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人得到关怀。”
【解析】从这里,可以看到几个人不同的志向。子路先说,因为子路是师兄,岁数大,而且不懂得谦让。颜回后说,可是说的不是志向,而是品德,很虚无,这说明颜回在生活中没有什么具体的奋斗目标,只知埋头学习。
这自然是孔子做官之前,这个时候孔子多数的杰出学生还没有入学。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并不多,因为颜回性格内向。颜回的志向其实就是做一个隐者,而子路的志向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前他的志向是为朋友两肋插刀死而后已之类,如今则是与朋友一起快乐。所以说,孔子对子路的教诲终于产生了效果,子路的世界观已经有了变化。而孔子的志向很明显,就是要当官,发挥才能,造福社会。
【现实解说】子路这样的人朋友比较多,活得很快乐;颜回这样的人没什么朋友,活得比较没劲;孔子这样的人志向太高远,活得比较累。
6。3(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文】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颜渊最后才逃出来。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渊说:“夫子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解析】这是颜回这辈子最具有幽默性质的一句话了。
孔子在卫国看不到前途,于是决定前往陈国。可是在路过宋国匡地的时候,因为长得像阳虎,而阳虎当年曾经率领鲁军攻占匡地,对当地人民很残暴,因此,匡地人包围了孔子一行。最后尽管匡地人知道孔子不是阳虎,依然不允许他们通过。于是,孔子师徒仓皇回到卫国。回到卫国之后,才发现颜回丢了。为什么颜回丢了没人发现?因为他性格比较孤僻,不引人注意。而出门在外,孔子更倚重的是子路、子贡和冉有。
发现颜回丢了,孔子很着急,以为颜回被宋国人给杀了。所以当颜回回来的时候,孔子喜出望外,脱口而出“我以为你死了呢”。结果颜回比较淡定,脱口而出一句“非典型性颜回语句”,跟老师开了个玩笑。
【现实解说】后世常有人说“君在,臣何敢死”,这成为一句标准的拍马屁句式。譬如,“老板没醉,我们怎么敢醉?”
6。4(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解析】颜回确实是个好学生,老师怎么说,他就怎么做,而且能够坚持。
孔子的学生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因此,需要树立一个好学生的楷模给大家,颜回是当然的人选,老师动不动表扬一下,意思是大家向他学习。
不知第三个月之后,颜回会不会违一回仁。
【现实解说】颜回这样的好学生其实经常能够见到,从小就听老师的话,从来不干坏事,学习始终认真,基本不跟人开玩笑,开玩笑也没人笑。
6。5(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与?”
【译文】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解析】好学生啊,就是好学生。
【现实解说】听可不倦怠,不容易。开会不睡觉,更不容易。
6。6(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解析】颜回的马屁拍的,也算是卓尔不群了。整部《论语》,这是最出彩的一段马屁文章。不过,颜回是真心敬佩老师。
总是受表扬,当然也要回报一下。仅从这段话看,颜回还真是个好学生,学得很扎实,话说得文采飞扬,已经很有学问。
循循善诱,欲罢不能,好歹,颜回贡献了两个成语。
【现实解说】拍马屁是一门学问,拍得好不好是一回事,拍不拍则是另一回事。有的拍得高屋建瓴,有的拍得体贴入微。不过,只要是拍,领导都喜欢。
6。7(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解析】孔子的这番话有些耐人寻味,其中包含了多少无奈?
不妨回头看看3。4(9。27),同样的事情,放在子路那里就是不思进取,放在颜回这里就是品德高尚呢?其实,孔子也想颜回做官,也通过很多门路推销颜回,而颜回也参加了不少面试,可是,无一成功。自己最得意的弟子、最模范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孔子能不无奈吗?可是,他又不好意思说颜回找不到工作,于是,只好表扬他安贫乐道。
那么,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呢?下面,来说这个问题。
【现实解说】整个就一穷快活,没事偷着乐那种。穷,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吗?今人有言:白天没鸟事,晚上鸟没事。说的就是颜回这样的人吧?
6。8(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方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解析】孔子把自己的理想都灌输给颜回了,糟糕的是,颜回照单全收了。
孔子的话让颜回深信不疑,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后来孔子把颜回推荐去一个大夫家中做管家,上任之前人家要面试一下。于是问他:“准备怎么管理这个家?”颜回于是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把主人听得发愣,都这么克己复礼,活着还有什么劲啊?不用说,婉言谢绝了他。
孔子的教学是因材施教,所以这样的话绝不会对子贡、冉有等人说,因为说也没用,只有颜回会去照着做。其实,这样的要求,孔子本人也做不到,这也就难怪孔子承认颜回比自己还要贤了。
【现实解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现实解说是:不送礼,根本不看你一眼;不送礼,根本不听你说;不送礼,根本不跟你说话;不送礼,根本不给你办事。颜回说:我虽然傻,还是懂得送礼的。
6。9(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译文】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佞人太危险。”
【解析】孔子也是没办法,这类学说,这种梦想,也
小说推荐
- 论语
- 《论语》作者:孔丘学而第一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 最新章:第8章
- 论语力
- 揭秘伟大文化的震撼力:论语力 作者:孔健 于丹目录《论语力“出笼”花絮 序一为日文版《论语力》出版所作的序言 序二中国出现“于丹现象”的背景 第一章:于丹:在成长中的感悟 于丹《论语》扶桑行 于丹来了 初开眼界 精彩绝伦的授课 秋田的魅力逍遥游 有朋自远方来 下一个行程 于丹日本讲座 喜剧演员的抑郁
- 最新章:第26章
- 人皮论语
- 人皮论语(实体书精校)作者:冶文彪西汉景帝末年,孔子旧宅墙壁中发掘出一批古简,其中有一部孤本古文《论语,无比珍贵,世称《孔壁论语。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将之献入宫中,虽然适逢武帝独尊儒术,儒家经籍也大多残缺不全《孔壁论语》却深藏不见,从此失传…侠盗硃安世接了一桩生意,送一个小童去长安,交给御史大夫兒宽。
- 最新章:第90章
- 论语集注
- 《论语集注》作者:朱熹论语序说史记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纥,母颜氏。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岁,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鲁昌平乡陬邑。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长,为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隐云“一本作委吏,与孟子合”今从之。为司职吏,畜蕃息。职,见周礼牛人,读为樴,义
- 最新章:第34章
- 论语别裁
- ,论语别裁目录{小{说{网}前言上论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 下论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乡党第十附录孔学新语自序。论语别裁前言回首十五年的岁月,不算太多,但也不少。可是我
- 最新章:第182章
- 论语译注
-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家 世】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候家转为公卿
- 最新章:第50章
- 外星人论语
- 作者:傅东雄前言前言我很高兴我的这个决定,我满意我的这个决定。学而后知不足,立志而后知不足,投入而后知不足。如果当初就知道文学有这么大的胃口,文学需要这么多的投入,文学要用去我的这么多生命;如果知道文学需要我冒这么多风险,需要我放弃青云直上、颐指气使、驾轻就熟、八面威风的可能,我当初还敢做出那样的决
- 最新章:第287章
- 于丹论语心得
-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总共包括《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论语》心得(二《心灵之道《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论语》心得(四《君子之道《论语》心得(五《交友之道《论语》心得(六《理想之道《论语》心得(七《人生之道》独家讲稿连载《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序言《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
- 最新章:第21章
- 读论语心得全集
- 读论语心得全集作者:广宇【完结】第1节:论语心得(1 第一章 为人之道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议论去吧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活一世,毁与誉,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的。名气越大,越是难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将你狠狠地踩在脚下。岂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盖棺之人,也难以定论 孔子就是一
- 最新章:第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