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宫廷政变的老祖宗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与窦皇后生有四子一女,三子元霸早死,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封为秦王,四子李元吉封为齐王。
兄弟三人,李世民功劳最大,战功最多。高祖李渊太原起兵便是听从李世民的建议,灭隋朝而定天下。
李世民有勇有谋,而且广纳贤才,文的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勇将。太子建成知道自己威信不如世民,又害怕他夺取帝位,便联合齐王元吉设计陷害并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
李世民得知太子的用心和计谋后,本来还主张兄弟之间应该以仁相待,但尉迟敬德却告诉他:“你顾念兄弟之情,不忍动手,但等人家先下手,我们就只有白白等死了。”世民这才下定决心要杀掉太子和齐王。
隔天,李世民借着太子和齐王进宫商讨突厥进兵之时,派将士埋伏于玄武门,射杀建成和元吉。又派尉迟敬德进宫“护驾”,李渊见局势已发展至此,只好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并统领各府将士,两个月后又让位给世民。史上称这次的宫廷政变为“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中国历史自此以后一再发生的“夺嫡之争”,几乎都是此一事变的翻版。
唐太宗李世民夺嫡政变的成功,无疑打破了历代以来长子继承的制度。从唐朝到清朝,太子地位一再受到挑战,为了争夺皇位,兄友弟恭成了天方夜谭。
就连太宗选立皇储时,也因为自己奇谋杀害了亲兄弟一事,而害怕惨剧重演,因此立了“宅心仁厚”却毫无才略的李治为太子。这一着棋,虽然让传位之事和平进行,却也种下了日后武则天的野心夺位之举。
所以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一旦在上位的人“以身作则”,开启了先例,后世因循而为,似乎也就防不胜防;何况“野心”总是在等待“时机”而一发不可收拾!
智慧悟语:剑道中,有“杀人剑”和“活人剑”之分。
“杀人剑”主张:为了拯救众人而必须杀害少数人时,纵使不忍,也只有为之。“活人剑”主张:以和平的方法解决纷争,才是真正的强盛。
生杀之间,在于你从“权”的眼光看,还是从“大”而“远”的“局”着眼!
24。明君善听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以“纳谏”闻名的皇帝,不论大小官吏都可直接面呈谏言,甚至较为火辣辣的批评,也都直言不讳。
最有名的诤臣,首推魏征。有一次,太宗问魏征:“为何历史上的皇帝,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上位的人如果能广纳下属的意见,就不会被蒙蔽了。”太宗点头称是。
又有一次,太宗正在宫中赏玩一只心爱的鹞鹰,魏征正巧进宫奏事,大老远就瞥见了,他不希望太宗耽于奢侈享乐,便故意拖延奏事时间,还说了一些古代帝王因贪图逸乐而遭至亡国的历史教训。太宗早在魏征进门时,便将鹞鹰藏在怀中,没料到魏征喋喋不休,等他奏完事离去,鹞鹰已经闷死了。
太宗在位二十三年,魏征总共直言谏上二百余次,有时还在百官之前不留情面地据理力争。有一次,太宗动了气。回宫之后,余怒未消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好在贤德的长孙皇后劝说太宗息怒,才平了这场祸事。
公元六四三年,魏征病逝。唐太宗很难过,曾流着泪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明镜了!”
史上称誉的“贞观之治”,与太宗的开明作风几乎划上等号。也因此,官吏的好坏与办事的得失都逃不过他的耳目。他曾经在屏风上刻录地方官吏的姓名,在姓名之下记录办事的评语,时时考核,以备奖惩。务求达到“官得其人,民去愁怨”的理想治世。
《资治通鉴》记贞观四年写道:“终岁断死刑者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及五岭,皆外户不闭……”又记一段太宗于贞观二十二年自我检讨的话:“我即位以来,不好的地方还是很多,像爱用锦绣珠玉,兴建亭台楼阁。有时行游四方,也造成地方供顿的烦劳,这些都是我的过错……”比之历史上的皇帝,太宗的性格和德行都是可以论排行的,虽怪贞观盛世也一直为人称颂至今。
智慧悟语:希腊哲学家说:“我们有两只耳朵,只有一个舌头,为的是我们能听得多、说得少。”
能倾听逆耳的忠言,不是天生的遗传。开明的态度和时时自我省思,是一种艰难的学习,明智和愚蠢的不同就在于此分野。
25。唐太宗的一笔糊涂帐
唐太宗有个雅好,就是特别喜爱书法。
为了提倡书法艺术,他在选拔官吏的考试中,把书法列入评选的重要项目。又请了唐初书法名家虞世南当老师,经常谈论书法的故事和精髓。
有一回,唐太宗命人搜求东晋王羲之的墨宝,整理成卷。王最有名的书帖是“兰亭集序”,他死前交给弟子辩才和尚收藏。太宗几次派人前往索取,都遭辩才和尚以不知真迹下落推辞。
太宗于是派御史萧翼假扮成书生与辩才交往。待两人成为知交后,萧就利用一次和辩才谈论书法时,故意拿出王羲之的作品给辩才欣赏,辩才看过之后便说:“这是真迹,…》小说下栽+wRshU。CoM
小说推荐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路卫兵类型:历史传记内容简介微历史,顾名思义用微博体写史。涵盖了国学大师的真性情、文人风骨、军阀的趣闻逸事、小人物的话语等百年语录精粹。并配有大量稀见图片,影像连缀,俨然1840—1949历史剪影,现代版《世说新语“微历史”诞生记⊙时人感
- 最新章:1949历史现场-第60章
- 历史中的英雄
- 献给我的双亲,威廉·T·利特尔(William T.Little)和科琳·利特尔(Corinne Little,他们灌输给我对文学、艺术、和哲学的热爱,他们让我学会感激生活和工作,也懂得了对威尔·杜兰特的作品的欣赏。献给亚历山大(Alexandra、克里斯多佛(Christopher)和塞巴斯蒂安(
- 最新章:第20章
- 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
- 最新章:第58章
- 2809-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
- 最新章: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第5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