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演这类低俗的戏剧。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后来写的文章也呼应了柏拉图的观点。遗憾的是,我们只能间接地从一些参考资料中看到亚里士多德对笑的看法,因为他的原始论述早已年久失传(安伯托·埃柯所著《玫瑰的名字》的核心思想就来自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很多成功的小丑和喜剧演员就是通过为我们营造出一种优越感而把我们逗笑的。支持这种理论的证据是很容易找到的。在中世纪,侏儒和驼背的人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欢笑。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会取笑精神病院的患者和畸形秀中的怪胎。197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当要求人们用几个形容词来描述喜剧演员时,他们通常会想到“肥胖的”、“畸形的”和“愚蠢的”等字眼。'1'
“优越性”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我们为什么会取笑某个群体。英国人向来喜欢讲爱尔兰人的笑话,美国人喜欢取笑波兰人,加拿大人总拿纽芬兰人开涮,法国人总爱嘲讽比利时人,而德国人调侃的对象是本国的奥斯特弗里斯兰人。'2'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是一群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了另外一群人的痛苦之上。
1934年,伍尔夫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发表了“优越性”理论的首个实验研究成果。'3'研究人员分别请犹太人和非犹太人评估各种笑话的可笑程度。为了尽量控制笑话的呈现方式,研究人员把所有的笑话印在了一条长140英尺宽4英寸的布上,然后以固定的速度把长长的布条从实验室墙上的开孔里穿过,确保每位参与者一次只能看到笑话中的一个单词。每则笑话的结尾处都会印上一个星号。只要一看到星号,参与者就必须喊出他们觉得刚看到的笑话有多好笑。笑话的好笑级别介于…2(非常无趣)和+4(非常幽默)之间。正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所预测的那样,非犹太人会觉得贬损犹太人的笑话更可笑一些,而犹太人更喜欢贬损非犹太人的笑话。实验的另一部分是探索有关对照组——贬损苏格兰人的笑话对于犹太人和非犹太人来说是不是一样好笑。研究人员向参与者呈现了一系列贬损苏格兰人的笑话,比如下面这则经典笑话:为什么苏格兰人高尔夫打得那么好?因为他们意识到了击球的次数越少,球的损耗也就越少。结果惊奇地发现非犹太人觉得这些笑话好笑的程度要远远高于犹太人。开始的时候,研究人员在想是不是因为非犹太人更有幽默感,后来意识到选择贬损苏格兰人的笑话作为对照组实在是不明智之举。犹太人和苏格兰人都经常被人当作笑话中的“吝啬鬼”,这让犹太人对苏格兰人产生了同情心理,所以他们会觉得嘲讽苏格兰人的笑话并不好笑。很显然,参与这种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对于人们来说并非易事,有些参与者抱怨说很多笑话他们以前早就听过多次了,有一个人甚至表示,他宁可遭受电击也不愿意再听什么一句话幽默了。
如今,研究人员已在致力于克服这个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帮助扩充和优化了“优越性”理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笑话带给人的优越感越强烈,人们就会笑得越开心。如果一名残疾人踩到香蕉皮上滑倒了,大部分人都不会觉得好笑,但如果把残疾人换成了交警,那几乎每个人都会马上笑出声来。这个简单的道理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笑话都是拿当权人物开涮的,比如政客,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大卫·莱特曼的经典调皮话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路上塞车太严重了,我使劲儿挤过的空间竟然比克林顿对‘性’的定义还要窄”,或者法官和律师,“你把智商只有10的律师称作什么?律师。那么智商为15的律师呢?法官大人。”那些坐在权力宝座上的人通常并不明白这些笑话为什么好笑,而且还会把它们当作对其权威性的真实威胁。希特勒就特别在意幽默的可能影响,并因此设立了“第三帝国笑话法庭”,以惩罚那些使用幽默不当的人,比如说把自己的宠物狗起名为“阿道夫”(希特勒的名字)的人。'4'
有些研究人员认为,这类笑话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1997年,威尔士卡迪夫大学的心理学家格里高里·麦欧和他的同事们探讨了优越性笑话会如何影响人们对嘲讽对象的感知。'5'研究项目是在加拿大进行的,所以笑话中的“笑柄”基本上都是经常被加拿大人丑化为笨蛋的纽芬兰人。在实验开始前,研究人员把参与者随机分为了两组。每一组的人都被要求录制一套笑话,研究人员宣称实验的目的是帮助确定声音的质量,看不同的声音会不会听起来很好笑或很不好笑。其中一组人看到的笑话都不以纽芬兰人为嘲讽对象(比如《宋飞正传》里面的素材),而另一组人看到的则是取笑纽芬兰人的笑话,比如下面这则经典笑话:“我的一位纽芬兰朋友听说妇女每分钟产下一个孩子时,他觉得是时候让这位妇女停下来了。”随后,研究人员让每名参与者谈一下他们觉得纽芬兰人都有哪些性格特质。与刚刚看过《宋飞正传》素材的人相比,看到贬损纽芬兰人笑话的人会觉得纽芬兰人更笨拙、更愚蠢、更没脑子,反应也更迟钝。
正如人们所担心的那样,其他研究工作发现,优越性笑话也会对人们的自我感知产生戏剧性的影响。'6'德国布莱梅国际大学的杰恩斯·弗斯特最近对80名头发颜色各不相同的女性进行了智力测验。他让半数参与者看了几则嘲讽金发女郎比较弱智的笑话,然后对所有人进行智力测验。结果发现,刚看过那几则笑话的金发女郎在得分上要明显低于那些未看到笑话的金发女郎,这意味着笑话能够影响人们的自信和行为,从而导致笑话中的刻板印象应验成真。
“笑话实验室”上线后不久,我们就看到了“优越性”理论的影子,它是通过长久以来的性别之争呈现出来的。25%的女性认为下面的这则笑话非常好笑,但持同样观点的男性仅为10%。
丈夫站到了一个号称可以测量运气与体重的投币式体重计上,投进去一枚硬币。随后他拿到了一张白色的小卡片,“听听这个,”他朝自己的妻子喊道,“卡片上说我精力充沛、足智多谋,是一个很棒的人。”“没错,”妻子点了点头说,“别忘了,它也把你的体重搞错了。”
男性和女性对这则笑话的评价之所以存在差异,一个很明显的可能性就是被嘲讽的是一名男性,所以才会有更多的女性觉得好笑。然而,这或许并不是唯一可能的解释。比如说,也可能是因为女性通常都会觉得笑话比较好笑。有人做过长达一年的研究,分析了1200个日常对话中出现的笑话,结果发现,当一名男性讲一则笑话时,71%的女性都会被逗笑,如果换成一名女性去讲,却只有39%的男性会笑出声来。'7'为了确定到底哪一种诠释才是正确的,我们从笑话实验室的档案库里找出了一些取笑女性的笑话,比如下面的这一则:
一名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男人被警察拦了下来。警察问他:“你知道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在一英里外就已经掉到车外了吗?”这个男人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同时回答说:“感谢上帝!我刚才还以为自己聋了!”
平均而言,15%的女性会觉得嘲讽女性的笑话好笑,但持同样观点的男性却高达50%。这些笑话的评分充分说明,“优越性”理论的确可以解释让男性和女性发笑的东西有何不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男性和女性在幽默和笑话上没有差别。研究发现,男性讲的笑话要远远多于女性。有人做了一项研究,让200名大学生记录在一周内听到的所有笑话,并注明讲笑话者的性别。这些学生共记录了604个笑话,其中60%都来自于男性。'8'讲笑话的人在性别上的这种差异性在许多国家都可以看到,即便是刚开始学会讲笑话的小孩子也出现了这种情况。'9'
有些学者认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可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女性之所以回避笑话是因为她们担心笑话可能与性或攻击行为有关(“你会把雷区的猴子称作什么?狒狒”)。(译者注:表示狒狒的英文单词Baboon和表示地雷爆炸声响的单词Baboom发音类似。)其他一些学者则认为这种差异性根源于笑声、笑话和地位的联系。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讲的笑话要多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人。从传统上来看,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所以可能因此习惯了听笑话,而不是自己讲笑话。有趣的是,讲笑话和社会地位的关系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自我贬损?
小说推荐
- 管理中的心理学
- 作者:陆明前言管理的第一要素即是管人,也就是要根据人的心理和思想规律,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来改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和管理效率。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我们在每天的工作中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进行“心理上的较量。那我们怎样才能在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周围一
- 最新章:第50章
- 科学管理妖怪指南
- 《科学管理妖怪指南》作者:歪脖铁树文案安七跟男朋友谈了七年恋爱,然后被分手了,他不甘心,追着找到男朋友,然后发现原来他被分手另有内情,而男朋友也不是普通人“你是说妖界混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战,你必须得回来主持大局”安七抹了把脸,轻松道“这个还不简单,看我的“狻猊?长得像狮子给个球去我家门口趴着,做
- 最新章:第38章
- 妖怪心理诊所
- 《妖怪心理诊所》作者:绍兴十一文案:西蒙挂牌营业,开了一家心理诊所,治疗对象—各类妖怪。妖怪们整天隐藏在人类社会,不仅要装成人样,还要修真飞升,杀怪夺宝,心理压力大,心理阴影特别严重,急需治疗。可妖界至尊魔尊大人不开心了—手下的小妖们,突然满口都是弗洛伊德、荣格…并且每天都在认真讨论,我为什么会走上
- 最新章:第80章
- 犯罪心理学
- 作品:犯罪心理学 作者:闪苍 内容简介 2002年3月20日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切都在孕育之中包括我们并不熟知的黑暗 18时34分,市中心的一个街角,一个男人怀抱着巨大的礼品盒。他匆忙的样子和一脸的幸福,叫任何人都会感慨曾经拥有的年轻时代。他不时低头看看手表,更加紧了脚步“但愿不要迟到,我的亲亲”
- 最新章:第81章
- 爱情心理学
- 爱情得到性灵的美化:爱情心理学 作者:莎伦·布雷姆序 三磨墨洗笔,惶恐之余,有点悲哀:终于轮到我给别人写序,唉老了…你看,女人就这样,无论多么英明神武都会紧张是否年轻漂亮之类破事儿。肤浅?也许。但据说此乃生物本能,无法超越,而且究其根本还是男人在乎吧:女性年轻才有择偶竞争力,漂亮是直接证据─大眼睛闪
- 最新章:第15章
- 害羞心理学
- 《害羞心理学》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书籍简介:内容简介:害羞是一种天生的遗传基因,一种后天养成的性格特征,还是特定环境下的情绪反应?害羞是一重心灵的藩篱,一个自
- 最新章:第45章
- 微表情心理学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漪箩】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微表情心理学(出书版》作者:徐谦【完结】内容简介《微表情心理学》给你一双识人的慧眼,一把度人的尺度,让你灵活运用微表情心理学以便从体态上辨认人的性格,从谈吐中推断人的修养,从习惯中观察人的心机,从细微处洞悉人
- 最新章:第11章
- 犯罪心理学-id
- 第一卷 神秘的人.第一章 面具…它像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能量。它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找出路,一味追求满足-精神分析引论2002年3月20日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切都在孕育之中包括我们并不熟知的黑暗…18时34分,市中心的一个街角,一个男人怀抱着巨大的礼品盒。他匆忙的样子和一脸
- 最新章:第82章
- 心理学的故事
- 作者[美]墨顿.亨特译者:李斯第一卷前科学心理学第一章 猜想者荣耀归于希腊哲学家伯特兰德·罗素说“在所有的历史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希腊文明的突然崛起更令人吃惊或者更难于理解”希腊人的大部分文化是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邻近的国家借用来的,这种情况持续到公元前6世纪为止,可是,从公元前6世纪到前4世纪,他
- 最新章:第18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