加工成型。成型玉器再经精细修饰和抛光处理,使之达到添色增辉的效果,成为灵秀传神的各种器物。
雕琢工艺是玉器制作的实质性成器工序,可分为琢磨和雕刻两类。
一、琢磨工艺
琢磨工艺是设计出造型的工序,其基本功是琢和磨。
1。琢
所谓琢,是将造型中的余料切除掉。切除余料步骤是先坯工,后细工。
坯工,是依照设计意图和玉雕工艺规范,利用工具先切除造型轮廓以外的余料,初显造型的几何形体,再经细琢修整,使造型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坯工的工艺原则是见面留棱、以方代圆、打虚留实、留料备漏,先浅后深、领短肩高。
细工,在坯工基础上,继续切除余料,完善产品造型,达到形象准确生动、层次明确,表面平整、细腻的效果,以利后续工序。
切除余料的技法有铡、摽、扣、划四种:
(1)铡,即切,与锯同义。根据造型设计,先去大料,去荒料,后去小料;先去正面料,少去或暂留后面的料,即切除与景象轮廓无关的玉料。
(2)摽,即铡除景象轮廓的棱角余料,通过切割使设计造型初显。
(3)扣,即挖取余料。将有些块面部位挖去一层,使各个块面之间的高度差和榫结关系更加合理。
(4)划,是铡和扣的混和使用。
琢工所用工具是铡铊、錾铊。
铊,是用来制作玉器的工具的总称。其材料有木、铜、铁。原先是打磨玉器的轮子,后来延伸到所有雕琢加工的工具。可细分为以下几种:
铡铊,由铁制作的圆形锯片,主要用于切割玉料和玉坯,像铡刀那样切割玉料。
錾铊,铁质圆形锯片,中心有孔,焊以铁杆,主要用于雕琢出坯。
勾铊,即小錾铊,主要用作勾出纹饰花纹和线条,也可用来平顶和边缘磨削加工玉器。行业内用平顶磨削称顶,用刃边磨削称掖。
轧铊,形如棒,形状各异,主要用于錾铊加工后的研磨,使造型准确,表面圆滑光洁。
钉铊,状如钉,其功能与勾铊相同,可以用来做勾、掖、顶、撞等工作。
碗铊,铁板压成的碗状工具,主要用来制作玉碗。
膛铊,多为圆头,枣状、球形,用于冲磨口径较大的敞口玉器内膛。
弯铊,用粗铁线弯成,用于掏口径较小的玉器器皿的内膛。
冲铊,为环状铁具,用于冲磨大的平面。
擦条,用粗铁丝拍扁而成,用于擦磨孔眼内部。
2。磨
磨,即研磨。当不能用切割(琢)方法出造型时,可用研磨的方法出造型。磨玉设备有轮磨、擦磨和砂磨。磨玉工序有粗磨、细磨与超细磨。
(1)粗磨。亦称坯工,工匠艺人按照设计意图,用冲、轧方法将造型轮廓以外的余料磨去。
冲,是指大面积的磨去余料,用冲铊或砂轮将高低不平部分冲出造型的粗坯(大样)。
轧,是推进的碾轧,即用轧铊轧出较细部分的立体造型。
(2)细磨。即揉细,把表面磨得细腻。当玉器的基本造型经过铡、摽、扣、划和冲轧之后已经完成时,为了清洗细部,还需要用几种小工具进行勾、撤、掖、顶撞等细磨操作。
勾,是勾线。撤,是顺勾线去除小余料。勾撤就是用勾铊勾线,轧铊撤地。
掖,是把勾撤过的底部清晰清楚,达到角、线利落。顶撞是把地整平。掖撞是用钉铊的顶平面把地的根线掖入和撞平。
(3)超细磨。即抛光罩亮,过油上蜡。
抛光,即去粗磨细。用抛光工具除去玉器的粗糙表面,把表面磨平揉细达镜面反光,但造型不得走样。
罩亮,即用抛光粉将抛光面磨(擦)亮,使玉器表面达到光洁温润,舒展传神。
过油、上蜡,是造型工艺最后一道处理工序。玉器在抛光之后,往往【文】可能还残【人】留有玉料【书】本身的微细【屋】裂隙和细微低凹不平之处,需要过油上蜡处理,予以修补填平,增加玉器表面光洁与亮度、滑润与色泽。过油又称喝油,是将油脂(或蜡)加热后,放入产品,使油脂浸入玉肌。上蜡,是将石蜡与液蜡擦拭涂覆在玉器表面,显得湿润,产生油亮观感。
此外,在玉雕过程中,还有叠挖、翻卷、打孔、活环链等工艺,这些往往跟琢磨一起进行。
二、雕刻工艺
玉器的雕刻工艺世称“东方艺术”,鬼斧神工,技法多种。其大体可分雕与刻两类。
1。雕
雕工可分为圆雕、浮雕与镂空雕等7种。
(1)圆雕。圆雕是指将玉料按设计造型图案雕刻成四面可观的立体的艺术造型,是玉雕工艺中最为完善的技法,线刻来得更为具体真实。
(2)浮雕。浮雕是指在玉料平面上,按设计造型图案雕刻成凸起形象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