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已经猜出来了,莱斯利其实并不喜欢酸奶油,他最喜欢的食物应该是番茄酱。访问的文稿中含有非常典型的遣词造句,这些语言都带有谎言和实话的烙印。谎言的篇幅要比实话短很多——莱斯利在谈论番茄酱的时候用了大约220个英文单词,但在描述他对酸奶油的喜爱之情时只用了150个左右。文稿中也含有谎言特有的“心理距离”证据。当莱斯利说真话的时候,他使用了17个表示“我”的单词“I”,而在说谎的时候仅仅用了9次。此外,在真实的陈述中,莱斯利对儿时与番茄酱有关的经历描述得非常详细,而且多次提到了自己的感受(“我很快就迷上了”、“如果我心情不错”以及“那会让我的心情变得更棒了”)。相反,莱斯利在说谎的时候都是在泛泛而谈(比如如果使用酸奶油、酸奶油的味道很不寻常、酸奶油脂肪含量较低等),而且只有一次轻描淡写地提到了自己的感受,就是在访谈快结束的时候(“但我很快就迷上这种口味了”)。
一旦知道了能够泄漏谎言的迹象,辨别谎言就变得容易多了。这跟说谎者是否直视你的眼睛、是否有很多手势、是否坐立不安几乎都没有什么关系。更为可靠的说谎迹象是人们说话的语气和他们不经意间的遣词造句。说谎者的描述通常缺少细节;说话时停顿和犹豫不决的情况比较多;为了与谎言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会尽量避免使用指向自己的词语,比如“我”;此外,他们也不会谈及自己的感受。对于说真话者可能忘记的琐碎细节他们却记得一清二楚。只要学会了聆听这些神秘的信号,你就能够揭开说谎者的面纱。突然之间,你就知道了大家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此时你会发现自己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已变得迥然不同了。说真的,你得相信我所说的这一点。
蒙娜丽莎、刚砍下的脑袋和圣母学院修女会
那么,罗宾爵士和莱斯利·尼尔森的实验是不是就意味着从人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中无法看出欺骗的迹象呢?其实也不尽然。事实上,的确有办法借助眼睛而不是耳朵识别欺骗的伎俩,只不过你必须知道自己要看的是什么。现在,就让我们来考量一下最常见也是最经常被伪装的非语言行为模式——人类的微笑。
我们每个人都会微笑,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复杂心理。你微笑的时候到底是因为自己很高兴呢,还是想让别人知道你很高兴?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在研究人员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些人认为微笑几乎完全是由内心深处的幸福感所驱动的,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微笑是一种社交信号,目的是为了让你周围的人知道你的感受。为了平息这场争辩,康奈尔大学的罗伯特·克劳特教授和罗伯特·乔斯顿教授决定对比一下人在两种不同状况下的微笑次数,一种是独乐乐,一种是与人乐乐。'17'几经思考,他们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场所进行此项研究——保龄球馆。他们认识到,在打保龄球的人把球抛向球道并打出高分的时候,他们通常都是独乐乐。当转过身面对自己的同伴时,他们同样也非常高兴,只不过此时变成了与人乐乐。
在几次研究中,克劳特和他的同事们偷偷观察了2000多名打保龄球的人。每一次,研究人员都会仔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打保龄球的人的面部表情、他们打出的分数以及他们面对的是球道还是自己的朋友。在研究中,研究人员会悄悄地对着录音机说出相关的信息(为了不引起怀疑,所有的信息都用代码表示),以确保能够精确记录测量的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显示,在背对着同伴的时候,如果打出了高分,只有4%的人会露出微笑。然而,一旦转过身来面对自己的朋友时,42%的人脸上都会出现灿烂的笑容。因此,有确凿的证据显示,我们微笑的时候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自己高兴,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们很高兴。
和所有的社交信号一样,微笑也是可以伪装的。为了给人留下快乐的印象,人们通常会微笑,但其内心深处可能并不快乐。那么真正的微笑和伪装的笑容是一样的吗?或者是否有一些面部信号可以对两者加以区分呢?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研究人员100多年。最近,我在艺术画廊里进行了一项非同寻常的实验,这个问题也是实验关注的焦点所在。
在上一章里,我提到了新西兰科学节曾好心地允许我进行第二次“天生幸运儿”实验。在出发之前,我又给主办者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能在科学节上进行第二个实验,(文*冇*人-冇…书-屋-W-Γ-S-H-U)旨在揭开虚假微笑的神秘面纱。这个想法很简单。我想让人们看几组照片。'18'每一组照片都是同一个人的两张笑脸。其中有一张是真心的笑容,另一张则是伪装的。公众要做的就是找出其中的真心笑容。通过仔细对比同一组的两张照片,就能够知道伪装的笑容是否含有一些足以泄密的信号。通过分析实验的结果,就知道人们是否能够利用这些信号。经过讨论,我们想到了一个点子,那就是把实验场所设在一家画廊里。但尼丁公立艺术画廊欣然同意主办这次展览,确保我们非同寻常的艺术科学展能够与特纳、庚斯博罗以及莫奈等大家的作品一起展出。
为了顺利推进微笑实验,我必须想办法让同一个人露出真心的微笑和伪装的笑容。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已经能够通过不同的技巧激发出这两种面部表情。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卡尼·兰蒂斯想要拍摄人的一系列面部表情,于是他让自愿者欣赏爵士乐、读《圣经》和翻阅色情图片(兰蒂斯说:“在最后这种情况下,实验者必须特别小心,自己不能笑,也不能表现出很拘谨的样子。”)。'19'为了激发更极端的反应,兰蒂斯还设计了另外两种场景。一种是让自愿者把手伸进放进三只活青蛙的水桶里。自愿者出现反应后,实验者敦促他们继续在水中摸索,接着往水里导入高压电,对自愿者进行强烈的电击。不过,这还不算什么,兰蒂斯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实验是递给参与者一只活生生的小白鼠和一把屠刀,然后要求他们把小白鼠的脑袋给砍下来。这也是在道德上最受争议的一个实验。大约有70%的人在实验者的一再敦促下最终结束了小白鼠的生命,剩下的则是由实验者代劳砍下了小白鼠的脑袋。兰蒂斯指出,52%的人在砍下小白鼠脑袋的时候笑了,而74%的人在受到电击时笑了。大部分的自愿者都是成人,但其中也包括一个13岁的男孩。这个小孩是大学医院的患者,情绪不太稳定,而且还患有高血压(“孩子,今天在医院过得怎么样?”)
在微笑研究中,我要求每一名自愿者带一只狮子狗来,还有一把大刀,开个玩笑。事实上,我们所选择的两项任务都不是那么具有争议性。我们要求每个人都带一名朋友过来。每当朋友引他们发笑时,我们就拍下一张照片,记录下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随后我们会让他们设想遇到了自己特别不喜欢的某个人,但出于礼貌还强挤出一个笑容。其中的两张照片如下图所示。这一组照片和另外九组照片构成了展览的基础。
我并不是第一个在艺术画廊研究微笑科学的学者。2003年,哈佛神经科学家玛格丽特·利文斯通曾试图以科学的方式揭开艺术史上最著名的微笑之谜。'20'16世纪时,达芬奇创作了名画《蒙娜丽莎》。数百年来,艺术史学家一直对这幅画深感不解。大部分的争论都是围绕她谜一样的面部表情展开的,有些学者认为这幅画毫无疑问表现的是一张微笑的脸庞,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是最为悲伤的表情之一。1852年,一位年轻的法国艺术家从巴黎一家宾馆的四层窗口纵身跃下,并留下了一封遗书:“多年来,她的微笑把我折磨得几近绝望。现在,我宁愿选择结束生命。”相对而言,利文斯通教授在研究这个谜题的时候采用了相对保守的方法。
多年来,人们留意到,如果你看着蒙娜丽莎的眼睛,她的微笑就会非常明显,如果你直视她的嘴唇,那神秘的微笑就消失了。这显然是这幅名画之所以变得如此神奇的关键所在。只是人们并不知道达芬奇是如何制造出了这种奇怪的效果。利文斯通教授发现,这种错觉的出现是因为人类的眼睛在看世界的时候事实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当人们直视某件事物的时候,光线会落在视网膜中心被称为“中央窝”的地方。眼睛的这?
小说推荐
- 管理中的心理学
- 作者:陆明前言管理的第一要素即是管人,也就是要根据人的心理和思想规律,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来改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和管理效率。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我们在每天的工作中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进行“心理上的较量。那我们怎样才能在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起周围一
- 最新章:第50章
- 科学管理妖怪指南
- 《科学管理妖怪指南》作者:歪脖铁树文案安七跟男朋友谈了七年恋爱,然后被分手了,他不甘心,追着找到男朋友,然后发现原来他被分手另有内情,而男朋友也不是普通人“你是说妖界混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战,你必须得回来主持大局”安七抹了把脸,轻松道“这个还不简单,看我的“狻猊?长得像狮子给个球去我家门口趴着,做
- 最新章:第38章
- 妖怪心理诊所
- 《妖怪心理诊所》作者:绍兴十一文案:西蒙挂牌营业,开了一家心理诊所,治疗对象—各类妖怪。妖怪们整天隐藏在人类社会,不仅要装成人样,还要修真飞升,杀怪夺宝,心理压力大,心理阴影特别严重,急需治疗。可妖界至尊魔尊大人不开心了—手下的小妖们,突然满口都是弗洛伊德、荣格…并且每天都在认真讨论,我为什么会走上
- 最新章:第80章
- 犯罪心理学
- 作品:犯罪心理学 作者:闪苍 内容简介 2002年3月20日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切都在孕育之中包括我们并不熟知的黑暗 18时34分,市中心的一个街角,一个男人怀抱着巨大的礼品盒。他匆忙的样子和一脸的幸福,叫任何人都会感慨曾经拥有的年轻时代。他不时低头看看手表,更加紧了脚步“但愿不要迟到,我的亲亲”
- 最新章:第81章
- 爱情心理学
- 爱情得到性灵的美化:爱情心理学 作者:莎伦·布雷姆序 三磨墨洗笔,惶恐之余,有点悲哀:终于轮到我给别人写序,唉老了…你看,女人就这样,无论多么英明神武都会紧张是否年轻漂亮之类破事儿。肤浅?也许。但据说此乃生物本能,无法超越,而且究其根本还是男人在乎吧:女性年轻才有择偶竞争力,漂亮是直接证据─大眼睛闪
- 最新章:第15章
- 害羞心理学
- 《害羞心理学》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书籍简介:内容简介:害羞是一种天生的遗传基因,一种后天养成的性格特征,还是特定环境下的情绪反应?害羞是一重心灵的藩篱,一个自
- 最新章:第45章
- 微表情心理学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漪箩】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微表情心理学(出书版》作者:徐谦【完结】内容简介《微表情心理学》给你一双识人的慧眼,一把度人的尺度,让你灵活运用微表情心理学以便从体态上辨认人的性格,从谈吐中推断人的修养,从习惯中观察人的心机,从细微处洞悉人
- 最新章:第11章
- 犯罪心理学-id
- 第一卷 神秘的人.第一章 面具…它像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能量。它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找出路,一味追求满足-精神分析引论2002年3月20日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切都在孕育之中包括我们并不熟知的黑暗…18时34分,市中心的一个街角,一个男人怀抱着巨大的礼品盒。他匆忙的样子和一脸
- 最新章:第82章
- 心理学的故事
- 作者[美]墨顿.亨特译者:李斯第一卷前科学心理学第一章 猜想者荣耀归于希腊哲学家伯特兰德·罗素说“在所有的历史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希腊文明的突然崛起更令人吃惊或者更难于理解”希腊人的大部分文化是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邻近的国家借用来的,这种情况持续到公元前6世纪为止,可是,从公元前6世纪到前4世纪,他
- 最新章:第181章